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接装机供胶装置独创技术23403字

接装机供胶装置

2021-03-11 14:41:17

接装机供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装机供胶装置。

  背景技术

  YJ29接装机水松纸供胶系统采用连续不间断供胶方式,图1为现有的水松纸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胶器1、回胶槽2、电机3、胶泵4、上胶管5、胶液桶6和回胶管7;其中,电机3驱动胶泵4连续运行,将胶液桶6中的胶液经上胶管5送入供胶器1,多余的胶液经回胶槽2、回胶管7回流入胶液桶中。

  但在生产过程中,该供胶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回流过程中,胶液暴露在空气中使胶液水分散失,胶颗粒、尘埃等杂质增多。回流胶液将上胶器和回胶管中少量的、已干燥的胶颗粒带入胶液桶中,并在流入胶液桶时产生大量的气泡群,同时也会降低胶液的水分,并在胶液表面气泡群的周围易形成干燥的胶颗粒。

  2、该供胶方式要求连续不间断地供胶,但实际过程中存在着间歇断流现象。在不间断供胶方式下,胶泵长期高速运行,胶泵的齿轮、销轴等零件会产生磨损,此时若胶液中的气泡群、胶颗粒等进入胶泵后,就会降低输出压力、堵塞胶孔,使胶泵供胶减少,严重时会出现供胶断流的问题。供胶出现间歇断流易产生漏气和掉嘴烟支,而检测器又不能完全检测剔除,造成缺陷烟支进入下道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装机供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胶液的连续供给,同时避免气泡产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包括:

  机体;

  升降机构,与所述机体相连;

  托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胶盒,设置在所述托盘上;

  定位架,与所述机体相连;

  上胶辊,与所述定位架转动连接;

  控胶辊,与所述定位架转动连接,所述控胶辊的凸出于所述定位架的底部,且所述控胶辊上凸出于所述定位架底部的部分浸没在所述胶盒内的胶液中,所述控胶辊用于将胶液传输至所述上胶辊上。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结构固定相连,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腰型孔;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滑动设置在所述腰型孔中;

  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托盘固定相连。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套杆轴和拉杆,所述套杆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杆轴转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套杆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卡舌,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卡舌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

  所述卡舌的一端与所述拉杆固定相连,所述卡舌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导向块的卡接部;

  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弹簧,所述拉杆上远离所述卡舌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杆轴和所述限位件固定相连。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倾斜面,且所述卡接部的厚度在所述导向块上升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控胶辊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上胶辊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上胶辊和所述控胶辊之间保持有第一间隙。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托盘包括本体和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卡板的一端伸出所述本体,所述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凸起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过孔中;

  所述胶盒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配合。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刮胶器和刮板,所述刮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胶辊和所述控胶辊的两端;

  所述刮板与所述定位架相连,所述刮板与所述控胶辊之间保持有第二间隙。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架上,用于检测所述控胶辊和所述上胶辊之间胶液的量。

  如上所述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胶盒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胶盒中的胶液量。

  本发明提供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胶液的管路,通过升降机构使控胶辊直接与胶盒中的胶液接触,彻底避免了通过管路输送胶液而产生气泡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胶盒中存储胶液,也避免了胶液断流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上胶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水松纸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装机供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升降机构与胶盒配合的状态图;

  图6为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的局部视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胶器 2-回胶槽3-电机

  4-胶泵 5-上胶管6-胶液桶

  7-回胶管

  100-机体 210-转动结构211-套杆轴

  212-拉杆 213-弹簧214-限位件

  215-手柄 220-摆杆221-腰型孔

  230-导杆 250-卡舌251-卡接部

  252-倾斜面 240-导向块241-导向轴

  260-支架 300-托盘310-本体

  320-卡板 321-凸起322-导向斜面

  330-限位挡板 340-销轴400-胶盒

  410-滑槽 500-接近开关600-控胶辊

  610-第一齿轮 700-上胶辊710-第二齿轮

  800-定位架 810-第一检测装置820-第二检测装置

  900-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装机供胶装置,其包括机体100、升降机构、托盘300、胶盒400、定位架800、上胶辊700和控胶辊600;其中,升降机构与机体100相连;托盘300设置在升降机构上;胶盒400设置在托盘300上;定位架800与机体100相连;上胶辊700与定位架800转动连接;控胶辊600与定位架800转动连接,控胶辊600的凸出于定位架800的底部,且控胶辊600上凸出于定位架800底部的部分浸没在胶盒400内的胶液中,控胶辊600用于将胶液传输至上胶辊700上。

  工作过程中,胶盒400可以通过升降机构的运动实现上升或下降;当装有胶液的胶盒400随升降机构上升至预设位置处时,控胶辊600上凸出于定位架800底部的部分浸没在胶盒400内的胶液中,通过控胶辊600的转动可以将胶液粘附在控胶辊600上,并被控胶辊600带入至上胶辊700上,同时,随着上胶辊700的转动,可以使控胶辊600上的胶液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从而保证了上胶的均匀性,同时,控胶辊600及上胶辊700在粘附胶液时,不会发生胶液与部件的撞击,由此避免了气泡的产生。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胶液的管路,通过升降机构使控胶辊600直接与胶盒400中的胶液接触,彻底避免了通过管路输送胶液而产生气泡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胶盒400中存储胶液,也避免了胶液断流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上胶质量。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带有齿轮组件的气动泵向胶盒400输送油液,以替代现有的胶泵,避免发生齿轮磨损老化等问题。

  进一步,如图3至图8所示,升降机构包括转动结构210、摆杆220、导向块240和导杆230;其中,转动结构210与机体100转动连接;摆杆220的一端与转动结构210固定相连,摆杆220的另一端设置有腰型孔221;导向块240上设置有导向轴241,导向轴241滑动设置在腰型孔221中;导杆230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块240和托盘300固定相连。

  在转动上述转动结构210时,可以带动摆杆220随同转动。具体地,如图5所示,当逆时针转动上述转动结构210时,摆杆220同步逆时针转动,并通过导向块240上的导向轴241与腰型孔221的配合,可以将摆杆220的转动转化为导向块240在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运动,从而可以使导杆230带动托盘300上升,以实现将胶盒400上升至预设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胶盒400在工作过程中装有胶液,当胶盒400上升到预设位置后,可以使位于预设位置处的控胶辊600的部分结构浸没于胶液中,并通过控胶辊600的转动将胶液传输到上胶辊700上。

  其中,为了约束导向块240仅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机体100上可以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240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此外,机体100上可以设置有导向孔,导杆230的一端穿过导向孔后与导向块240固定相连;导杆230可以在导向孔中伸缩,以保证导杆230运动的稳定性。其中,导杆230可以平行设置有两个,以防止发生转动,保证升降的平稳性。

  进一步,如图4和图5所示,转动结构210包括套杆轴211和拉杆212,套杆轴211为中空结构,套杆轴211转动套设在拉杆212上,拉杆212设置在机体100上,摆杆220的一端与套杆轴211固定连接。

  其中,拉杆212的轴线垂直于机体100的表面,且拉杆212不会发生径向晃动,套设在拉杆212上的套杆轴211仅能实现转动,从而可以通过套杆轴211的转动驱动导向块240的升降。

  而为了便于转动套杆轴211,在套杆轴211上可以固定设置有手柄215。

  进一步,如图5和图7所示,升降机构还包括卡舌250,机体100中设置有容置槽,卡舌250活动设置在容置槽中;卡舌250的一端与拉杆212固定相连,卡舌25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定位导向块240的卡接部251;转动结构210还包括弹簧213,拉杆212上远离卡舌25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214,弹簧213套设在拉杆212上,且弹簧213的两端分别与套杆轴211和限位件214固定相连。

  其中,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卡舌250的厚度,当卡舌250与容置槽的底面抵接时,卡舌250可以完全容置在该容置槽中,而不会凸出于容置槽的开口周围的表面;而在卡舌250需要卡接定位导向块240时,可以使卡舌250向远离容置槽底面的方向运动,以使卡舌250凸出于容置槽的开口周围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卡舌250的部分结构从容置槽中凸出时,该部分结构可以与容置槽的开口周围的表面形成台阶结构,从而可以使导向块240卡接定位在该台阶结构上,避免了导向块240及导杆230的回落。

  需要说明的是,卡舌250的运动可以通过牵引拉杆212来实现,具体地,当向机体100所在方向推动拉杆212时,拉杆212可以将卡舌250推入容置槽中,此时,在导向块240的运动轨迹上无任何干涉,从而便于导向块240的运动;而当向背离机体100所在方向拉动拉杆212时,可以将卡舌250的部分结构从容置槽中拉出,以形成上述台阶结构,从而可以通过该台阶结构实现对导向块240卡接定位。

  而为了实现卡舌250上的部分结构能够自动从容置槽中移出,以自动形成上述台阶结构,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拉杆212上远离机体100的一端设置弹簧213,该弹簧213始终处于拉伸的状态,当导向块240上升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外力推动限位件214,以通过拉杆212将卡舌250推入容置槽中,此时,导向块240可以不受卡舌250的阻挡继续上升,同时,卡舌250可以受导向块240的阻挡保持在容置槽中;而当导向块240越过卡舌250后,卡舌250失去导向块240阻挡的力,此时,卡舌250受弹簧213拉力的作用凸出于容置槽的开口周围的表面,从而自动形成上述台阶结构,使导向块240可以卡设在该台阶结构上,实现定位,避免导向块240及导杆230的回落。

  其中,为了提升推动拉杆212时的舒适度,该限位件214可以为球形,该球形的直径大于拉杆212的直径。

  进一步,卡接部251上设置有倾斜面252,且卡接部251的厚度在导向块240上升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即该倾斜面252可以使卡接部251的上方厚度大于卡接部251的下方厚度。

  当卡舌250处于工作过程中,卡接部251的上方从容置槽中凸出,而卡接部251的下方边缘则与容置槽开口处所在表面平齐,或者卡接部251的下方边缘仍位于容置槽中,而未凸出于容置槽开口处所在表面,由此,在导向块240上升至卡舌250位置处时,无需再通过外力推动拉杆212,而是直接控制导向块240上升,当导向块240与倾斜面252接触时,卡舌250可以通过导向块240的推动和自身倾斜面252的作用逐渐被挤压至容置槽中,从而可以无需施加外力推动拉杆212,实现了卡舌250对导向块240的自动卡接定位。

  进一步,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升降机构与托盘300的连接,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架260,导杆230上远离导向块240的一端与支架260固定相连,且支架260与托盘300固定相连。

  其中,托盘300上设置有连接翻边,该连接翻边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支架260相连。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对升降机构上升和下降位置的自动检测和监控,升降机构还可以包括接近开关500,该接近开关500可以设置在导杆230上、托盘300上或胶盒400外壁上。当胶盒400未上升到位时,接近开关500可以发出禁止启动设备的信号,设备无法运行,以避免生产出残次品烟支。

  进一步,控胶辊600上设置有第一齿轮610,上胶辊700上设置有第二齿轮710,第二齿轮710与第一齿轮610啮合;上胶辊700和控胶辊600之间保持有第一间隙。

  由于第一齿轮610和第二齿轮710啮合,控胶辊600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上胶辊700转动,进而可以将控胶辊600上的胶液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保证了上胶的均匀性,同时,控胶辊600及上胶辊700在粘附胶液时,不会发生胶液与部件的撞击,由此避免了气泡的产生。

  其中,第一齿轮61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10的直径,以使控胶辊600具有相对于上胶辊700较小的转速,避免控胶辊600转速过大而导致粘附在控胶辊600上的胶液具有较大的离心力,造成胶液飞溅。此外,也方便了传动比的设置,保证了上胶辊700的运行线速度与水松纸的运行线速度一致,保证了涂胶质量。

  其中,控胶辊600的直径可以为85.27mm~85.33mm,上胶辊700的直径可以为59.37mm~59.43mm。本实施例中,控胶辊600的直径为85.3mm,上胶辊700的直径为59.4mm。

  其中,上胶辊700的轴心与控胶辊600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预设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角度大于0°,即控胶辊600的轴心和上胶辊700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并非在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上胶辊700位于控胶辊600的斜上方,控胶辊600粘附的胶液可以随着控胶辊600的转动向上方运输至控胶辊600与上胶辊700距离最近的位置处,在该位置处胶液可以粘附在上胶辊700上,并通过上胶辊700的转动将控胶辊600上的胶液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上胶辊700的上胶是通过控胶辊600来实现的,并非是将胶液直接输出至上胶辊700上,由此,避免了胶液与上胶辊700碰撞时产生气泡,同时可以通过上胶辊700和控胶辊600的转动实现均匀上胶。

  其中,上述预设的角度值可以为30°~45°,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0°。该位置可以保证控胶辊600能够将足够的胶液输送至上胶辊700上,同时可以防止胶液在到达上胶辊700处前因自身重力而过度掉落,导致上胶辊700无法粘附足够的胶液。

  同时,本实施例中,控胶辊600的直径为85.3mm,上胶辊700的直径为59.4mm,在该直径条件下,控胶辊600的轴心与上胶辊700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之间成40°,可以使上胶状态保持在较佳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胶液粘附在控胶辊600上后,可以在控胶辊600上形成胶层,该胶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大于第一间隙,由此在胶液随控胶辊600转动至上胶辊700位置处时,上胶辊700可以与控胶辊600上的胶层接触,从而将胶液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其中,该第一间隙可以为0.2mm~0.4mm。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托盘300包括本体310和卡板320,卡板320与本体310转动连接,卡板320的一端伸出本体310,卡板320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321,本体310上设置有过孔,凸起321可伸缩地设置在过孔中;胶盒400的底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凸起321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卡板320上的中间部位与本体310转动连接,具体地,卡板320可以通过销轴340与本体310转动连接,由此可以使卡板320形成一种杠杆结构,当拨动卡板320上伸出本体310的一端时,卡板320以销轴340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卡板320上具有凸起321的一端随同转动,以使凸起321插入或移出本体310上的过孔。

  其中,为了实现卡板320对胶盒400的自动卡紧,销轴340上可以套有扭簧,在自然状态下,该扭簧可以使卡板320上具有凸起321的一端与本体310抵接,从而可以使凸起321始终保持在从过孔中穿出的状态,同时,凸起321上也可以设置有导向斜面322,如图3所示,当胶盒400从本体310的一端滑入,胶盒400首先与导向斜面322接触,并通过导向斜面322的作用将凸起321挤压出过孔,以便胶盒400继续向前滑动,当胶盒400底部的卡槽与凸起321对齐时,凸起321不再受胶盒400的挤压力,而通过扭簧的回复力使凸起321自动卡入至卡槽中,从而实现对胶盒400的定位。

  进一步,如图5和图6所示,胶盒400上设置有滑槽410,滑槽410与本体310滑动配合。

  该滑槽410可以套设在本体310的边缘,并通过该滑槽410的导向在本体310上滑动,由此可以避免胶盒400在其它方向上晃动,保证了胶盒4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托盘300上还可以设置限位挡板330,该限位挡板330可以阻止胶盒400在本体310上的过度滑动,以保证胶盒400在托盘300上的放置精度。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刮胶器和刮板900,刮胶器分别设置在上胶辊700和控胶辊600的两端;刮板900与定位架800相连,刮板900与控胶辊600之间保持有第二间隙。

  其中,上胶辊700两端的刮胶器与上胶辊700之间保持有0.05mm的间隙,该间隙可以防止上胶辊700发生轴向窜动,同时防止胶液在轴向上飞溅。当然,控胶辊600两端的刮胶器也与控胶辊600之间保持有0.05mm的间隙,该间隙也可以防止控胶辊600发生轴向窜动,同时防止胶液在轴向上飞溅。

  工作过程中,控胶辊600直接与胶盒400中的胶液接触,为了防止控胶辊600在转动时造成胶液在径向上的飞溅,可以在控胶辊600的径向上设置刮板900,刮板900可以阻挡胶液在径向上飞溅,同时,刮板900与控胶辊600之间的第二间隙也可以控制粘附在控胶辊600上的胶层厚度,降低控胶辊600上的胶液流速,以保证胶层可以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其中,该第二间隙可以为0.5mm,第二间隙略大于控胶辊600和上胶辊700之间的第一间隙,以保证胶层可以均匀粘附在上胶辊700上。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810,第一检测装置810设置在定位架800上,用于检测控胶辊600和上胶辊700之间胶液的量。

  如果检测到的控胶辊600和上胶辊700之间的胶液量低于预设值,说明胶盒400中的胶液量不足,导致控胶辊600无法从胶盒400中粘附足够的胶液,此时该第一检测装置810发出信号,气动泵根据该信号启动,以向胶盒400中注胶。

  其中,该第一检测装置810可以为光电监测传感器。

  进一步,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装置820,第二检测装置820设置在胶盒400的上方,用于检测胶盒400中的胶液量。

  其中,第二检测装置820可以与定位架800相连,用于直接对胶盒400中的胶液量进行检测,如果胶盒400中的胶液量低于设定值,则第二检测装置820发出信号,使气动泵启动,以向胶盒400中注胶。

  其中,该第二检测装置820也为光电监测传感器。

  由此,通过第一检测装置810和第二检测装置820对胶液的两级监测,保证了对胶盒400中胶液量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装机供胶装置,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胶液的管路,通过升降机构使控胶辊直接与胶盒中的胶液接触,彻底避免了通过管路输送胶液而产生气泡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胶盒中存储胶液,也避免了胶液断流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上胶质量。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接装机供胶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