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独创技术26160字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2020-11-13 09:26:39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防止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进行边坡治理,其中,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或者抗滑性与预应力索的结合,属于是常用的边坡治理用支护结构。边坡按地质成分自外而内可分为滑坡体和滑床,其中滑坡体又称为非稳定区,相对的,滑床被称为稳定区,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是通过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用于支挡滑坡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

  相关技术的公开号为CN1090981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边坡滑坡加固施工方法,属于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S1,在滑坡的顶面覆盖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延伸至边坡未出现滑坡处并固定;S2,在防护网的顶面浇注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S3,在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的顶面布设桩位,注浆形成连接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防护网、滑坡和边坡内部的桩柱,提高了滑坡治理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滑坡治理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桩柱设置于边坡内部,用于对未出现滑坡处的土壤进行防护,此类设计对于边坡的土质要求高,当边坡的土质较软时,桩柱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发挥良好的护坡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桩柱能够对土质较软的边坡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该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非稳定区的坡面上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在稳定区的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沿稳定区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并连通;

  (2)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上共同设置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的桩柱,所述桩柱远离非稳定区坡面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支护组件还包括与桩柱端部固定并与第三安装孔插接配合的钻头;

  (3)在桩柱贯穿开设柱形通孔,所述柱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桩柱的轴向平行,所述钻头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钻头的一端延伸出桩柱外侧,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与稳定区的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

  (4)在非稳定区的坡面上铺设种植网,所述桩柱远离钻头的一端贯穿种植网并与之固定,并在所述种植网上种植香根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区与非稳定区之间通过支护组件相连,且桩柱内的螺纹杆与稳定区的坡面之间通过加固组件连接,以此增强了桩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桩柱在土质松软的地区仍能发挥良好的护坡作用。此外,在种植网上种植香根草,香根草的根系发达,能穿至地下2-3米,这就使得它们能紧紧粘住土壤颗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非稳定区的边坡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活动块、与活动块侧壁铰接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铰接的燕尾块,所述桩柱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槽以及供燕尾块穿过的通孔,所述通槽、通孔、柱形通孔互相连通,所述稳定区的坡面上开设有与燕尾块滑移连接的燕尾槽,且所述燕尾槽与通孔位置对应并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桩柱前,燕尾块位于桩柱的通孔中,工作人员需转动桩柱并使得燕尾块的位置与燕尾槽的位置对应,随后将桩柱依次贯穿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直至钻头与第三安装孔插接,此时,桩柱通孔中的燕尾块与燕尾槽位置对应,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块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燕尾块即可由桩柱通孔进入燕尾槽内并沿燕尾槽滑动,由于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配合,因此,在燕尾块、连接杆、活动块以及螺纹杆的共同作用下,桩柱对稳定区和非稳定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有利于降低非稳定区坡面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弧形表面与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片关于钻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稳定区靠近第三安装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定位片配合的定位槽,且两个所述定位槽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定位槽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的延伸方向平行,当工作人员将桩柱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后,只需转动桩柱,使得钻头上的两个定位片分别与两个定位槽插接,即可使得桩柱上的通孔的位置与燕尾槽的位置对应,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桩柱,并使得桩柱上的通孔与燕尾槽位置对应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桩柱远离第三安装孔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驱使螺纹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螺纹杆上的从动齿轮、转动安装于固定板上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远离固定板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操作杆,所述从动齿轮与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螺纹杆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杆推动主动齿轮,使得与主动齿轮固定的转动轴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以便活动块沿螺纹杆的轴向向靠近稳定区的一侧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手动转动螺纹杆并使得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稳定区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由燕尾槽向远离非稳定区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燕尾槽连通,所述稳定区上设置有固定燕尾块的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的插接杆、与插接杆远离非稳定区的一端固定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内壁固定,所述燕尾块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杆插接的插接槽;所述燕尾块远离螺纹杆轴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抵接块远离螺纹杆轴线一侧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插接杆靠近非稳定区一侧的表面与插接杆靠近螺纹杆轴线一侧的表面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导接面,且所述导接面与抵接块的倾斜面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过程中,抵接块的倾斜面逐渐向插接杆上的导接面一侧靠近,当抵接块的倾斜面与插接杆的导接面抵接并继续移动时,插接杆逐渐收缩至第一安装槽内,活动板沿第二安装槽滑动,弹簧逐渐收缩,当燕尾块上的插接槽与插接杆位置对应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接杆与燕尾块上的插接槽插接,从而对燕尾块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增强桩柱与稳定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通槽远离桩柱轴线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一阻隔网,所述燕尾槽靠近非稳定区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二阻隔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进入燕尾槽内并阻碍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概率;通过设置第二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非稳定区内的土壤由通槽进入柱形通孔内,而影响活动块沿螺纹杆轴向移动的概率,有利于燕尾块顺利进入燕尾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桩柱轴线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利刃部,所述燕尾块远离稳定区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利刃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利刃部,当活动块沿螺纹杆的轴向向靠近稳定区一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利刃部对第一阻隔网起到了良好的割开作用,避免了第一阻隔网对连接杆沿通槽移动产生阻碍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二利刃部,当燕尾块沿燕尾槽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利刃部对第二阻隔网起到了良好的割开作用,避免了第二阻隔网对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产生阻碍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螺纹杆侧壁固定的第一卡块以及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帽;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转动轴侧壁固定的第二卡块以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转动轴螺纹连接的第二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只需拧下第一螺帽,即可对从动齿轮进行安装或拆卸,通过拧下第二螺帽,即可对主动齿轮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通过驱动组件将加固组件与稳定区连接完毕后,将固定板远离稳定区一侧的转动轴以及螺纹杆均截去,以便将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应用到其他段的高速公路护坡施工中去。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稳定区与非稳定区之间通过支护组件相连,且桩柱内的螺纹杆与稳定区的坡面之间通过加固组件连接,以此增强了桩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桩柱在土质松软的地区仍能发挥良好的护坡作用;此外,在种植网上种植香根草,香根草的根系发达,能穿至地下2-3米,这就使得它们能紧紧粘住土壤颗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非稳定区的边坡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本申请中,当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过程中,抵接块的倾斜面逐渐向插接杆上的导接面一侧靠近,当抵接块的倾斜面与插接杆的导接面抵接并继续移动时,插接杆逐渐收缩至第一安装槽内,活动板沿第二安装槽滑动,弹簧逐渐收缩,当燕尾块上的插接槽与插接杆位置对应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接杆与燕尾块上的插接槽插接,从而对燕尾块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增强桩柱与稳定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进入燕尾槽内并阻碍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概率;通过设置第二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非稳定区内的土壤由通槽进入柱形通孔内,而影响活动块沿螺纹杆轴向移动的概率,有利于燕尾块顺利进入燕尾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高速公路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高速公路护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支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申请实施例的支护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非稳定区;11、第一安装孔;12、种植网;2、稳定区;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燕尾槽;231、第二阻隔网;24、定位槽;25、第一安装槽;26、第二安装槽;3、支护组件;31、桩柱;311、柱形通孔;312、通槽;3121、第一阻隔网;313、通孔;314、固定板;32、钻头;321、定位片;322、螺纹杆;4、加固组件;41、活动块;42、连接杆;421、第一利刃部;43、燕尾块;431、第二利刃部;432、插接槽;433、抵接块;5、驱动组件;51、从动齿轮;511、第一卡槽;52、转动轴;53、主动齿轮;531、第二卡槽;54、操作杆;6、第一固定组件;61、第一卡块;62、第一螺帽;7、第二固定组件;71、第二卡块;72、第二螺帽;8、固位组件;81、插接杆;811、导接面;82、活动板;8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参照图1-2,该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11,在稳定区2的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21和第三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三安装孔22沿稳定区2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一安装孔11位置对应并连通;

  (2)在稳定区2和非稳定区1上共同设置支护组件3,支护组件3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桩柱31以及与桩柱31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端固定的钻头32,桩柱31远离非稳定区1坡面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21插接配合,且钻头32与第三安装孔22插接配合;

  (3)在桩柱31贯穿开设柱形通孔311,柱形通孔311的延伸方向与桩柱31的轴向平行,钻头32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22,螺纹杆322远离钻头32的一端延伸出桩柱31外侧,螺纹杆322上设置有与稳定区2的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4;

  (4)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铺设种植网12,桩柱31远离钻头32的一端贯穿种植网12并与之固定,并在种植网12上种植香根草。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稳定区2由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如凝结的混凝土,且稳定区2的坡面与非稳定区1的坡面平行。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均为圆柱形槽状结构,第二安装孔2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1的轴线重合,并与非稳定区1的坡面垂直。第三安装孔22为圆锥形槽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二安装孔21的轴线重合,第三安装孔22的截面圆直径自稳定区2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递减。桩柱31为圆柱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一安装孔11的轴线重合。柱形通孔311的轴线与桩柱31的轴线重合,且螺纹杆322的轴线与柱形通孔311的轴线重合。

  参照图3及图4,加固组件4包括活动块41、连接杆42以及燕尾块43,活动块41为圆块状结构,活动块41套设于螺纹杆322上并与螺纹杆322螺纹连接。连接杆42为方形杆状结构,其一端与活动块41侧壁铰接,桩柱31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杆42穿过的通槽312。通槽312与柱形通孔311连通,且通槽312的长度方向与桩柱31的轴向平行。燕尾块43为横截面呈燕尾形的块状结构,燕尾块43靠近非稳定区1坡面一侧的侧壁与连接杆42远离螺纹杆322轴线的一端铰接,桩柱31侧壁上开设有供燕尾块43穿过的通孔313,结合图2所示,稳定区2的坡面上开设有与燕尾块43滑移连接的燕尾槽23。燕尾槽23的延伸方向与稳定区2坡面的倾斜方向平行,燕尾槽23的尺寸自稳定区2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递减,通孔313的位置与燕尾槽23对应,且通孔313与燕尾槽23、通槽312以及柱形通孔311均连通。

  参照图2,稳定区2靠近第三安装孔22的位置上开设有定位槽24,定位槽24设有两个,两个定位槽24关于第三安装孔22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两个定位槽24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23的延伸方向平行。结合图4所示,钻头32的弧形表面上固定有定位片321,定位片321为与定位槽24插接配合的片状结构,定位片321的位置与通孔313的位置对应,定位片3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片321关于的轴线对称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定位片321与定位槽24之间的卡接作用,确定两个通孔313的位置分别与桩柱31两侧的燕尾槽23相对应,以便使得燕尾块43的位置与燕尾槽23的位置相对应。

  参照图2,桩柱31上设有固定板314,固定板314为圆板状结构,固定板314的轴线与桩柱31的轴线重合,固定板314靠近稳定区2一侧的表面与桩柱31远离钻头32的一端固定。固定板314与螺纹杆322上共同安装有驱动组件5,用于驱使螺纹杆322转动,结合图3及图4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从动齿轮51、转动轴52、主动齿轮53以及操作杆54。从动齿轮51的轴线与螺纹杆322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螺纹杆322上,且从动齿轮51与螺纹杆322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6可拆卸连接。转动轴52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固定板314的轴线重合,转动轴52转动安装于固定板314上。主动齿轮53的轴线与转动轴52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上,且主动齿轮53与转动轴52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组件7可拆卸连接。操作杆54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转动轴52的轴线重合,且操作杆54的一端与主动齿轮53远离固定板314一侧的侧壁靠近主动齿轮53边缘的位置固定。当工作人员将桩柱31与第一安装孔11以及第二安装孔21均插接,钻头32与第三安装孔22插接,且钻头32上的定位片321与稳定区2上的定位槽24卡接,此时,燕尾块43的位置与燕尾槽23的位置对应,为增强桩柱31与稳定区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杆54推动主动齿轮53,使得主动齿轮53绕转动轴52的轴线转动,以此使得与主动齿轮53啮合的从动齿轮51以及与从动齿轮51固定的螺纹杆322转动,由于活动块41与螺纹杆322螺纹连接,连接杆42与通槽312滑移连接,且燕尾块43与燕尾槽23滑移连接,从而使得燕尾块43逐渐从通孔313内滑移至燕尾槽23中,在燕尾块43、连接杆42、螺纹杆322以及桩柱31的配合作用下,增强了桩柱31与稳定区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非稳定区1与稳定区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5,第一固定组件6包括第一卡块61和第一螺帽62,第一卡块61为矩形块状结构,第一卡块61固定于螺纹杆322侧壁上,且从动齿轮51靠近固定板314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卡块6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511。第一螺帽62设置于从动齿轮51远离固定板314的一侧,其套设于螺纹杆322上并与螺纹杆322螺纹连接,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拧紧第一螺帽62并对从动齿轮51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拧下第一螺帽62时,即可对从动齿轮51进行拆卸。第二固定组件7包括第二卡块71和第二螺帽72,第二卡块71为矩形块状结构,第二卡块71固定于转动轴52侧壁上,且主动齿轮53靠近固定板314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块71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槽531。第二螺帽72设置于主动齿轮53远离固定板314的一侧,其套设于转动轴52上并与转动轴52螺纹连接,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拧紧第二螺帽72并对主动齿轮53进行固定。结合图2所示,当工作人员拧下第二螺帽72时,即可对主动齿轮53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通过加固组件4对桩柱31与稳定区2连接完毕后,截去固定板314远离稳定区2一侧的螺纹杆322以及转动轴52,并将主动齿轮53和从动齿轮51应用到其他段的高速公路护坡工程中去,降低了螺纹杆322遭受外力转动而使得加固组件4的位置发生变动的概率。

  参照图4,通槽312远离桩柱31轴线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一阻隔网3121,第一阻隔网312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土工布或塑料,结合图2所示,通过设置第一阻隔网3121,以此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将桩柱31插入第一安装孔11过程中,非稳定区1内的土壤由通槽312进入桩柱31内,而使得活动块41沿螺纹杆322轴向移动遭受阻碍的概率。燕尾槽23靠近非稳定区1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二阻隔网231,第二阻隔网231亦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土工布或塑料,通过设置第二阻隔网231,以此降低了燕尾块43在沿燕尾槽23滑动的过程中,非稳定区1内的土壤进入燕尾槽23内,而影响燕尾块43移动的概率。

  参照图2及图4,连接杆42远离桩柱31轴线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利刃部421,通过设置第一利刃部421,当活动块41沿螺纹杆322的轴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42沿通槽312移动,第一利刃部421对第一阻隔网3121起到了良好的割开作用,降低了第一阻隔网3121对连接杆42的移动产生阻碍的概率。燕尾块43远离稳定区2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利刃部431,通过设置第二利刃部431,当燕尾块43沿燕尾槽23滑动的过程中,燕尾块43上的第二利刃部431对第二阻隔网231起到了良好的割开作用,降低了第二阻隔网231对燕尾块43沿燕尾槽23滑动的产生阻碍的概率。

  参照图2及图6,稳定区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5和第二安装槽26,第一安装槽25和第二安装槽26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安装槽25、第二安装槽26由燕尾槽23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依次设置,第一安装槽25与燕尾槽23连通,且第二安装槽26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安装槽25的横截面面积。稳定区2上设置有固位组件8,用于固定燕尾块43,且固位组件8包括插接杆81、活动板82以及弹簧83。插接杆81为方形杆状结构,其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5内,插接杆81的滑动方向与稳定区2的坡面垂直,且插接杆81靠近非稳定区1一侧的表面与插接杆81靠近螺纹杆322轴线一侧的表面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导接面811。活动板8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6内并与第二安装槽26滑移连接,活动板82靠近非稳定区1一侧的侧壁与插接杆81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端固定。弹簧8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6内,其一端与活动板82远离非稳定区1一侧的侧壁固定,弹簧8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6远离非稳定区1一侧的内壁固定。

  参照图6,燕尾块43远离非稳定区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杆81插接的插接槽432,且燕尾块43上设置有抵接块433。抵接块433为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块状结构,抵接块433固定于燕尾块43远离桩柱31轴线一侧的侧壁上,抵接块433远离螺纹杆322轴线一侧的表面为倾斜面,且抵接块433的倾斜面与插接杆81的导接面811配合。在燕尾块43沿燕尾槽23滑动的过程中,抵接块433的倾斜面逐渐向插接杆81上的导接面811一侧靠近,当抵接块433的倾斜面与插接杆81的导接面811抵接并继续移动时,插接杆81逐渐收缩至第一安装槽25内,活动板82沿第二安装槽26滑动,弹簧83逐渐收缩,当燕尾块43上的插接槽432与插接杆81位置对应时,在弹簧83的弹力作用下,插接杆81与燕尾块43上的插接槽432插接,从而对燕尾块43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增强桩柱31与稳定区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桩柱31与非稳定区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的实施原理为:稳定区2与非稳定区1之间通过支护组件3相连,且桩柱31内的螺纹杆322与稳定区2的坡面之间通过加固组件4连接,以此增强了桩柱3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桩柱31在土质松软的地区仍能发挥良好的护坡作用。此外,在种植网12上种植香根草,香根草的根系发达,能穿至地下2-3米,这就使得它们能紧紧粘住土壤颗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非稳定区1的边坡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本方案在安装桩柱31前,燕尾块43位于桩柱31的通孔313中,工作人员需转动桩柱31并使得燕尾块43的位置与燕尾槽23的位置对应,随后将桩柱31依次贯穿第一安装孔11以及第二安装孔21,直至钻头32与第三安装孔22插接,此时,桩柱31通孔313中的燕尾块43与燕尾槽23位置对应,为增强桩柱31与稳定区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杆54推动主动齿轮53,使得主动齿轮53绕转动轴52的轴线转动,以此使得与主动齿轮53啮合的从动齿轮51以及与从动齿轮51固定的螺纹杆322转动,由于活动块41与螺纹杆322螺纹连接,连接杆42与通槽312滑移连接,且燕尾块43与燕尾槽23滑移连接,从而使得燕尾块43逐渐从通孔313内滑移至燕尾槽23中,在燕尾块43、连接杆42、螺纹杆322以及桩柱31的配合作用下,桩柱31对稳定区2和非稳定区1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有利于降低非稳定区1坡面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