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涂覆液体>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独创技术16867字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

2021-02-11 16:13:27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防滴胶的挤胶器。

  【背景技术

  挤胶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家具制造、建筑、装修工程等领域的固体粘合,是通过电加热将固体胶棒熔化为液态的胶,并将胶液涂布到需要粘合的物体表面的装置,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多数的挤胶器在枪头处未设有防滴胶组件,导致使用后,枪头内部熔融的胶液还会从枪头流出,造成漏胶现象,给实际工作再来不便。此外,挤胶器放置一段时间后,原本处于枪头处的熔融的胶会重新凝固,造成堵塞枪头的现象,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能够有效防止漏胶,且也不会堵塞枪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包括进胶套管、枪头以及加热组件,所述枪头包括加热管和设在所述加热管前端的出胶喷嘴,所述加热管的后端与所述进胶套管套接,所述加热管内部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进胶套管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出胶喷嘴,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外侧并加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防滴胶组件,所述防滴胶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安装套筒内部的球阀和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所述球阀关闭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防滴胶组件经所述第二腔体安装到第一腔体内,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腔体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为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内径向着所述第一腔体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腔体为柱形腔,所述柱形腔的内径与所述锥形腔的最小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为铜套筒,所述球阀和弹簧均为金属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为导电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环,所述加热管的外侧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导热平面,其中一个所述电极环套装在所述发热片上,以使所述发热片压紧贴合于所述导热平面,另一个电极环套装在所述加热管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的外侧面还设有与所述导热平面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发热片部分限定在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挤胶器还包括套装在所述进胶套管和加热管外侧的隔热套,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加热管与所述隔热套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与进胶套管过盈配合,所述隔热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进胶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插装在所述卡槽内的插板,所述隔热套的前端设有抵靠在所述加热管前端面的限位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套包括两个半套,所述隔热套外侧套设有将所述两个半套扣合固定的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因此能够使第二腔体温度快速升高,以缩短第二腔体内胶棒的熔化时间,实现快速出胶,在进行挤胶操作时,第二腔体内熔化的胶液会向着出胶喷嘴方向挤压球阀并压缩弹簧,此时套筒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打开,胶液经套筒流向出胶喷嘴,由于加热组件也对第一腔体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保证胶液的出胶温度,提升了胶液的粘接效果;当不进行挤胶操作时,弹簧复位并驱动球阀关闭套筒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以避免出现滴胶现象,避免了胶液的浪费;此外,第一腔体内存在凝固的胶体时,再次使用挤胶器时,加热组件也能熔化第一腔体内的固态胶体,以避免产生堵塞现象;其次,套筒的设置也能保证球阀和弹簧的安装可靠性,避免球阀与弹簧发生错位;最后,防滴胶组件可预先装配好后然后作为一个组件整体装配在第一腔体内,以此降低组装难度。

  防滴胶组件经第二腔体安装到第一腔体内,套筒与第一腔体过盈配合。如此设计,可以使加热管一体加工成型,以简化组装工序,同时过盈配合的方式也降低了组装难度,避免了胶液从套筒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外泄。

  第二腔体为锥形腔,锥形腔的内径向着第一腔体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腔体为柱形腔,柱形腔的内径与锥形腔的最小内径相等。如此设计,锥形腔能够引导防滴胶组件顺畅进入到柱形腔内,以进一步降低防滴胶组件的安装难度。

  套筒为铜套筒,球阀和弹簧均为金属件。如此设计,能够避免三者受热发生变形,保证了套筒的安装可靠性,以及球阀关闭套筒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的密封性能。

  加热管为导电体,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环,加热管的外侧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导热平面,其中一个所述电极环套装在发热片上,以使发热片压紧贴合于导热平面,另一个电极环套装在加热管上。如此设计,加热片无需包裹绝缘材料,直接对加热管内的胶棒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率。

  加热管的外侧面还设有与导热平面一一对应的限位槽,发热片部分限定在限位槽内。如此设计,能够防止发热片倾斜。

  挤胶器还包括套装在进胶套管和加热管外侧的隔热套,发热组件位于加热管与隔热套之间。如此设计,能够避免热量的散失,同时还可以避免壳体升温导致烫伤用户。

  加热管与进胶套管过盈配合,隔热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进胶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插装在卡槽内的插板,隔热套的前端设有抵靠在加热管前端面的限位板。如此设计,能够增强进胶套管与加热管连接可靠性,避免进胶套管脱离加热管而引起倒胶现象。

  隔热套包括两个半套,隔热套外侧套设有将两个半套扣合固定的卡环。如此设计,能够便于隔热套套装在进胶套管和加热管外侧,降低了隔热套的组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挤胶器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处于未挤胶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部分结构处于挤胶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包括进胶套管、枪头以及加热组件,所述枪头包括加热管和设在所述加热管前端的出胶喷嘴,所述加热管的后端与所述进胶套管套接,所述加热管内部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进胶套管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出胶喷嘴,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外侧并加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防滴胶组件,所述防滴胶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安装套筒内部的球阀和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所述球阀关闭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因此能够使第二腔体温度快速升高,以缩短第二腔体内胶棒的熔化时间,实现快速出胶,在进行挤胶操作时,第二腔体内熔化的胶液会向着出胶喷嘴方向挤压球阀并压缩弹簧,此时套筒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打开,胶液经套筒流向出胶喷嘴,由于加热组件也对第一腔体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保证胶液的出胶温度,提升了胶液的粘接效果;当不进行挤胶操作时,弹簧复位并驱动球阀关闭套筒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以避免出现滴胶现象,避免了胶液的浪费;此外,第一腔体内存在凝固的胶体时,再次使用挤胶器时,加热组件也能熔化第一腔体内的固态胶体,以避免产生堵塞现象;其次,套筒的设置也能保证球阀和弹簧的安装可靠性,避免球阀与弹簧发生错位;最后,防滴胶组件可预先装配好后然后作为一个组件整体装配在第一腔体内,以此降低组装难度。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挤胶器可为热熔胶枪或热熔胶笔,挤胶器包括进胶套管100、枪头200以及加热组件300,枪头200包括加热管210和设在加热管210前端的出胶喷嘴220,加热管210与出胶喷嘴220一体成型,加热管210的后端与进胶套管100套接,加热管210内部具有第一腔体211和与进胶套管100连通的第二腔体212,第一腔体211连通第二腔体212和出胶喷嘴220,加热组件300安装在加热管210外侧并加热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第一腔体211内安装有防滴胶组件400,防滴胶组件包括套筒410、以及安装套筒410内部的球阀420和弹簧430,弹簧430驱动球阀420关闭套筒410与第二腔体212连通的开口。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300用于加热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因此能够使第二腔体212温度快速升高,以缩短第二腔体212内胶棒500的熔化时间,实现快速出胶,在进行挤胶操作时,第二腔体212内熔化的胶液会向着出胶喷嘴220方向挤压球阀420并压缩弹簧430,此时套筒410与第二腔体212连通的开口打开,胶液经套筒410流向出胶喷嘴220,由于加热组件300也对第一腔体211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保证胶液的出胶温度,提升了胶液的粘接效果;当不进行挤胶操作时,弹簧430复位并驱动球阀420关闭套筒410与第二腔体212连通的开口,以避免出现滴胶现象,避免了胶液的浪费;此外,第一腔体211内存在凝固的胶体时,再次使用挤胶器时,加热组件300也能熔化第一腔体211内的固态胶体,以避免产生堵塞现象;其次,套筒410的设置也能保证球阀420和弹簧430的安装可靠性,避免球阀420与弹簧430发生错位;最后,防滴胶组件400可预先装配好后然后作为一个组件整体装配在第一腔体211内,以此降低组装难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防滴胶组件400经第二腔体212安装到第一腔体211内,套筒410与第一腔体211过盈配合。如此设计,可以使加热管210一体加工成型,以简化组装工序,同时过盈配合的方式也降低了防滴胶组件400的组装难度,避免了胶液从套筒410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外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12为锥形腔,锥形腔的内径向着第一腔体211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腔体211为柱形腔,柱形腔的内径与锥形腔的最小内径相等。如此设计,锥形腔能够引导防滴胶组件400顺畅进入到柱形腔内,以进一步降低防滴胶组件400的安装难度。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10为导电体,优选为铝管,铝管的热传导效率高,可以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加热组件300包括多个发热片310和两个电极环320,加热管的外侧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导热平面213,其中一个电极环320套装在发热片310上,以使发热片310压紧贴合于导热平面213,另一个电极环320套装在加热管210上,两个电极片320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两个电极片320通电时,发热片310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管210以熔化胶棒500。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组件,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片310无需包裹绝缘材料,可直接对加热管210内的胶棒500进行加热,由此能提高加热效率。

  为了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热片310倾斜,本实施例中加热管的外侧面还设有与导热平面213一一对应的限位槽214,发热片310部分限定在限位槽214内。

  为了能够避免套筒410、球阀420和弹簧430受热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的套筒410为铜套筒,球阀420和弹簧430均为金属件。如此设计,保证了套筒410的安装可靠性,以及球阀420关闭套筒410与第二腔体212连通的开口的密封性能。

  此外,为了避免热量的散失,致使挤胶器的壳体升温而烫伤用户,本实施例中的挤胶器还包括套装在进胶套管100和加热管210外侧的隔热套600,发热组件300位于加热管210与隔热套600之间。

  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10与进胶套管100过盈配合,隔热套600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610,进胶套管100的外侧壁上设有插装在卡槽610内的插板110,隔热套的前端设有抵靠在加热管前端面的限位板620。如此设计,能够增强进胶套管100与加热管210的连接可靠性,避免进胶套管100脱离加热管210而引起倒胶现象。

  为了便于隔热套600套装在进胶套管100和加热管210外侧,降低隔热套600的组装难度。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套600包括两个半套,两个半套的扣合面其中一个设有定位孔,另一个设有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隔热套外侧套设有将两个半套扣合固定的卡环7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