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雾化器及电子烟独创技术20356字

雾化器及电子烟

2021-02-24 21:35:30

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可以模拟香烟的电子产品,其可以产生与香烟类似的气溶胶、味道以及感觉。电子烟主要是通过雾化器将含有尼古丁盐的烟油加热雾化后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因此,雾化器对烟油的加热雾化效果直接影响用户对电子烟的使用体验。现在的雾化器大多数都是使用电热丝或者设有印刷电路的发热体来加热烟油,但是这些发热体的雾化面积有限,无法适应大的雾化面,产生的烟雾量不高,无法满足一些用户对大烟雾量的需要,而且加热效率比较低,预热时间长,用户需要长时间等待才可以进行吸食,用户体验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大雾化面且加热效率高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设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

  导油件,设于壳体内,导油件具有一雾化面,该导油件用于吸收储油腔内的部分烟油并可传导烟油至雾化面;以及

  辐射光源,具有至少一个辐射产生表面,雾化面朝向辐射光源并且该辐射光源间隔该雾化面一定距离设置,辐射产生表面上设置有远红外发射部,远红外发射部用于发出远红外光并至少部分照射至雾化面上,以加热临近雾化面的烟油产生气溶胶。

  优选的,辐射产生表面和雾化面均为平直面,且辐射产生表面与雾化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远红外发射部沿辐射产生表面内延伸,并且该远红外发射部于雾化面内的投影至少覆盖该雾化面。

  优选的,储油腔设有出油口,导油件还具有吸油面,吸油面朝向出油口,储油腔内的烟油由吸油面渗透至雾化面。

  优选的,导油件包括微孔陶瓷体、多孔玻璃、纤维棉以及泡沫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辐射光源包括可透过远红外光的基板,基板与导油件间隔设置,辐射产生表面为基板的一表面,远红外发射部为涂覆于辐射产生表面上的远红外涂层,远红外涂层通电后可发出远红外光。

  优选的,辐射产生表面为基板背离雾化面的一侧表面,远红外涂层通电后发出的红外光穿透基板后照射至雾化面。

  优选的,辐射光源还包括导电部,导电部设于基板上且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

  优选的,导电部为涂覆于基板上的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包括正电极涂层和负电极涂层,正电极涂层和负电极涂层均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

  优选的,导电部为设置于基板上的导电片,导电片包括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均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设于辐射光源背离雾化面的一侧。

  优选的,隔热板靠近辐射产生表面的一侧涂覆有远红外反射涂层,远红外反射涂层用于反射远红外发射部发出的远红外光。

  优选的,隔热板与辐射光源抵接,隔热板靠近辐射产生表面的一侧设有凹槽,远红外反射涂层设于凹槽内。

  优选的,壳体还设有气道,导油件与辐射光源之间间隔形成的雾化区域形成该气道的一部分,气溶胶从雾化面逸出释放至该雾化区域内。

  优选的,气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雾化区域以及出气段,辐射光源与导油件间隔设于雾化区域的相对两侧,壳体外的空气由进气段流入壳体内,流经雾化区域后从出气段排出壳体外,以带出雾化区域内的气溶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用于给雾化器供电,其中雾化器为上述任一项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及电子烟,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储油腔以及可以吸收储油腔内烟油的导油件,利用辐射光源的辐射产生表面上的远红外发射部产生远红外光照射导油件的雾化面上的烟油,烟油辐射加热雾化即可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远红外光加热效率高,电子烟预热时间短;另外,辐射光源上的辐射产生表面以及导油件上的雾化面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大雾化面的需求,产生的气溶胶烟雾量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辐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辐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雾化器;1、壳体;11、储油腔;12、出油口;13、气道;131、进气段;132、雾化区域;133、出气段;2、导油件;21、吸油面;22、雾化面;3、辐射光源;31、基板;311、辐射产生表面;32、远红外发射部;33、导电部;331、导电涂层;3311、正电极涂层;3312、负电极涂层;332、导电片;3321、正电极片;3322、负电极片;34、光源;35、过滤片;36、灯罩;4、隔热板;41、凹槽;42、缺口;5、远红外反射涂层;20、电池组件;100、电子烟。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10,包括壳体1、导油件2以及辐射光源3。

  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11,储油腔11容量的大小可以根据产品的规格进行设计,一般以1-2ml为佳。当然,储油腔11可以单独设置,可拆卸的设于壳体1内,也可以为与壳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

  导油件2设于壳体1内,并且具有一雾化面22,该导油件2用于吸收储油腔11内的部分烟油并将烟油传导至雾化面22上;优选的,导油件2包括微孔陶瓷体、多孔玻璃、纤维棉或者泡沫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以便于吸收储油腔11内的烟油;辐射光源3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导油件2的一侧,辐射光源3可以发出远红外光并照射至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上,烟油在远红外光的辐射下加热雾化。具体的,辐射光源3具有至少一个辐射产生表面311,雾化面22朝向辐射光源3并且该辐射光源3间隔雾化面22一定距离设置,辐射产生表面311上设置有远红外发射部32,远红外发射部32用于发出远红外光并至少部分照射至雾化面22上,以加热临近雾化面22上的烟油产生气溶胶。

  上述的雾化器10,辐射光源3与雾化面22间隔设置,使得烟油与远红外发射部32非接触式加热,相比于现有的与烟油直接接触加热的方式,可以保持辐射光源3的清洁性,而且通过远红外光辐射加热烟油,当远红外发射部32停止辐射远红外光后,可以即时停止产生烟油气溶胶,避免了用户停止吸食后继续产生气溶胶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上述辐射产生表面311和雾化面22优选为平直面,且辐射产生表面311与雾化面22相互平行,以保证远红外发射部32发出的远红外光可以准确的照射至雾化面22上。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辐射产生表面311可以为平直面,雾化面22为球面,也可以辐射产生表面311为球面,雾化面22为平直面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远红外发射部32沿辐射产生表面311内延伸,并且该远红外发射部32于雾化面22内的投影至少覆盖该雾化面22,使得整个雾化面22内均有远红外光照射,产生的烟雾量更大,满足用户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3,储油腔11一壁面上设有出油口12,导油件2设置在出油口12处,导油件2还具有吸油面21,吸油面21朝向出油口12,储油腔11内的烟油从导油件2的吸油面21渗入导油件2内,然后输送到雾化面22上,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照射至雾化面22上,烟油在远红外光的辐射作用下受热雾化,即可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优选的,吸油面21和雾化面22在导油件2上相对设置,以图2和图3的图示方向为例,当吸油面21为导油件2的上表面,则雾化面22为导油件2的下表面;吸油面21为导油件2的后表面,则雾化面22为导油件2的前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件2与出油口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例如在导油件2与出油口12壁面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或硅胶密封圈等零件进行密封,以防止烟油泄漏。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辐射光源3包括基板31,基板31由可以透过远红外光的材料制成,例如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且透明材料;基板31与导油件2间隔设置,辐射产生表面311为基板31的一表面,远红外发射部32为涂覆于辐射产生表面311上的远红外涂层,远红外涂层通电后可发出远红外光。在本实施例中,涂覆在辐射产生表面311上的远红外涂层具有均匀的厚度,以便于发出相同强度的远红外光照射至导油件2,导油件2上的烟油可以均匀受热。远红外涂层优选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印在基板31表面,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远红外涂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远红外涂层也可以为其它可以发出远红外光的涂料,例如远红外涂层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板31外侧面;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远红外涂层还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材料涂层。

  上述的辐射光源3通过在基板31的一表面附图远红外涂层,通过远红外涂层通电直接产生远红外光照射至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以使烟油受辐射升温雾化产生气溶胶,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发热体发热辐射石英管产生红外光照射加热烟油,结构更简单,且加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远红外涂层在辐射产生表面311呈现的形状与导油件2的雾化面22的形状相匹配,例如雾化面22呈矩形,则远红外涂层也呈矩形;雾化面22呈圆形,远红外涂层也呈圆形;雾化面22呈椭圆形,远红外涂层也呈椭圆形等等;这样可以使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只照射至雾化面22上,避免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照射至壳体1内部的其他区域而导致壳体1过热,保证产品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1-3,在上述实施例中,辐射产生表面311为基板31背离雾化面22的一侧表面,远红外涂层通电后发出的红外光穿透基板31后照射至雾化面22。远红外涂层涂覆在基板31背离导油件2的一侧表面(即辐射产生表面311),远红外涂层通电后发出的远红外光先穿过基板31,然后照射到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上以辐射加热烟油,可以避免烟油滴落到远红外涂层上而导致远红外涂层不能正常发出远红外光对导油件2上的烟油进行辐射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辐射光源3还包括导电部33,导电部33设于基板31上且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导电部33可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为远红外涂层供电。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导电部33为涂覆于基板31上的导电涂层331,导电涂层331包括正电极涂层3311和负电极涂层3312,正电极涂层3311和负电极涂层3312均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优选的,正电极涂层3311和负电极涂层3312均涂覆于辐射产生表面311上且位于远红外涂层的相对两侧;导电涂层331可以为金属氧化物涂层,例如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银等;在生产加工时,可以先在基板31上涂覆远红外涂层,并且在导电涂层331的涂覆部位也涂印上远红外涂层,然后再涂上导电涂层331,以保证导电涂层331与远红外涂层紧密接触,保持通电的连续性,避免导电涂层331与远红外涂层接触不良而导致远红外涂层不能正常发光。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导电部33为设置于基板31上的导电片332,导电片332包括正电极片3321和负电极片3322,正电极片3321和负电极片3322均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导电片332可以为铜片、钢片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片332可以为片状,也可以呈环状,呈环状的导电片332设置有断口,比便于套入基板31与远红外涂层导电连接,呈片状的导电片332则可以直接粘接固定在基板31上。

  值得一提的是,辐射光源3还可以是包括一光源34和过滤片35,过滤片35只允许远红外光透过,而其他光线被其吸收,光源34发出的光穿透过滤片35后只剩下远红外光,远红外光照射至导油件2上即可辐射加热烟油。具体的,还可以包括一限制光源34照射方向的灯罩36,灯罩36可以使光源34发出的光集中照射在过滤片35的表面,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辐射光源3可以是石英管、红外线灯泡、线管等等,只需要根据雾化器10的结构采用合适规格大小的产品即可。

  参照图1-3,雾化器10还包括隔热板4,隔热板4设于辐射光源3背离雾化面22的一侧。设置隔热板4,一方面可以阻挡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朝背离导油件2的方向照射壳体1内部其他部件,避免雾化器10局部过热而影响使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导油件2上烟油辐射受热产生的热量传到雾化器10内的其他部件上。进一步的,隔热板4靠近辐射产生表面311的一侧涂覆有远红外反射涂层5,远红外反射涂层5用于反射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远红外反射涂层5可以将辐射光源3发出的红外光反射回基板31,进而穿透基板31照射到导油件2上辐射加热烟油,提高加热效率。更进一步的,参照图6,隔热板4与辐射光源3抵接,隔热板4靠近辐射产生表面311的一侧设有凹槽41,远红外反射涂层5设于凹槽41内;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4与基板31抵接,通过将远红外反射涂层5设置在凹槽41内,可以缩小组装厚度,结构更紧凑,并且远红外反射涂层5可以有效反射基板31上的远红外涂层发出的远红外光。

  参照图6,上述隔热板4在与导电涂层331或导电片332对应处还设置有缺口42,缺口42有两个,相对的设置于凹槽41的两侧。通过设置缺口42,可以留出的足够的装配空间,便于导电涂层331或导电片332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4可以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真空的板体,也可以为内部填充有气凝胶的板体,气凝胶可以为硅系,碳系,硫系,金属氧化物系,金属系,由于气凝胶中80%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

  参照图2-3,壳体1还设有气道13,导油件2与辐射光源3之间间隔形成的雾化区域132形成该气道13的一部分,气溶胶从雾化面22逸出释放至雾化区域132内,然后由气道13排出雾化器10外供用户吸食。具体的,气道13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131、雾化区域132以及出气段133,辐射光源3与导油件2间隔设于雾化区域132的相对两侧,壳体1外的空气由进气段131流入壳体1内,流经雾化区域132后从出气段133排出壳体1外,以带出雾化区域132内的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出气段133与雾化区域132呈L形,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位于雾化区域132内,辐射光源3发出的远红外光射入雾化区域132后照射至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上,雾化面22上的烟油辐射受热而雾化产生气溶胶,气溶胶在进气段131流入的空气的带动下从出气段133排出壳体1外供用户吸食。

  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烟100,包括雾化器10和电池组件20,电池组件20用于给雾化器10供电,其中雾化器10为上述任一项的雾化器10。本实施例的电子烟100,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储油腔11以及可以吸收储油腔11内烟油的导油件2,利用辐射光源3的辐射产生表面311上的远红外发射部32产生远红外光照射导油件2的雾化面22上的烟油,烟油受热雾化即可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远红外光加热效率高,电子烟100预热时间短;另外,辐射光源3上的辐射产生表面311以及导油件2上的雾化面22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大雾化面的需求,产生的气溶胶烟雾量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体验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雾化器及电子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