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光学> 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独创技术7429字

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2021-03-04 15:54:34

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导光板入光侧面的圆弧锯齿为使用CNC加工的R型或V型结构的锯齿,该方法造价高,交期慢,且由于表面精致光滑,容易发生色散从而造成灯口发黄的现象;未使用磨床加工的梯形锯齿,该方法会使锯齿过于粗糙,影响灯口效果;现有的圆弧锯齿存在瓶颈,如图1所示,即当锯齿深度h小于0.007mm,锯齿a的宽度d无法小于0.1mm,否则锯齿镶件会出现严重毛边,无法控制良率与可复制性,无法精确实现转化率即尺寸准确度不够。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其包括:一入光面、一与所述入光面相连的出光面、一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入光面设有若干网点组。

  进一步地,所述网点组对应光源的位置设置,所述网点组包括若干第一网点。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网点组中的若干所述第一网点均匀分布;或,每一所述网点组中的若干所述第一网点的密度由中间向外侧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网点组延伸到所述导光板的上下两边缘,所述网点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单个光源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点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点的形状为圆形,相邻两所述第一网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网点的直径。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第一网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网点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设有若干第二网点,所述出光面均匀设置有若干V-cut槽或R-cut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网点的密度由光源端至远光端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加工方式可由最便宜的激光式打孔形成的网点结构,成本低;由于使用激光式打点,加工区域不大,加工时间非常短,交期快;使用激光式打点更容易控制转写率,可复制性更强;入光面网点设计能有效的改善传统锯齿结构的加工瓶颈,激光式打点可随意设计网点深度,理论上不存在深度瓶颈;可通过破坏入光侧的全反射解决灯眼问题;由于改变了入光面整体的粗糙度,改善了由于散光而形成的灯口发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导光板入光面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又一实施例出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又一实施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其包括:一入光面1、一与所述入光面1相连的出光面2、一与出光面2相对的底面3。入光面1设有若干网点组4,网点组4对应光源5的位置设置,可以根据背光模组中设计的灯距设定具体位置和密度,通过在入光面1设置网点,可通过破坏入光面1的全反射,使光学发散,从而解决灯眼问题;两万,由于网点的存在改变了入光面1整体的粗糙度,可改善由过于入光面过于光滑散光而产生的背光灯口发黄的问题。具体地,网点组4的高度与导光板的厚度一致,即网点组4延伸到导轨板的上下两个边缘。网点组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单个光源宽度的一半,也就是对应每个光源设置的网点组至少要大于光源宽度的一半,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提升光学效果的作用,网点组4最宽可以达到相邻两组网点连接在一起,使导光板的整个入光面1分布有网点。每一组网点组4中包括若干第一网点6。也可以是密度由中间向四周依次减小的。

  请参阅图2与图4,一实施例中,同一组网点组4中若干第一网点6是均匀分布的,相邻两个第一网点6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这种设计在激光打点加工时比较简单。此时,相邻两网点组4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两个光源之间的距离来设计,两组网点组4之间可以不设置距离,这样便第一网点6便均匀分布在整个导轨板的入光面1上,如图4所示。另一种设计方式是网点组4的宽度就等于光源的宽度,相邻两网点组4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光源之间的距离一致,如图2所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每一网点组7中的若干第一网点6的密度由中间向四周外侧依次减小,例如若干第一网点6可以呈阵列排布,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第一网点6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增大,位于同一列的相邻两第一网点6的间距也是由中间向上下两边依次增大,整体网点密度呈扩散状。网点组7的中部正对光源,密度大,可以更好的使光线发散,解决灯眼问题,提升光效。此时,相邻两网点组7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存在明显的距离,其中较优选的方案是网点组7的宽度与光源的宽度一直,如图3所示。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网点6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例如四边形或菱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点6的形状为圆形,为了提升光线发散效果,相邻两第一网点6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网点6的直径。其中,当相邻两第一网点6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网点6的直径一致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请参阅图4与图5,另外,为了得到更好的光效,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底面3设有若干第二网点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二网点8的密度由光源端至远光端依次增大。出光面2均匀设置有若干V-cut槽(或R-cut槽)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加工方式可由最便宜的激光式打孔形成的网点结构,成本低;由于使用激光式打点,加工区域不大,加工时间非常短,交期快;使用激光式打点更容易控制转写率,可复制性更强;入光面网点设计能有效的改善传统锯齿结构的加工瓶颈,激光式打点可随意设计网点深度,理论上不存在深度瓶颈;可通过破坏入光侧的全反射解决灯眼问题;由于改变了入光面整体的粗糙度,改善了由于散光而形成的灯口发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