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机床加工> 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独创技术16246字

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

2021-03-03 03:43:01

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是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设备。随着工件加工的复杂化,能够安装多个刀具的刀塔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中。刀塔包括可转动的刀盘,刀盘的圆周上固定有多把刀具,在机床加工过程中,通过旋转刀盘实现刀具的切换。

  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带伺服刀塔的斜床身线轨数控车床[申请号:CN 201821991131.0;公告号:209157172 U],包括斜车架,斜车架的倾斜面上可移动的设置有滑板,滑板的顶端安装有伺服刀塔,滑板的底端安装有电动刀架,斜车架中具有集料腔,集料腔位于伺服刀塔和电动刀架的下方,集料腔的底部具有第一集料通道,斜车架的底部设有集料车,集料车上具有集料槽,集料槽通过第一集料通道能与集料腔相连通。

  斜车架为分体结构,包括底座和斜面安装座,倾斜面设置在斜面安装座上,集料腔设置在底座上,斜面安装座安装固定在底座后端的上表面上。斜面安装座将集料腔的上端开口挡住了一部分,集料腔的上端开口包括位于斜面安装座前端的前方开口,位于斜面安装座正下方的中部开口以及位于斜面安装座后方的后方开口。伺服刀塔和电动刀架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作用从而产生切屑,切屑掉落到集料腔的底表面上,并通过第一集料通道进入集料车内。切屑掉落的过程由于机床主轴的旋转作用,切屑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到处飞溅,部分切屑很容易从后方开口掉落到集料腔中,并在集料腔的后端积存,这将导致工人在清理集料腔中的切屑时需要趴在底座上将手伸入到斜面安装座下进行操作,使切屑清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解决了现有的机床结构使切屑清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料凹槽,所述底座后端的上表面上位于集料凹槽的上方架设有斜面安装座,所述集料凹槽的底表面上位于斜面安装座的前方设置有集料通孔,所述斜面安装座的倾斜面上设置有拖板组件,所述拖板组件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凹槽内位于斜面安装座的下方固定有后高前低倾斜设置的引导板件,所述引导板件的后端延伸至集料凹槽的后侧壁,所述引导板件的左端贴靠在集料凹槽的左侧面上,所述引导板件的右端贴靠在集料凹槽的右侧面上,所述引导板件的前端伸出斜面安装座的前端面上。

  动力刀塔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切削产生的切屑因为离心力而飞溅,一部分切屑从斜面安装座的后方落在引导板件上,由于引导板件为后高前低倾斜设置,切屑在引导板件上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到位于斜面安装座前方的集料凹槽底表面上,而集料通孔也设置在位于斜面安装座前方的集料凹槽底表面上,这样工人在清理切屑时不需要将手伸入到斜面安装座的下方,从而使切屑清理起来方便省力。另外这种引导板件的设置特别适合在既有机床上进行改造安装,可以使切屑清理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重新设计底座结构和更换底座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引导板件包括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后端和第二引导分板的后端均延伸至集料凹槽的后侧壁,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左端贴靠于集料凹槽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引导分板的右端贴靠于集料凹槽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的左端叠合固定,所述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的前端均凸出于斜面安装座的前端面。

  引导板件由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拼装组成,且第一引导分板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的左端叠合固定,组装引导板件时,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在左右方向可相对移动,这样就能够使第一引导分板的左端尽可能地与集料凹槽的左侧面贴靠,使第二引导分板的右端也尽可能地与集料凹槽的右侧面贴靠,从而避免引导板件的左端或者右端与集料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出现缝隙而使切屑掉落到斜面安装座的下方,保证切屑通过引导板件引导到斜面安装座的前方,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的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右端叠合在第二引导分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右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第二引导分板的左端上具有与条形孔相对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有螺母,所述螺钉穿过条形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螺钉拧紧在螺母上就能够将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固定起来,条形孔的设置使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之间具有安装调节距离,使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叠合固定方便。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前端向下弯折并形成第一前边沿,所述第二引导分板的前端向下弯折并形成第二前边沿,所述第一前边沿的右端与第二前边沿的左端叠合。第一前边沿和第二前边沿的设置能够提高引导板件前端的结构强度,减少引导板件前端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使切屑能够顺利地被引导到斜面安装座的前方,从而有利于使切屑清理方便。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第一引导分板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一后边沿,所述第二引导分板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二后边沿,所述第一后边沿和第二后边沿均伸出集料凹槽并固定在底座后端的上表面上或者固定在机床的外罩壳上,所述第一后边沿的右端与第二后边沿的左端叠合。这样设置使引导板件的后端与集料凹槽的后侧面之间不会出现缝隙,从而避免切屑从引导板件后方掉落到集料凹槽内,有利于使切屑清理方便。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引导板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前倾斜部和后倾斜部,所述后倾斜部的前端与前倾斜部的后端一体相连,所述后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前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

  这样设置能够更好的引导切屑向前滑动。后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前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使得切屑在后倾斜部上具有更大的切向力分量,使切屑能够顺利的滑到前倾斜部并在到达前倾斜部后具有一定的下滑速度,相比于只设置有前倾斜部的引导板件,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切屑在前倾斜部滞留的可能性,使切屑能够顺利滑出引导板件,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后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25°-30°,所述前倾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5°-10°。这样设置使切屑能够顺利从导向板件上滑落。

  在上述的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所述集料凹槽内位于集料通孔的前方固定有前导板,所述前导板包括后低前高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与倾斜部的前端一体相连的水平部以及与倾斜部的后端一体相连的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伸出集料凹槽并固定在底座前端的上表面上或者固定在机床的外罩壳上。

  前导板具有导向作用,使落在前导板上的切屑能够沿着倾斜部向后滑落,减少切屑聚集在集料凹槽的前端角落处,从而方便切屑的清理。另外这种前导板的设置特别适合在既有机床上进行改造安装,可以使切屑清理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重新设计底座结构和更换底座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设置引导板件,避免切屑掉落到斜面安装座的下方,使切屑清理方便,引导板件还特别适合在既有机床上进行安装。引导板件由第一引导分板和第二引导分板拼装组成,使引导板件在安装时左右方向可调,使引导板件安装方便,并能够减少引导板件与底座之间的缝隙,使切屑清理方便。引导板件包括前倾斜部和后倾斜部,且后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大于前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保证切屑在引导板件上顺利滑落,使切屑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引导板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引导板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中前导板的立体图。

  图中,1、底座;1a、集料凹槽;1b、集料通孔;2、斜面安装座;3、拖板组件;4、动力刀塔;5、前导板;5a、倾斜部;5b、水平部;5c、竖直部;6、引导板件;6a、前倾斜部;6b、后倾斜部;6c、第一引导分板;6c1、条形孔;6c2、第一后边沿;6c3、第一前边沿;6d、第二引导分板;6d1、螺母;6d2、第二后边沿;6d3、第二前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外罩壳,外罩壳在图中未示出。底座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料凹槽1a,底座1后端的上表面上位于集料凹槽1a的上方架设有斜面安装座2,斜面安装座2一体成型在底座1上或者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斜面安装座2的倾斜面上设置有拖板组件3,拖板组件3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刀塔4。底座1左端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主轴箱,主轴箱上的主轴与主电机连接。底座1、主轴箱、主电机、斜面安装座2、拖板组件3和动力刀塔4均设置在外罩壳内。

  集料凹槽1a的底表面上位于斜面安装座2的前方设置有集料通孔1b,底座1前端的右侧面上开设有与集料凹槽1a相连通的侧通孔,侧通孔位于斜面安装座2的前方,工人能通过集料通孔1b和侧通孔清理集料凹槽1a中的切屑。集料凹槽1a内位于集料通孔1b的前方固定有前导板5,前导板5呈长条状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前导板5由不锈钢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前导板5包括后低前高倾斜设置的倾斜部5a、与倾斜部5a的前端一体相连的水平部5b以及与倾斜部5a的后端一体相连的竖直部5c,水平部5b水平设置,竖直部5c竖直设置。水平部5b伸出集料凹槽1a并固定在底座1前端的上表面上或者固定在机床的外罩壳上。集料凹槽1a内位于斜面安装座2的下方固定有后高前低倾斜设置的引导板件6,引导板件6由不锈钢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引导板件6的后端延伸至集料凹槽1a的后侧壁,引导板件6的左端贴靠在集料凹槽1a的左侧面上,引导板件6的右端贴靠在集料凹槽1a的右侧面上,引导板件6的前端伸出斜面安装座2的前端面上。引导板件6包括倾斜设置的前倾斜部6a和后倾斜部6b,后倾斜部6b的前端与前倾斜部6a的后端一体相连,后倾斜部6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前倾斜部6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后倾斜部6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25°-30°,优选为28°;前倾斜部6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5°-10°,优选为7°。

  引导板件6为分体结构配装而成,包括第一引导分板6c和第二引导分板6d,第一引导分板6c的后端和第二引导分板6d的后端均延伸至集料凹槽1a的后侧壁,第一引导分板6c的左端贴靠于集料凹槽1a的左侧面,第二引导分板6d的右端贴靠于集料凹槽1a的右侧面,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6d的左端叠合固定,第一引导分板6c和第二引导分板6d的前端均凸出于斜面安装座2的前端面。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6d的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叠合在第二引导分板6d的上方。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设置有数个条形孔6c1,图中设置有四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二个、三个或者五个等。第二引导分板6d的左端上具有与条形孔6c1相对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有螺母6d1,螺钉穿过条形孔6c1后与螺母6d1螺纹连接,螺钉在图中未示出。或者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6d的左端叠合后通过点焊固定。第一引导分板6c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一后边沿6c2,第二引导分板6d的后端向后弯折形成第二后边沿6d2,第一后边沿6c2和第二后边沿6d2均伸出集料凹槽1a,第一后边沿6c2和第二后边沿6d2均固定在底座1后端的上表面上或者固定在机床的外罩壳上,第一后边沿6c2的右端与第二后边沿6d2的左端叠合。第一引导分板6c的前端向下弯折并形成第一前边沿6c3,第二引导分板6d的前端向下弯折并形成第二前边沿6d3,第一前边沿6c3的右端与第二前边沿6d3的左端叠合。

  动力刀塔4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切削产生的切屑因为离心力而飞溅,一部分切屑从斜面安装座2的后方落在引导板件6上后从引导板件6上向前滑落,一部分切屑从斜面安装座2的前方落到集料凹槽1a的底表面上,少数切屑还会通过前导板5滑落。由于引导板件6为后高前低倾斜设置,切屑在引导板件6上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到斜面安装座2前方的集料凹槽1a底表面上,而集料通孔1b也设置在位于斜面安装座2前方的集料凹槽1a底表面,这样工人在清理切屑时不需要将手伸入到斜面安装座2的下方,从而使切屑清理起来方便省力。引导板件6由第一引导分板6c和第二引导分板6d拼装组成,且第一引导分板6c的右端与第二引导分板6d的左端叠合固定,组装引导板件6时,第一引导分板6c和第二引导分板6d在左右方向可相对移动,这样就能够使第一引导分板6c的左端尽可能地与集料凹槽1a的左侧面贴靠,使第二引导分板6d的右端也尽可能地与集料凹槽1a的右侧面贴靠,从而避免引导板件6的左端或者右端与集料凹槽1a的侧壁面之间出现缝隙而使切屑掉落到斜面安装座2的下方,保证切屑通过引导板件6引导到斜面安装座2的前方,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前导板5具有导向作用,使落在前导板5上的切屑能够沿着倾斜部5a向后滑落,减少切屑聚集在集料凹槽1a的前端角落处,从而方便切屑的清理。另外这种引导板件6和前导板5的设置特别适合在既有机床上进行改造安装,可以使切屑清理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重新设计底座1结构和更换底座1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带有动力刀塔的机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