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独创技术11303字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2020-11-11 23:45:07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附图说明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织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背景技术

  一般的经编间隔织物较重,较厚,手感硬,布面的抗勾丝起球性能较差,除去纱线选择、后整工艺等客观因素,主要是因为经编间隔织物中连接两面的间隔纱通常在织物的两面成圈,这样间隔纱的纱长一般非常大,所以间隔织物通常很重很厚,在织物在织机上被牵拉出来后,由于缺少了织针的握持,间隔纱处于松弛状态,所以易被勾出,勾丝起球性能就差,如果间隔纱用单丝可以改善勾丝起球性能,但是因为单丝会突出织物表面,会严重影响手感。

  专利CN 108950852 A,“一种局部中空的经编间隔织物”,公开了一种通过连接层与表层和底层局部连接的局部中空的经编间隔织物,从而达到良好的透气效果及良好的视觉刺激。其目的是在中间形成局部中空的结构,从而使得整体轻薄。

  专利CN 108998965 A,“一种三明治座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采用阻燃涤纶纤维与棉纤维,连接纱使用单丝,通过网孔表面、连接单丝、平布底面,形成具有阻燃性,并且还具有更强的吸湿透气性以及抗菌性,不易产生静电的三明治面料。

  专利CN 206970818 U,“双面贾卡间隔经编织物”,公开了一种由表层、底层和中间层通过贾卡经编机一次成型的双面贾卡间隔经编织物,表层与底层均可具有提花,中间层可采用间隔纱,如涤纶30D的单丝。其目的主要是双面提花,花纹多样化,利用中间层来调整厚度和弹性。

  专利CN 206873054 U,“一种拉丝点状结构经编绦纶间隔网布”,公开了利用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间隔纱层的配合,并在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形成均匀点状分布的交织点,从而使各拉丝冲气后受力均匀实现拉丝点状结构经编涤纶间隔网布。其目的是利用间隔纱与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形成的交织点,受力后使织物表面更加平整。

  专利CN 110029439 A,“一种皮芯结构的经编织物”,报道了一种通过引入皮芯结构的单丝作为间隔纱连接两个表面织物层的经编织物,皮芯结构单丝的皮层能通过后整理方式除去,减少织造过程的断裂风险。

  综上所述,经编间隔织物虽然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些问题。使用连接层与表面层、底面层局部连接或使用单丝方式来达到效果会因间隔纱与表面层、底面两层成圈导致手感较差且容易勾丝起球,对织造效率也有影响;利用皮芯结构的单丝并在后整理方式中去除,虽然此方法可以减少织造过程中断裂的风险,但依然不能解决单丝对于布面易勾丝起球影响外观效果的问题,且整体厚度较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在双针床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的织物体,织物体具有正面层、底面层和间隔纱层,所述间隔纱层在正面层和底面层不编织成圈,间隔纱层的延展线与正面层的延展线、底面层的延展线交叉连接,使正面层、底面层和间隔纱层连接成型。

  所述织物体的正面层编织时在底面层成圈,底面层编织时在正面层成圈。

  所述间隔纱层编织时以所在梳栉不作针前横移,不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后针床垫纱成圈形成与正面层、底面层不成圈的结构。

  所述间隔纱为功能纱线,该功能纱线包括短纤纱、金属纱或低强度纱。

  所述织物体的正面层为网布或平布,底面层为网布或平布。

  所述织物体编织的纱线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混合型纤维。

  所述织物体采用双针床经编机上的3把以上的梳栉编织而成,双针床经编机机号范围从每英寸6针到32针,幅宽范围从130寸到260寸。

  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纱层不与正面层、底面层成圈,省略了间隔纱的成圈结构,因此间隔纱用量得到减少从而使织物具有轻量、薄型、柔软、抗勾丝起球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纱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在双针床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的织物体,织物体具有正面层1、底面层3和间隔纱层2,所述间隔纱层在正面层和底面层不编织成圈,间隔纱层的延展线与正面层的延展线、底面层的延展线交叉连接,使正面层、底面层和间隔纱层连接成型。织物体的正面层编织时在底面层成圈,底面层编织时在正面层成圈,通过正面层和底面层的相互成圈,实现织物体的稳固连接。

  通过间隔纱层不与正面层、底面层成圈,从而省略了间隔纱层在正面层、底面层区域的成圈结构,因此间隔纱层的纱线用量得到减少从而使织物具有轻量、薄型、柔软、抗勾丝起球等特点。

  在具体编织时,采用以下原则编织,保证形成间隔纱层的不成圈结构。

  1、间隔纱层所在梳栉不作针前横移,即不在前后针床垫纱成圈;

  2、间隔纱层所在梳栉相邻的两把梳栉,靠前针床的需在后针床成圈,靠后针床的需在前针床成圈。即正面层的编织梳栉在底面层成圈,底面层的编织梳栉在正面层编织成圈,各自的延展线与间隔纱层进行交叉连接。

  所述间隔纱层编织时以所在梳栉不作针前横移,不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后针床垫纱成圈形成与正面层、底面层不成圈的结构。

  所述间隔纱为功能纱线,该功能纱线包括短纤纱、金属纱或低强度纱。

  所述织物体的正面层为网布或平布,底面层为网布或平布,比如正面层为网布,底面层为平布;或正面层为网布,平面层为网布;或者正面层为平布,底面层为网布。

  所述织物体编织的纱线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混合型纤维。

  所述织物体采用双针床经编机上的3把以上的梳栉编织而成,双针床经编机机号范围从每英寸6针到32针,幅宽范围从130寸到260寸。

  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1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 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 EL 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机号:E24

  使用纱线:

  GB2: PES 75D/72f SD DTY 1011/1211//,前针床编织平布结构成为正面层。

  GB3: PES 75D/72f SD DTY 1110/1112/2223/2221//,后针床编织大网眼结构成为底面层。

  GB4: PET/COTTON 60/40 40S 2200/2200//,前后针床均不成圈,与相邻的梳栉GB3、GB5有相对的针背横移,形成间隔纱层。

  GB5: PES 75D/72f SD DTY 1211/1011//,前针床编织平布结构,形成于正面层。

  GB6: PES 75D/72f SD DTY 2223/2221/1110/1112//,后针床编织大网眼结构,形成于底面层。

  织物规格:

  幅宽:160CM克重:190GSM

  勾丝测试方法和结果:

  BS8479-2008 2000 revolutions test in snagpod tester,

  长度Length:3.5 grade宽度width:4.0 grade

  洗后外观测试方法和结果:反复洗涤AATCC143, 25 washes即洗25次, 没发现有相应的缺陷No any observed defects,即反复清洗后织物的拉力仍然保持的较为良好。

  3、后整理工程

  预定-染色-后定型-验布

  实例2

  1、所用纱线整经设备及工艺条件同实例1;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 EL 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机号:E24

  使用纱线:

  GB2: CDP 50D/72f FD DTY 前针床编织带状平布形成正面层。

  GB3: PES 50D/36f SD FDY 后针床编织网布结构形成底面层。

  GB4: PES 30D/24f SD FDY 前后针床均不成圈,与相邻的梳栉GB3、GB5有相对的针背横移,形成间隔纱层。

  GB5: CDP 50D/72f FD DTY 前针床编织平布,成型于正面层。

  GB6: PES 50D/36f SD FDY 2223/2221/1110/1112//,后针床编织网布结构,成型于底面层。

  织物规格:

  幅宽:112CM克重:180GSM

  勾丝测试方法和结果:

  BS8479-2008 2000 revolutions test in snagpod tester

  Length:3.0 gradewidth:3.0 grade

  洗后外观测试方法和结果:反复洗涤AATCC143, 25 washes即洗25次, 没发现有相应的缺陷No any observed defects,即反复清洗后织物的拉力仍然保持的较为良好。

  3、后整理工程

  预定-染色-后定型-验布

  实例3

  1、所用纱线整经设备及工艺条件同实例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 EL 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机号:E24

  使用纱线:

  GB2: PES 75D/72f SD DTY 1011/1211//,前针床编织平布结构,形成正面层。

  GB3: PES 75D/72f SD DTY 1110/1112/2223/2221//,后针床编织大网眼结构,形成底面层。

  GB4: 金属纱 2200/2200//,前后针床均不成圈,与相邻的梳栉GB3、GB5有相对的针背横移,形成间隔纱层。

  GB5: PES 75D/72f SD DTY 1211/1011//,前针床编织平布结构,成型于正面层。

  GB6: PES 75D/72f SD DTY 2223/2221/1110/1112//,后针床编织大网眼结构,成型于底面层。

  勾丝测试方法和结果:

  BS8479-2008 2000 revolutions test in snagpod tester

  Length:3.5 gradewidth:4.0 grade

  洗后外观测试方法和结果:反复洗涤AATCC143, 25 washes即洗25次, 没发现有相应的缺陷No any observed defects,即反复清洗后织物的拉力仍然保持的较为良好。

  3、后整理工程

  预定-染色-后定型-验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