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塑料加工>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独创技术7623字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2021-02-01 02:14:25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注塑过程中有些部件需要二次注塑,如部件需要采用两种材质制成时则需要二次注塑,现有的二次注塑一般是将一次注塑之后的部件进行脱模,然后放入新的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塑,这种注塑方式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可二次注塑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二次注塑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注塑部,所述注塑部内部设置有内模仁,所述内模仁内设置有注塑腔,所述内模仁两侧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部安装有可滑动的注塑预制件,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第一注塑通道和第二注塑通道,所述第一注塑通道与所述注塑腔贯通,所述第二注塑通道与所述让位槽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预制件侧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模具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注塑预制件一端插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固定块滑动安装于所述上模具上。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预制件设有按键柱型腔,所述注塑预制件上设有缓冲部。

  作为优选,所述内模仁包括上模仁与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下模仁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上模具,所述顶出杆设置有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下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注塑部,所述注塑部内部设置有内模仁,所述内模仁内设置有注塑腔,所述内模仁两侧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部安装有可滑动的注塑预制件,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第一注塑通道和第二注塑通道,所述第一注塑通道与所述注塑腔贯通,所述第二注塑通道与所述让位槽贯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注塑通道向注塑腔内输入注塑液体完成第一次注塑之后,向外滑动注塑预制件,使得注塑预制件与注塑部件存在一定的缝隙,然后通过第二注塑通道向缝隙内注入新的注塑液体完成第二次注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拿出注塑部件即可完成二次注塑,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模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模具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底座--1,上模具--2,下模具--3,注塑部--4,让位槽--5,注塑预制件--6,第一注塑通道--7,第二注塑通道--8,固定块--9,凹槽--10,按键柱型腔--11,上模仁--12,下模仁--13,定位块--14,定位槽--15,顶出杆--16,定位柱--17,定位孔--18,内模仁--19,注塑腔--20,缓冲部--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上模具2和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上模具2与所述下模具3之间形成注塑部4,所述注塑部4内部设置有内模仁19,所述内模仁19内设置有注塑腔20,所述内模仁19两侧设置有让位槽5,所述让位槽5内部安装有可滑动的注塑预制件6,所述上模具2上设置有第一注塑通道7和第二注塑通道8,所述第一注塑通道7与所述注塑腔20贯通,所述第二注塑通道8与所述让位槽5贯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注塑通道7向注塑腔20内输入注塑液体完成第一次注塑之后,向外滑动注塑预制件6,使得注塑预制件6与注塑部4件存在一定的缝隙,然后通过第二注塑通道8向缝隙内注入新的注塑液体完成第二次注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拿出注塑部4件即可完成二次注塑,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塑预制件6侧部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模具2下部,固定块9用于注塑预制件6,防止在第一次注塑时注塑预制件6发生移动,所述固定块9内部设置有凹槽10,所述注塑预制件6一端插于所述凹槽10内部,所述固定块9滑动安装于所述上模具2上,当第二次注塑时,通过外力将固定块9在上模具2内进行滑动,固定块9带动注塑预制件6进行移动,使得注塑预制件6与注塑部4件之间形成注塑空间。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塑预制件6设有按键柱型腔11,所述注塑预制件6上设有缓冲部21,按键柱型腔11使得注塑之后的部件上映有按键标志,缓冲部21可增大注塑空间内的压力,有利于产品在成型时,压力充足。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模仁19包括上模仁12与下模仁13,所述上模仁12底部设置有定位块14,所述下模仁13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14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5,在将上模仁12与下模仁13进行扣合时,定位槽15与定位柱17的配合,可有效的防止上模仁12与下模仁13发生移位。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具3上设置有顶出杆16,所述顶出杆1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上模具2,顶出杆16用于将注塑完成之后的部件从下模具3顶出,为使得注塑完成的部件顶出时受力更加均匀与快速,所述顶出杆16设置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于下模具3内。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2下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柱17,所述下模具3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柱17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8,具体地,在安装时,将定位柱17安装于定位孔18内,可防止在注塑的过程中上模具2与下模具3发生移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二次注塑模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