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烟弹及电子烟独创技术24360字

烟弹及电子烟

2021-02-01 23:38:19

烟弹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烟弹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雾化芯通常是采用纤维棉材质的导液绳缠绕发热丝的发热组件,导液速度慢,导液绳缺液的时候会有烧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吸液件的导液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保证吸液件强度的基础上提高吸液件的导液效率的烟弹及电子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弹,包括:储液件,所述储液件内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烟液;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包括雾化面与吸液面,所述吸液件上设置有烟液通道,所述烟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吸液面为所述烟液通道壁体的内表面,所述雾化面为所述烟液通道壁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储液腔外,所述吸液件能够将所述烟液通道内的烟液传导至所述雾化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件包括吸液本体,所述吸液本体包括所述雾化面、与所述雾化面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连接所述雾化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的连接面,所述烟液通道开设在所述连接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烟液通道的径向上所述烟液通道至所述连接面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烟液通道至所述雾化面的最小传导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件还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设置在所述吸液本体上,且所述固定翼的厚度与所述烟液通道至雾化面的最小传导距离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三端面、第四端面、第五端面、第六端面,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相对,所述第五端面与所述第六端面相对,将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第四端面的方向定义为所述吸液本体的第一轴向,所述烟液通道沿所述第一轴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液通道贯穿所述吸液件,所述烟液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储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雾化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弹还包括具有雾化腔的底座组件,所述储液件配接于底座组件上,并与底座组件两者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储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液通道为腰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烟弹第二支架以及烟弹底座,所述烟弹底座与烟弹第二支架相互配合安装,雾化腔形成于所述烟弹底座与所述烟弹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发热组件夹持在烟弹底座与烟弹第二支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弹第二支架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储液腔连通,且所述进油孔开设在烟弹第二支架上面向储液腔的端面;所述烟弹第二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吸液件安装于安装槽,所述储液腔内的烟液由进油孔流至安装槽中的吸液件,同时,所述吸液件分隔了储液腔与雾化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雾化支架,所述吸液件安装在所述雾化支架上,所述雾化支架安装在安装槽中,所述雾化支架夹持在所述烟弹第二支架与烟弹底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支架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烟液通道的连接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支架还包括固定凸缘以及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凸缘用于固定吸液件,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固定槽与容置槽之间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固定翼上面向储液腔的端面抵持在限位台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支架上沿固定凸缘的周侧设有导气口,所述雾化支架还包括抵持凸体,所述抵持凸体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抵持。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烟弹以及用于向所述烟弹提供电能的供电装置,所述烟弹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烟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弹及电子烟,所述吸液件包括雾化面,所述吸液件上设置有烟液通道,所述烟液通道与储液腔连通,所述雾化面为所述烟液通道壁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储液腔外,所述吸液能够将所述烟液通道内的烟液传导至所述雾化面,所使得烟液在雾化面被雾化,烟液雾化形成烟雾以供用户吸食,由于缩短了烟液的传导距离,因此减小了烟液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所述吸液件的导液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弹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弹的爆炸第一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烟弹的爆炸第二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液件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液件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烟弹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烟弹第二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是雾化支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吸液件沿第二轴向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吸液件沿第一轴向的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烟弹,20-储液件,20A-储液腔,20B-通气管,20C-出烟口,20D-出烟通道,30-底座组件,31-烟弹第一支架,31A-进油口,31B-连通孔,32-烟弹第二支架,32A-气路凹槽,32B-进油孔,32C-安装槽,32D-出烟口,33-雾化支架,33A-固定凸缘,33B-固定槽,33C-导气口,33D-抵持凸体,33E-连通孔,33F-容置槽,33G-限位台阶,34-吸液件,341-吸液本体,341A-第一部分,341B-第二部分,341C-连接部分,34A-雾化面,34B-烟液通道,34C-固定翼,34D-吸液面,34E-第一端面,34F-连接面,34G-第三端面,34H-第四端面,34I-第五端面,34J-第六端面,35-烟弹底座,35A-导电件,35B-磁体,35C-密封圈,35D-进气口,36-雾化腔,40-发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弹10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装置(图中未示意)。烟弹10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且烟弹10内的烟液在供电装置的电力驱动下被加热形成烟雾。雾化后的烟雾在用户抽吸力作用下与外界空气混合后输送至用户口腔,以供用户吸食。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烟弹10,烟弹10包括储液件20与发热组件40,所述储液件20内形成储液腔20A,所述储液腔20A用于储存烟液;所述发热组件40包括吸液件34,所述吸液件34包括雾化面34A与吸液面34D,所述吸液件34上设置有烟液通道34B,所述烟液通道34B与所述储液腔20A连通,所述吸液面34D为所述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所述雾化面34A为所述烟液通道34B壁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雾化面34A位于所述储液腔20A外,所述吸液件34能够将所述烟液通道34B内的烟液传导至所述雾化面34A,使得烟液在雾化面34A被雾化,烟液雾化形成烟雾以供用户吸食,在保证吸液件34结构强度的基础上,由于所述烟液通道34B的设置缩短了烟液的传导距离,因此减小了烟液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所述吸液件34的导液效率。

  烟弹10包括具有雾化腔36的底座组件30、发热组件40以及储液件20。储液件20配接于底座组件30上,并与底座组件30两者共同界定形成储液腔20A。发热组件40设置在底座组件30上,并至少部分收容在雾化腔36中。发热组件40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发热组件40在供电装置的电力驱动下对吸附的烟液加热雾化,雾化腔36内加热形成的烟雾在用户抽吸力作用下与外界空气混合后输送至用户口腔。

  所述底座组件30包括烟弹第二支架32以及烟弹底座35。烟弹底座35与烟弹第二支架32相互配合安装,雾化腔36形成于烟弹底座35与烟弹第二支架32之间,发热组件40夹持在烟弹底座35与烟弹第二支架32之间。

  如图4和图5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液件34包括吸液本体341,烟液通道34B开设在吸液本体341,烟液通道34B壁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雾化面34A。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液本体341包括雾化面34A、与雾化面34A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34E以及连接雾化面34A与第一端面34E的连接面34F,烟液通道34B开设在连接面34F。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实施方式中,吸液本体341可以是长方体形、球形、圆柱形、圆锥形、多棱柱形、多棱台形等常见的形状,导液通道34B开设在吸液件34上的任意面上,烟液通道34B壁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雾化面34A。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面34F包括第三端面34G、第四端面34H、第五端面34I、第六端面34J,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相对,第五端面34I与第六端面34J相对,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吸液本体341大致呈长方体,第一端面34E与雾化面34A均为平面且互相平行,第三端面34G、第四端面34H、第五端面34I、第六端面34J均为平面,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相对且互相平行,第五端面34I与第六端面34J相对且互相平行,第三端面34G和第四端面34H中的一个与第五端面34I和第六端面34J中的一个垂直,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五端面34I与第六端面34J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34E与雾化面34A中的一个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将吸液本体341的第一端面34E到雾化面34A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在吸液本体341上沿第一方向任意截取平面,平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形,还可以是由曲线与直线围设形成的图形。

  将第三端面34G朝向第四端面34H的方向定义为吸液件34的第一轴向,将第五端面34I朝向第六端面34J的方向定义为吸液件34的第二轴向,烟液通道34将吸液本体341分隔为第一端面34E一侧的第一部分341A、雾化面34A一侧第二部分341B以及连接第一部分341A与第二部分341B的连接部分341C。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沿第一轴向延伸,从而连接部分341C也沿第一轴向延伸,可以理解地,第一轴向为长轴方向,第二轴向为短轴方向,相对于烟液通道34沿第二轴向延伸,连接部分341C沿第一轴向的长度大于连接部分沿第二轴向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吸液本体341的结构强度,避免吸液件34安装时损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沿第二轴向延伸,从而连接部分341C也沿第二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的延伸方向与雾化面34A平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平行于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的法线方向,第二轴向平行于第五端面34I与第六端面34J的法线方向,从而烟液通道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的法线方向,同时烟液通道34的延伸方向与雾化面34A平行,使得雾化面34A上正对烟液通道34B部分的供液效率趋于一致。可以理解地,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相对于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的法线方向呈角度设置。在另外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的引导线可以是由直线和/或曲线形成的,前述的“引导线”是指烟液通道34在延伸方向上截取的各个截面上中心点的连线。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贯穿吸液件34,烟液通道34B的两端连通储液腔20A,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贯穿第三端面34G与第四端面34H,有利于储液腔20A中的烟液顺利引导至烟液通道34B。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为单通道,储液腔20A中的烟液通过烟液通道34B的开口端引导至烟液通道34B。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液通道34B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为腰圆孔形,不仅有利于扩大所述烟液与所述烟液通道34B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烟液近距离传导至所述雾化面34A,而且腰圆孔形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吸液件良品率;再者,还有利于提高吸液件的结构强度,避免吸液件34安装时损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在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形,还可以是由曲线与直线围设形成的图形。

  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烟液通道34B的径向上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至连接面34F的最小距离D1小于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至雾化面34A的最小传导距离D2,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至第五端面34I或者第六端面34J的最小距离D1小于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至雾化面34A的最小传导距离D2,烟液通道34B中的部分烟油经烟液通道34B与第五端面34I或者第六端面34J之间的孔壁传导至雾化面34A,使得雾化面34A上没有正对烟液通道34B的边缘部分也能获得足够的供液效率,从而有利于在雾化过程中,正对烟液通道34B的部分与没有正对烟液通道34B的边缘部分的供液效率趋于一致。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的数量为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液通道34B的数量可以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液件34还包括固定翼34C,固定翼34C设置在吸液本体341上,固定翼34C用于将吸液件34固定在底座组件31上。固定翼34C沿第一轴向设置在吸液本体341的两侧,具体地,固定翼34C由第三端面34G和/或第四端面34H沿第一轴向向外凸伸形成,固定翼34C位于靠近雾化面34A的第一部分341A。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翼34C的厚度H1与烟液通道34B壁体的内表面至雾化面34A的最小传导距离D2相同,有利于减少烟液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所述吸液件34可以由具有固定形状的且具有导液能力的多孔材料制成,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液件34为多孔陶瓷。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34E面向储液腔20A。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34E背对储液腔20A,或者,第一端面34E与储液腔20A空间不相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40包括吸液件34以及加热件(图中未示意),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烟液。所述加热件加热烟液使得烟液在雾化面34A雾化,所述加热件设置在吸液件34的内部和/或吸液件34的表面,具体地,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雾化面34A上。所述加热件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加热件在供电装置的电力驱动下对吸液件34吸附的烟液加热雾化。

  如图2、图6、图7和图8和图9所示,烟弹第二支架32相对于烟弹底座35靠近储液腔20A,所述烟弹第二支架32上设有进油孔32B,进油孔32B与储液腔20A连通,具体地,进油孔32B开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上面向储液腔20A的端面。烟弹第二支架32上设有安装槽32C,安装槽32C与进油孔32B连通,吸液件34安装于安装槽32C,储液腔20A内的烟液由进油孔32B流至安装槽32C中的吸液件34,同时,吸液件34分隔了储液腔20A与雾化腔36,因此在烟弹10内部,烟液与空气是完全隔离的,使用时无论以任意姿势甩动,还是随意摆放都不会出现漏油的问题,具体地,安装槽32C开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上面向烟弹底座35的端面。

  烟弹底座35相对于烟弹第二支架远离储液腔20A,所述烟弹底座35内形成雾化腔36以及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雾化腔36的进气口35D,具体地,烟弹底座35面向烟弹第二支架32的一端开口形成雾化腔36,雾化面34A至少部分收容在雾化腔36中。底座组件30还包括导电件35A、磁体35B、密封圈35C。导电件35A用于导电,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是正极,另外一个是负极,具体地,导电件35A由烟弹底座35的下端面插设在烟弹底座35上,并穿过雾化腔36与发热件抵接,实现导电件35A与发热件的电性连接。磁体35B用于实现烟弹10与供电装置的磁吸连接,具体地,磁体35B设置在烟弹底座35的下端面。密封圈35C用于提高烟弹底座35与储液件20的密封性,具体地,密封圈35C设置在烟弹底座35与储液件20之间。

  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所述底座组件30还包括雾化支架33,吸液件34安装在雾化支架33上,雾化支架33安装在安装槽32C中,雾化支架33夹持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与烟弹底座35之间。雾化支架33上设有连通孔33E,连通孔33E与进油孔32B连通,具体地,连通孔33E开设在雾化支架33上面向储液腔20A的端面。雾化支架33上设有容置槽33F,容置槽33F与连通孔33E连通,吸液件34安装于容置槽33F,储液腔20A内的烟液依次经过进油孔32B、连通孔33E流至容置槽33F中的吸液件34,具体地,容置槽33F开设在雾化支架33上面向烟弹底座35的端面。

  连接面34F与容置槽33F的槽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至少部分固定翼34C暴露在容置槽33F中,因此至少部分固定翼34C与容置槽33F中的烟液接触,使得至少部分固定翼34C同样具有传导烟液的作用。

  雾化支架33还包括固定凸缘33A以及固定槽33B,固定槽33B与固定凸缘33A用于固定吸液件34。固定槽33B与容置槽33F连通,固定槽33B与容置槽33F之间形成限位台阶33G,固定翼34C上面向储液腔20A的端面抵持在限位台阶33G上,使得限位台阶33G限制吸液件34朝向储液腔20A位移,具体地,固定槽33B由容置槽33F的槽侧壁凹陷形成。固定凸缘33A设置在雾化支架33上面向烟弹底座35的一端,固定翼34C上面向烟弹底座35的端面抵持在固定凸缘33G上面,使得固定凸缘33A限制吸液件34朝向烟弹底座35位移。

  为了便于吸液件34安装至固定槽33B以及容置槽33F,雾化支架33上沿固定凸缘33A的周侧设有导气口33C,从而有利于翻起固定凸缘33A,再安装吸液件34。雾化支架33还包括抵持凸体33D,抵持凸体33D与安装槽32C的槽底壁抵持,从而对吸液件34起到支撑作用;另外,在安装导电件35A时,也可以对吸液件34起到缓存作用,从而保护吸液件34。雾化支架33由具有密封性能的材质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支架33由硅胶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雾化支架33与烟弹第二支架32一体成型。

  如图6和图8所示,储液件20内设有储液腔20A,烟液储存在储液腔20A内,具体地,储液件20下端开口,底座组件30安装在储液件20的下端开口中,储液件20与底座组件30共同界定形成储液腔20A。储液件20还包括通气管20B以及出烟口20C,通气管20B的内腔中空形成出烟通道20D,出烟口20C连通外界空气与出烟通道20D,具体地,出烟口20C开设在储液件20的上端,通气管20B的下端延伸至储液腔20A中。对应地,烟弹第二支架32上还设有气路凹槽32A以及出烟孔32D,出烟孔32D与出烟通道20D连通,气路凹槽32A连通雾化腔36与出烟孔32D,具体地,出烟孔32D开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上面向储液腔20A的一端,通气管20B的下端插入出烟孔32D,气路凹槽32A开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的侧面。

  底座组件30还包括烟弹第一支架31,烟弹第一支架31安装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上,烟弹第一支架31用于提高烟弹第二支架32与储液件20的密封性,具体地,烟弹第一支架31套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与储液件20之间,烟弹第一支架31上对应出烟孔32D开设有连通孔31B,烟弹第一支架31上对应进油孔32B开设有进油口31A。烟弹第一支架31由具有密封性能的材质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烟弹第一支架31由硅胶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烟弹第二支架32与烟弹第一支架31一体成型。

  在安装时,将发热组件40定向,使得第一端面34E朝向上;将雾化支架33定向,使得设置有连通孔33E的端面朝向上,沿导气口33C翻起固定凸缘33A,将发热组件40安装于容置槽33F与固定槽33B中;将烟弹第二支架32定向,使得设有进油孔32B的端面朝向上,将雾化支架33安装于安装槽32C;将烟弹底座35定向,使得开口端朝向上,将烟弹第二支架32安装至烟弹底座32上;导电件35A由烟弹底座35下端插入雾化腔36并与发热件抵接;将烟弹第一支架31定向,使得设有连通孔31B的端面朝向上,将烟弹第一支架31套设在烟弹第二支架32上;将储液件20定向,使得设有出烟口20C的一端朝向上,将底座组件30安装至储液件20的下端开口,同时通气管20B的下端插入出烟孔32D;最后将组装好的烟弹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供电装置通过导电件35A为发热件提供电能驱动。

  储液腔20A中的烟液依次经过进油口31A、进油孔32B、连通孔33E、容置槽33F流至烟液通道34B,吸液面34D将烟液通道34B中的烟液传导至雾化面34A。在使用时,外界空气在用户抽吸动作下经进气口35D进入雾化腔36,并混合雾化腔36由发热组件40雾化产生的烟雾依次经过气路凹槽32A、出烟孔32D、出烟通道20D、出烟口20C流至用户口腔。同时进行地,供电装置相应用户的抽吸动作,通过导电件35A向发热件提供电能,发热件加热烟液产生烟雾。

  在使用过程中,吸液件34通过烟液通道34B将烟液传导至雾化面34A上,由于烟液通道34B的设置缩短了烟液的传导距离,因此减小了烟液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了所述吸液件34的导液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烟弹及电子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