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流体压力技术> 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独创技术5192字

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

2021-02-07 13:59:09

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伺服油缸,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液压伺服系统的位移传感器是轧机带材厚度控制的重要检测元件,它分为内置式位移传感器和外置式位移传感器。如果选用外置式位移传感器,通常轧机每个伺服油缸的对角线上安装有两个位移传感器,用来检测伺服油缸活塞的实际位移,通过位移传感器把伺服油缸的实际位移传送给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系统。由于伺服油缸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始终处于调节(上下运动)状态才能保证带材的厚差在正常控制范围之内,但同时还必须设置油缸活塞防转装置,才能保证位移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结构复杂,造成设计、加工、装配困难,造成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现有技术中,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存在以下缺点:设计、制造成本增加,安装、使用维护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制造、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的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包括防转杆体,防转杆体的上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段,在伺服油缸防尘装置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段连接于螺纹通孔内,防转杆体的下端穿过伺服油缸缸套上的第一定位孔后伸入伺服油缸缸体上的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通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在防转杆体上设置有旋拧部,旋拧部位于伺服油缸防尘装置与伺服油缸缸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旋拧部的圆周侧面是由若干个旋拧平面组成的多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光孔。

  进一步的,防转杆体与第一定位孔、防转杆体与第二定位孔均为间隙配合。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转杆体,其加工、安装简单,后期维护和保养方便,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转杆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转杆体;11、旋拧部;12、螺纹段;2、伺服油缸防尘装置;3、伺服油缸缸套;4、伺服油缸缸体;5、位移传感器;6、伺服油缸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包括防转杆体1,防转杆体1的上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段12,在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段12连接于螺纹通孔内,防转杆体1的下端穿过伺服油缸缸套3上的第一定位孔后伸入伺服油缸缸体4上的第二定位孔内,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光孔;所述螺纹通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为了便于操作防转杆体1,在防转杆体1上设置有旋拧部11,旋拧部11位于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与伺服油缸缸套3之间,所述旋拧部11的圆周侧面是由若干个旋拧平面组成的多平面结构,操作时候,通过扳手卡主旋拧部11即可方便操作。

  另外,作为优选,旋拧部11的外接圆直径小于防转杆体1的杆体直径。

  为了确保防转杆体1的上下滑动顺畅,防转杆体1与第一定位孔、防转杆体与第二定位孔均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防转杆体1的螺纹段12和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采用的是螺纹连接,依靠扳手卡主防转杆体的旋拧部11,转动防转杆体1使得防转杆体上端的螺纹段12安装于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上的螺纹孔内;伺服油缸活塞6的小端和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可以把伺服油缸活塞6、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和防转杆体1看成一个整体,伺服油缸缸套3和伺服油缸缸体4依靠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伺服油缸的位移传感器5安装于伺服油缸缸体4两侧,当伺服油缸活塞6上下运动时,防转杆体1也跟随伺服油缸活塞6上下运动;位移传感器5的可移动端和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的下平面接触,当伺服油缸活塞6和防转杆体1作为一个整体上下运动时,位移传感器5的活动端也靠自身弹簧紧靠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的下平面上下运动;防转杆体1的下端部始终位于伺服油缸缸体4的定位孔内运动,保证了伺服油缸防尘装置2相对于位移传感器5的活动端没有相对移动,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伺服油缸活塞防转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