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粉末冶金> 一种送粉装置独创技术28598字

一种送粉装置

2021-02-02 11:52:24

一种送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床增材制造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送粉装置。

  背景技术

  以粉末为原料,通过选区沉积/烧结/熔化工艺进行零件的快速成形技术是目前快速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典型的技术包含有:选区激光烧结(英文为:Selective LaserSintering,SLS),选区激光熔化(英文为: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电子束熔化(英文为:Electron Beam melting,EBM),三维打印成形(英文为:Three DimensionalPrinting,3DP)。这些技术的工艺流程类似,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加工平面上铺好一层原料粉末,然后加工源根据零件截面形状对粉末进行分区作业,成形出零件的截面轮廓。如SLS/SLM技术采用激光对粉末进行烧结/熔化,黏附成形;EBM技术采用电子束对粉末原料进行完全熔化,快速成形;3DP技术采用精密喷头,将粘结剂按既定轮廓形状喷射到粉末层,使部分粉末粘接成形。在一层粉末成形完毕,送铺粉装置在成形工作面再铺上一层粉末,加工源对该层粉末再次进行选区作业,并完成新生成层片与原有部分之间的连接,如此循环逐层堆积制造,最后再经后处理得到任意形状的实体零件,比如SLS与3DP技术所得零件一般要经过后续热处理或渗金属。

  快速成形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技术,在以粉末作为成形原料的逐层选区沉积/烧结/熔化快速成形技术中,其过程必然包含有粉末原料的存储、供给、铺送及回收工作。作为工艺成形的基础,送粉装置的精确、稳定运行对成形的速度和精度,工艺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因送粉装置导致的成形暂停都将影响零件成形的质量,甚至造成成形件的报废。可见,送粉装置是快速成形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现有的送粉装置按送粉方式可分为挤粉式,上送粉式和下送粉式等。其中,挤粉式送粉机构是让粉箱内的粉末自然流出在成形平台上形成粉堆,通过刮片的挤压使部分粉末越过刮片从而获取一定量的粉末然后进行铺粉,该机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但设备启动耗粉量大,很难实现精确的定量送粉;下送粉方式多为利用活塞缸、活塞推粉,装置位于铺粉平台下方,粉末置于活塞缸内,由活塞将粉末推至铺粉平台上,再由刮片进行铺粉,这种方式能够达到精确定量送粉的目的,但打印过程中的残渣或飞溅会通过铺送粉刮刀返回送粉活塞缸造成粉末原料污染,影响后续成形工艺;上送粉方式中粉箱位于铺粉平台上方,通过插板、转辊或旋转阀口的动作开合粉箱漏粉口,达到定量下粉即送粉的目的,这种方式能够达到定量送粉的目的但易受粉末流动性及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出粉量横向不均匀、粉量忽大忽小的现象。

  综上所述,现有的针对粉床增材制造设备的送粉装置易受到粉末粒度,粉末流动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送粉不均匀或者易造成送粉装置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送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针对粉床增材制造设备的送粉装置易受到粉末粒度,粉末流动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送粉不均匀或者易造成送粉装置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粉装置,包括:粉箱,集粉槽组件,旋转块组件和支架;

  所述粉箱的出粉口设置在所述集粉槽组件的上方,所述出粉口设置有漏粉插条;

  所述集粉槽组件包括至少两片集粉槽片和两片集粉槽挡片,所述集粉槽挡片的第一侧面分别与所述集粉槽片的侧壁相接触,与所述集粉槽片相接触的位置有U型孔槽;

  所述集粉槽挡片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孔及轴承盖板,所述轴承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孔匹配的通孔,所述轴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轴承孔用于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盖板延伸至所述轴承孔内;

  所述旋转块组件包括两片旋转挡片和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挡片连接,所述旋转块上设置有侧槽口;所述旋转挡片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旋转挡片可绕所述集粉槽组件旋转。

  优选地,所述集粉槽挡片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集粉槽片的侧壁通过贯穿所述U型孔槽的螺栓连接,至少两片所述集粉槽片和两片所述集粉槽挡片形成漏斗状集粉槽;

  通过所述U型孔槽调节所述漏斗状集粉槽的槽口宽度。

  优选地,所述集粉槽挡片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U型孔槽。

  优选地,所述集粉槽挡片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U型孔槽,且两个所述U型孔槽位于所述集粉槽挡片的一侧或者两个所述U型孔槽具有相同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旋转块的截面为三角圆弧状,所述侧槽口贯穿所述旋转块,且所述侧槽口的开口方向位于所述集粉槽组件的出粉口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轴承孔用于设置轴承,所述旋转挡片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旋转挡片通过所述转动轴固定到所述集粉槽挡上。

  优选地,还包括堵粉插条,所述堵粉插条用于关闭出粉口。

  优选地,所述漏粉插条的表面设置槽口,不同宽度的所述槽口对应不同粒度和流动性的金属粉末。

  优选地,还包括基座;

  所述支架上下位置可调节的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

  所述基座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个U型孔槽,通过贯穿所述U型孔槽的螺栓将所述基座固定在铺粉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集粉槽挡的第二侧面上设置凸出的销轴连接块,所述销轴连接块上设置有销轴孔;

  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端的方口槽上设置与所述销轴孔的孔经相匹配的上孔洞和下孔洞,销轴依次贯穿所述上孔洞、所述销轴孔和所述下孔洞将所述支架和所述销轴连接块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粉装置,该装置包括:粉箱,集粉槽组件,旋转块组件,底座和支架;所述粉箱的出粉口设置在所述集粉槽组件的上方,所述出粉口设置有漏粉插条;所述集粉槽组件包括至少两片集粉槽片和两片集粉槽挡片,所述集粉槽挡片的第一侧面分别与所述集粉槽片的侧壁相接触,与所述集粉槽片相接触的位置有U型孔槽;所述集粉槽挡片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孔及轴承盖板,所述轴承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孔匹配的通孔,所述轴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石棉绳,所述轴承孔用于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盖板延伸至所述轴承孔内;所述旋转块组件包括两片旋转挡片和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挡片连接,所述旋转块上设置有侧槽口;所述旋转挡片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旋转挡片可绕所述集粉槽组件旋转。该装置中粉箱内设置了漏粉插条,通过漏粉插条的设置可以实现粉箱出粉口的启闭功能,方便在粉箱外进行装粉、卸粉等动作;再者,漏粉插条可以实现对粉箱漏粉量的调节,相对其他结构,设置漏粉插条结构简单故障率较低;在集粉槽挡片上设置有U型孔槽,通过对U型孔槽调整可以调整集粉槽组件出粉口的宽度,避免了较细或流动性较差的粉末在此处卡粉,造成取粉器无法出粉故障;在轴承部分增加了石棉绳即轴承盖板,可以使得轴承耐高温的同时避免粉末进入机械结构内部造成损损坏,可以有效的降低集粉槽组件的故障率;在旋转块上设置有侧槽口,借助粉末自有的堆积特性,实现漏粉口自动闭合,旋转块旋转后出粉口自动打开,可实现更大粉末粒径范围、粉末流动性范围的原料粉末的顺畅取粉,减少粉末流动性、粒径对取粉器取粉的限制。通过该装置解决了现有送粉装置因受到粉末粒度,粉末流动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送粉不均匀或者易造成送粉装置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粉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粉装置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型槽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及轴承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粉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粉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粉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粉装置主要包括:粉箱100,集粉槽组件200,旋转块组件300和支架400。

  具体地,粉箱10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悬挂在铺粉平台上的翻边101,粉箱100的下部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挡粉板。粉箱100通过顶部的翻边悬挂于铺粉平台上,与设置在粉箱100下方的集粉槽组件200独立安装,从而能够避免粉箱100的安装对集粉槽组件200以及旋转块组件300等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粉箱100的出粉口设置在集粉槽组件200的进粉口上方,即来自于粉箱100的金属粉末可以进入到集粉槽组件200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粉箱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粉箱100的出粉口能够具有启动和关闭功能,即可以在粉箱100的外部实现装粉和卸粉动作,优选地,在粉箱100的出粉口设置有堵粉插条102,通过对堵粉插条102的控制,可以实现粉箱100的出粉口的开启和关闭功能;进一步地,在出粉口还设置有漏粉插条103,为了能够实现对粉床漏粉量的调节,在漏粉插条103上设置有漏粉槽口,该漏粉槽口贯穿漏粉插条103;在实际应用中,漏粉槽口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不同宽度对应了金属粉末的粒度和流动性,即每种宽度的漏粉槽口对应了一种粒度和一种流动性,通过对漏粉插条103上漏粉槽口宽度的调整,可以实现粉箱100漏粉量的调节。

  如图2所示,该图中显示了在粉箱100的出粉口设置堵粉插条102,如图3所示,该图中显示了在粉箱100的出粉口设置漏粉插条103。在实际应用中,堵粉插条102和漏粉插条103会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分别设置在粉箱100的出粉口上。比如,当粉箱100在加粉或需要拿出设备时,需要用堵粉插条102将漏粉口堵住,方便操作人员加粉或者拆卸粉箱100;当打印时或者调试出粉量时,则需要将堵粉插条102取出或者抽出,换上或者插入漏粉插条103,使粉箱100内粉末流入集粉槽内。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规格的漏粉插条103因漏粉槽尺寸不同用于适应不同流动性的粉末原料。

  如图1所示,该送粉装置包括的集粉槽组件200,主要包括有至少两片集粉槽片201和集粉槽挡片20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粉装置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如图4所示,两片集粉槽片201一前一后对称设置,相应地,两片集粉槽挡片202分别设置在集粉槽挡片202的两侧,两片集粉槽片201和分别设置在两片集粉槽挡片202两侧的集粉槽围成了了一个漏斗状的集粉空间;在实际应用中,设置在集粉槽片201两侧的集粉槽挡片202分别与集粉槽片201固定连接,具体地,将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接触的侧面确定为第一侧面,在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U型孔槽203,通过贯穿U型孔槽203的螺母将集粉槽挡片202和集粉槽片20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将集粉槽挡片202和一个集粉槽片201固定连接在一起,则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与一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至少需要有两个固定点,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对集粉槽片201和集粉槽挡片202形成的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进行调节,则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和一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固定连接点中至少需要设置一个U型孔槽203,这里的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可以包括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相应地,固定连接点分别对应可以调节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的两个点。举例来说,若将集粉槽挡片202和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对应可以调节上槽口宽度固定连接点设置为U型孔槽203,则通过对U型孔槽203位置的调节,则可以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槽口宽度的调节;相应地,若将集粉槽挡片202和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对应可以调节下槽口宽度固定连接点设置为U型孔槽203,则通过对U型孔槽203位置的调节,则可以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下槽口宽度的调节。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型槽口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U型槽口203可以在安装集粉槽挡片202时调整挡片之间的距离,即调整集粉槽出粉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流动性的粉末原料,实现顺畅出粉。进一步地,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需要和两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以及固定,则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与两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至少需要有四个固定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个固定点都可以设置为U型孔槽203,也可以只设置一个U型孔槽203,由于设置的U型孔槽203的数量不同,则对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调节则存在以下不同情况:

  1、当四个固定点中只将一个固定点上设置为U型孔槽203,即通过对该U型孔槽203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的调节。比如,若设置为U型孔槽203的固定点对应可以调节下槽口宽度的固定点,则通过对U型孔槽203位置的调节,即通过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位置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下槽口宽度的调节;相应地,若设置为U型孔槽203的固定点对应可以调节上槽口宽度的固定点,则通过对U型孔槽203位置的调节,即通过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位置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槽口宽度的调节。

  2、当四个固定点中将两个固定点上设置为U型孔槽203,即通过对两个U型孔槽203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的调节。比如,若两个U型孔槽203均设置在一侧,即设置U型孔槽203的固定点分别对应可以调节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同时对U型孔槽203位置进行调节,即通过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位置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下槽口宽度的调节;若设置U型孔槽203的固定点均对应可以调节上槽口宽度,同时对U型孔槽203位置进行调节,即通过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位置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槽口宽度的调节;若设置U型孔槽203的固定点均对应可以调节下槽口宽度,同时对U型孔槽203位置进行调节,即通过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位置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下槽口宽度的调节。

  3、当四个固定点中将三个固定点上设置为U型孔槽203,即通过对三个U型孔槽203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的调节。由于四个固定点分别对应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的调节,则同时对三个U型孔槽203位置进行调节,则可以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的同时调节。

  4、当四个固定点中将四个固定点上均设置为U型孔槽203,即通过对四个U型孔槽203的调节,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的调节。由于四个固定点分别对应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的调节,则同时对四个U型孔槽203位置进行调节,则可以实现对集粉槽组件200的上槽口宽度和下槽口宽度的同时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列举了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与一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至少需要有两个固定点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一侧面与一个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可以包括有三个固定点,也可以包括四个固定点。由于集粉槽组件200的槽口宽度包括有上槽口和下槽口,而对这两个槽口宽度进行调节时,只有与该槽口位置相对应的上下固定点进行调节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只对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相接触的位置只包括四个固定点的情况进行介绍,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上述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集粉槽挡片202的第二侧面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销轴连接块204,销轴连接块204上开有销轴孔205,支架400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供销轴连接块204插入的方口槽401,支架400上开有分别位于方口槽401上部和方口槽401下部的上孔洞和下孔洞,集粉槽挡片202与支架400通过连接在上孔洞、销轴孔205和下孔洞中的销轴固定连接,即集粉槽挡片202与支架400之间形成了连杆机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集粉槽片201的两侧均设置有集粉槽挡片202,因此,支架400的两端也均设置有供销轴连接块204插入的方口槽401,再者,由于集粉槽片201两端设置的集粉槽挡片202呈对称设置,因此,支架400两端设置的供销轴连接块204插入的方口槽401也呈对称式设置,基于此,两个集粉槽挡片202分别与支架400之间形成连杆机构。

  为了避免粉箱100内粉末进入到集粉槽组件200包括的轴承内,在集粉槽挡片202的销轴连接块204下方还设置有轴承孔及轴承盖板20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及轴承盖板206结构示意,如图6所示,集粉槽挡片202上设置有轴承孔及轴承盖板206,轴承盖板206的中心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设置转动轴207,即转动轴207贯穿与该通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转动轴207工作时,产生热量导致集粉槽组件200发生故障,优选地,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石棉绳209。通过设置密封槽和石棉绳209的方式,转动轴207可以通过盖板加石棉绳209的方式进行密封,在不影响旋转的同时有效的避免金属粉末进入轴承内部,造成轴承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将转动轴207转动连接到轴承208上的方法将旋转挡片301安装到集粉槽挡片202上,即通过将转动轴207转动连接到轴承208上的方法旋转挡片301和集粉槽组件200连接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旋转挡片301与转动轴207相连,转动轴207与轴承208相连;轴承208安装在轴承孔里,轴承孔设置在集粉槽挡片202上;故通过上述连接关系可实现旋转挡片301以转动轴207轴承中心为旋转动轴心,作旋转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承上设置有轴承盖板206,轴承盖板206上设置有密封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耐高温的石棉绳209,通过在密封槽内设置石棉绳209,可以防止金属粉末进入到轴承内部损坏器件,再者,相对于传统的密封圈,石棉绳209不需要考虑温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如图1和图4所示,该送粉装置包括的旋转块组件300主要包括有两片旋转挡片301和旋转块302。其中,旋转块302的横截面为三角圆弧状。当旋转块302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挡片301连接在一起时,则旋转块组件300在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下方形成一个弧形落粉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旋转挡片301上可以设置有转动轴207,而转动轴207通过转动的方法连接到轴承上时,则旋转挡片301与集粉槽组件200转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由于旋转挡片301与旋转块302固定在一起,当旋转挡片301围绕集粉槽组件200旋转时,则旋转块302相乘的弧形落粉平台也会进行旋转。

  为了解决现有金属粉末取粉时,因粉末粒度较细或者粉末的流动性较差,导致获取粉末存在精确度较低以及获取粉末不顺畅的问题,优选地,在旋转块302上设置贯穿旋转块302的侧槽口30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块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侧槽口303的开口方向位于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的一侧,且该侧槽口303倾斜贯穿旋转块302,通过该种方式,当旋转块302的落粉平台上收集到一定量的金属粉末之后,将设置在旋转块组件300下方的刮片移动至旋转块302下时,通过移动刮片推挤旋转块30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落粉平台上的金属粉末落入侧槽口303。该方式中,借助金属粉末自有的堆积特性,实现侧槽口303自动闭合,而通过刮片移动的方式使得旋转块302旋转后侧槽口303自动打开。

  如图1和图4所示,该送粉装置还包括支架400和基座,具体地,基座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个U型孔槽203,通过该U型孔槽203可以将基座与铺粉平台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U型孔槽203还可以使得基座在铺粉平台上有一定的位移。

  进一步地,在基座的背部开设有燕尾槽,相应地,在支架400的底部也设置有与该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滑块,燕尾滑块滑动连接在燕尾槽中;支架400的顶部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螺栓连接块,螺栓连接块上设置有螺纹孔,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基座固定块,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底部顶在基座固定块上且用于调节支架400连接在基座顶部的上下位置的调节螺栓。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基座为成对出现的两个基座,两个基座分别设置在集粉槽组件200的两侧,相应地,支架400也为成对出现的两个支架400,两个支架400分别与两个基座相匹配设置在集粉槽组件200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调节螺栓,能够使得支架400在基座上进行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与支架400连接的集粉槽组件200,以及与集粉槽组件200连接的旋转块组件300的高度,当支架400向上运动后,旋转块302与设置在旋转块302下方的刮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刮片接触到旋转块组件300的旋转块302时,旋转块302的转动角度越大;相应地,若当支架400向下运动后,旋转块302与设置在旋转块302下方的刮片之间的距离越小,则刮片接触到旋转块组件300的旋转块302时,旋转块302的转动角度越小。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粉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粉原理示意图。为了详细介绍该送粉装置,以下结合图8和图9来介绍该送粉装置的工作过程:

  将设置在粉箱100出粉口的堵粉插条102并更换上合适尺寸的漏粉插条103后,粉箱100内的金属粉末开始从粉箱100的出粉口落入到集粉槽组件200的集粉空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金属粉末的流动性和粉末粒度,通过调节集粉槽挡片202上的U型孔槽203来调节集粉槽挡片202与集粉槽片201形成的槽口的宽度,可以使得金属粉末顺利流畅的落入旋转块302的落粉平台上。这里的槽口的宽度包括上槽口的宽度和下槽口的宽度,其中,上槽口对应粉箱100的出粉口,而下槽口为集粉槽组件200下端的出粉口。

  进一步地,当金属粉末在旋转块302的落粉平台上形成粉堆后,将设置在旋转块组件300侧下方的刮片移动至旋转块302下方,通过刮片推挤旋转块302,使得旋转块302的侧槽口303与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逐渐相对,并观察侧槽口303粉末流出的量,若金属粉末的流出量比较小,则可以增加选转块的旋转角度即增加转块侧槽口303与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的重合度;相应地,若金属粉末的流出量比较大,则可以减少旋转块302的旋转角度即减小旋转块302侧槽口303与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的重合度。最后通过确定刮片的取粉位置即旋转块302的旋转角度,来确定侧槽口303与集粉槽组件200的出粉口的相对位置,并保存刮片的取粉位置,完成金属粉末的取粉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粉装置,该装置中粉箱内设置了漏粉插条,通过漏粉插条的设置可以实现粉箱出粉口的启闭功能,方便在粉箱外进行装粉、卸粉等动作;再者,漏粉插条可以实现对粉箱漏粉量的调节,相对其他结构,设置漏粉插条结构简单故障率较低;在集粉槽挡片上设置有U型孔槽,通过对U型孔槽调整可以调整集粉槽组件出粉口的宽度,避免了较细或流动性较差的粉末在此处卡粉,造成取粉器无法出粉故障;在轴承部分增加了石棉绳即轴承盖板,可以使得轴承耐高温的同时避免粉末进入机械结构内部造成损损坏,可以有效的降低集粉槽组件的故障率;在旋转块上设置有侧槽口,借助粉末自有的堆积特性,实现漏粉口自动闭合,旋转块旋转后出粉口自动打开,可实现更大粉末粒径范围、粉末流动性范围的原料粉末的顺畅取粉,减少粉末流动性、粒径对取粉器取粉的限制。通过该装置解决了现有送粉装置因受到粉末粒度,粉末流动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送粉不均匀或者易造成送粉装置损坏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送粉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