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机床加工> 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独创技术20621字

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

2021-04-02 07:16:58

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圆盘类工件在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通常需要采用拉销设备进行拉销加工处理,但是目前的拉销设备还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以及下料,费时耗力且不能够满足行业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上下料输送带不能够进行拆卸清理,从而导致上下料输送带使用便利性降低,不便于后续连续传送工件,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上下料结构缺少接油结构,从而不能够保证设备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无切削液渗漏,因而还需改进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包括上拉式拉床结构,所述上拉式拉床结构左右两侧还分别通过螺钉衔接有下料输送线组件和上料输送线组件;

  所述上料输送线组件还包括有型材底座Ⅰ以及接油盘Ⅰ,所述接油盘Ⅰ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底座Ⅰ顶部,所述接油盘Ⅰ内底部通过螺钉等距安装有立杆Ⅰ,所有所述立杆Ⅰ顶端部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环形外框架Ⅰ,且所述环形外框架Ⅰ两端部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架Ⅰ,两个所述固定架Ⅰ顶端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条形内挡板Ⅰ,两个所述固定架Ⅰ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Ⅰ,两个所述转轴Ⅰ外壁顶部还均一体成型设有张紧辊Ⅰ,两个所述张紧辊Ⅰ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Ⅰ,左侧所述转轴Ⅰ延伸至左侧的固定架Ⅰ外侧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电机Ⅰ,所述环形外框架Ⅰ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料滑道,所述条形内挡板Ⅰ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上料滑道右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

  所述下料输送线组件还包括有型材底座Ⅱ以及接油盘Ⅱ,所述接油盘Ⅱ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底座Ⅱ顶部,所述接油盘Ⅱ内底部通过螺钉等距安装有立杆Ⅱ,所有所述立杆Ⅱ顶端部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环形外框架Ⅱ,且所述环形外框架Ⅱ两端部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架Ⅱ,两个所述固定架Ⅱ顶端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条形内挡板Ⅱ,两个所述固定架Ⅱ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Ⅱ,两个所述转轴Ⅱ外壁顶部还均一体成型设有张紧辊Ⅱ,两个所述张紧辊Ⅱ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Ⅱ,左侧所述转轴Ⅱ延伸至左侧的固定架Ⅱ外侧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电机Ⅱ,所述环形外框架Ⅱ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下料滑道,所述条形内挡板Ⅱ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下料滑道左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

  所述上拉式拉床结构包括有拉床主体和壳体,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拉床主体上部,所述壳体左右侧壁连通并敞开式设置,所述壳体内下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位于上料滑道下部的治具底座,所述壳体内壁还通过螺钉水平固定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左外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水平状的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外壁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杠螺母副,所述滚珠丝杠螺母副外壁前侧焊接有治具搬运桁架,所述治具搬运桁架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U形架,所述U形架底部右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搬运板,所述搬运板位于治具底座正上方,所述壳体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基座,且所述上基座顶外壁还安装有液压缸Ⅰ,所述上基座上还滑动连接有立柱,所述液压缸Ⅰ活动端通过螺钉与立柱上端中间固定,所述立柱底部还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抓刀机构本体,所述拉床主体上表面安装有位于壳体内部的下抓刀基座,所述下抓刀基座上部中间通过螺钉安装有液压缸Ⅱ,所述液压缸Ⅱ活动端还通过螺钉安装有下抓刀机构本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还安装有主轨线,所述下抓刀机构本体左右两侧与主轨线上下滑动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油盘Ⅰ和接油盘Ⅱ底部均向一侧呈倾斜漏斗状设置,且所述接油盘Ⅰ和接油盘Ⅱ的最底部还均连通有漏油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带Ⅰ内外壁分别与条形内挡板Ⅰ外壁以及环形外框架Ⅰ内壁相接触,且所述输送带Ⅱ内外壁分别与条形内挡板Ⅱ以及环形外框架Ⅱ内壁相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条形内挡板Ⅰ和条形内挡板Ⅱ具体为两端为圆弧状的条盖板状设置,且所述条形内挡板Ⅰ和条形内挡板Ⅱ纵截面均为倒U形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滑道具体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料滑道具体为倾斜向上设置,且所述上料滑道的内底部以及下料滑道的内顶部均为水平状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靠近上料输送线组件的一侧顶部焊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底部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位于上料输送线组件的正上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治具底座还位于下料滑道的正上方设置,所述下料滑道分别与上料滑道外底部以及下料滑道上端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将工件放入输送带Ⅰ上部,输送带Ⅰ和输送带Ⅱ均采用耐磨塑料网链,使用寿命长,随后利用驱动电机Ⅰ带动两个转轴Ⅰ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两个张紧辊Ⅰ进行旋转,进而能够驱动输送带Ⅰ将圆盘类工件带动至上料滑道处,同时在条形内挡板Ⅰ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上料滑道右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从而借助上料挡板能够将输送带Ⅰ上部的工件引导至上料滑道内,进而能够使得上拉式拉床结构内的治具底座上部;利用定位气缸能够使得搬运板卡住工件,随后再去借助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副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得滚珠丝杠螺母副在滚珠丝杠副上向左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间接驱动治具搬运桁架以及U形架带动定位气缸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将治具底座上的工件移动至治具底座上自带有的加工位处,然后利用上基座上安装的液压缸Ⅰ以及下抓刀基座上安装的液压缸Ⅱ分别带动上抓刀机构本体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进行竖直滑动,这样能够方便借助上抓刀机构本体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对加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拉销处理;拉销完成的工件通过定位气缸驱动搬运板重新卡紧固定,从而再去利用伺服电机带动治具搬运桁架继续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间接带动被搬运板卡紧的工件进行向左移动至下料滑道内,通过下料滑道并依靠工件的重力向下滑落至输送带Ⅱ,利用驱动电机Ⅱ带动两个转轴Ⅱ以及张紧辊Ⅱ进行旋转,即能够带动承载工件的输送带Ⅱ将其移动至下一工序处。

  总结来说,本申请的优点在于:1、工件滑入及滑出机床纯靠重力无需其他机构,可靠、经济;2、输送带Ⅰ和输送带Ⅱ可快速拆卸,方便清理;3、上、下料动作可以在机床拉削过程中完成,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料输送线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输送线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内挡板Ⅰ、环形外框架Ⅰ和输送带Ⅰ之间的剖面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内挡板Ⅰ和环形外框架Ⅰ以及固定架Ⅰ之间的剖面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拉式拉床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和治具搬运桁架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输送线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条形内挡板Ⅱ、环形外框架Ⅱ和输送带Ⅱ之间的剖面位置关系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内挡板Ⅱ和环形外框架Ⅱ以及固定架Ⅱ之间的剖面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1、上拉式拉床结构;101、拉床主体;102、壳体;103、治具底座;104、安装框架;105、伺服电机;106、滚珠丝杠副;107、滚珠丝杠螺母副;108、治具搬运桁架;109、U形架;110、定位气缸;111、搬运板;112、上基座;113、液压缸Ⅰ;114、立柱;115、上抓刀机构本体;116、下抓刀基座;117、液压缸Ⅱ;118、下抓刀机构本体;119、主轨线;2、下料输送线组件;201、型材底座Ⅱ;202、接油盘Ⅱ;203、立杆Ⅱ;204、环形外框架Ⅱ;205、固定架Ⅱ;206、条形内挡板Ⅱ;207、转轴Ⅱ;208、张紧辊Ⅱ;209、驱动电机Ⅱ;210、下料滑道;211、下料挡板;212、输送带Ⅱ;3、上料输送线组件;301、型材底座Ⅰ;302、接油盘Ⅰ;303、立杆Ⅰ;304、环形外框架Ⅰ;305、固定架Ⅰ;306、条形内挡板Ⅰ;307、转轴Ⅰ;308、张紧辊Ⅰ;309、驱动电机Ⅰ;310、上料滑道;311、上料挡板;312、输送带Ⅰ;4、漏油通道;5、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1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包括上拉式拉床结构1,所述上拉式拉床结构1左右两侧还分别通过螺钉衔接有下料输送线组件2和上料输送线组件3;所述上料输送线组件3还包括有型材底座Ⅰ301以及接油盘Ⅰ302,所述接油盘Ⅰ302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底座Ⅰ301顶部,所述接油盘Ⅰ302内底部通过螺钉等距安装有立杆Ⅰ303,所有所述立杆Ⅰ303顶端部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环形外框架Ⅰ304,且所述环形外框架Ⅰ304两端部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架Ⅰ305,两个所述固定架Ⅰ305顶端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条形内挡板Ⅰ306,两个所述固定架Ⅰ305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Ⅰ307,两个所述转轴Ⅰ307外壁顶部还均一体成型设有张紧辊Ⅰ308,两个所述张紧辊Ⅰ308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Ⅰ312,左侧所述转轴Ⅰ307延伸至左侧的固定架Ⅰ305外侧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电机Ⅰ309,所述环形外框架Ⅰ304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料滑道310,所述条形内挡板Ⅰ306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上料滑道310右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311;具体的,所述接油盘Ⅰ302和接油盘Ⅱ202底部均向一侧呈倾斜漏斗状设置,且所述接油盘Ⅰ302和接油盘Ⅱ202的最底部还均连通有漏油通道4,所述输送带Ⅰ312内外壁分别与条形内挡板Ⅰ306外壁以及环形外框架Ⅰ304内壁相接触,且所述输送带Ⅱ212内外壁分别与条形内挡板Ⅱ206以及环形外框架Ⅱ204内壁相接触,所述条形内挡板Ⅰ306和条形内挡板Ⅱ206具体为两端为圆弧状的条盖板状设置,且所述条形内挡板Ⅰ306和条形内挡板Ⅱ206纵截面均为倒U形设置,所述上料滑道310具体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料滑道210具体为倾斜向上设置,且所述上料滑道310的内底部以及下料滑道210的内顶部均为水平状设置,实施时候,将工件放入输送带Ⅰ312上部,输送带Ⅰ312和输送带Ⅱ212均采用耐磨塑料网链,使用寿命长,随后利用驱动电机Ⅰ309带动两个转轴Ⅰ307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两个张紧辊Ⅰ308进行旋转,进而能够驱动输送带Ⅰ312将圆盘类工件带动至上料滑道310处,同时在条形内挡板Ⅰ306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上料滑道310右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311,从而借助上料挡板311能够将输送带Ⅰ312上部的工件引导至上料滑道310内,进而能够使得上拉式拉床结构1内的治具底座103上部。

  所述下料输送线组件2还包括有型材底座Ⅱ201以及接油盘Ⅱ202,所述接油盘Ⅱ202通过螺钉固定在型材底座Ⅱ201顶部,所述接油盘Ⅱ202内底部通过螺钉等距安装有立杆Ⅱ203,所有所述立杆Ⅱ203顶端部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环形外框架Ⅱ204,且所述环形外框架Ⅱ204两端部还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架Ⅱ205,两个所述固定架Ⅱ205顶端均通过螺钉共同安装有条形内挡板Ⅱ206,两个所述固定架Ⅱ205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Ⅱ207,两个所述转轴Ⅱ207外壁顶部还均一体成型设有张紧辊Ⅱ208,两个所述张紧辊Ⅱ208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Ⅱ212,左侧所述转轴Ⅱ207延伸至左侧的固定架Ⅱ205外侧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电机Ⅱ209,所述环形外框架Ⅱ204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下料滑道210,所述条形内挡板Ⅱ206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下料滑道210左侧壁衔接的下料挡板211;实施时候,拉销完成的工件通过定位气缸110驱动搬运板111重新卡紧固定,从而再去利用伺服电机105带动治具搬运桁架108继续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间接带动被搬运板111卡紧的工件进行向左移动至下料滑道210内,通过下料滑道210并依靠工件的重力向下滑落至输送带Ⅱ212,利用驱动电机Ⅱ209带动两个转轴Ⅱ207以及张紧辊Ⅱ208进行旋转,即能够带动承载工件的输送带Ⅱ212将其移动至下一工序处。

  所述上拉式拉床结构1包括有拉床主体101和壳体102,所述壳体102通过螺钉固定在拉床主体101上部,所述壳体102左右侧壁连通并敞开式设置,所述壳体102内下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位于上料滑道310下部的治具底座103,所述壳体102内壁还通过螺钉水平固定有安装框架104,所述安装框架104左外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伺服电机105,所述伺服电机105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水平状的滚珠丝杠副106,所述滚珠丝杠副106外壁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杠螺母副107,所述滚珠丝杠螺母副107外壁前侧焊接有治具搬运桁架108,所述治具搬运桁架108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U形架109,所述U形架109底部右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定位气缸110,所述定位气缸110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搬运板111,需要说明的是,搬运板111上设有与工件卡接匹配的卡接缺口,所述搬运板111位于治具底座103正上方,所述壳体102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基座112,且所述上基座112顶外壁还安装有液压缸Ⅰ113,所述上基座112上还滑动连接有立柱114,所述液压缸Ⅰ113活动端通过螺钉与立柱114上端中间固定,所述立柱114底部还通过螺钉安装有上抓刀机构本体115,所述拉床主体101上表面安装有位于壳体102内部的下抓刀基座116,所述下抓刀基座116上部中间通过螺钉安装有液压缸Ⅱ117,所述液压缸Ⅱ117活动端还通过螺钉安装有下抓刀机构本体118,所述壳体102左右两侧还安装有主轨线119,所述下抓刀机构本体118左右两侧与主轨线119上下滑动匹配,具体的,所述壳体102靠近上料输送线组件3的一侧顶部焊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底部安装有操作面板5,所述操作面板5位于上料输送线组件3的正上方设置,所述治具底座103还位于下料滑道210的正上方设置,所述下料滑道210分别与上料滑道310外底部以及下料滑道210上端部接触,实施时候,利用定位气缸110能够使得搬运板111卡住工件,随后再去借助伺服电机105带动滚珠丝杠副106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得滚珠丝杠螺母副107在滚珠丝杠副106上向左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间接驱动治具搬运桁架108以及U形架109带动定位气缸110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将治具底座103上的工件移动至治具底座103上自带有的加工位处,然后利用上基座112上安装的液压缸Ⅰ113以及下抓刀基座116上安装的液压缸Ⅱ117分别带动上抓刀机构本体115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118进行竖直滑动,这样能够方便借助上抓刀机构本体115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118对加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拉销处理,而上抓刀机构本体115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118均为现有技术结构,在此不在继续赘述。

  为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工件放入输送带Ⅰ312上部,输送带Ⅰ312和输送带Ⅱ212均采用耐磨塑料网链,使用寿命长,随后利用驱动电机Ⅰ309带动两个转轴Ⅰ307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两个张紧辊Ⅰ308进行旋转,进而能够驱动输送带Ⅰ312将圆盘类工件带动至上料滑道310处,同时在条形内挡板Ⅰ306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与上料滑道310右侧壁衔接的上料挡板311,从而借助上料挡板311能够将输送带Ⅰ312上部的工件引导至上料滑道310内,进而能够使得上拉式拉床结构1内的治具底座103上部;利用定位气缸110能够使得搬运板111卡住工件,随后再去借助伺服电机105带动滚珠丝杠副106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得滚珠丝杠螺母副107在滚珠丝杠副106上向左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间接驱动治具搬运桁架108以及U形架109带动定位气缸110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将治具底座103上的工件移动至治具底座103上自带有的加工位处,然后利用上基座112上安装的液压缸Ⅰ113以及下抓刀基座116上安装的液压缸Ⅱ117分别带动上抓刀机构本体115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118进行竖直滑动,这样能够方便借助上抓刀机构本体115以及下抓刀机构本体118对加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拉销处理;拉销完成的工件通过定位气缸110驱动搬运板111重新卡紧固定,从而再去利用伺服电机105带动治具搬运桁架108继续向左进行移动,即能够间接带动被搬运板111卡紧的工件进行向左移动至下料滑道210内,通过下料滑道210并依靠工件的重力向下滑落至输送带Ⅱ212,利用驱动电机Ⅱ209带动两个转轴Ⅱ207以及张紧辊Ⅱ208进行旋转,即能够带动承载工件的输送带Ⅱ212将其移动至下一工序处。

  需要说明的是伺服电机105、定位气缸110、液压缸Ⅰ113、液压缸Ⅱ117、驱动电机Ⅱ209、驱动电机Ⅰ309以及操作面板5和治具底座103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伺服电机105、定位气缸110、液压缸Ⅰ113、液压缸Ⅱ117、驱动电机Ⅱ209、驱动电机Ⅰ309以及操作面板5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圆盘类工件自动传输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