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医学兽医> 肠通宁的作用(汇集四篇)独创技术72861字

肠通宁的作用(汇集四篇)

2020-09-18 23:40:19

  肠通宁的作用 一篇: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肠通宁中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

  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发病。目前,对于治疗慢性便秘,采用的中药传统配方都是以泻药为主。这种以“泻”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不能被广大的患者普遍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新型中药。采用补药为主,泻药为辅的标本兼顾治疗方法。主治各种慢性便秘,尤其适于功能性便秘和脾虚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采用如下配方:

  肉苁蓉 40克 生白术40克

  生地黄 30克 槟 榔20克

  玄 参 30克 麦门冬20克

  黄 芪 40克 当 归30克

  枳 实 15克 升 麻15克

  生大黄 10克 桃 仁10克

  生甘草 10克。

  药理分析:

  肉苁蓉润肠通便,补肾精而助阳。生白术补气健脾,润肠燥而通便。玄参、生地、麦冬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之力。黄芪入脾肺二经,脾主运化,肺主肃降,以补脾肺之气而助大肠传化之功。当归入心肝二经,尤善补血,津血同源,取养血滋阴而增润肠通便之效。槟榔辛散苦泄,既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又能缓泻而通便。枳实苦泄辛散,破气消积,行气化痰,以通痞塞,助气机升降与津液布散,促进大肠传化。升麻以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有助大肠职司传送。大黄、桃仁,活血祛瘀,泻下攻积。甘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诸药配合,泻不伤正,补不恋邪,收扶正祛邪之效。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集益肾润肠、补气滋阴、养血活血、理气化痰、泄热通腑等法于一方。适用于各种慢性便秘,尤宜于功能性便秘和脾虚所致的大便干结、头昏头痛、身倦乏力、腹中胀痛、脘闷嗳气、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和心烦易怒等。

  2、本发明经长期临床疗效观察,治愈率达85%以上,总有效率100%。

  3、本发明采用常规的中药加工方法,可制成水泛丸、浓缩丸、蜜丸、胶囊、冲剂、膏滋剂等中成药。其生产成本低,原料易得,配制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患者服药剂量。省钱、省时,无毒付反应。

  以下结合具体临床资料,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取:肉苁蓉40克、生白术40克、生地黄30克、槟榔20克、玄参30克、麦门冬20克、黄芪40克、当归30克、枳实15克、升麻15克、生大黄10克、桃仁10克、生甘草10克。

  配制:

  采用通常的中药加工方法,制成水泛丸、浓缩丸、蜜丸、胶囊、冲剂、膏滋剂等中成药。

  使用方法:

  日服3次,水泛丸每次10克,浓缩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9克、胶囊每次4粒、冲剂每次15克、膏剂每次10毫升。大便通下后每日服2次。小儿减量。

  病例1、热结便秘症。

  李某,男,30岁,干部,1990年3月19日诊。患者20天前饮酒甚多,次日头昏,食欲减退,口舌干燥,失眠多梦,尿少而黄。因大便更加干结,4天未解,腹胀痛而求治。诊见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诊为热结便秘。治宜清热润肠通便。肠通宁浓缩丸,日服3次,每次6克,一日便通,3日愈。

  胃为水谷之海,肠为传导之官。今肠胃积热,损伤津液,腑气不通,则大便干结,诸症亦起。肠通宁泄里热而润肠道,故治之有效。

  病例2、气滞便秘症。

  杜某,女,40岁,1994年10月1日诊。患者3天前,女儿招工未遂与人争执。事后,胸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大便反复秘结,他医无效。近来大便秘结5日,欲解不得,胸腹胀满。舌苔薄白,脉玄。诊断:气滞便秘。治宜开郁顺气通便。肠通宁胶囊,日服3次,每次4粒,一日通,5日愈。

  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导致大肠传导失常,故大便秘结,气机不畅,变生诸症。肠通宁开郁行气化积,故通便则愈。

  病例3、痰结便秘症。

  曹某,女,45岁,农民,1994年10月28日诊。患者因感冒而生咳嗽气紧,吐黄痰,腹胀且痛,小便短赤,尤以大便秘结,4天未解。诊见身热面赤,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诊为痰热便结。治法:宣肺化痰,润肠通便。肠通宁浓缩丸,日服3次,每次6克,一日便通,减量续服,4日愈。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肺气之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肺气清肃,津液不能下润大肠,故大便秘结,腹胀且痛。肺气上逆则咳喘,痰热壅滞则水道不利,百病丛生。肠通宁通腑气,开闭塞,故便通疾愈。

  病例4、瘀滞便秘症。

  肖某,男,40岁,工人,1995年7月4日诊。患者半年前曾在井下负伤,此后时常便秘,二、三日或四、五日解便一次,干燥。少腹隐痛,拒按,舌质紫暗。诊断:瘀滞便秘。治法: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肠通宁蜜丸,日服3次,每次1丸,十天大便正常。

  瘀血停滞,阻碍气机,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大肠传导失调,故生秘结。肠通宁活血祛瘀,舒畅气机,故润肠通便而取效。

  病例5、气虚便秘症。

  孙某,男,65岁,退休工人,1995年11月20日诊。患者三年来大便时干时溏,入厕便难,努挣乏力,肛门坠胀,便后身倦,汗出短气。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虚。诊断:气虚便秘。治宜补气健脾润下。肠通宁蜜丸,日服3次,每次1丸,一月愈。

  气虚便秘,责之肺脾功能障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无传送之力,虽临厕努挣,但便不出;肺合皮毛,腠理疏松,故挣则汗出。脾虚失运,生血无源,致生诸疾。肠通宁健脾益气润下,故便秘康复。

  病例6、血虚便秘症。

  辛某,女,22岁,干部,1995年8月2日诊。患者一年来月经量多,经期8-10天,近半年大便秘结难解,4、5日1次。伴头昏头痛,眼花目涩,心慌心悸,身倦乏力,腰痛腹胀。服果导暂安,停药复秘。诊见面色萎黄,唇白色淡,脉细弱。诊断:血虚便秘。治法:养血润肠通便。肠通宁胶囊,日服3次,每次4粒,半月康复。

  月经过多,血虚津伤,肠道干燥则大便秘结。津血同源,阴血不足,诸症伴见。肠通宁能补血养阴,故血足津充,肠道滋润,而有便通疾愈之效。

  病例7、阴虚便秘症。

  徐某,女,25岁,工人,1996年3月4日诊。患者三月前曾染肺炎,从此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腹胀隐痛,纳差,大便燥结难解。诊见舌红少津,脉细数。诊断:阴虚便秘。治宜养阴清热,润肠通便。肠通宁冲剂,日服3次,每次15克,二十日愈。

  热病后阴津受损,肠道无津以润,遂生便秘。阴血亏虚,内热自生,伴见诸症。肠通宁养阴清热而润肠通便,疾康复。

  病例8、阳虚便秘症。

  黄某,男,85岁,退休工人,1996年3月10日诊。患者10年来大便时干时稀,解便困难,小便清,肢冷畏寒,少腹冷感,下肢欠温。诊见舌淡,苔白,脉缓。诊为阳虚便秘。治宜温阳补肾,润肠通便。肠通宁蜜丸,一日服3次,每次1丸,二月愈。

  阳虚便秘亦称冷秘。阳气虚衰,寒从内生,肠道失去温煦,则传送无力,故大便秘结难解。阳寒内盛,气血不畅,故诸症四起。肠通宁温补肾阳,润肠通便,故起沉疴。

  肠通宁的作用 二篇:

  一种润肠通秘饮品及其制作方法

  第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肠通秘饮品及其制作方法。

  第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传统饮料品相单一,主要以解渴、消暑等功能型为主要功效,添加不定量的添加剂,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很大挑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方简单,无食品添加剂,制作方法简便,容易操作的润肠通秘饮品,尤其适合女性特制的饮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饮料品相单一,添加不定量的添加剂,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很大挑战等问题,提供一种润肠通秘饮品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润肠通秘饮品及其制作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柠檬50-80份、普洱熟茶30-50份、荷叶20-40份、决明子30-60份、茯苓30-50份、百合20-30份、玫瑰20-30份、陈皮20-40份、蜂蜜30-60份以及纯净水400-500份。

  其中,所述柠檬55-75份、普洱熟茶35-45份、荷叶25-35份、决明子40-60份、茯苓30-45份、百合20-30份、玫瑰20-30份、陈皮20-40份、蜂蜜40-60份以及纯净水400-500份。

  优选的,所述柠檬60-70份、普洱熟茶40-45份、荷叶30-40份、决明子50-60份、茯苓35-45份、百合20-30份、玫瑰20-30份、陈皮20-40份、蜂蜜50-60份以及纯净水400-500份。

  本发明所述润肠通秘饮品的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材料按比例混合拌匀,装在纱布袋中,加纯净水先用大火蒸煮20-30分钟,然后转为文火炖30-50分钟,冷却,滤去料渣,得滤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与现有传统饮料相比,其显著优点为:该润肠通秘饮品口感芳香微酸、味道甘甜,具有止渴生津、解毒疏滞、消食健胃、刮肠通泄、降脂明目、健脾宁心、痈肿、排除肠管内积气、排出体内毒素、美容抗衰老等功效,适合调理浮肿虚胖、脾胃不调、气血不畅等不良体质,同时,本发明润肠通秘饮品配方简单,无食品添加剂,制作方法简便,容易操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更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

  柠檬70份,普洱熟茶40份,荷叶30份,决明子50份,茯苓40份,百合20份,玫瑰20份,陈皮20份,蜂蜜50份,原材料混合拌匀,装在纱布袋中,加纯净水500份,先用大火蒸煮25分钟,然后转为文火炖50分钟,冷却,滤去料渣,得滤液即可。

  实例2:

  柠檬60份,普洱熟茶40份,荷叶30份,决明子40份,茯苓40份,百合20份,玫瑰20份,陈皮20份,蜂蜜50份,加纯净水450份,先用大火蒸煮25分钟,然后转为文火炖40分钟,冷却,滤去料渣,得滤液即可。

  实例3:

  柠檬50份,普洱熟茶30份,荷叶20份,决明子30份,茯苓30份,百合20份,玫瑰20份,陈皮20份,蜂蜜40份,加纯净水400份,先用大火蒸煮20分钟,然后转为文火炖40分钟,冷却,滤去料渣,得滤液即可。

  以上所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结构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肠通宁的作用 三篇: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第一、技术领域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第二、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便秘”与“郁证”范畴。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大肠,但却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理可以概括为: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滞,肝脾不和,引起肠道气机不畅,肠腑传导失司;或因中寒日久,脾阳虚弱损及肾阳,阳虚不能温煦中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此外,饮食、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临床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可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肝郁脾虚型:症见腹泻欲泄,泻后痛减,嗳气食少,易烦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疏肝运脾,燮理气机。

  脾肾阳虚型:症见形寒肢冷,腹中冷痛,大便溏薄,日行3~4次,或五更即泻,泻后腹安,腹胀纳呆,喜温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厚肠止泻。

  阳明热结型:症见大便量少秘结,腹胀痛,伴有口干烦躁,舌红少苔或苔黄津少,脉弦或微弦数。治宜养阴除热,润肠通腑。

  第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乌梅10-30份、桂枝10-30份、吴茱萸10-30份、干姜10-30份、

  密陀僧10-30份、马齿苋8-25份、薏苡仁8-25份、山药8-25份、

  千日红8-25份、雪莲花8-25份、百草霜5-15份、当归5-15份、

  黄连5-15份、巴豆5-15份、九香虫5-15份、丹参1-10份、

  阿胶1-10份、珍珠1-10份、无花果1-10份、轻粉1-10份;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挑拣干净,放入高压锅内蒸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5g,温开水送服,5日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乌梅15-25份、桂枝15-25份、吴茱萸15-25份、干姜15-25份、

  密陀僧15-25份、马齿苋10-20份、薏苡仁10-20份、山药10-20份、

  千日红10-20份、雪莲花10-20份、百草霜8-12份、当归8-12份、

  黄连8-12份、巴豆8-12份、九香虫8-12份、丹参2-8份、

  阿胶2-8份、珍珠2-8份、无花果2-8份、轻粉2-8份。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配伍而成:

  乌梅20份、桂枝20份、吴茱萸20份、干姜20份、密陀僧20份、

  马齿苋15份、薏苡仁15份、山药15份、千日红15份、雪莲花15份、

  百草霜10份、当归10份、黄连10份、巴豆10份、九香虫10份、

  丹参5份、阿胶5份、珍珠5份、无花果5份、轻粉5份。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药理及药性:

  乌梅: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桂枝:

  【性味归经】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吴茱萸: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温,适用于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呃逆吞酸,头痛,疝痛,月经痛。

  干姜:【性味归经】味辛、微温、无毒;入肺、心、胃、脾四经。

  【功效】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痈疮。

  密陀僧:

  【性味归经】性咸、辛、平、有毒;入肝、脾经。

  【功效】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经试验对多种致病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收缩粘膜及溃疡处的血管,使分泌减少,并有消炎的防止感染等作用。

  马齿苋:

  【性味归经】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用主治】适用于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考证出自《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主治:热毒泻痢;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疮疡痈疖;丹毒;瘰疬;湿癣;白秃。.《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活血调经止痛、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山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千日红: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治头风,目痛,气喘咳嗽,痢疾,百日咳,小儿惊风,瘰窃,疮疡。

  雪莲花: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有祛风湿性关节炎,除寒化痰、壮阳补血、温暖子宫等功能。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用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对雪莲花的记载,称雪莲“性大热、能补精益阳”。经现代化化学成分分析,雪莲花草含生物碱、黄酮、兹醇、挥发油,含原糖和十六种氨基酸等等,其主要功能有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经、暖宫散淤、强筋助阳,对医疗风湿疾病有特殊疗效。另经临床药学研究实践证明,雪莲花草入药,具有通经活血,暧宫散淤、散寒除湿、强筋助阳、止血、消肿之功能。对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肺寒咳嗽、宫寒腹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和麻疹不透等症。

  百草霜:

  【性味】辛,温.①《纲目》:辛,温,无毒。②《玉揪药解》:味辛,气平。③《医林纂要》:辛苦,温。

  【归经】入肝、肺、胃经。①《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肾。②《要药分剂》:入肝、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泻痢,食积,咽喉口舌诸疮。①《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②《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③《玉楸药解》:敛营止血,清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④《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⑤《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当归:

  【性味】性温,昧甘、辛。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巴豆: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3.用治痈肿脓成不溃,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

  九香虫、:

  【性味归经】性咸、辛、温;归胃、肝、大肠经。

  【功效】败毒抗癌、利气止痛。

  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本草正义》:丹参,《本经》谓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误,缪仲醇亦疑之,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吴普本草》:治心腹痛。《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邢留热,久服利人。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阿胶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珍珠:

  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1.镇心定惊,适用于惊悸怔忡、癫痫惊风。2.清肝除翳明目,用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3.收敛生肌,适用于咽喉腐烂、口舌生疮、溃疡久不收口,宜外用。

  无花果:

  【性味】味甘、平;

  【功用】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

  轻粉

  【性味】辛,寒,有毒。①《嘉佑本草》:″辛,冷,无毒。″②《医学入门》:″有毒。″③《本草从新》:″辛冷而燥,有毒。″【归经】入肝、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功用】杀虫,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①《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②《本草衍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瘈疭多用。″③张元素:″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④《医学入门》:″消水肿,止血痢,吐风涎。″⑤《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⑥《本草正》:″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以乌梅、桂枝、吴茱萸、干姜、密陀僧温补脾肾,厚肠止泻为主药,以马齿苋、薏苡仁、山药、千日红、雪莲花为辅药加强益气养胃温补脾肾肠胃的功效;以百草霜、当归、黄连、巴豆、九香虫益气生津,健脾宁心,清热燥湿,温经止痛;以丹参、阿胶、珍珠、无花果、轻粉养阴除热,润肠通腑,健脾益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从护肝、养胃双重保健功效入手,对各种胃肠疾病患者具有独特疗效,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配方:

  乌梅10g、桂枝10g、吴茱萸10g、干姜10g、密陀僧10g、马齿苋8g、薏苡仁8g、山药8g、千日红8g、雪莲花8g、百草霜5g、当归5g、黄连5g、巴豆5g、九香虫5g、丹参1g、阿胶1g、珍珠1g、无花果1g、轻粉1g;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挑拣干净,放入高压锅内蒸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5g,温开水送服,5日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实施例2,配方:

  乌梅15g、桂枝15g、吴茱萸15g、干姜15g、密陀僧15g、马齿苋10g、薏苡仁10g、山药10g、千日红10g、雪莲花10g、百草霜8g、当归8g、黄连8g、巴豆8g、九香虫8g、丹参2g、阿胶2g、珍珠2g、无花果2g、轻粉2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配方:

  乌梅20g、桂枝20g、吴茱萸20g、干姜20g、密陀僧20g、马齿苋15g、薏苡仁15g、山药15g、千日红15g、雪莲花15g、百草霜10g、当归10g、黄连10g、巴豆10g、九香虫10g、丹参5g、阿胶5g、珍珠5g、无花果5g、轻粉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配方:

  乌梅25g、桂枝25g、吴茱萸25g、干姜25g、密陀僧25g、马齿苋20g、薏苡仁20g、山药20g、千日红20g、雪莲花20g、百草霜12g、当归12g、黄连12g、巴豆12g、九香虫12g、丹参8g、阿胶8g、珍珠8g、无花果8g、轻粉8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配方:

  乌梅30g、桂枝30g、吴茱萸30g、干姜30g、密陀僧30g、马齿苋25g、薏苡仁25g、山药25g、千日红25g、雪莲花25g、百草霜15g、当归15g、黄连15g、巴豆15g、九香虫15g、丹参10g、阿胶10g、珍珠10g、无花果10g、轻粉10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选择腹胀痛、肝脾不和,引起肠道气机不畅等症状的患者临床试验。其中,男性244人,女性285人,服用2天显效,最多5天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6.52%,显愈率85.96%,表明该药对慢性胃炎等胃病具有明显疗效。

  典型病例:

  病例1:

  王x,男,20岁。患结肠炎。临床表现长期腹痛腹胀,食欲长期不振,服用一周后,症状消失,病情全愈。

  病例2:

  谢x,女,25岁。临床诊断为胃肠溃疡,服用本药6天后,病情全愈。

  病例3:

  田xx,男,16岁。患急性肠胃炎。临床表现为胃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服用本药一个星期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

  病例4:

  吴xx,女,24岁。患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长期胃痛,胃涨,食欲长期不振,服用一个疗程后,胃痛,腹涨消失,病情全愈。

  病例5:

  刘x,女,22岁。x患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状便,腹痛,大便每天4-6次。服用本制剂一星期,大便化验正常。

  病例6:

  高x,男,36岁。x临床诊断为肠胃炎,胃痛难忍,上吐下泻,服用本药48小时后,胃痛减轻,一星期后,病情全愈。

  病例7:

  方x,男,17岁。患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不止,服用本药10天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

  病例8:

  郭xx,男,20岁。x患急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服用本药15天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

  病例9:

  闫xx,男,30岁。患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长期腹痛,腹涨,食欲长期不振,服用一月后,症状消失,病情全愈。

  病例10:

  张xx,男,30岁。患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水样大便,腹痛。服用本药一星期后腹痛消失,一个星期后大便次数正常。

  肠通宁的作用 四篇: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 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二、背景技术

  消化道出血,经肛门排出,包括单纯便血、先便后血、先血后便、便血 杂下,或便中挟血。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 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 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 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 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状。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 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 消化道出血。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 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便血是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一是肠道本身 的疾病,例如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痔、肠套叠、肛裂、大 便干燥擦伤等。二是肠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 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

  便血容易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 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 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 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同时便血也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由于便中带血的情况与痔疮出血类似,一般人很难区分,加上一些人不够重 视,使早期恶性肿瘤被轻易地忽视而酿成悲剧。

  便血的危害:

  1.便血是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很多人对痔疮便血的症状比较熟悉, 于是,只要出现便血症状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患上了痔疮。但他们不知道, 便血也可能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临床上,有80%的早期直肠肿瘤患者, 都曾因为忽视便血而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从而延误直肠肿瘤的治疗。

  2.长期便血可引发贫血。长期便血,很容易使人体丢失大量的铁,引起 缺铁性贫血。导致的贫血症状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贫血症状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 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

  3.便血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便血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造成人体神 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一些患者出现如:容易激动、兴奋、烦躁等症状。 同时,长期便血的话,也会让患者终日感觉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惧,严重 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4.便血可导致败血症、毒血症。因为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引起的便血, 一旦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脓肿,细菌毒素、脓栓等就很容易侵入人体血液, 引发败血症、毒血症等。长期的便血,还可能造成肛门疼痛、大便障碍,给 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

  在众多肛肠疾病中,不只是痔疮可以引起大便带血,其它肛肠疾病,如 肛裂、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直肠癌等都会出现大便带 血。

  1、痔疮:大便带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 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2、肛裂:肛裂导致的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 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3、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微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4、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 等;

  5、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 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 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如内痔 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 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如直 肠炎、直肠恶变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伴无有 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 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等。

  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 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 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 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 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 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本症应 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 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 里急后重等症状。

  大便下血,出《素问·阴阳别论》: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 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 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 便血。”《金匮要略》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有肠风、 脏毒之分。后世从病因分类,分为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 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澼下血、蛊注下血等,详见各条。便血经久不 愈者,多由脏气亏损,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虚不能摄血,肾虚不能固下所致, 治宜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痢疾亦见便血。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 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 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 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 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 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 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

  便血治疗的禁忌:1.止血治疗禁忌: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 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 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 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 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 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 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 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 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 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6.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禁忌消化道大出血在现有的检查条件下找不到出 血灶者,要及时全身止血。上消化道溃疡所致的便黑血,除了按常规止血外, 还要抗酸治溃疡。

  7.心脑动脉栓塞者治疗禁忌:患有心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者合并便血时, 止血药的应用必须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止血加重心脑疾病。

  8.辨证施治禁忌:治疗便血应辨寒热虚实,如大便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血色鲜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属肠风下血,治应凉血祛风止血, 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便血色鲜,量多,肛内肿物脱出,肛门灼热,或便带 脓血,肛门下坠,下腹隐痛,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湿热下注,治应清热燥 湿止血,方选脏连丸加减。

  便血大都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影响生活质量。多数病人虽多方求治, 但一般都效果不佳,导致焦虑、抑郁,进而更进一步加重病情,严重影响工 作及生活质量。

  第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而西医概消炎泻火为主,抗生素对人 体伤害比较大,并且容易反复。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采用中医调理治疗的 方法。便血伴以五脏内因体虚而致病。所以治疗时应着重消炎杀菌中兼以补 虚固本,以期标本兼治。但是,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个体差异明显,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利于大规模开发生产。本发明根据“泻火宁络,祛瘀生 新”的治疗原则,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此方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苦 寒凉血,以止肠中出血见长,诸药合用,有效地发挥了降逆泻火、通腑逐瘀 之功效使便血得愈。本方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也很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 剂,其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为:地榆10~20份,丹皮10~ 20份,玄参10~20份,北沙参10~20份,槐角10~20份,麦冬10~20份, 金银花10~20份,生地10~20份,虎杖10~20份,白芍10~20份,仙鹤 草10~20份,黄柏10~20份,山萸肉10~20份,白芷10~20份。

  所述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的重量 份数还可以为:地榆10~15份,丹皮10~15份,玄参10~15份,北沙参 10~15份,槐角10~15份,麦冬10~15份,金银花10~15份,生地10~ 20份,虎杖10~20份,白芍10~20份,仙鹤草10~20份,黄柏10~20份, 山萸肉10~20份,白芷10~20份。

  所述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的重量 份数也可以为:地榆10~20份,丹皮10~20份,玄参10~20份,北沙参 10~20份,槐角10~20份,麦冬10~20份,金银花10~20份,生地10~ 15份,虎杖10~15份,白芍10~15份,仙鹤草10~15份,黄柏10~15份, 山萸肉10~15份,白芷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 剂的制备方法,其所述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a、取原料药放入乙醇中浸泡,热提取2次,为组分1;

  b、提取过的药渣加水提取2次,浓缩过滤,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组分合并,浓缩,干燥成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所述步骤a中,可以取原料药泡入乙醇中,浸泡2小时以上,加热提取 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 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 液的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成为组分成组分1。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水,然后放入 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 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将三 次滤液合在一起,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 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静置成浸膏,成为组分2。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1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 罐内,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0,温度至80℃-90℃的糊状,用烘箱干 燥,成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 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将所述原料药去杂,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2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置 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 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5小时,取两 次煎液混合,过滤;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成粉末,调和 淀粉压片。

  上述步骤中将滤液浓缩成粉末的步骤为:可以取两次煎液混合,过滤, 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密度为1.20的浸膏, 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浸膏再置入 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直接成粉末。

  所述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可以为: 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 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根据“泻火宁络,祛瘀生新”的治疗原则,治疗湿热下注型便血, 此方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方中黄柏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 止;用治便血,贵在虎杖一味,加强了揭火止血之功,以泻代清、通腑逐瘀, 故为主药;加白芍取其升提和清解湿热之功,槐角自古作为犀角之代用,有 止血之效。药理实验证明,槐角生用或炒炭后均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凝血时间; 玄参一味,苦寒凉血,以止肠中出血见长,诸药合用,有效地发挥了降逆泻 火、通腑逐瘀之功效使便血得愈。本方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也很有效,值 得推广应用。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排便时大便带血为多种疾病的症候表现,涉及范围广泛.临床诊治必须 辨病与辨证枢结合。中医学认为便血的发生不外虚实二类,实证为风火内迫, 湿热蕴蒸,血热妄行,热伤血络为患。虚证为血虚肠燥,阴虚火旺,灼伤血 络或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 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

  根据“泻火宁络,祛瘀生新”的治疗原则,我们自组药方,治疗便血, 此方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方中川黄柏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 自止;用治便血,贵在虎杖一味,加强了揭火止血之功,以泻代清、通腑逐 瘀,故为主药;加白芍取其升提和清解湿热之功,《勿误方函口诀》日:“槐 角自古作为犀角之代用,有止血之效”。药理实验证明,槐角生用或炒炭后 均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凝血时间;玄参一味,苦寒凉血,以止肠中出血见长, 诸药合用,有效地发挥了降逆泻火、通腑逐瘀之功效使便血得愈。本方对 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也很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 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 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 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 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 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 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 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 状。胃肠湿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 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中医辩证: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 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 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 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 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 红苔黄,脉弦数。

  大便下血,出《素问·阴阳别论》: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 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 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 便血。”《金匮要略》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有肠风、 脏毒之分。后世从病因分类,分为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 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游下血、蛊注下血等,详见各条。便血经久不 愈者,多由脏气亏损,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虚不能摄血,肾虚不能固下所致, 治宜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痢疾亦见便血。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 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 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 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 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 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黄柏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 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 疖疮等症。黄柏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 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柏提取液效果 很好。《本草经疏》:黄柏,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 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 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

  地榆苦酸;寒;无毒【归经】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 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 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 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 加黄芩。《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 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 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 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 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丹皮: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 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 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 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 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 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 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本草经疏》:牡丹皮,其 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 要药也。寒热者,阴虚血热之候也。中风瘛疭、痉、惊痫,皆阴虚内热,营 血不足之故。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 生风之证矣,故悉主之。痈疮者,热壅血瘀而成也。凉血行血,故疗痈疮。 辛能散血,苦能泻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脏属阴而藏 精,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别录》并主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 气,头腰痛者,泄热凉血之功也。甄权又主经脉不通,血沥腰痛,此皆血因 热而枯之候也。血中伏火,非此不除,故治骨蒸无汗,及小儿天行痘疮,血 热。东垣谓心虚肠胃积热,心火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亦此意 也。

  玄参味甘、苦、成;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泻 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 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玄参:生 地黄两者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 证,常相须为用。但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生 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大,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 以根入药。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 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甘苦淡,凉。性微寒,味甘、微苦。《本 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 劳咳痰血。

  麦冬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 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配沙参,肺胃同治,具 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 痰,咽喉干燥等症。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 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 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 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 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仙鹤草:西洋龙芽草又名仙鹤草,高约五尺,每年六到九月间开黄色的 花,生长于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树林和草原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具有 良好的收敛效果。《履巉岩本草》:“味辛涩,温,无毒。”《滇南本草》:“性 微温,味苦涩。”《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功用主治:收敛止血, 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 血、衄血,赤白痢疾,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等证。《滇南本草》: “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生草药性 备要》:”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 痞满;跌打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

  山萸肉: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 热消渴,为固涩药,它含有山茱萸甙、莫罗甙、7-O-甲基莫罗甙、山茱萸新 甙、当药甙、番木鳖甙等环烯醚萜甙类及皂甙、熊果酸、酒石酸、没食子酸、 苹果酸、山茱萸鞣质1、2、3等多种有效成份。有明显的利尿、降脂、抗菌 与升高血液白细胞的作用,对治疗肝肾亏损所致的眩晕耳鸣、腰酸等症及由 于肾阴不足所致的遗精、尿频等症有明显疗效。又因其具有收敛止血功效被 常用于妇女体虚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症,对男科、妇科的常见病均 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量用于补益药物的生产。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 排脓,燥湿止带。《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 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 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槐角有良好的医疗价值,长期饮用可以降血压降血脂清肠火治痔疮,还 有软化血管,降胆固醇,疏风热,润大肠,凉血通便之功效。心胸烦闷,目 赤流泪,晕眩欲倒者,常饮此茶颇有益处。据《本经》载,槐角主五内邪气 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藏急痛。《本草拾遗》载 其杀虫去风,明目除热泪,头脑心胸间热风烦闷,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醉, 漾漾如船车上者。《滇南本草》载其止血散疽。治五痔肠风下血,赤白热泻 痢疾。《会约医镜》载其清心、肺、脾、肝、大肠之火。治心腹热痛。《本 草求原》载其槐角润肝养血。治疳,疔,血痢,崩血;其角中核子,补脑, 杀虫。

  生地: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 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鲜地黄和生地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鲜地 黄清热生津,可以止血和凉血,经常是用于热病伤阴,吐血、咽喉肿痛、舌 绛烦渴、发斑发疹以及衄热等病症。相对于鲜地黄,生地是凉血清热,也可 以生津,还可以养阴,多用于治疗阴虚内热、骨蒸劳热、舌绛烦渴、发斑发 疹等问题。生地性寒,功能为滋阴补肾。不只生津止渴和凉血清热,还对血 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热伤阴的人,都可以 经常服用。如果想要治疗温热病,可以用生地做清营汤;如果是治疗温病的后 期,由于佘热还没消尽,应该把生地用来煮青蒿鳖甲汤;另外,针对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温热病严重热入营血的症状,可以服用生地制成的四生丸;一般要 养阴生津来治疗内热消渴和便秘的,应该食用生地煮的曾液汤。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产后瘀 血不下,癞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虎杖煎剂作用, 对外伤出血有明显止血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日华子 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 瘀血,破风毒结气。《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 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 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 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 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 多补气,白者治血。

  第五、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取地榆1000g,丹皮1000g,玄参1000g,北 沙参1000g,槐角1000g,麦冬1000g,金银花1000g,生地1000g,虎杖1000g, 白芍1000g,仙鹤草1000g,黄柏1000g,山萸肉1000g,白芷1000g,切成粗 粒,然后浸泡于乙醇中2小时。然后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 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 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 分1。再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 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再 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 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将组分1和组分2的合并,然后放入 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 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上述滤液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后, 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 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药粉。装入胶囊中成药。

  本发明蜜炼丸剂的制备方法:取地榆1500g,丹皮1500g,玄参1500g, 北沙参1500g,槐角1500g,麦冬1500g,金银花1500g,生地1500g,虎杖 1500g,白芍1500g,仙鹤草1500g,黄柏1500g,山萸肉1500g,白芷1500g, 取原料药泡入乙醇中,浸泡2小时以上,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 上清液,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 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密度为20℃时1.06 的浸膏,成为组分成组分1。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水,然后 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 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 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 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静置成浸膏,成为组分2。将组 分1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 为1.20,温度至80℃-90℃的糊状,用烘箱干燥,成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本发明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地榆1500g,丹皮1500g,玄参1500g, 北沙参1500g,槐角1500g,麦冬1500g,金银花1500g,生地1500g,虎杖 1500g,白芍1500g,仙鹤草1500g,黄柏1500g,山萸肉1500g,白芷1500g, 将所述原料药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 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 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量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 次煎液混合,过滤,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 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 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 生药量,直接成粉末。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成粉末,调 和蜂蜜或糊精制成颗粒冲剂。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方法:取地榆1500g,丹皮1500g,玄参1500g,北沙 参1500g,槐角1500g,麦冬1500g,金银花1500g,生地1500g,虎杖1500g, 白芍1500g,仙鹤草1500g,黄柏1500g,山萸肉1500g,白芷1500g,将所 述原料药去杂,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2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置多功能提 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 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5小时,取两次煎液混 合,过滤,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密度为1.20 的浸膏,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浸 膏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直接成粉末。调 和淀粉压片。

  药理学毒性试验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动物小鼠NIH种雌雄各半,体重20-22g,由山东医学院动物实验室 提供。

  (二)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片剂,用蒸馏水稀释成混悬液。

  二、试验方法及结果:

  小鼠最大耐受量测定:取健康小鼠32只,雌雄各半,在24小时之内分 三组,灌胃肠每次0.6ml/只,总重量1.8ml,相当于原生药4.0g,即100g生 药/kg/d,相当于临床65公斤人的857倍。小鼠给药后按常规饲料12天未见 动物死亡及未出、现毒性反应。因此证明,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临床应 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备的胶囊。

  (二)实验动物,健康大鼠Wistar,体重100-130g,140只雌雄各半,按性 别及体重随机分组,四组,每组35只。1、2、3组服用受试药物,剂量分别 为9.6/kg/d,6.4/kg/d,3.2/kg/d。4组对照给相应体积量的蒸馏水、大鼠均灌 胃肠给药,每组一次连用6个月,处死一半,佘下1/2停药观察12天全部死 亡。

  二、测试指标

  (一)一般状况包括体重、饮食、情绪、活动能量。

  (二)血象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象等,血红 蛋白定量计数。

  (三)生化检查、血清蛋白定量、胆固醇、血糖定量。

  (四)病理组织检查:实验结果后取半数动物称重,断头处死,取血,同 时解剖心、肝、肾、肺、脑、脾、胃肠、膀胱、肾上腺做病理组织检查。

  三、皮肤刺激试验: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去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 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与对照组动物毛发色泽、摄食、四 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用药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 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心、肝、肾及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病变。提示, 本发明中药制剂长期用药对局部皮肤及全身重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 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实验安全。

  四:累积毒性实验:

  本发明中药制剂胶囊剂对小鼠按7.69、19.18和43.21g生药/kg连续用药 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 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 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 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 制剂内服胶囊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 全。

  临床试验:

  便血是肛肠科常见急症之一,《金匮要略》对其即有“近血”与“远血” 之分。本发明遵循“泻火宁络,祛瘀生新”的治疗原则,选用本发明治疗并 设对照组进行对比,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150倒便血患者,经中医诊断均为湿热下注型,其中男72 倒,女78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35岁,其中内痔出血 90例,肛裂出血32倒,大肠息肉出血28例。

  2诊断标准按全国肛肠外科疾病防治会议制定的内痔、肛裂分期分类与 诊断标准。

  3临床表现排便时或便前、便后血液自肛门流出,或粪便表面驸有少 量血液.量可多可少。便血色鲜红,可呈滴血、喷射状出血、手纸上带血或 挟有血块等。无痛者多为内痔出血,兼痛者多为肛裂出血。排便次数和性质 无明显改变的便血多为大肠息肉出血,便血与粘液相混伴里急后重,应考虑 为肛管直肠溃疡或直肠癌。

  4分组方法150例便血患者根据其发病年龄、病情病程、出血量多少, 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本发明组75人,男性39例,女性36例,其中有内 痔出血40例(男25例,女15例)。肛裂出血25例(男7例,女18倒),大肠 息肉出血10例(男7例,女3例)

  对照组75例中,男性36例,女性39例。其中内痔出血29例(男15例.女 14例),肛裂出血27例(男10例,女17例),大肠息肉出血19例,(男11 例,女8例)

  5治疗方法本发明组服用本发明中药:方用地榆12g,丹皮11g,玄参 13g,北沙参12g,槐角12g,麦冬12g,金银花12g,生地13g,虎杖12g, 白芍13g,仙鹤草12g,黄柏13g,山萸肉13g,白芷13g,均为10天1疗程。

  对照组服用泻心汤加味方,不加任何西药。处方:大黄30g,川黄连9g, 黄柏15g,挠角15g,升麻15g。方中川黄连、黄柏、槐角以冷水1500ml, 先煎10分钟后,再1小时入升麻、大黄一并煮沸5分钟,倒出头煎药液, 再煎1次,2次煎出液合并,分2次口服.日1剂。

  为发挥清热泻火药的持有功效,均冷服.待便血停止,立即停服,以 防寒凉药物损伤胃阳。

  5.2对照组均眼用止血芳酸.每次0.5g,日3次;复方新诺明片,每 0.4g.日3次,为抗感染常规治疗

  6疗效标准及结果

  6.1疗效标准显效:大便出血停止,肉眼观察无血丝;有效:大便出 血基本停止,手纸上仍有血色,无效:大便出血未见明显好转或加重。

  6.2治疗结果详见表1。

  两组显效率比较,本发明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

  表1两组便血患者疗效比较

  注:p<0.005

  具体案例:姚某,男性,52岁。2010年9月15日初诊,平素偶尔大便 带血,量步,此次便血已3日,每日2~3次,血色鲜红,便时滴血,有时 呈喷射状出血,颜面发热、色红,心情甚为烦躁,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检查取截面位,见肛门边缘欠平整,肛管镜下3、7、1点位均有痔棱,以7 点位痔接最大,约I.50cm×10cm大小,并与肛缘皮赘贯穿一体诊断:混 合痔(湿热下注型便血)。治疗取上述本发明煎汤冷服,方用地榆12g,丹皮 11g,玄参13g,北沙参12g,槐角12g,麦冬12g,金银花12g,生地13g, 虎杖12g,白芍13g,仙鹤草12g,黄柏13g,山萸肉13g,白芷13g,日1 剂,每日2次。次日晨起排便1次.粪质软、成形,少量带血,情绪已好转.不 烦躁,颜面已不发热,10剂后,便血停止,随访3月无复发。

  8讨论

  排便时大便带血为多种疾病的症候表现,涉及范围广泛.临床诊治必须 辨病与辨证枢结合。中医学认为便血的发生不外虚实二类,实证为风火内迫, 湿热蕴蒸,血热妄行,热伤血络为患。虚证为血虚肠燥,阴虚火旺,灼伤血 络或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根据“泻火宁络,祛瘀生新”的治疗原则, 我们自组药方,治疗便血,此方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方中川黄柏苦寒 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止;用治便血,贵在虎杖一味,加强了揭火止 血之功,以泻代清、通腑逐瘀,故为主药;加白芍取其升提和清解湿热之功, 《勿误方函口诀》日:“槐角自古作为犀角之代用,有止血之效”.药理实 验证明,槐角生用或炒炭后均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凝血时间;玄参一味,苦寒 凉血,以止肠中出血见长,诸药合用,有效地发挥了降逆泻火、通腑逐瘀之 功效使便血得愈。本方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也很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肠通宁的作用(汇集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