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独创技术11998字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

2020-11-13 09:26:15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保护装置都是利用支撑部件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实现桥梁桩防沉措施,但是,现有的防沉降装置在与桥梁桩之间在注入水泥进行固定时,由于水泥需注入到桥梁桩与防沉降装置之间的内部,无法保证水泥分布是否均匀,操作人员也不便利用外界工具对灌入的水泥进行搅动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水泥灌注操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且还可能由于水泥分布不均而造成防沉降装置与桥梁柱之间连接不稳的现象,从而会出现桥梁桩防沉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具备对灌入水泥进行搅拌至分布均匀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防沉降装置在灌入水泥时不便而造成水泥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存在对桥梁桩的防沉降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地面和桥梁柱,所述桥梁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柱,所述桥梁柱的外表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内部开设为空腔且填充有水泥,所述支撑箱顶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套板的外表面且靠中部的位置处沿环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套板的外表面且靠近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板,所述支撑箱的顶部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沿环形贯穿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箱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转动槽的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箱的顶部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注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其中第一套板与第二套板的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第二套板突出于第一套板的外侧,该结构设计可有效的使得第二套板在滑槽的内部进行转动,降低了第二套板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其中第二套板的左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把手,通过把手的结构设计,可使得操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对连接杆进行转动操作,避免连接杆在需要转动时不易抓住旋转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其中连接杆为“Z”形结构设计,所述连接杆分别突出于支撑箱的上方和内部位置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第二套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注料口的内壁均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在通过把手转动连接杆时更加快速、便捷,避免了连接杆与支撑箱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出现不易转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其中两个连接杆的相对面且靠近第一套板内部的位置处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小型转杆,所述桥梁柱贯穿支撑箱的顶部与底部至地面的底部位置处,两个所述凸杆分别位于桥梁柱的左右两侧,通过凸杆和小型转杆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操作人员可将通过注料口灌入至支撑箱内部的水泥进行均匀搅拌操作,从而避免支撑箱内部的水泥分布不均的现象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其中支撑箱的正面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沿弧形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箱的内部且靠近通槽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凸板,所述支撑箱的外表面且靠近通槽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封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软垫,所述硅胶软垫与凸板之间紧密贴合,该结构设计可使得封板可进行拆卸操作,方便后期对支撑箱内部的水泥凝结情况进行观察检测,从而来判断选择是否需要对支撑箱的内部进行水泥灌浆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箱和支撑箱内部填充有水泥的结构设计,增大了桥梁柱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可对桥梁柱起到支撑效果,可避免桥梁柱出现沉降现象,通过凸杆和小型转杆的结构设计,可对刚通过注料口注入到支撑箱内部的水泥进行搅动,使得支撑箱内部的水泥被搅动至更加平整、均匀,从而通过注料口观察支撑箱内部的水泥面高低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添加水泥,通过滑槽、第二套板、把手和连接杆的结构设计,可带动凸杆进行搅动,通过这些结构设计与配合,有效的使得该装置具有了对水泥进行搅拌的效果,避免了传统的防沉降装置在与桥梁柱之间进行固定时水泥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出现,解决了由于水泥与桥梁柱之间分布不均而导致对桥梁柱的防沉降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与插口的活动插接的连接方式,可使得把手能进行拆卸携带,方便对下一个防沉降装置内的水泥进行带动搅拌操作,通过封板、通槽、凸板和硅胶软垫的结构设计,可使得操作人员在后期随机的将封板拆卸对支撑箱内部的水泥的发泡凝固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避免支撑箱内部的水泥凝结情况不佳而导致支撑箱与桥梁柱之间连接情况不够稳定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套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套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封板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桥梁柱;3、水泥柱;4、支撑箱;5、第一套板;6、滑槽;7、第二套板;8、插口;9、把手;10、连接杆;11、注料口;12、凸杆;13、封板;14、硅胶软垫;15、通槽;16、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的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地面1和桥梁柱2,桥梁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泥柱3,桥梁柱2的外表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支撑箱4,支撑箱4的内部开设为空腔且填充有水泥,支撑箱4顶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第一套板5,第一套板5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套板5的外表面且靠中部的位置处沿环形开设有滑槽6,第一套板5的外表面且靠近滑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板7,支撑箱4的顶部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沿环形贯穿开设有转动槽,支撑箱4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转动槽的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0,支撑箱4的顶部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注料口11。

  第一套板5与第二套板7的表面均为光滑面,第二套板7突出于第一套板5的外侧,该结构设计可有效的使得第二套板7在滑槽6的内部进行转动,降低了第二套板7和滑槽6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套板7的左侧开设有插口8,插口8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把手9,通过把手9的结构设计,可使得操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对连接杆10进行转动操作,避免连接杆10在需要转动时不易抓住旋转的情况出现。

  连接杆10为“Z”形结构设计,连接杆10分别突出于支撑箱4的上方和内部位置处,连接杆10的顶部与第二套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外表面与注料口11的内壁均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在通过把手9转动连接杆10时更加快速、便捷,避免了连接杆10与支撑箱4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出现不易转动的现象。

  两个连接杆10的相对面且靠近第一套板5内部的位置处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凸杆12,凸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小型转杆,桥梁柱2贯穿支撑箱4的顶部与底部至地面1的底部位置处,两个凸杆12分别位于桥梁柱2的左右两侧,通过凸杆12和小型转杆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操作人员可将通过注料口11灌入至支撑箱4内部的水泥进行均匀搅拌操作,从而避免支撑箱4内部的水泥分布不均的现象出现。

  支撑箱4的正面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沿弧形开设有通槽15,支撑箱4的内部且靠近通槽15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凸板16,支撑箱4的外表面且靠近通槽15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封板13,封板13呈圆弧形结构,封板1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软垫14,硅胶软垫14与凸板16之间紧密贴合,该结构设计可使得封板13可进行拆卸操作,方便后期对支撑箱4内部的水泥凝结情况进行观察检测,从而来判断选择是否需要对支撑箱4的内部进行水泥灌浆操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人员可利用管道将水泥通过注料口11灌入至支撑箱4的内部,在灌入水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将把手9插入至插口8的内部,进行旋转转动操作,旋转过程中,第二套板7在滑槽6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二套板7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支撑箱4顶部所开设的转动槽带动连接杆10进行转动,连接杆10在转动的同时,凸杆12可将通过注料口11灌入至支撑箱4内部的水泥进行搅拌操作,水泥灌输与搅拌操作同时进行,直至支撑箱4内的水泥填充至支撑箱4容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即可,从而实现对支撑箱4与桥梁柱2之间的凝结水泥分布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防沉降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