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独创技术14418字

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

2021-03-05 00:09:57

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缸功能较单一,只能简单储存烟灰、烟蒂,用户在弹烟灰时,难以控制烟灰的下落,从而导致烟灰四处飘散。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烟头丢弃在烟灰缸中,烟头会持续冒烟,污染空气,严重危害自己和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若想将其立即熄灭,需要手动捻灭,不但有损烟灰缸内表面,还经常会被烟灰弄脏手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防止烟灰飘散的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

  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包括壳体、导灰环、滤芯套件、吸风组件、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第三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的上层空间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开有吸风通道,并通过此吸风通道与第三容纳腔连通,所述滤芯套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所述导灰环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上层空间,所述导灰环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具有喷雾腔,所述导灰环的底端面与滤芯套件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导灰环的内壁围成上下开口的空腔,此空腔与滤芯套件连通,所述第一喷雾组件设置于喷雾腔中,所述第二喷雾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腔中,所述吸风组件设置于第三容纳腔中,所述吸风组件的吸风面靠近吸风通道,所述吸风组件的出风面与第一喷雾组件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出水口与第一喷雾组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喷雾组件的喷雾端穿过喷雾腔后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喷雾端依次穿过第二容纳腔和喷雾腔后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雾组件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雾化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开有第一出雾孔,所述喷雾腔的侧壁开有与第一出雾孔相配合的导雾孔,所述喷雾腔的底部开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出雾孔。

  进一地,所述第一喷雾组件包括喷头,第一计量器和第二计量器;所述第一计量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喷雾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计量器的另一端与喷头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吸风组件的出风面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器的另一端与喷头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喷雾腔的底部开有第三出雾孔,所述喷头的喷嘴口穿过第三出雾孔后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套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活性炭多孔层、熔喷无纺布层和不锈钢多孔网层;所述不锈钢多孔网层设置于熔喷无纺布层的外侧,所述熔喷无纺布层设置于活性炭多孔层的外侧,所述活性炭多孔层设置于内衬层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内壁、不锈钢多孔网层的外侧和吸风通道均涂覆有纳米除菌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导风环、涡轮扇和带动涡轮扇转动的电机,所述涡轮扇的吸风面靠近吸风通道,所述导风环套设在涡轮扇出风面的外周,所述导风环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与第一喷雾组件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上下分隔的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层空间的侧壁内部开有环形槽,此环形槽通过通道部与第一壳体的下层空间连通,环形槽与第三容纳腔连通,此环形槽和通道部组成所述吸风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开有储烟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开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与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关,所述吸风组件、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均与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位于第一计量器的进口端,所述第二过滤器位于第二计量器的进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灰环和第一壳体的上端面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烟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三个腔体将导灰环、滤芯套件、吸风组件、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合理分布;本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有效防止烟灰四处飘散的同时帮助熄灭烟头,通过设置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采用两种不同的喷雾方式向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喷射水雾,能够有效防止烟灰飘散和帮助熄灭烟头;本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将烟雾净化后循环利用,输送至第一喷雾组件中合成水雾,实现烟雾的循环净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导灰环的俯视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导灰环;3为第二容纳腔;4为第三容纳腔;5为喷雾腔;6为水箱;7为雾化片;8为第二出雾孔;9为第一计量器;10为第二计量器;11为喷头;12为涡轮扇;13为电机;14为第一壳体;15为第二壳体;16为储烟槽;17为电池;18为卡烟槽;19为开关;20为喷嘴口;21为第三出雾孔;22为导风管;23为硅胶塞;24为不锈钢多孔网层;25为导雾管;26为导风环;27为环形槽;28为通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包括壳体1、导灰环2、滤芯套件、吸风组件、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3和第三容纳腔4,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容纳腔3位于第三容纳腔4的上方,所述第二容纳腔3与第一容纳腔的上层空间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开有吸风通道,并通过此吸风通道与第三容纳腔4连通,所述滤芯套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所述导灰环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上层空间,所述导灰环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围成喷雾腔5,所述导灰环2的底端面与滤芯套件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导灰环2的内壁围成上下开口的空腔,此空腔与滤芯套件连通,所述第一喷雾组件设置于喷雾腔5中,所述第二喷雾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腔3中,所述吸风组件设置于第三容纳腔4中,所述吸风组件的吸风面靠近吸风通道,所述吸风组件的出风面与第一喷雾组件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出水口与第一喷雾组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喷雾组件的喷雾端穿过喷雾腔5后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喷雾端依次穿过第二容纳腔和喷雾腔5后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连通。本烟灰缸中设计有两种喷雾方式,在有效防止烟灰四处飘散的同时帮助熄灭烟头。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喷雾组件包括水箱6和设置在水箱6中的雾化片7;所述第二容纳腔3的侧壁开有第一出雾孔,喷雾腔5的侧壁开有与第一出雾孔相配合的导雾孔,所述喷雾腔5的底部开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出雾孔8。导雾孔和第一出雾孔中插入一根导雾管25,雾化片7通电后震动起雾,水雾经过导雾管25进入喷雾腔5中,再经喷雾腔5底部的第二出雾孔8落入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帮助熄灭烟头和防止烟灰四处飘散。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喷雾组件包括喷头11,第一计量器9和第二计量器10;所述第一计量器9的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水箱6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计量器9的另一端与喷头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器10的一端通过导风管22与涡轮扇12的出风面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器10的另一端与喷头11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喷雾腔5的底部开有第三出雾孔21,所述喷头11的喷嘴口20穿过第三出雾孔21后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第一计量器9和第二计量器10用于控制进入喷头11中的水和空气的比例,保证喷雾均匀。喷头11的喷嘴口20喷出的水雾直接落入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帮助熄灭烟头和防止烟灰四处飘散。其中,导水管的一端与水箱6底部的出水口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容纳腔3和喷雾腔5的内壁与第一计量器9的进水口连接;导风管22的一端靠近涡轮扇12的出风面,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容纳腔4的内壁、第二容纳腔3和喷雾腔5的内壁后与第二计量器10的进风口连接。

  为了防止堵塞喷嘴口20,提高第一计量器9和第二计量器10和喷头11的使用寿命,在第一计量器9的进口端设置第一过滤器,在第二计量器10的进口端设置第二过滤器。

  所述滤芯套件包括均呈环状的且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内衬层、活性炭多孔层、熔喷无纺布层和不锈钢多孔网层24;所述不锈钢多孔网层设置于熔喷无纺布层的外侧,所述熔喷无纺布层设置于活性炭多孔层的外侧,所述活性炭多孔层设置于内衬层的外侧。内衬层采用低克重的纺粘无纺布或热轧无纺布,其用于阻隔烟灰等杂质。不锈钢多孔网层24起支撑作用,活性炭多孔层可以过滤烟雾中的异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阻隔效率为PM2.5或PM0.3的熔喷无纺布层。采用此种分级过滤的方式,能有效去除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证人体健康。不锈钢多孔网层24的内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挂针或粘扣,熔喷无纺布层、活性炭多孔层和内衬层通过挂针或粘扣与不锈钢多孔网层连接,通过此设置方便更换、拆装熔喷无纺布层、活性炭多孔层和内衬层。

  如图2所示,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导风环26、涡轮扇12和带动涡轮扇12转动的电机13,所述涡轮扇12的吸风面与吸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环26套设在涡轮扇12出风面的外周,所述导风环26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22与第二计量器10的一端连通。第二容纳腔3和第三容纳腔4的侧壁开有风道,导风管22置于风道中,导风管22的一端靠近导风环26的出风口,导风管2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容纳腔3和喷雾腔5后与第二计量器10的一端连接。第一容纳腔中的烟雾经滤芯套件的分级过滤后,在涡轮扇的作用下经导风环、导风管进入到喷头11中用于形成喷雾。通过此设置,实现了对烟雾的循环净化,有效提高烟雾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其中,涡轮扇12为涡轮增压扇。所述导风环26的内壁呈锥形,直径较大的一端围绕在涡轮扇12的外周,直径较小的一端位出风口与导风管22连接,导风环26用于笼烟,净化后的烟气沿导风环26流至导风管22中。

  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所述第二壳体15与第一壳体14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4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15具有上下分隔的第二容纳腔3和第三容纳腔4。

  所述第一壳体14的下层空间的侧壁内部开有环形槽27,此环形槽27通过通道部28与第一壳体14的下层空间连通,环形槽24与第三容纳腔4连通,此环形槽27和通道部28组成所述吸风通道。滤芯组件中的不锈钢多孔网层的外侧贴紧第一壳体14下层空间的侧壁,第一壳体14下层空间内的烟气,在涡轮扇12的作用下,经滤芯组件过滤后经通道部进入环形槽27,随后经环形槽进入第三容纳腔4。

  第二壳体15的上端面开有储烟槽16,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上端面开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与水箱6连通,所述第二壳体15的侧面设有开关19,第二壳体15的底部安装有电池17。第二壳体15中设置有电路板,开关19、电池17、电机13、雾化片7、第一计量器9、第二计量器10、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与电路板连接。日常使用时,采用硅胶塞23堵住注水孔。

  所述第三容纳腔4的内壁和不锈钢多孔网层24的外侧和吸风通道均涂覆有纳米除菌涂层。进一步净化烟雾,实现循环再利用。

  所述导灰环2和第一壳体的上端面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烟槽18。方便使用者放置点燃的香烟。

  具体使用时:未熄灭的烟头经导灰环2落入第一容纳腔的底部,在涡轮扇12的作用下烟雾经滤芯组件过滤后进入导风管22,后经导风管22进入到喷头11中与水箱6输出的水混合后形成水雾喷至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雾化片7震动起雾,水雾经过导雾管25进入喷雾腔5中,再经喷雾腔底部的第二出雾孔8落入第一容纳腔的下层空间,在喷头11和雾化片7的作用下帮助熄灭烟头和防止烟灰四处飘散。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循环净化无烟烟灰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