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烟草用品> 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独创技术25268字

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2021-03-22 09:32:49

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发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溶胶发生器通过其内部配置的雾化组件吸收储油腔内的烟油,再将吸收的烟油雾化而产生气溶胶。现有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放置于贯穿于储油腔的通道内,并在通道的侧壁开设过油孔,使得雾化组件的侧边吸收经由过油孔流入的烟油。这样的侧部进油结构由于过油孔的高度总是高于储油腔底部的高度,从而处于储油腔底部的烟油无法进入过油孔而被雾化组件吸收和雾化,造成储油腔内的烟油浪费。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旨在提供一种顶部吸油的雾化组件,方便装配,同时便于油液吸收完全,减少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包括壳体、具有雾化通道的加热组件、和导电接触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电接触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壳体顶端的端面设有出气孔以及至少一过油孔,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遮挡所述至少一过油孔,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导油件、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导油件、以及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嵌入所述第一导油件内,所述第一导油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顶端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导油件填充所述间隙,并遮挡所述至少一过油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雾化通道。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油件采用多孔陶瓷材料,所述第二导油件采用导油棉。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发热件卷成与所述雾化通道同轴的柱状结构,且两端分别引出用于与导电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过油孔以所述出气孔为中心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顶端的端面。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其还包括夹持于所述加热组件和壳体之间的第一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加热组件与壳体之间的缝隙。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的外周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圈,所述筒状本体套设于凸台型的加热组件的一部分,且筒状本体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加热组件的台阶面弹性抵接,所述至少一第一凸圈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弹性抵接。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筒状本体远离所述台阶面的一端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圈,所述至少一第二凸圈弹性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且第二凸圈的凸伸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圈凸伸的高度。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筒状本体的内侧壁设有环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相互间隔的两过线孔,以使得发热件两端引出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经由相应的过线孔而与导电接触件电连接。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筒状本体远离所述台阶面的一端的内侧壁呈喇叭型,其内径沿远离台阶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顶壁以及中空柱状的侧壁,所述顶壁设有所述出气孔和至少一过油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贴合于所述顶壁,所述导电接触件紧固于所述侧壁远离顶壁的一端。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出气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以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出气孔远离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设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内壁或者外壁设有螺纹,以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周套接有至少一第二密封件、或者壳体的外周设有外螺纹,以形成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外部结构形成密封连接或者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外部结构。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其中,包括盖体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盖体沿轴向方向穿设有导气管,所述盖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并罩盖于所述雾化组件,以形成储油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出气孔相连并贯穿所述储油腔。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具有雾化通道的加热组件、和导电接触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电接触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壳体顶端的端面设有出气孔以及至少一过油孔,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遮挡所述至少一过油孔,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通过将过油孔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形成顶部进油结构,不仅便于装配,还能使烟油完全被加热组件吸收并雾化,提高烟油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6,其为本发明提出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100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100包括壳体1、具有雾化通道4的加热组件2、和导电接触件3,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电接触件3紧固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并与所述加热组件2电连接,所述壳体1顶端的端面设有出气孔11以及至少一过油孔12,所述加热组件2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并遮挡所述至少一过油孔12,所述雾化通道4与所述出气孔11相连通。本实施例通过将过油孔12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形成顶部进油结构,不仅便于装配,还能使烟油完全被加热组件2吸收并雾化,提高烟油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1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包括顶壁13和侧壁14,所述侧壁14呈中空柱状,所述顶壁13与所述侧壁14一端相连,以封闭侧壁14的一端,另一端即为所述安装槽15的开口端。所述顶壁13设有所述出气孔11和至少一过油孔12。其中,所述出气孔11与所述雾化通道4相连通,这样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经由所述雾化通道4而流入出气孔11,进而供用户吸食。所述加热组件2容置于所述安装槽15内,且贴合于所述顶壁13。当雾化组件100安装于外部结构时,油液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顶部的过油孔12向下流,并被加热组件2吸收雾化。这样相比于现有从侧部吸油的结构,本实施例顶部吸油的结构有利于烟油全部被吸收雾化,不会残留,从而提高了烟油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第一导油件21、第二导油件23和发热件22。所述第一导油件21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发热件22嵌入所述第一导油件21内,以雾化第一导油件21吸收的烟油。所述发热件22可以与第一导油件21一体烧结,也可以塞入第一导油件21内。所述发热件22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片或者发热网等。优选的,所述发热件22卷成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柱状结构,其两端分别引出用于与所述导电接触件3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导油件21可以多孔材料制成,例如多孔陶瓷、棉花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油件21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其相比于传统的导油棉更加耐高温,因而在直接与发热件22接触时不会出现烧焦的现象。

  进一步,由于多孔陶瓷材料硬度较大且不具备弹性和延展性,因而当第一导油件21从所述安装槽15的开口端塞入时,所述第一导油件21难以完全贴合于所述安装槽15的顶壁,因而所述第一导油件21与所述顶壁13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防止大量烟油从过油孔12经由所述缝隙而流入安装槽15内,所述第二导油件23夹持于所述第一导油件21和顶壁13之间,以充分填充第一导油件21与顶壁13之间的间隙,并遮挡所述至少一过油孔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油件21采用导油棉材料。这样可以利用导油棉的蓬松柔软的特性,完全填充所述间隙。同时导油棉本身可以吸收油液,这样油液经由所述过油孔12首先被第一导油件21缓慢吸收,在第一导油件21饱和后,再缓慢的流入第二导油件23,并由发热件22雾化。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油液流入安装槽15内,超出第一导油件21的吸收能力,造成油液堆积在安装槽15内并渗出安装槽15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油件23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雾化通道4;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11相连通,以使得所述雾化通道4与所述出气孔11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所述出气孔11三者同轴,这样可以使得过气通道容量最大,使得气流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至少一过油孔12可以为1个、2个或者多个。优选的,所述过油孔12为多个,多个过油孔12围绕所述出气孔11均匀分布。即以所述出气孔11为中心而围成环形,且相邻过油孔12之间形成的弧度相等。这样保证油液从各个位置的过油孔12流入安装槽15内,并被第二导油件23吸收,有利于第二导油件23各个部位均匀吸收油液,有利于提高雾化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油液从第一导油件21与安装槽15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渗出安装槽15,所述雾化组件100还包括夹持于第一导油件21和壳体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5,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5填充加热组件2与壳体1之间的缝隙。相比于现有侧部吸油加热组件2需要利用导油件侧部的表面吸收油液,因而难以在导油件侧部设置密封件,以免造成油液被阻隔而无法被导油件吸收。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导油件的侧部或者底部灵活配置密封件,这样不影响油液吸收效率,同时起到提高雾化组件100防漏油性能的作用。

  进一步,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5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或者硅橡胶等材料制成,其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51。所述筒状本体51套设于所述加热组件2并容纳于所述安装槽15内,且筒状本体51的外周与所述安装槽15的侧壁14弹性抵接,以密封加热组件2和安装槽15侧壁之间的缝隙。优选的,所述筒状本体51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凸圈52,所述至少一第一凸圈52与所述安装槽15的侧壁14弹性抵接。通过至少一第一凸圈52与安装槽15的侧壁14形成间隔的面接触,有利于减小筒状本体51的安装阻力,便于安装。

  所述筒状本体51可以套接于加热组件2的整个外周,也可以套接于加热组件2的一部分。所述筒状本体51内部中空的形状与所述加热组件2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油件21的外部轮廓呈凸台型,其包括第一柱体211和第二柱体212,所述第一柱体21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212的外径,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为了节省雾化组件100在径向方向上的空间,所述筒状本体51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212,且筒状本体51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弹性抵接,同时所述至少一第一凸圈52弹性抵接于所述安装槽15的侧壁14,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筒状本体51也可以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211,以密封第一柱体211与安装槽15的侧壁14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所述筒状本体51远离所述台阶面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圈53。所述至少一第二凸圈53弹性抵接于所述安装槽15的内侧壁,且第二凸圈53相对于所述筒状本体51向外凸伸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圈52凸伸的高度。即所述第二凸圈53与所述安装槽15的内侧壁之间的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凸圈52与所述安装槽15的内侧壁之间的作用力。这样既可以增大筒状本体51与安装槽15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起到支撑筒状本体51的作用,还可以减小筒状本体51的安装阻力。

  进一步,所述筒状本体51的内侧壁设有环形的安装板54。所述安装板54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过线孔541和第二过线孔(图中未示出)。从所述发热件22两端引出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541和第二过线孔,而与所述导电接触组件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筒状本体51的内侧壁沿轴向方向设有两导向槽511。所述导向槽511一端延伸至所述筒状本体51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油件21的开口端,另一端延伸至相应的过线孔,以引导两条引线穿过相应的过线孔。所述安装板5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通过所述安装板54不仅可以分离两个引线,防止短路,还可以对发热件22进行限位和定位,防止加热组件2在筒状本体51内转动,扭断两条引线并损坏加热组件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电接触件3包括正极接触33、负极接触31和绝缘件32。所述负极接触31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套接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这样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雾化通道4相连通。所述安装孔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件32容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套接于所述正极接触33,且分别与所述正极接触33和安装孔内壁弹性抵接。通过绝缘件32隔绝正极接触33和负极接触31,同时将正极接触33紧固于负极接触31内。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正极接触33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负极接触31电连接。

  进一步,安装孔的孔壁设有至少一进气孔311,所述进气孔311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从而所述进气孔311与所述雾化通道4相连通。所述至少一进气孔311沿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均匀分布。各进气孔311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也可以错落分布。外界空气可以依次经由所述进气孔311、安装孔、而进入雾化通道4,在雾化通道4产生气溶胶,再从所述出气口流出,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壳体1底端的端面以及筒状本体51底端的端面均抵接于所述安装台阶,以实现限位。由于所述筒状本体51套设于所述加热组件2,因而所述筒状本体51内部中空的部分与所述雾化通道4相连通。为了使得外界空气在进入安装孔后能顺利流入安装孔内,所述筒状本体51底端(远离所述台阶面的一端)的侧壁呈喇叭型,其内径沿远离台阶面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供气流流动的口径逐渐增大,还可以引导气流流向,提高气流的流通效率。

  优选的,所述正极接触33为柱状结构,其沿轴向方向设有第一通气孔331,所述第一通气孔331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孔331为盲孔,且第一通气孔33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331和所述至少一第二通气孔形成用于触发气动开关的触发气道。当雾化组件100装配于具有气动开关的气溶胶发生器主体时,所述触发气道一端与所述气动开关相连通,另一端与雾化通道4相连通。这样雾化组件100不进可以应用于按键触发的气溶胶发生器,还可以应用于气动触发的气溶胶发生器,提高了该雾化组件100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以形成所述连接部。这样,所述连接部可以与设有外螺纹的导气管形成螺纹连接,从而将所述雾化组件100紧固于外部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在所述出气孔11远离所述壳体1顶端的一端凸伸一通气柱16,所述通气柱16的内壁或者外壁设有螺纹7,形成所述连接部。该连接部可以与适配的导气管201螺纹连接,从而形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通气柱16包括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所述第一连接部161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顶端垂直连接,且与壳体1内的加热组件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162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6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相对应的,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在外部结构的导气管201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当所述第二连接部162容置于所述导气管201内时,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适配连接。这样即使得所述加热组件2、第一连接部161、第二连接部162以及导气管201依次连通,从而从加热组件2产生的气溶胶可以依次流入所述导气管201,再从导气管201流出所述雾化装置,以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16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外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1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连接处形成一定位台阶163。当所述第二连接部162与所述螺纹孔适配连接时,所述导气管201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定位台阶163。通过所述定位台阶163对外部结构进行定位,同时提供支撑。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162靠近所述定位台阶163的一端设有开槽1621,所述开槽内可以放置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第二密封件。当第二连接部162通过螺纹与外部结构相连时,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填充第二连接部162与外部结构之间的缝隙,防止油液进入通气柱16,进而流入雾化通道3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6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一端呈锥形,该锥形结构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方向逐渐减小。即该锥形结构外径最大处延伸至所述定位台阶163,这样增大了所述定位台阶163的承载面积,有利于提高所述定位台阶163的强度,从而保证可拆卸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周套接有至少一第三密封件6以形成所述连接部。这样通过将外部结构套接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三密封件6弹性抵接,而形成过盈配合。进一步,还可以在壳体1的外周设置至少一用于放置所述第三密封件6的环形开槽141。通过所述环形开槽141限制第三密封件6的位置,防止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移动,导致密封或者过盈失效。当然,还可以在壳体1的外周设置外螺纹,在外部结构设置适配的螺纹孔,通过将整个雾化组件100拧入外部结构,来形成可拆卸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部的设置方式和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其可以组合使用,可以根据实际结构采用其他方式与外部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包括盖体200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100,所述盖体200沿轴向方向穿设有导气管201,所述盖体201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雾化组件100可拆卸连接,并罩盖于所述雾化组件100,以形成储油腔30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气管201与所述出气孔11或者通气柱16相连,并贯穿所述储油腔300。所述加热组件2位于储油腔300的下方,且所述过油孔12连通所述储油腔300与所述加热组件2。该雾化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气溶胶发生器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