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光学>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独创技术16987字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2021-04-08 15:14:48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组件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背光模块包括光源、框架以及导光板,导光板与框架集装时,通常在入光侧使用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然而,光学胶具有让光线穿透及散射的特性,导致大角度的光线(例如黄光)在穿透光学胶后碰到底下的构件而发生散射,使大角度光线容易提前于导光板的前段出光,造成导光板较接近光源的出光面与较远离光源的出光面,两者的色差明显,因此导光板的整体光学品味不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色差问题的背光模块。

  该背光模块包括光源组件、导光板、黏着件,及镀膜层。该光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该导光板包括朝向该光源组件的入光面、连接该入光面的第一光学面,及连接该入光面且相对于该第一光学面的第二光学面。该黏着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的基材、位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胶体,及设置于该基材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胶体,该基材的该第一表面朝向该导光板,该第一胶体将该基材黏贴于该导光板的第一光学面或第二光学面。该镀膜层设置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胶体之间,该镀膜层的反射率大于该导光板的反射率。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镀膜层的设置面积小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面积。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基材具有靠近该光源组件的调光区,及邻接该调光区且远离该光源组件的透光区,该调光区与该光源组件同向延伸,该镀膜层设置于该调光区内且不延伸至该透光区。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镀膜层完全覆盖该调光区。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光源组件包括复数间隔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该镀膜层间隔设置于该调光区上,且该调光区内未设置该镀膜层的区域对应于该电路板上未设置所述发光组件的区域。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镀膜层是镜面反射。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另一种能改善色差问题的背光模块。

  该背光模块包括光源组件、导光板,及黏着件。该光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复数间隔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该导光板包括朝向该光源组件的入光面、连接该入光面的第一光学面,及连接该入光面且相对于该第一光学面的第二光学面。该黏着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的基材、设置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一胶体,及设置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胶体,该第一表面朝向该导光板,该第一胶体将该基材黏贴于该导光板的第一光学面或第二光学面,其中,该基材的第一表面的反射率大于该导光板的反射率。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是镜面反射。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前述背光模块,及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该显示面板包括可视区及非可视区。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镀膜层位于该非可视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前述背光模块,及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的第一光学面上,该显示面板包括可视区及非可视区。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基材位于该非可视区。

  本发明有益功效在于,借由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镀膜层或基材的设计,有效改善该背光模块及该显示设备的色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局部放大示意图,辅助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中,黏着件与镀膜层的结构与链接关系;

  图3是曲线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与未使用镀膜层的导光板的CIE色度表V’值趋势图;

  图4是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不同的配置方式;

  图5是示意图,以俯视角度说明该光源组件的组成,以及该镀膜层的配置方式;

  图6是示意图,以俯视角度说明该镀膜层的另一种配置方式;

  图7是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设备;

  图8是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

  图9是局部放大示意图,辅助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中,黏着件的结构;及

  图10是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作表示。

  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光源组件 120、导光板130、黏着件140,及镀膜层150。其中,该导光板13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所制成,其折射率通常为1.4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简称PC)来制成该导光板130,此种PC材质的导光板130也可以称之为导光膜,其折射率通常为1.59。

  该导光板130包括朝向该光源组件120的入光面131、连接该入光面131的第一光学面132,及连接该入光面131且相对于该第一光学面 132的第二光学面13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面132与第二光学面133的其中之一可以为出光面,相对的另一面则为底面,于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面132为出光面,该第二光学面133为底面。

  该光源组件120包括电路板121,及设置于该电路板121上的发光组件122。该电路板121为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 FPC),其上覆盖有保护胶片(Coverlay),该黏着件140是一种光学等级透明胶带(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用以将该导光板130贴附于该电路板121的保护胶片上。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21位于该导光板130下方。

  该黏着件140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42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142的第二表面143的基材141、位于该基材141的第一表面142的第一胶体 144,及设置于该基材141的第二表面143的第二胶体145,该基材141 的该第一表面142朝向该导光板130的第二光学面133,该第一胶体 144将该基材141黏贴于该导光板130的第二光学面133,该第二胶体 145将该基材141黏贴于该光源组件120的该电路板121上。该镀膜层 150设置于该基材141的第一表面142上且位于该第一表面142与该第一胶体144之间,其中,该镀膜层150具有镜面反射特性,更佳的是,该镀膜层150的反射率大于该导光板130的反射率。

  当未设置该镀膜层150时,该光源组件120的该发光组件122所产生的光线,在进入该导光板130的入光面131之后,光线会依序穿透该黏着件140的第一胶体144、基材141及第二胶体145后,其中的大角度黄光较容易受到底下具有散射特性的构件(例如该电路板121的保护胶片)影响,于该导光板130的第二光学面133前段散射出光,导致该导光板130 邻近该光源组件120的一端的出光会有偏黄的现象;参考图3,测量该导光板130的该第一光学面132(于本实施例中为出光面)的CIE色度表的V’值,以该入光面131为基准(X=0mm),测量不同位置的V’值,并相较于已知无镀膜层的导光板(如图3所示的◆)于10mm处与100mm处的颜色色差,其△V’值为0.00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镀膜层150,当光线进入该导光板130后,其中大角度的黄光虽然一样会进入该黏着件140中的第一胶体144,但因为第一胶体144底下为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镀膜层 150,借此可以降低该黏着件140底下构件所造成的散射作用,使得黄光仍会反射回到该导光板130;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有镀膜层150的导光板130(如图3所示的▲)于10mm处与100mm处的颜色色差,其△V’值则降低为0.0012。由此可以比较出,设置镀膜层150的导光板130,△ V’值有显著的降低,改善了60%左右的色差状况;于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板130的第一光学面132(出光面)前段的光线颜色,与中段的光线颜色的色差较小,本发明确实可以达到提升该导光板130整体的光学品味效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镀膜层150的反射率,反射更多比例的黄光,所以可以采用镀银的方式来作为该镀膜层150。

  另外,参阅图4,该黏着件140、该镀膜层150,以及该电路板121 也可以设置于该导光板130的上方,也就是说,该第一胶体144将该基材141黏贴于该导光板130的第一光学面132,该第二胶体145将该基材141黏贴于该光源组件120的该电路板121上,且该镀膜层150位于该基材141与该第一胶体144之间。借此设计,可以因应不同型态设计的背光模块。当然,若某些型态的背光模块其电路板121并未延伸至该导光板130的位置,该黏着件140也可以黏贴于背光模块的其他构件 (例如框架)上,本实施方式仅是以电路板121为例说明及绘示,不以此为限。

  要特别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改变该镀膜层150的设置方式来调整出光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光源组件120包括电路板121,及设置于该电路板121上的发光组件122。该镀膜层150的设置面积小于该基材141的第一表面142的面积。更详细地说,该基材141具有靠近该光源组件120的调光区146,及邻接该调光区146且远离该光源组件 120的透光区147,该调光区146与该光源组件120同向延伸,该镀膜层150(斜线部分)设置于该调光区146内且不延伸至该透光区147,并且完全覆盖该调光区146。借此设计,当该发光组件122为条状设计时,例如灯管或是长条形荧光粉封装,该镀膜层150可以提供较完整的光线反射效果。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源组件120包括电路板 121,及复数间隔设置于该电路板121上的发光组件122,例如LED。而该镀膜层150间隔设置于该调光区146上,且该调光区146内设置该镀膜层150的区域对应于该电路板121上设置所述发光组件122的区域。借由前述间隔式的设计,除了可以让该镀膜层150只要针对所述发光组件122的位置设置,而能减少该镀膜层150的材料用量,避免镀银面积过大而无法降低成本之外,同时因为该镀膜层150中各个镀银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发光组件122正前方的互相对应关系,能够将发光组件122正前方的最大能量与光线进行反射,不但针对发光组件122正前方的最明显的黄化现象进行优化解决,而且也可以进行发光组件122正前方的亮区与相邻暗区之间的出光量的调整。

  除此之外,对于进入到该导光板130的光线而言,具有散射特性的构件(例如电路板121的保护胶片)会降低整体能量,造成辉度降低。尤其是应用到PMMA(折射率1.49)所制成的该导光板130时,此处的散射能量更会大于应用到PC(折射率1.59)所制成的该导光板130(或导光膜)的散射能量。所以当设置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该镀膜层150时,便能将散射能量反射回到该导光板130之中,以提高辉度,甚至对于以PMMA(折射率 1.49)所制成的该导光板130的辉度提高效果会更大于以PC(折射率1.59)所制成的该导光板130(或导光膜)的辉度提高效果,也就是说,其辉度提高效果与该导光板130的折射率之间是反向关系。

  参阅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包括前述的背光模块,及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的显示面板170。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设置于该导光板130的第一光学面132上的光学膜片组160。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显示面板170包括可视区171及非可视区 172,该镀膜层150位于该非可视区172内,以维持该显示设备的良好视觉感受。

  参阅图8,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包括光源组件220、导光板230,及黏着件240。

  该导光板230包括朝向该光源组件220的入光面231、连接该入光面231的第一光学面232,及连接该入光面231且相对于该第一光学面 232的第二光学面233。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学面232及该第二光学面233的其中之一可以为出光面,相对另一面则为底面,于本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学面232为出光面,该第二光学面233为底面。

  参阅图8及图9,该黏着件240包括具有第一表面242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242的第二表面243的基材241、位于该基材241的第一表面 242的第一胶体244,及设置于该基材241的第二表面243的第二胶体 245,该基材241的该第一表面242朝向该导光板230的第二光学面 233,该第一胶体244将该基材241黏贴于该导光板230的第二光学面 233。其中,该基材241的第一表面242具有镜面反射效果,更佳的是,该第一表面242的反射率大于该导光板230的反射率。

  于本实施例中,该基材241的第一表面242具有镜面反射的特性,因此当光线进入该导光板230后,其中大角度的黄光会借由该第一表面242 的镜面反射效果,借此可以降低该黏着件240底下构件所造成的散射作用,使得黄光仍会反射回到该导光板230,改善该第一光学面232(出光面) 前段与中段的色差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并未使用该第一实施例的镀膜层,而是令该基材241的该第一表面242具有镜面反射的特性,在减少组件数量的情形下,同样可以达成减少该导光板230邻近该光源组件220的一端出光的情形,另外还具有减少镀膜用料、节省镀膜成本与镀膜工时的技术效果。

  参阅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包括前述的背光模块,及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的显示面板270。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设置于该导光板230的第一光学面232上的光学膜片组260。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显示面板270包括可视区271及非可视区 272,该基材241位于该非可视区272内,以使该基材241的该第一表面242同样位于该非可视区272内,以维持该显示设备的良好视觉感受。

  综上所述,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通过在邻近入光面处的出光面或底面设置该镀膜层,或是利用该基材中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该第一表面,减少该导光板在邻近入光面处的大角度光线(例如黄光)出光现象,即减少入光处的黄化现象,进而改善整体的光学品味,故确实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20 光源组件

  121 电路板

  122 发光组件

  130 导光板

  131 入光面

  132 第一光学面

  133 第二光学面

  140 黏着件

  141 基材

  142 第一表面

  143 第二表面

  144 第一胶体

  145 第二胶体

  146 调光区

  147 透光区

  150 镀膜层

  160 光学膜片组

  170 显示面板

  171 可视区

  172 非可视区

  220 光源组件

  221 电路板

  230 导光板

  231 入光面

  232 第一光学面

  233 第二光学面

  240 黏着件

  241 基材

  242 第一表面

  243 第二表面

  244 第一胶体

  245 第二胶体

  260 光学膜片组

  270 显示面板

  271 可视区

  272 非可视区。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