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新型雾化器以及电子烟独创技术10196字

新型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2021-02-07 07:22:39

新型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尤其是电子烟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负责烟油的加热雾化,是电子烟的核心功能部分,其一般包括储油仓、雾化芯等结构,储油仓中的烟油通过导油介质进入雾化芯内,雾化芯通过电极与电源连接获得电力,电力加热烟油将之雾化,而后烟雾经由气流道流通至吸嘴。雾化器既要确保烟油的顺利导入,又要避免烟油从雾化芯与储油仓的导油间隙漏出,通常效果不佳,因此有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防漏油结构的雾化器,以及具有这种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雾化器,包括储油仓以及安装于仓内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外贴合设有与之适配的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外贴合设有与之适配的第二密封套,所述雾化芯具有延伸而出的支撑耳,所述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设有与所述支撑耳紧密配合的装配孔,所述支撑耳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支撑耳内设有导油通路以连通所述储油仓、雾化芯。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两所述支撑耳横向对称设置于所述雾化芯两侧,各所述支撑耳内通过设置若干注油孔形成所述导油通路。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所述第一密封套设有与所述雾化芯气流道对应的通气孔,所述第二密封套具有套身、套座,所述套身腔体纵向贯穿,所述腔体下部紧密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套,所述腔体上部紧密套设有气流导管,所述气流导管连通至雾化器吸嘴;所述套座盖合组装于所述储油仓基座上。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所述套座外壁与所述储油仓内壁紧配,所述套座内壁与所述基座卡接。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两纵向延伸而入的进气道,两所述进气道汇聚于所述基座内的过渡腔,所述过渡腔与所述雾化芯气流道对应连通。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两条所述进气道的出口均与所述雾化芯气流道的进口在纵向上相互错位。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所述过渡腔底面中间部分相对下沉形成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所述雾化芯气流道位置纵向对应;两所述进气道分别经由所述沉降槽两侧的高台部进入。

  如前所述的新型雾化器,各所述进气道的均具有两个以上进气口。

  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有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雾化器,所述新型雾化器下方组装有电源部件。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后的雾化器通过双重密封套与雾化芯的紧密配合,优化防漏油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基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基座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00、电子烟;1、雾化器;2、储油仓;3、雾化芯;30、支撑耳;31、气流道;4、第一密封套;40、通气孔;5、第二密封套;50、套身;51、套座;6、装配孔;7、气流导管;8、基座;80、过渡腔;81、沉降槽;82、高台部;83、座体;84、底盖;9、进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参阅图1-6,新型雾化器,包括储油仓2以及安装于仓内的雾化芯3,所述雾化芯3外贴合设有与之适配的第一密封套4,所述第一密封套4外贴合设有与之适配的第二密封套5,所述雾化芯3具有延伸而出的支撑耳30,所述第一密封套4、第二密封套5设有与所述支撑耳30紧密配合的装配孔6,所述支撑耳30穿设于所述装配孔6中,所述支撑耳30内设有导油通路以连通所述储油仓2、雾化芯3。

  雾化芯3座体83的材质一般为硬质多孔材料,如陶瓷、石英等,通过支撑耳30与装配孔6的组装配合可以将雾化芯3稳定在第一密封套4内,第二密封套5起双重密封作用,密封套材质一般为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装配孔6径向尺寸可以稍小一些,使得支撑耳30与装配孔6是紧密的配合,通过硅胶的弹性收缩将支撑耳30外围包裹锁紧,避免烟油从该处漏出。其中,支撑耳30一般为两个,横向对称的设置在雾化芯3的两侧,将雾化芯3平衡的支撑于第一密封套4内,而导油通路则通过在支撑耳30上设置若干注油孔来形成。储油仓2中的烟油通过多路注油孔分散的进入雾化芯3内,导油更为均匀,有利于实现充分雾化。

  具体的,雾化芯3内设有纵向的气流道31,第一密封套4的顶壁与底壁分别设有与气流道31对应的通气孔40,第二密封套5具有套身50、套座51,套身50的腔体纵向贯穿以便气流流通,腔体内下部紧密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套4,所述腔体内上部紧密套设有气流导管7,所述气流导管7连通至雾化器1吸嘴;所述套座51盖合组装于所述储油仓2基座8上。

  一般套座51的外壁与储油仓2内壁紧配,且外壁可以通过圈凸缘的设置方式加强与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而基座8可以由座体83、底盖84通过卡扣方式组装而成,座体83进入套座51内,且与套座51的内壁卡接,而底盖84上可以设置电极等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基座8底部设有两纵向延伸而入的进气道9,两所述进气道9汇聚于所述基座8内的过渡腔80,所述过渡腔80与所述雾化芯3气流道31对应连通。优选地,两条所述进气道9的出口均与所述雾化芯3气流道31的进口在纵向上相互错位(即在纵向上进气道9与气流道31不处于同一直线),如附图中所示,雾化芯3气流道31的进口在中间,而两条进气道9的出口分别处于两侧。而每一进气道9在底盖84上可以形成两个以上的进气口,而后汇聚成整体向上输送至过度腔,经由过度腔进入雾化芯3的气流道31进行雾化工作。通过多进气道9且错位、进气道9配置多进气口的方式可以避免空气过于集中、快速的进入雾化芯3,形成一种缓冲作用,有利于空气在雾化芯3中停留,达到充分加热雾化的效果,有效避免冷凝液的形成。

  一些实施例中,过渡腔80底面中间部分相对下沉形成沉降槽81,所述沉降槽81与所述雾化芯3气流道31位置纵向对应;两所述进气道9分别经由所述沉降槽81两侧的高台部82进入。长时间的使用,雾化器1的气路中会有冷凝液产生并回流,由于过度腔处于气路的底端,因此冷凝液最终会回流至此,为避免冷凝液进入基座8的进气道9,因此可以设置沉降槽81。沉降槽81下沉与进气道9的出口(在高台部82)存在高度差,可以有效的将冷凝液限制于内,利于集中清洁。

  将前述新型雾化器1组装成为电子烟100,将雾化器1于电源部分对接,可以通过壳体之间的套接使两者稳定组装,该处的组装并不会被密封,因此空气仍可进入雾化器气路中,底盖84部分的电极与电源部分电性连接,而后经由过度腔与雾化芯3内的加热部件连接即可。

  综上,改进后的雾化器1通过密封结构、气路结构的优化,有效改进了防漏油性能以及雾化性能,有效减少冷凝液的产生,同时也对可能产生的冷凝液进行限制处理,便于集中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新型雾化器以及电子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