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涂覆液体> 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独创技术47294字

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

2023-02-27 12:18:44

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着剂注胶器(adhesive deliver apparatus),尤指一种用于将储存于粘着剂管体内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目标区域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

  背景技术

  业界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粘着剂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例如,黏合物品、粘合伤口、或是手术疗程中使用的修补网片等等。如果需要上胶的部位是人手无法触及的区域,则需要使用具有伸长状输送管的特殊粘着剂注胶器。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5/0297207披露了一种手术用粘着剂注胶器,可将使用前预储于易碎容器中的液体输出至需要的位置。然而,该手术用粘着剂注胶器需要用复杂的机构部件来击破通常是由玻璃制成的易碎容器。此外,在开启或击破容器后,该手术用粘着剂注胶器还需要复杂的机构部件来过滤容器的碎片,以防止容器碎片混在要输出的粘着剂液体里。很明显地,那些复杂的机构部件不只会增加手术用粘着剂注胶器的整体重量,还会增加手术用粘着剂注胶器在制造与组装上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减轻或消除上述相关领域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缺失,实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将粘着剂管体中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目标区域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实施例,其包含:可分离式握把,其上设有弹性按压区,且所述可分离式握把包含可用于放置所述粘着剂管体的内部容置腔;支撑管,具有实质上呈伸长状的外形,并包含头端、末端、与第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且靠近所述头端;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支撑管的所述头端,并设置成可与所述粘着剂管体的管口互相连接;以及内管,位于所述支撑管内,并包含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的入胶端、与靠近所述支撑管的所述末端的出胶端;其中,当所述按压区被按压而导致所述按压区的内表面挤压所述粘着剂管体时,所述粘着剂液体会从所述粘着剂管体中被挤压出来,并通过所述内管从所述入胶端输送至所述出胶端。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将粘着剂管体中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目标区域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实施例,其包含:支撑管,包含头端与末端;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支撑管的所述头端,并设置成可与所述粘着剂管体的管口互相连接;以及内管,位于所述支撑管内,并包含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的入胶端、与靠近所述支撑管的所述末端的出胶端;其中,从所述粘着剂管体中流出的所述粘着剂液体,会通过所述内管从所述入胶端输送至所述出胶端。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粘着剂注胶器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机械元件即可开启粘着剂管体,而且粘着剂管体被开启时不会产生碎片。

  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由于粘着剂管体被开启时不会产生碎片,所以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机械元件来过滤粘着剂管体的碎片,故能降低制造与组装粘着剂注胶器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搭配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的顶部件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4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图14中的粘着剂注胶器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图14中的局部区域的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粘着剂注胶器

  110可分离式握把

  112第一手持部

  114第二手持部

  116按压区

  118开口

  120支撑管

  130连接器

  140顶部件

  212第一缺口

  214第二缺口

  216容置腔

  218限位缺口

  222头端

  224末端

  226第一连接部

  231前端件

  233防漏环

  235止逆阀

  237后端件

  250内管

  252入胶端

  254出胶端

  260防漏环

  270防漏环

  280粘着剂管体

  282管口

  311前侧开口

  312中空区

  313第二连接部

  314第三连接部

  315第一空腔

  316挡止部

  352鸭嘴部

  354凸缘

  371后侧开口

  372第四连接部

  373第五连接部

  374第二空腔

  375中空柱体

  384管口封膜

  800粘着剂注胶器

  810可分离式握把

  812第一手持部

  814第二手持部

  816按压区

  830连接器

  840顶部件

  912第一缺口

  914第二缺口

  916容置腔

  942圆角出胶件

  944固定件

  1031 前侧开口

  1032 后侧开口

  1033 中空区

  1034 第二连接部

  1035 第三连接部

  1036 内管插口

  1037 中空柱体

  1400 粘着剂注胶器

  1430 连接器

  1431 前端件

  1433 后端件

  1440 顶部件

  1611 前侧开口

  1613 第二连接部

  1615 第三连接部

  1631 后侧开

  1633 第四连接部

  1635 第五连接部

  1637 中空柱体

  2042 刮除部

  2056 出胶口

  A1 纵向轴

  D1 输出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100简化后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粘着剂注胶器100的分解示意图。粘着剂注胶器100可用于将粘着剂管体280中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人手难以触及的目标区域。

  如图1与图2所示,粘着剂注胶器100包含可分离式握把110、支撑管120、连接器130、中空顶部件140、弹性内管250、防漏环260、以及防漏环270。

  可分离式握把110包含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两者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L型握把。当使用粘着剂注胶器100时,使用者可移动和/或旋转可分离式握把110来改变粘着剂的输出位置。如图2所示,第一缺口212位于第一手持部112的前端部位,而第二缺口214位于第二手持部114的前端部位。当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组装在一起时,第一缺口212与第二缺口214会共同形成开口,可供连接器130的一部份插入可分离式握把110中。

  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皆具有弹性按压区116以及开口118,其中,弹性按压区116可于使用者按压时产生形变。如图2所示,开口118位于按压区116旁边,且设置成可供使用者观察到可分离式握把110的内部。此外,可分离式握把110另包含可用于放置粘着剂管体280的内部容置腔216,且粘着剂管体280内包含有要被输出至目标区域的粘着剂液体。当粘着剂管体280安装于可分离式握把110内的容置腔216时,粘着剂管体280会被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夹住。

  另外,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中还分别包含限位缺口。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图2中只显示形成于第二手持部114内部的限位缺口218作为范例。第二手持部114上的限位缺口218位于可分离式握把110中的容置腔216与开口118旁。限位缺口218设置成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从中穿过,但不允许粘着剂管体280的主体从中穿过。

  支撑管120具有实质上呈伸长状的外型,并包含一头端222、一末端224、以及一第一连接部226。第一连接部226设置在支撑管120的外表面上,且靠近头端222的位置。支撑管120可用于保护内管250,并限制内管250的延伸方向。

  连接器130连接于支撑管120的头端222,并设置成可与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互相连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130可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头端222,或是固接于头端222。为了防止粘着剂液体外漏,可将防漏环270设置于连接器130与管口282之间。

  内管250位于支撑管120内,并包含入胶端252与出胶端254。入胶端252连接于连接器130,而出胶端254位于接近支撑管120的末端224的位置。内管250用于传送从粘着剂管体280输出的粘着剂液体。由于内管250具有弹性,所以内管250的延伸方向与形状取决于支撑管120。内管250的入胶端252上可形成外部凸缘,以防止粘着剂液体流入内管250与支撑管120之间的间隙。在组装时,可先将内管250穿过防漏环260,然后再插入支撑管120中。

  顶部件140位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上,并设置成可将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固定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处。

  当组装粘着剂注胶器100时,如图2所示,顶部件140要插入支撑管120的末端224,而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则要插入顶部件140。如此一来,便能将内管250固定于支撑管120内,而不会轻易脱离支撑管120。

  当按压区116被按压而导致按压区116的内表面触压到粘着剂管体280时,粘着剂液体会从粘着剂管体280内被挤出来,并从入胶端252穿过内管250输送到出胶端254。在本实施例中,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经由顶部件140输出至粘着剂注胶器100的外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顶部件140的两端皆可设计成具有圆滑状边缘,以防止凝固的粘着剂阻塞住顶部件140的任何一端。另外,还可将顶部件140末端附近的内径大小设计成朝顶部件140的末端方向逐渐地增加,使得顶部件140的末端开口呈现漏斗形状。如此一来,即使残留在顶部件140的末端开口处的黏着剂液体因固化而阻塞住顶部件140的开口,使用者也能轻易地将固化后的黏着剂从顶部件140的末端开口处拔除。因此,前述的顶部件140设计方式有助于使顶部件140的末端开口处保持畅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30包含前端件231、防漏环233、止逆阀235、以及后端件237。以下将搭配图3与图4进一步说明连接器130的结构与功能。

  图3为粘着剂注胶器1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4为当支撑管120、连接器130、内管250、防漏环260、防漏环270、以及粘着剂管体280组装在一起时,粘着剂注胶器1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前端件231用于连接支撑管120。如图3所示,前端件231包含前侧开口311、中空区312、第二连接部313、第三连接部314、第一空腔315、以及挡止部316。

  前侧开口311位于前端件231的前端,并设置成可供支撑管120与内管250通过前侧开口311插入前端件231。中空区312位于前端件231内,用于容置支撑管120与内管250。第二连接部313形成于前端件231的内表面上,并设置成可与支撑管120的第一连接部226接合,以将支撑管120连接于前端件231。第三连接部314位于靠近前端件231的后端处,且形成于前端件231的外表面上。第一空腔315形成于前端件231的后端部位内,并设置成可容置止逆阀235的至少一部分。挡止部316从前端件231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如图3所示,在第一空腔315与中空区312之间会形成一条可供粘着剂液体从中通过的通道。

  止逆阀235用于防止粘着剂液体回流。如图3所示,止逆阀235包含鸭嘴部352以及外部凸缘354。

  鸭嘴部352位于止逆阀235的前端,并设置成可供粘着剂液体从后端件237流至第一空腔315,且可防止粘着剂液体从第一空腔315往回逆流。凸缘354形成于止逆阀235的后端,并从止逆阀235向外延伸。凸缘354可决定第一空腔315与止逆阀235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将止逆阀235的主体保持在前端件231的第一空腔315之中。

  后端件237用于连接前端件231与粘着剂管体280。后端件237包含后侧开口371、第四连接部372、第五连接部373、第二空腔374、以及中空柱体375。

  后侧开口371位于后端件237的后端,并设置成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经由后侧开口371插入后端件237。第四连接部372位于后端件237的前端部位,并设置成可与第三连接部314接合,以将后端件237连接于前端件231。第五连接部373位于后端件237的后端部位,并设置成可与管口282接合,以将管口282连接于后端件237。第二空腔374形成于后端件237的中间区段内,并设置成可容置第一空腔315与止逆阀235。中空柱体375从第二空腔374处朝后端件237的后端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当连接器130的上述元件组装在一起时,防漏环233会套设在前端件231的第三连接部314上,且前端件231会通过第三连接部314与第四连接部372之间的接合关系连接于后端件237。前端件231的第一空腔315会插入后端件237的第二空腔374中,而止逆阀235则会位于第一空腔315内。即,止逆阀235也会位于第二空腔374之内。

  当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插入后侧开口371、并连接于第五连接部373时,中空柱体375会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如此一来,便可在中空柱体375的开口到顶部件140之间,建立起一条通过后端件237的第二空腔374、前端件231的第一空腔315、以及内管250的液体传输通道。

  如图3与图4所示,防漏环260设置于支撑管120的头端222与内管250的入胶端252之间。防漏环260的使用可进一步防止粘着剂液体流入内管250与支撑管120之间的空隙。另一方面,防漏环233是设置于前端件231与后端件237之间,而防漏环270则是设置于后端件237与管口282之间。防漏环233与防漏环270的使用可进一步防止粘着剂液体外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管120可用较坚固的材料制造,以保护位于支撑管120内的内管250。举例来说,支撑管120可用各种具有足够刚性的塑胶管或是合适的金属管来实现,例如,不锈钢管等等。

  内管250可用弹性材料制造,使其能轻易配适在支撑管120之中。举例来说,内管250可用各种较弹性的塑胶管来实现,例如,硅胶管、聚乙烯管、以及其他合适的管材。

  第一连接部226与第二连接部313可用具有能互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元件、能互相配合的夹钳元件、或能互相配合的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支撑管120的头端222以可拆卸方式或是固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130的前端件231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第三连接部314与第四连接部372可用具有能互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元件、能互相配合的夹钳元件、或能互相配合的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前端件231以可拆卸方式或是固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130的后端件237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同样地,第五连接部373与管口282可用尺寸适当且具有螺纹部的元件、夹钳元件、或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粘着剂管体280以可拆卸方式或固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130的后端件237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

  每个防漏环233、260、以及270皆可用各种橡胶垫片、垫圈、防水胶带、或是其他合适的防漏元件来实现。止逆阀235可由各种功能与止逆阀235类似的逆止阀与球阀来实现。

  此外,用于容纳粘着剂液体的粘着剂管体280宜用可变形且不易碎的材料制造。例如,粘着剂管体280可由各种铝管、塑胶管、层压管、或其他被挤压时可变形的合适管材来实现。

  因为粘着剂管体280是由可变形的材料制造,所以使用者可以按压可分离式握把110的按压区116,以将粘着剂液体从粘着剂管体280中挤压出来,并将挤压出来的粘着剂液体涂布至目标区域。当使用者按压可分离式握把110的按压区116时,按压区116会产生变形,并致使按压区116的内表面按压粘着剂管体280。在此情况下,粘着剂液体会从粘着剂管体280中被挤压出来,并从入胶端252穿过内管250输送到出胶端254。使用者可通过调整施加在按压区116上的力道,来控制从内管250的出胶端254流出的粘着剂液体的量。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通过顶部件140流向粘着剂注胶器100的外部。

  请参考图5,其所显示为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100的顶部件140的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顶部件140包含套接部540。套接部540具有外表面542、连接孔544、以及位于连接孔544内的内表面546。当顶部件140的套接部540插入支撑管120的末端224时,套接部540的外表面542会与支撑管120的内表面接合,以将顶部件140连接于支撑管120。当内管250的出胶端254插入套接部540的连接孔544时,套接部540的内表面546会与内管250的外表面接合,以将顶部件140连接于内管250。

  在图5的实施例中,顶部件140的连接孔544设计成具有圆角四边形的剖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部件140的连接孔544的剖面形状可设计成其他不具圆角结构的形状。例如,顶部件140的连接孔544的剖面形状可设计成六边形、五边形、八边形、花瓣形状、其他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形状。

  如此一来,当内管250的出胶端254插入套接部540的连接孔544时,套接部540的内表面546只有一部分会与内管250的外表面接触,而内表面546的其余部分则不会接触到内管250的外表面。在此情况下,顶部件140与内管250之间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空气通道。在制造粘着剂注胶器100的过程中,这些空气通道可供杀菌气体填充至内管250与支撑管120之间的空隙中。

  请参考图6与图7,其所显示为粘着剂注胶器100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在使用粘着剂注胶器100之前,可将支撑管120、连接器130、顶部件140、以及内管25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100的第一部分。另一方面,可将新的粘着剂管体280与可分离式握11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100的第二部分。

  如前所述,当粘着剂管体280放置在可分离式握把110中的容置腔216内时,粘着剂管体280会被第一手持部112与第二手持部114夹住。此外,可分离式握把110中的限位缺口218不会允许粘着剂管体280的主体从中穿过。因此,可确保粘着剂管体280能够固定在可分离式握把110内,而不会从第一缺口212与第二缺口2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处脱离可分离式握把110。

  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想要使用粘着剂注胶器100时,使用者可将前述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支完整的粘着剂注胶器100。具体而言,使用者可将前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器130插入前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缺口212与第二缺口2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并接着旋转连接器130,以使连接器130与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互相连接。如此一来,连接器130的中空柱体375便会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在组装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开口118来观察连接器130与管口282之间的接合状态,以掌控粘着剂注胶器100的组装进度。另一方面,连接器130的挡止部316会限制连接器130与可分离式握把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可防止连接器130的后端件237或管口282因连接器130插入过度而受损。

  完成粘着剂注胶器100的组装后,使用者可操作可分离式握把110以将顶部件140移动至需要涂布粘着剂液体的目标区域。使用者可按压可分离式握把110的按压区116,将粘着剂液体从粘着剂管体280中挤压出来,使得粘着剂管体280内的粘着剂液体可进入内管250的入胶端252,并经由内管250输送至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通过顶部件140朝向目标区域输出。

  之后,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110的按压区116时,按压区116会回复到原本的位置,且若粘着剂管体280是由有弹性的材质制成的,则可变形的粘着剂管体280会稍微恢复至原本的形状。在此情况下,粘着剂管体280本身轻微的弹性回复力会在粘着剂管体280内或前述的液体传输通道内产生一些吸力。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110的按压区116时,便可将粘着剂液体保持在内管250与顶部件140内,以防止粘着剂液体从顶部件140处滴落。

  请参考图8与图9。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800简化后的示意图。图9为粘着剂注胶器800的分解示意图。粘着剂注胶器800也可用于将粘着剂管体280中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人手难以触及的目标区域。

  如图8与图9所示,粘着剂注胶器800包含可分离式握把810、支撑管120、连接器830、中空顶部件840、以及内管250。

  可分离式握把810包含第一手持部812与第二手持部814,两者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形成如图8所示的握把。当使用粘着剂注胶器800时,使用者可操作可分离式握把810来改变粘着剂的输出位置。如图9所示,第一缺口912位于第一手持部812的前端部位,而第二缺口914位于第二手持部814的前端部位。当第一手持部812与第二手持部814组装在一起时,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会共同形成开口,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一部分从开口处向可分离式握把810的外部延伸。例如,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从中穿过,但不允许粘着剂管体280的主体从中穿过。

  另外,第一手持部812其上具有弹性按压区816,且弹性按压区816可于使用者按压时产生形变。此外,可分离式握把810另包含可用于放置前述粘着剂管体280的内部容置腔916。当粘着剂管体280安装于可分离式握把810内的容置腔916中时,粘着剂管体280会被第一手持部812与第二手持部814夹住。

  图8与图9实施例中的支撑管120与内管250皆与粘着剂注胶器100中的相应元件类似,但在图8与图9的实施例中,则将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中的防漏环260、以及形成于内管250的入胶端252上的外部凸缘加以省略。有关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撑管120与内管250的实施方式与组成元件的相关说明,也适用于此实施例中。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连接器830连接于支撑管120的头端222与内管250的入胶端252。此外,连接器830设置成可与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互相连接。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830可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头端222,或是固接于头端222。相同地,连接器830可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入胶端252,或是固接于入胶端252。

  顶部件840位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上,并设置成可将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固定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处。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部件840包含圆角出胶件942以及固定件944。

  圆角出胶件942位于支撑管120末端224上,且具有圆滑状外形。此外,圆角出胶件942的出口边缘呈圆滑状。

  固定件944将圆角出胶件942连接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

  在组装粘着剂注胶器800时,如图9所示,内管250的出胶端254要插入顶部件840的固定件944的第一端,而固定件944的第一端则要插入支撑管120的末端224。另一方面,固定件944的第二端要插入或是套接至圆角出胶件942的连接部,使得圆角出胶件942设置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处。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将内管250固定于支撑管120内,而不会轻易脱离支撑管120。

  当按压区816被按压而导致按压区816的内表面触压到粘着剂管体280时,粘着剂液体会从粘着剂管体280内被挤出来,并从入胶端252穿过内管250输送到出胶端254。在本实施例中,粘着剂注胶器80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经由内管250、固定件944、以及圆角出胶件942而向外输出。

  实作上,可将圆角出胶件942末端附近的内径大小设计成朝圆角出胶件942的末端方向逐渐地增加,使得圆角出胶件942的末端开口呈现漏斗形状。如此一来,即使残留在圆角出胶件942的末端开口处的黏着剂液体因固化而阻塞住圆角出胶件942的开口,使用者也能轻易地将固化后的黏着剂从圆角出胶件942的末端开口处拔除。因此,前述的圆角出胶件942设计方式有助于使圆角出胶件942的末端开口处保持畅通。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830是一体式构造。以下将搭配图10与图11进一步说明连接器830的内部结构。

  图10为粘着剂注胶器8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11为当支撑管120、连接器830、内管250、以及粘着剂管体280组装在一起时,粘着剂注胶器8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连接器830包含前侧开口1031、后侧开口1032、中空区1033、第二连接部1034、第三连接部1035、内管插口1036、以及中空柱体1037。

  前侧开口1031位于连接器830的前端,并设置成可供支撑管120与内管250通过前侧开口1031插入连接器830。

  后侧开口1032位于连接器830的后端,并设置成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通过后侧开口1032插入连接器830。

  中空区1033位于连接器830内,用于容置支撑管120与内管250。

  第二连接部1034形成于连接器830的内表面上,并设置成可与支撑管120的第一连接部226接合,以将支撑管120连接于连接器830。

  第三连接部1035位于连接器830的后端,并设置成可与管口282接合,以将管口282连接于连接器830。

  内管插口1036位于连接器830内的中间区段,并设置成可与内管250的入胶端252接合,以将内管250连接于连接器830。

  中空柱体1037从内管插口1036处朝连接器830的后端方向延伸。

  如图11所示,当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连接于第三连接部1035时,中空柱体1037会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如此一来,便可在中空柱体1037的开口到顶部件840之间,建立起一条通过连接器830与内管250的液体传输通道。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034可用具有能互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元件、能互相配合的夹钳元件、或能互相配合的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支撑管120的第一连接部226以可拆卸方式或是固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830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第三连接部1035可用尺寸适当且具有螺纹部的元件、夹钳元件、或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粘着剂管体280以可拆卸方式或固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830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

  前述有关图1至图7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应元件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为简明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因为粘着剂管体280是由可变形的材料制造,所以使用者可以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以将粘着剂液体从粘着剂管体280中挤压出来,并将挤压出来的粘着剂液体涂布至目标区域。当使用者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按压区816会产生变形,并致使按压区816的内表面按压粘着剂管体280。在此情况下,粘着剂液体会从粘着剂管体280中被挤压出来,并通过内管250从入胶端252输送至出胶端254。使用者可通过调整施加在按压区816上的力道,来控制从内管250的出胶端254流出的粘着剂液体的量。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通过顶部件840流向粘着剂注胶器800的外部。

  请参考图12与图13,其所绘示为粘着剂注胶器800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在使用粘着剂注胶器800之前,可将支撑管120、连接器830、顶部件840、以及内管25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800的第一部分。另一方面,可将新的粘着剂管体280与可分离式握把81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800的第二部分。

  如前所述,当粘着剂管体280放置在可分离式握把810中的容置腔916内时,粘着剂管体280会被第一手持部812与第二手持部814夹住。此外,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只会允许管口282从中穿过,而不会允许粘着剂管体280的主体从中穿过。因此,可确保粘着剂管体280能够固定在可分离式握把810内,而不会从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处脱离可分离式握把810。

  如图13所示,当使用者想要用粘着剂注胶器800时,使用者可将前述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支完整的粘着剂注胶器800。具体而言,使用者可将连接器830连接于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以使连接器830的中空柱体375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完成粘着剂注胶器800的组装后,使用者可操作可分离式握把810以将顶部件840移动至需要涂布粘着剂液体的目标区域。使用者可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将粘着剂液体从粘着剂管体280中挤压出来,使得粘着剂管体280内的粘着剂液体可进入内管250的入胶端252,并经由内管250输送至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通过顶部件840朝向目标区域输出。

  之后,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按压区816会回复到原本的位置,且由于粘着剂管体280是由有弹性材质制成的,所以可变形的粘着剂管体280会稍微恢复至原本的形状。在此情况下,粘着剂管体280本身轻微的弹性回复力会在前述的液体传输通道与粘着剂管体280内产生一些吸力。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便可将粘着剂液体保持在内管250与顶部件840内,以防止粘着剂液体滴落。

  此外,将圆角出胶件942的出口边缘设置成圆滑状,可以有效降低残留的粘着剂堵住顶部件840的输出口的可能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件944的两端皆可设计成具有圆滑状边缘,以防止凝固的粘着剂阻塞住固定件944的任何一端。同样地,圆角出胶件942的连接部边缘可设计成圆滑状,以防止凝固的粘着剂阻塞住圆角出胶件942的连接部。

  请参考图14与图15。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1400简化后的示意图。图15为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分解示意图。粘着剂注胶器1400也可以用来将粘着剂管体280中的粘着剂液体输出至人手难以触及的目标区域。

  图14与图15的实施例与前述图8至图13所描述的实施例相似,但在图14与图15的实施例中会分别利用连接器1430与顶部件1440来取代图8至图13的实施例中的连接器830与顶部件840。

  如图14与图15所示,连接器1430包含前端件1431与后端件1433。以下将搭配图16与图17进一步说明连接器1430的结构与功能。

  图16为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17为当支撑管120、连接器1430、内管250、以及粘着剂管体280组装在一起时,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局部区域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前端件1431用于连接支撑管120。如图16所示,前端件1431包含中空的前侧开口1611、第二连接部1613、以及第三连接部1615。

  前侧开口1611位于前端件1431的前端,并设置成可供支撑管120与内管250通过前侧开口1611插入前端件1431。第二连接部1613形成于前端件1431的内表面上,并设置成可与支撑管120的第一连接部226接合,以将支撑管120连接于前端件1431。第三连接部1615位于且形成于前端件1431的后端。

  后端件1433用于连接于前端件1431、内管250、以及粘着剂管体280。后端件1433包含后侧开口1631、第四连接部1633、第五连接部1635、以及中空柱体1637。

  后侧开口1631位于后端件1433的后端,并设置成可供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经由后侧开口1631插入后端件1433。第四连接部1633位于后端件1433的前端部位,并设置成可与第三连接部1615接合,以将后端件1433连接于前端件1431,并可使前端件1431围绕着支撑管120的纵向轴A1旋转。第五连接部1635位于后端件1433的后端部位,并设置成可与管口282接合,以将管口282连接于后端件1433。中空柱体1637从第五连接部1635处朝向后端件1433的后端方向延伸。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1633与第三连接部1615可用具有能互相配合的套筒来实现,或是可用能将前端件1431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后端件1433、且可使前端件1431围绕着纵向轴A1旋转的其他合适接合元件来实现。例如,在图16与图17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615可用形成于前端件1431的后端的圆圈状沟槽来实现,而第四连接部1633可用从后端件1433的前表面向外凸出的环状结构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250与连接器1430的后端件1433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成形的结构。因此,内管250的入胶端252也嵌入后端件1433内,且可将中空柱体1637视为内管250的入胶端252的一部份。

  如图17所示,当连接器1430的上述元件与支撑管120及粘着剂管体280组装在一起时,前端件1431会通过第三连接部1615与第四连接部1633之间的接合连接于后端件1433,但允许前端件1431可围绕着后端件1433的前表面上的纵向轴A1进行旋转。

  当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插入后侧开口1631、并连接于第五连接部1635时,中空柱体1637会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如此一来,便可在中空柱体1637的开口到顶部件1440之间,建立起一条通过连接器1430与内管250的液体传输通道。

  前述有关图8至图13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应元件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为简明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当使用者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粘着剂液体会从粘着剂管体280中被挤压出来,并通过内管250从入胶端252输送至出胶端254。使用者可通过调整施加在按压区816上的力道,来控制从内管250的出胶端254流出的粘着剂液体的量。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通过顶部件1440流向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外部。

  请参考图18与图19,其所绘示为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部分零件组装在一起时的分解示意图。

  在使用粘着剂注胶器1400之前,可将支撑管120、连接器1430、顶部件1440、以及内管25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第一部分。另一方面,可将粘着剂管体280与可分离式握把810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第二部分。

  如前所述,当粘着剂管体280放置在可分离式握把810中的容置腔916内时,粘着剂管体280会被第一手持部812与第二手持部814夹住。此外,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只允许管口282从中穿过,但不允许粘着剂管体280的主体从中穿过。因此,可确保粘着剂管体280能够固定在可分离式握把810内,而不会从第一缺口912与第二缺口914两者所共同形成的开口处脱离可分离式握把810。

  如图19所示,当使用者想要使用粘着剂注胶器800时,使用者可将前述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组装在一起,以形成一支完整的粘着剂注胶器1400。具体而言,使用者可将连接器1430连接于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以使连接器1430的中空柱体1637穿破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并插入管口282中。

  请参考图20,其所显示为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其中一部份的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0所示,顶部件1440位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上。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顶部件1440可固接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也可与支撑管120的末端224以一体成形方式整合在一起。

  顶部件1440包含刮除部2042,且刮除部2042仅覆盖住内管250的出胶端254的局部外表面。如图20所示,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具有用于输出粘着剂液体的出胶口2056。在此实施例中,出胶端254的出胶口2056朝向输出方向D1,但输出方向D1与支撑管120的纵向轴A1并不平行。

  当支撑管120围绕着纵向轴A1旋转时,刮除部2042也会连带围绕着纵向轴A1旋转而刮过出胶口2056与其周边区域,藉此移除累积在出胶口2056上残留的粘着剂。

  完成粘着剂注胶器1400的组装后,使用者可操作可分离式握把810以将顶部件1440移动至需要涂布粘着剂液体的目标区域。使用者可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将粘着剂液体从粘着剂管体280中挤压出来,使得粘着剂管体280内的粘着剂液体可进入内管250的入胶端252,并经由内管250输送至内管250的出胶端254。如前所述,内管250内的粘着剂液体会从出胶口2056朝向目标区域输出。

  之后,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按压区816会通过本身的弹性回复到原本的位置,且由于粘着剂管体280是由有弹性的材质制成的,所以可变形的粘着剂管体280会稍微恢复至原本的形状。在此情况下,液体传输通道与粘着剂管体280内会产生一些吸力。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可分离式握把810的按压区816时,便可将粘着剂液体保持在内管250内,以防止粘着剂液体滴落。

  使用粘着剂注胶器1400将粘着剂涂布至目标区域后,可能会有残留的粘着剂累积在出胶口2056上而堵住出胶口2056,使粘着剂无法从出胶口2056流出。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可将连接器1430的前端件1431围绕着纵向轴A1旋转,以连带旋转顶部件1440。通过这种方式,顶部件1440的刮除部2042便会刮过内管250的出胶口2056与其周边区域,以移除累积在出胶口2056上残留的粘着剂,进而避免出胶口2056被残留的粘着剂堵住。

  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800、以及1400可用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例如,粘合物品、粘合伤口、或是在手术疗程中将修补网片固定在人体内或动物体内。

  例如,可在疝气手术中使用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800、以及1400来固定修补网片或组织。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可以使用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800、或1400,将粘着剂液体涂布至修补网片与生物组织之间的区域。

  请注意,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800、以及1400的结构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

  例如,在粘着剂产生回流也不要紧的某些实施例中,可省略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中的止逆阀235。

  在粘着剂液体发生泄漏也不要紧或是可利用其他方式解决粘着剂液体泄漏问题的某些实施例中,可省略前述粘着剂注胶器100中的防漏环233、防漏环260、和/或防漏环270。

  此外,前述的连接器130、830、以及1430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交换使用。例如,可将连接器1430使用在粘着剂注胶器800中。

  同样地,前述顶部件140、840、以及1440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交换使用。例如,可将顶部件840使用在粘着剂注胶器100中。又例如,可将顶部件140使用在粘着剂注胶器800中。

  另外,也可将支撑管120的末端224设计成略呈弯曲状,以改变粘着剂液体的输出方向。

  由前述说明可知,前述的每个粘着剂注胶器100、800、1400都有一伸长状的输送管,所以可用来将可变形的粘着剂管体280中所储存的粘着剂液体输送至传统的粘着剂注胶器无法触及的区域。

  此外,粘着剂管体280的管口282上的管口封膜384可轻易地被前述连接器130、830、或1430内的中空圆柱贯穿。因此,前述的粘着剂注胶器100、800、以及1400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机械元件即可开启粘着剂管体280。

  另外,由于粘着剂管体280是由不易碎的材质制成,且开启时不会产生碎片,所以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机械元件来过滤粘着剂管体280的碎片。

  因此,前述的粘着剂注胶器100、800、以及1400具有比传统的注胶器更精简的结构,故能有效降低制造与组装过程的复杂度。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而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通过其它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第二元件。

  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含义。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元件”(element)一词,包含了构件(component)、层构造(layer)、或区域(region)的概念。

  附图的某些元件的尺寸及相对大小会被加以放大,或者某些元件的形状会被简化,以便能更清楚地表达实施例的内容。因此,除非申请人有特别指明,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尺寸、相对大小及相对位置等仅是便于说明,而不应被用来限缩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此外,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在解释本发明时,不应仅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提出的实施例方式。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说明书中可能会使用一些与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叙述,对附图中某元件的功能或是该元件与其他元件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进行描述。例如,“于…上”、“在…上方”、“于…下”、“在…下方”、“高于…”、“低于…”、“向上”、“向下”等等。领域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这些与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叙述,不仅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附图中的指向关系(orientation),也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使用、运作、或组装时的各种不同指向关系。例如,若将附图上下颠倒过来,则原先用“于…上”来描述的元件,就会变成“于…下”。因此,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于…上”的描述方式,解释上包含了“于…下”以及“于…上”两种不同的指向关系。同理,在此所使用的“向上”一词,解释上包含了“向上”以及“向下”两种不同的指向关系。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若描述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在第二元件上方、连接、接合、耦接于第二元件或与第二元件相接,则表示第一元件可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连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于第二元件,亦可表示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间存在其他元件。相对之下,若描述第一元件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连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或直接相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间不存在其他元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手持式粘着剂注胶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