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一种新型换热管独创技术7678字

一种新型换热管

2021-02-27 01:30:57

一种新型换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管。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tubularexchanger)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中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

  但目前的列管式换热器在热交换的过程中易产生死角,且提高了换热管的能耗,因此这是一种很不经济和落后的技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不易产生死角的换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换热管。本实用新型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死角,从而降低了换热管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换热管本体内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由多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散热单元构成,散热单元顶部与换热管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散热单元内设有散热腔,换热管本体与散热片之间构成换热管外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腔设在散热单元内,区别于传统列管换热器工字型导流板导流流体所产生的死角,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腔为直通道且无需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中不会产生死角,从而降低了换热管的能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换热管本体内以自身的中心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个散热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腔的中心线与散热单元的中心线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单元内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多个通孔设在散热腔的两侧,且通孔与散热腔构成换热管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单元内的散热腔可增大管内的导热面积,且散热腔为直通道,使流体通过时不产生阻力,从而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率。

  (2)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列管换热器工字型导流板导流流体所产生的死角,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腔为直通道且无需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中不会产生死角,从而降低了换热管的能耗。

  (3)本实用新型中通孔也为直通道,且在散热腔的基础上增大了流体的流量,因通孔为圆形,且无需利用导流板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

  (4)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腔的中心线与散热单元的中心线一致,可使流体流动具有规律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管本体,11换热管外腔,2散热片,21散热单元,211主体弧线,212直线段,213连接弧线,3换热管内腔,31散热腔,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新型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1,换热管本体1内设有散热片2,散热片2由多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散热单元21构成,散热单元21顶部与换热管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散热单元21内设有散热腔31,换热管本体1与散热片2之间构成换热管外腔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换热管本体1内以自身的中心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个散热单元 2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腔31的中心线与散热单元21的中心线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单元21内设有多个通孔32。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多个通孔32设在散热腔31的两侧,且通孔32与散热腔31构成换热管内腔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单元21的横截面由主体弧线211、直线段212、连接弧线213构成,主体弧线为圆心角为280°~340°的圆弧线,连接弧线为圆心角为90°的圆弧线。

  在本实施例中,因散热腔31、通孔32是直通道且无需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从而降低了换热管的能耗,且多个散热单元21环形阵列在换热管本体1内,可使换热管中的流体快速换热,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换热效率;多个通孔32可增加流体的流量,因通孔32为圆形,且无需利用导流板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

  具体的,散热腔31的中心线与散热单元21的中心线一致,可使流体流动具有规律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给出了散热片2由4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散热单元21构成,即:一种新型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本体1,换热管本体1内设有散热片2,散热片2由4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散热单元21构成,散热单元21顶部与换热管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散热单元21内设有散热腔31,换热管本体1与散热片2之间构成换热管外腔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换热管本体1内以自身的中心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个散热单元 2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腔31的中心线与散热单元21的中心线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单元21内设有多个通孔32。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多个通孔32设在散热腔31的两侧,且通孔32与散热腔31构成换热管内腔3。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单元21的横截面由主体弧线211、直线段212、连接弧线213构成,主体弧线为圆心角为300°的圆弧线,连接弧线为圆心角为90°的圆弧线。

  在本实施例中,4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散热单元21环形阵列在换热管本体1内,并与换热管本体1之间构成换热管外腔11。因散热腔31、通孔32是直通道且无需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从而降低了换热管的能耗,且多个散热单元21环形阵列在换热管本体1内,可使换热管中的流体快速换热,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换热效率;多个通孔32可增加流体的流量,因通孔32为圆形,且无需利用导流板导流流体,因此流体在流动热交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死角;

  具体的,主体弧线211为圆心角为300°的圆弧线连接连接弧线213为圆心角为90°的圆弧线。其中主体弧线211圆心角并不局限于此,根据传热介质不同,可以选择为280°~340°。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新型换热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