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流体压力技术> 回转式增压泵装置独创技术24134字

回转式增压泵装置

2021-03-13 15:09:05

回转式增压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泵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煤矿装置的回转式增压泵装置。

  背景技术

  增压泵用于液压系统中,产生高压的液压油,从而增加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的动力,因此回转式增压泵是一种重要的液压部件,在现有的回转式增压泵中,还都是还都是通过叶片高速转动对液压油产生高压,由于通过离心转动产生高压,需要满足增压泵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但在煤矿的巷道特殊的环境中,影响了增压泵的可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回转式增压泵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式增压泵装置,因此适合在煤矿的巷道特殊的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增压泵的可靠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柱塞座和转动轴的增压泵装置本体、设置在转动轴和柱塞座之间的柱塞、设置在柱塞与柱塞座之间的弹簧、设置在柱塞座上并且用于液压油单向注入的吸油单向阀。

  由于设计了柱塞、弹簧、吸油单向阀和增压泵装置本体,通过增压泵装置本体,实现了对柱塞的往复运动,通过柱塞、弹簧和吸油单向阀,实现了对液压油进行压缩增加压力,不再都是还都是通过叶片高速转动对液压油产生高压,因此适合在煤矿的巷道特殊的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增压泵的可靠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活塞推力增压的方式把柱塞、弹簧、吸油单向阀和增压泵装置本体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多腔体依次活塞推力增压的方式把柱塞、弹簧和吸油单向阀与增压泵装置本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其中,增压泵装置本体还包含有后盖、转动轴座、回转马达、进油嘴和出油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分油盘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增压泵装置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单向阀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增压泵装置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后盖和转动轴座分别设置在柱塞座上,在后盖与柱塞座之间设置有分油盘并且进油嘴设置在后盖上,吸油单向阀设置在分油盘和柱塞座之间并且出油嘴和柱塞设置在柱塞座上,弹簧设置在柱塞与柱塞座之间并且回转马达和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座上,转动轴设置在回转马达的端轴与柱塞之间,单向阀设置为与进油嘴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柱塞座的座部的中设置有竖向腔体和环形腔体并且在座部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有转动孔体,座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转动轴座和弹簧联接并且座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后盖和分油盘联接,竖向腔体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柱塞联接并且竖向腔体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吸油单向阀联接,座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出油嘴联接并且环形腔体设置为与出油嘴连通,转动孔体设置为与转动轴联接并且座部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竖向腔体和转动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环形腔体设置为圈形孔状体,竖向腔体设置为与环形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后盖设置为具有台阶通孔体的盒状体并且后盖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进油嘴联接,后盖的台阶通孔体设置为与分油盘包容式联接并且后盖的上端端面的敞口部设置为与柱塞座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分油盘设置为沿周边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分油盘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吸油单向阀相对应分布,分油盘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座接触式联接并且分油盘的下端端面的周边部设置为与后盖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轴座设置为筒状体并且转动轴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马达联接,转动轴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座联接并且转动轴座设置为与转动轴转动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回转马达设置为液压泵并且回转马达的液压输入端口设置为与液压油的管道连通,回转马达的液压输出端口设置为与液压油的储存箱连通并且回转马达的壳体设置为与转动轴座联接,回转马达的端轴设置为与转动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轴设置为包含有下轴头、中间轴头和上轴头并且中间轴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轴头和上轴头联接,下轴头设置为与柱塞座转动式联接并且上轴头设置为通过轴承与转动轴座转动式联接,上轴头设置为通过连接键与回转马达的端轴联接并且中间轴头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接触式联接,下轴头、中间轴头和上轴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下轴头、中间轴头和上轴头设置为呈中字形分布,中间轴头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斜面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柱塞设置为具有凸缘体的上端头的圆形杆状体并且柱塞的上端头设置为与转动轴联接,柱塞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柱塞座活塞式联接并且柱塞的凸缘体设置为与弹簧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簧设置为具有弹簧座的柱式弹簧并且弹簧设置为与柱塞贯串式联接,弹簧的上端弹簧座设置为与柱塞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的下端弹簧座设置为与柱塞座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吸油单向阀设置为与柱塞座嵌入式联接并且吸油单向阀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分油盘相对应分布,吸油单向阀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柱塞的下端头相对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进油嘴和出油嘴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进油嘴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后盖联接并且进油嘴的外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高压管与单向阀联接,出油嘴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柱塞座联接并且出油嘴的外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高压管与煤矿机械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单向阀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进油嘴联接并且单向阀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油的管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后盖、柱塞座、转动轴座、回转马达、进油嘴和出油嘴与吸油单向阀、柱塞、弹簧和转动轴设置为按照压缩增压的方式分布并且后盖、柱塞座、转动轴座、回转马达、进油嘴、出油嘴、吸油单向阀、柱塞、弹簧和转动轴与分油盘设置为按照周边布展分布的方式分布,后盖、柱塞座、转动轴座、回转马达、进油嘴、出油嘴、吸油单向阀、柱塞、弹簧和转动轴与单向阀设置为单向流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后盖的中心线、分油盘的中心线、柱塞座的中心线、转动轴座的中心线、回转马达的中心线、进油嘴的中心线和转动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吸油单向阀、一个柱塞和一个弹簧设置为组成一组压缩增压部件并且至少三组压缩增压部件设置在柱塞座上,下轴头设置为与转动孔体联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吸油单向阀、柱塞和弹簧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单向阀、后盖、分油盘、柱塞座、转动轴座、回转马达、进油嘴、出油嘴和转动轴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竖向腔体、环形腔体、座部、转动孔体、下轴头、中间轴头和上轴头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活塞推力增压的柱塞、弹簧、吸油单向阀和增压泵装置本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回转式增压泵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单向阀-1、后盖-2、分油盘-3、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出油嘴-8、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转动轴-92、竖向腔体-41、环形腔体-42、座部-43、转动孔体-44、下轴头-921、中间轴头-922、上轴头-92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单向阀1、后盖2、分油盘3、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出油嘴8、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和转动轴92并且后盖2和转动轴座5分别设置在柱塞座4上,在后盖2与柱塞座4之间设置有分油盘3并且进油嘴7设置在后盖2上,吸油单向阀9设置在分油盘3和柱塞座4之间并且出油嘴8和柱塞90设置在柱塞座4上,弹簧91设置在柱塞90与柱塞座4之间并且回转马达6和转动轴92设置在转动轴座5上,转动轴92设置在回转马达6的端轴与柱塞90之间,单向阀1设置为与进油嘴7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柱塞座4的座部43的中设置有竖向腔体41和环形腔体42并且在座部43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有转动孔体44,座部43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转动轴座5和弹簧91联接并且座部43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后盖2和分油盘3联接,竖向腔体4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柱塞90联接并且竖向腔体4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吸油单向阀9联接,座部43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出油嘴8联接并且环形腔体42设置为与出油嘴8连通,转动孔体44设置为与转动轴92联接并且座部43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竖向腔体41和转动孔体4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环形腔体42设置为圈形孔状体,竖向腔体41设置为与环形腔体42连通。

  通过柱塞座4,形成了对后盖2、分油盘3、转动轴座5、出油嘴8、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和转动轴92的支撑连接点,由座部43,实现了与后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分油盘3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轴座5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91的连接,由环形腔体42,实现了与出油嘴8的连接,由竖向腔体41,实现了与吸油单向阀9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90的连接,由转动孔体44,实现了与转动轴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其它部件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2设置为具有台阶通孔体的盒状体并且后盖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进油嘴7联接,后盖2的台阶通孔体设置为与分油盘3包容式联接并且后盖2的上端端面的敞口部设置为与柱塞座4联接。

  通过后盖2,形成了对分油盘3、柱塞座4和进油嘴7的支撑连接点,由后盖2,实现了与分油盘3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进油嘴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进入的液压油暂时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分油盘3设置为沿周边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分油盘3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吸油单向阀9相对应分布,分油盘3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座4接触式联接并且分油盘3的下端端面的周边部设置为与后盖2接触式联接。

  通过分油盘3,形成了对后盖2、柱塞座4和吸油单向阀9的支撑连接点,由分油盘3,实现了与后盖2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吸油单向阀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进入的液压油扩展分布到吸油单向阀9的进口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座5设置为筒状体并且转动轴座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马达6联接,转动轴座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座4联接并且转动轴座5设置为与转动轴92转动式联接。

  通过转动轴座5,形成了对回转马达6、柱塞座4和转动轴92的支撑连接点,由转动轴座5,实现了与回转马达6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轴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转动轴92的转动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马达6设置为液压泵并且回转马达6的液压输入端口设置为与液压油的管道连通,回转马达6的液压输出端口设置为与液压油的储存箱连通并且回转马达6的壳体设置为与转动轴座5联接,回转马达6的端轴设置为与转动轴92联接。

  通过回转马达6,形成了对转动轴座5和转动轴92的支撑连接点,由回转马达6,实现了与转动轴座5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轴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转动轴92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92设置为包含有下轴头921、中间轴头922和上轴头923并且中间轴头92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轴头921和上轴头923联接,下轴头921设置为与柱塞座4转动式联接并且上轴头923设置为通过轴承与转动轴座5转动式联接,上轴头923设置为通过连接键与回转马达6的端轴联接并且中间轴头92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柱塞90接触式联接,下轴头921、中间轴头922和上轴头923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下轴头921、中间轴头922和上轴头923设置为呈中字形分布,中间轴头92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斜面体。

  通过转动轴92,形成了对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和柱塞90的支撑连接点,由上轴头923,实现了与转动轴座5的连接,实现了与回转马达6的连接,由下轴头921,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由中间轴头922,实现了与柱塞9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柱塞90产生活塞运动的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柱塞90设置为具有凸缘体的上端头的圆形杆状体并且柱塞90的上端头设置为与转动轴92联接,柱塞90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柱塞座4活塞式联接并且柱塞90的凸缘体设置为与弹簧91接触式联接。

  通过柱塞90,形成了对柱塞座4、弹簧91和转动轴92的支撑连接点,由柱塞90,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91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轴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进入柱塞座4的液压油产生高压推力。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91设置为具有弹簧座的柱式弹簧并且弹簧91设置为与柱塞90贯串式联接,弹簧91的上端弹簧座设置为与柱塞90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91的下端弹簧座设置为与柱塞座4接触式联接。

  通过弹簧91,形成了对柱塞座4和柱塞90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91,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9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柱塞90的回位弹性蓄能。

  在本实施例中,吸油单向阀9设置为与柱塞座4嵌入式联接并且吸油单向阀9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分油盘3相对应分布,吸油单向阀9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柱塞90的下端头相对应分布。

  通过吸油单向阀9,形成了对分油盘3、柱塞座4和柱塞90的支撑连接点,由吸油单向阀9,实现了与分油盘3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柱塞9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进入柱塞座4的液压油进行单向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嘴7和出油嘴8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进油嘴7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后盖2联接并且进油嘴7的外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高压管与单向阀1联接,出油嘴8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柱塞座4联接并且出油嘴8的外端口部设置为通过高压管与煤矿机械联接。

  通过进油嘴7,形成了对单向阀1和后盖2的支撑连接点,由吸油单向阀9,实现了与单向阀1的连接,实现了与后盖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液压油注入到后盖2和分油盘3之间的区间中,通过出油嘴8,形成了对柱塞座4的支撑连接点,由出油嘴8,实现了与柱塞座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柱塞座4中的高压液压油输送到煤矿机械中。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进油嘴7联接并且单向阀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油的管道联接。

  通过单向阀1,形成了对进油嘴7的支撑连接点,由单向阀1,实现了与进油嘴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进油嘴7中单向注入液压油。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2、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和出油嘴8与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和转动轴92设置为按照压缩增压的方式分布并且后盖2、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出油嘴8、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和转动轴92与分油盘3设置为按照周边布展分布的方式分布,后盖2、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出油嘴8、吸油单向阀9、柱塞90、弹簧91和转动轴92与单向阀1设置为单向流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后盖2的中心线、分油盘3的中心线、柱塞座4的中心线、转动轴座5的中心线、回转马达6的中心线、进油嘴7的中心线和转动轴9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吸油单向阀9、一个柱塞90和一个弹簧91设置为组成一组压缩增压部件并且至少三组压缩增压部件设置在柱塞座4上,下轴头921设置为与转动孔体44联接。

  液压油的管道中的液压油通过一个支路管道进入到回转马达6的液压输入端口,驱动回转马达6进行工作,带动上轴头923进行转动,回转马达6的液压输出端口的液压油回流到液压油的储存箱中,液压油的管道中的液压油通过另一个支路管道进入到单向阀1中,由单向阀1和进油嘴7把液压油注入到后盖2和分油盘3之间的区间中,上轴头923带动中间轴头922转动时,当中间轴头922的斜面体的上端与柱塞90接触时,在弹簧91的作用下,柱塞90在竖向腔体41处于高位状态,后盖2和分油盘3之间的区间中的液压油通过吸油单向阀9进入到竖向腔体41中,当中间轴头922的斜面体的下端与柱塞90接触时,使弹簧91处于压缩状态,柱塞90在竖向腔体41中运动,使柱塞90在竖向腔体41处于低位状态,对竖向腔体41中的液压油产生推力形成高压液压油,高压液压油由出油嘴8输送到煤矿机械的液压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活塞推力增压的方式把柱塞90、弹簧91、吸油单向阀9和增压泵装置本体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多腔体依次活塞推力增压的方式把柱塞90、弹簧91和吸油单向阀9与增压泵装置本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增压泵装置本体还包含有后盖2、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和出油嘴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分油盘3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增压泵装置本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单向阀1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增压泵装置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柱塞90、弹簧91、吸油单向阀9和增压泵装置本体,通过增压泵装置本体,实现了对柱塞90的往复运动,通过柱塞90、弹簧91和吸油单向阀9,实现了对液压油进行压缩增加压力,不再都是还都是通过叶片高速转动对液压油产生高压,因此适合在煤矿的巷道特殊的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增压泵的可靠性能。

  2、由于设计了后盖2、柱塞座4、转动轴座5、回转马达6、进油嘴7、出油嘴8和转动轴92,实现了带动转动轴92进行转动。

  3、由于设计了分油盘3,实现了液压油的扩展。

  4、由于设计了单向阀1,实现了对增压泵装置本体进行单向液压油输送。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活塞推力增压的柱塞90、弹簧91、吸油单向阀9和增压泵装置本体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回转式增压泵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柱塞座4和转动轴92的增压泵装置本体、设置在转动轴92和柱塞座4之间的柱塞90、设置在柱塞90与柱塞座4之间的弹簧91、设置在柱塞座4上并且用于液压油单向注入的吸油单向阀9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回转式增压泵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