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独创技术30015字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2021-04-07 13:22:48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子雾化装置以替代传统的燃烧型香烟。电子雾化装置可通过对烟支或烟草制品等固体发烟物质进行烘烤以产生烟雾。由于电子雾化装置对于烟支或烟草制品的加热过程控制在较低温度范围内,故而烟草制品不需要燃烧,有效地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

  电子雾化装置中设置有发热件以用于加热固体发烟物质。目前,发热件通常采用模内注塑或者粘胶形成硬质固定座进行夹持固定后,再安装到电子雾化装置中。在模内注塑时,通常需要对发热件进行夹持,而夹持发热件可能会破坏发热件的表层成分。由于发热件的体积较小,容易导致模内注塑后的发热件的不良率较高,使得生产成本也较高。另外,在发热件的安装、清洁等受力情况下,发热件尤其是片状发热体经常从硬质固定座处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以解决电子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生产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底座、弹性件以及发热件,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抵靠在所述底座上,且遮盖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所述弹性件上形成有避让孔,所述发热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发热件的第二端穿设并伸出所述避让孔,且凸出于所述底座的外面。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件的第一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相互连通,以形成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发热件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三抵接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抵接部和所述第三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发热件的相对两侧,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壁分别抵接于所述发热件的另一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与所述发热件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发热件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以用于定位所述发热件。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形凸起,所述定位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件的长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以便于安装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一表面凸出设置的凸台,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底板;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沿第一方向套设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凸台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台的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底板夹设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凸台自所述限位槽凸伸出所述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发热件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两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卡勾,所述外壳上与每一所述卡勾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卡扣,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配合连接,以将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发热件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封盖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构成用于安装所述底盘的底盘安装槽,所述底盘卡接在所述底盘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电极柱,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引线,所述引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件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极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热件为扁平状发热片,所述发热片的远离所述底座的末端设置为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发热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侧表面,所述发热片经所述弹性件露出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体和如前文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主体上开设有预留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于所述预留孔内,且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发热件的第一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且在发热件与底座连接的一侧设置弹性件,发热件的第二端穿设并伸出弹性件,以用于加热固体发烟物质,通过将发热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避免采用注塑等工艺加工底座时导致发热件的表层成分损坏,从而提升加热组件的良品率,而且可以使得发热件与底座的拆卸更加简单,便于发热件的清洁、维修和更换;弹性件环绕发热件设置,也可以在发热件受力时形成缓冲,避免发热件在受力时折断,另外,设置弹性件还可以避免固体发烟物质经发热件与安装槽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槽内部,从而损坏加热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发热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加热组件的第一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沿I-I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沿II-II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加热组件的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100可包括底座10、弹性件20以及发热件30,底座10上形成有安装槽11,弹性件20抵靠在底座10上,且遮盖安装槽11的开口112,弹性件20上形成有避让孔21,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槽11内,发热件30的第二端37穿设并伸出避让孔21,且凸出于底座10的外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与底座10可拆卸连接,且在底座10与发热件30连接的一侧设置弹性件20,发热件30的第二端37穿设并伸出弹性件20,以用于加热固体发烟物质,通过将发热件30与底座10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避免采用注塑等工艺加工底座10时导致发热件30的表层成分损坏,从而提升加热组件100的良品率,而且可以使得发热件30与底座10的拆卸更加简单,便于发热件30的清洁、维修和更换;弹性件20环绕发热件30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缓冲,防止发热件30在清洁、安装等受力情况下发生折断;另一方面,还可以设置弹性件20与发热件30过盈配合,以避免固体发烟物质或雾气冷凝后经发热件30与安装槽1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槽11内部,从而损坏加热组件100。

  由于注塑成型的模具相对于模内注塑的模具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注塑的方式制作底座10,不仅可以避免模内注塑破坏发热件30的表面成分,同时也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弹性件20可以由橡胶、硅胶、硅橡胶、耐热塑料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是由橡胶制成的橡胶塞。由于加热组件100在加热固体发烟物质时会导致电子雾化装置内的温度较高。采用橡胶制作弹性件20,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子雾化装置内的高温,防止损坏弹性件20。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发热件30可以呈圆柱形,且圆柱形发热件30的远离底座10的末端可设置成锥形。设置圆柱形的发热件30可以使得固体发烟物质受热更加均匀,防止局部过加热出现焦味。

  如图2和图3所示,图3是图2中的发热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0为扁平状发热片,以减小发热片插入固体发烟物质时的摩擦阻力。

  可选地,发热件30的远离底座10的末端可设置为三角形,以进一步减少将发热件30插入固体发烟物质时的摩擦阻力,方便插入固体发烟物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31、第二主表面32以及连接第一主表面31和第二主表面32的侧表面33,发热件30经弹性件20的避让孔21露出的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表面32为发热件30上面积最大的表面,第一主表面31与第二主表面32相对设置,侧表面33分别与第一主表面31和第二主表面32连接。发热件30经弹性件20露出的部分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的夹角为钝角,即图3中所示的角度θ大于90°。通过将发热件30经弹性件20露出的部分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钝角,可以减小发热件30边缘的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小发热件30的与第一方向(图中所示的Z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减小发热件30的插入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固体发烟物质与发热件30侧表面的附着力,从而减少在将发热件30抽出固体发烟物质时所带出的固态发烟物质的重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10可以为一体结构,在一体结构的底座10上形成有安装槽11,且安装槽11具有位于底座10的其中一表面上的开口112,安装槽11的形状与发热件30的形状相适配,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可拆卸的固定在安装槽11内,第二端37经开口112露出底座10的外面。通过设置一体结构的底座10,可以使得加热组件100的组装更加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4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底座10可包括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14可拆卸连接,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夹持于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之间。本实施例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夹持固定发热件30,可以便于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的内部设置用于固定发热件30的结构,从而使得加热组件100的体积更加小巧。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图5是图4中的加热组件的第一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夹持部12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22,第一容置槽122的开口位于第一夹持部12用于与第二夹持部14接触的表面上。第二夹持部14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42,第二容置槽142的开口位于第二夹持部14用于与第一夹持部12接触的表面上。第一容置槽122和第二容置槽142相互连通,以形成位于底座10内部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5,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的端面362抵接于第一抵接部15。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内分别形成第一容置槽122和第二容置槽142,一方面可以减少塑胶材料的用量,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在注塑成型冷却的过程中收缩而发生变形。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5形成于第一夹持部12上。如图5所示,第一抵接部15凸出设置在第一夹持部12的远离第二夹持部14的侧壁上,当发热件30固定在底座10上时,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的端面362抵接于第一抵接部15,以防止发热件30相对底座10沿与第一方向Z相反的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为发热件30的长度方向,即如图中所示的Z方向。

  可选地,第一抵接部15可以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抵接部15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夹持部12的侧壁上,且多个第一抵接部15与发热件30接触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共同承载发热件30。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抵接部15,可以使得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受力均匀,以防止发热件30在安装槽11内发生晃动。

  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抵接部15也可以形成于第二夹持部14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具体赘述。

  可选地,如图6所示,图6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沿I-I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I-I方向与X方向平行。在第一容置槽122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抵接部124,第二容置槽142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三抵接部144,第二抵接部124与第三抵接部144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抵接部124和第三抵接部144分别抵接于发热件30的相对两侧,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壁分别抵接于发热件30的另一相对两侧。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124和第三抵接部144设置在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壁上,该两侧壁沿X方向相对设置。第二抵接部124和第三抵接部144自容置腔的侧壁沿X方向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抵接部124的端面与第三抵接部14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发热件30沿X方向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0为发热片,第二抵接部124与第三抵接部14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发热片的厚度。当发热件30安装在底座10上时,第二抵接部124和第三抵接部144分别抵接于发热件30的沿X方向的两相对表面上,以防止发热件30沿X方向移动或者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图7是图1中的加热组件沿II-II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II-II方向与Y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0沿Y方向的长度等于容置腔的相对两侧壁沿Y方向的距离。故而在将发热件30安装在底座10上时,发热件30的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抵接于容置腔的侧壁上,以防止发热件30沿Y方向移动或者转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5、第二抵接部124、第三抵接部144以及容置腔的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共同形成安装槽1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容置腔内壁上的第一抵接部15可以抵接于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的端面362,以限制发热片沿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设置在容置腔沿X方向的两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抵接部124和第三抵接部144分别抵接于发热件30的沿X方向的两相对表面,以限制发热件30沿X方向的运动。容置腔的沿Y方向的两相对侧壁分别抵接于发热件30的沿Y方向的两相对表面,以限制发热件30沿Y方向的运动。而且,通过在X方向和Y方向上对发热件30抵紧接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热件30沿Z方向的运动。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将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槽11中,可以限制发热件30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自由度,从而使得发热件30与底座10的连接更加的稳定,防止发热件30在插入固体发烟物质时发生移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将发热件30的位于容置腔内的部分的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以增大发热件30与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发热件30的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与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的抵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发热件30的沿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开设有加工槽34,在加工槽34与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之间的部分的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垂直,以便于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的固定。在加工槽34与发热件30的第二端37之间的部分的侧表面33与第一主表面31的夹角为钝角,以减小发热件30在插入固态发烟物质时的摩擦阻力,并减少发热件30自固态发烟物质中抽出时附着在发热件30上的固态发烟物质的重量。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工槽34,可以便于发热件30上不同角度的侧表面33的加工。

  可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夹持部12或第二夹持部14的与发热件30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126,发热件30上形成有定位孔35,定位凸起126与定位孔35相互配合,以用于定位发热件30。

  具体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6形成在第一夹持部12上,且该定位凸起126为圆柱形凸起。发热件30上的定位孔35与定位凸起126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定发热件30沿Z方向的移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35位于发热件30沿Y方向的对称轴上,以使得发热件30受力均匀,定位效果更好。另外,该定位孔35可以设置为腰形孔,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发热件30的长度方向平行,即腰形孔沿Z方向设置。通过设置腰形孔可以使得发热件30能够适配于不同的尺寸的底座10,从而提升发热件30的适配能力。另外,设置腰形孔也可以避免由于加工误差导致的发热件30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可以理解地,定位凸起126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夹持部14上,其设置形式参照在第一夹持部12上的设置形式,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定位凸起126设置在发热件30上,将定位孔35设置在第一夹持部12和/或第二夹持部14上。例如,可以在发热件30靠近第一夹持部12的一侧设置定位凸起126,在第一夹持部12上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定位孔35,以实现定位。还可以在发热件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定位凸起126,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上分别设置定位孔35,每一定位凸起126和与之对应侧的定位孔35相适配,通过在发热件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定位凸起126,可以使得发热件30的两侧受力均匀,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12的靠近第二夹持部14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28,第二夹持部14的靠近第一夹持部1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148,第一定位部128与第二定位部148相互配合,以便于安装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8为凸起,第二定位部148为凹槽。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夹持部12靠近第二夹持部14的一侧形成有凸起,在第二夹持部14的靠近第一夹持部12的一侧形成有凹槽,该凸起与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当凸起容置于凹槽中时,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再通过粘接等方式即可将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14固定形成底座10,以完成发热件30与底座1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是通过外壳40固定连接的。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外壳40能够沿第一方向(图中所示的Z方向)套设在底座10上,从而将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将外壳40沿发热件30的长度方向套设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上即可实现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的稳定连接,将外壳40从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上取出即可实现拆卸,可以不用设置额外的固定元件,以使得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另外,套设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外的外壳40还可以使得底座10的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外壳40还可以将弹性件20与底座10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包括底板22和自底板22的一表面凸出设置的凸台24,避让孔21贯穿凸台24和底板22,即避让孔21设置在凸台24在底板22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通过将避让孔21设置在厚度较大的凸台24上,可以使得发热件30与弹性件20的接触面积更大,以进一步提升弹性件20的密封效果。

  在外壳40上与凸台2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凸台24的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42。在进行安装固定时,首先将弹性件20的底板22抵靠在底座10形成安装槽11的一侧,且发热件30的第二端37自凸台24穿出弹性件20;然后将外壳40自底座10设置有发热件30的一侧套在底座10上,并沿发热件30的长度方向推动外壳40,直至外壳40上的限位槽42与凸台24配合。安装完成后,如图6所示,底板22夹设在底座10与外壳40之间,凸台24自限位槽42凸伸出外壳40,从而将弹性件20、第一夹持部12以及第二夹持部14固定在外壳4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凸台24与限位槽42过盈配合,以密封凸台24与外壳40之间的间隙,防止固体发烟物质经弹性件20与限位槽42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外壳40内部,从而损坏加热组件100。

  进一步地,可以在外壳40上设置与底座10配合连接的结构,以使得外壳40与底座10的连接更加稳定,并形成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底座10的两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卡勾16,外壳40上与每一卡勾1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卡扣44,卡勾16与卡扣44配合连接,以将外壳40固定在底座10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座10的两相对表面上设置卡勾16,在外壳40的内侧壁上也形成与卡勾16相适配的卡合结构,从而实现外壳40与底座10的可拆卸连接。

  在又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座10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而在外壳40的内侧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而实现外壳40与底座10的可拆卸连接。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常用的配合连接结构实现底座10与外壳40的可拆卸连接,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地是,其它常用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底座10远离发热件30的一侧形成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17,加热组件100还包括底盘50,底盘50与底座10连接以封盖开口17。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0是通过引线60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连接并用于发热的。故而,加热组件100还包括引线60,引线60容置于容置腔内,引线60的一端与发热件30连接,引线60的另一端经容置腔的开口17伸出并与电池连接。通过设置用于封盖开口17的底盘50,可以避免外界杂质经开口17进入底座10的内部而损坏引线60和发热件30。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12靠近开口17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卡槽127,第二夹持部14靠近开口17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卡槽147,第一卡槽127和第二卡槽147构成用于安装底盘50的底盘安装槽18,底盘50卡接在底盘安装槽18内。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夹持部12的远离发热件30的一侧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槽127,在第二夹持部14的远离发热件30的一侧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47,当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相对固定后,第一卡槽127和第二卡槽147共同形成底盘安装槽18。

  本实施例通过直接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4上形成第一卡槽127和第二卡槽147,将底盘50直接卡接在底座10上即可实现底盘50的固定,不仅减少了元件的数量,使得底座10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而且也使得底座10的体积更加小巧。

  可选地,如图5和图8所示,图8是图4中的加热组件的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底盘50上凸出设置有第一限位部52,在底座10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9,第一限位部52与第二限位部19相互配合,以防止底盘50在底盘安装槽18内发生转动。

  具体地,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52为凸块,第二限位部19为凹槽。即在底盘50的其中一侧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块,在第一夹持部12的末端开设有凹槽,凸块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凸块容置于凹槽内,可以防止底盘50相对底座10转动,使得底盘50的安装更加稳定。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其它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在底盘50上设置有电极柱54,引线60的一端与发热件30连接,引线60的另一端与电极柱54连接。由于电极柱54的表面积大于引线60的横截面积,将引线60与电极柱54电连接,并利用电极柱54与电池电连接,可以增大电连接面积,从而使得电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另外,由于电极柱54仅需通过接触即可实现导通,可以使得电连接结构更加简单。

  其中,电极柱54的数量可以与引线60的数量相等,电极柱54的数量也可以大于引线60的数量,且电极柱54均匀分布在底盘50上。通过设置多个电极柱54,在进行电连接时,可以选择合适位置的电极柱54进行连接,以提高加热组件100与电子雾化装置中的其它元件的适配能力。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0,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电子雾化装置1000包括主体200和加热组件100,主体200上开设有预留孔210,加热组件100容置于预留孔210内,且与主体200可拆卸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1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100的结构相同,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主体200可拆卸连接的加热组件100,可以便于对加热组件100进行清洁和维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发热件30的第一端36与底座10可拆卸连接,且在发热件30与底座10连接的一侧设置弹性件20,发热件30的第二端37穿设并伸出弹性件20,以用于加热固体发烟物质,通过将发热件30与底座10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避免采用注塑等工艺加工底座10时导致发热件30的表层成分损坏,从而提升加热组件100的良品率,而且可以使得发热件30与底座10的拆卸更加简单,便于发热件30的清洁、维修和更换;弹性件20环绕发热件30设置,也可以在发热件30受力时形成缓冲,避免发热件30在受力时折断,另外,设置弹性件20还可以避免固体发烟物质经发热件30与安装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槽11内部,从而损坏加热组件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