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游戏握把独创技术15658字

游戏握把

2020-11-30 22:14:10

  游戏握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戏握把,尤其是涉及一种成本低的游戏握把。

  背景技术

  游戏在人们的休闲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且随着电竞游戏产业兴起,游戏握把的操控方法也多元化发展,以增加游戏的操作性及娱乐性。

  一般的游戏握把造型为多曲面,在设计结构上需要考量多个机构的连动与预留空间使感应结构与压力感测器之间有一间隙,可以在手上操作时不会轻易地触动软性的压力感测元件,出力时又可以压迫压力感测元件,否则很容易导致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就会触动外壳上的感应结构而触动压力感测元件,压力感测元件是软性的且非常敏感,只要差一点尺寸数值就会差很多。

  然,一般的游戏握把在内部空间仅设有泡棉垫,且感应结构与压力感测器之间仅利用泡棉垫弹性特性充当间隙,避免两者直接触碰,但出力时又可以压迫压力感测元件,但泡棉垫是消耗材,长久使用后会造成弹性变形,且又会使游戏握把的制作成本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别于上述结构的游戏握把,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成本低的游戏握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游戏握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游戏握把,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置凹面;一握把壳,覆盖于所述容置凹面上;至少一压力感测器,设置于所述容置凹面;至少一缓冲材,设置于所述握把壳,所述缓冲材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压力感测器;至少一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把壳的间;至少一弹片,抵顶于所述容置凹面与所述握把壳之间;当所述握把壳未施加外力时,所述压力感测器与所述缓冲材之间形成一间隙;当所述握把壳施加外力时,所述握把壳藉由所述滑动机构向所述壳体靠近并带动所述缓冲材接触所述压力感测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材与所述握把壳之间设有至少一结构平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握把壳的内侧面设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围成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至少一肋,所述结构平面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覆盖所述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与所述握把壳之间设有至少一转轴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凹面与所述握把壳一侧,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凹面与所述握把壳另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握把壳一侧的卡勾以及至少一形成于所述容置凹面一侧的卡勾导引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握把壳另一侧的卡扣以及至少一设置于所述容置凹面另一侧的转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片包括一固定臂及一弹性臂,所述固定臂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臂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于所述弹性臂对应的位置形成至少一通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一上壳与一下壳,所述下壳设有一第一凹面、数个缺口、数个凸块及一第一延伸部,所述下壳的外侧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的边缘形成数个所述缺口,数个所述缺口设在所述第一凹面,所述下壳的一侧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数个所述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面的两端,所述下壳的另一侧形成一延所述下壳的纵长方向延伸且向外凸出的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上壳包括数个凹槽、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凹面,所述上壳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凹面与第一凹面相连组成所述容置凹面,所述上壳的一侧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数个所述凹槽,所述凸块抵持于所述凹槽中,所述上壳的另一侧的外侧边缘延所述上壳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相互抵持。

  如上所述,当未施加外力时,因有所述弹片结构的所述弹性臂抵持所述握把壳使所述卡勾抵接在所述挡块成闭合状态,使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不会轻易下压,所述缓冲材位于所述压力感测器的上方,两者未接触,所述缓冲材与所述压力感测器之间有一间隙,此时在手中操作时不会触动到所述压力感测器,当施加外力在所述握把壳时,所述弹性臂往所述上壳的所述通孔的内侧方向下陷使所述卡勾脱离所述挡块,以所述转轴为轴心做微量转动,所述缓冲材与所述压力感测器接触,所述结构平面将力量从所述缓冲材藉着接触传导至所述压力感测器以感测外力大小反馈到游戏中,即为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不会轻易下压,不会触动所述压力感测器,但是在用力后还是可以使所述握把壳与所述上壳接触的所述弹片结构,藉此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感应结构稳定且可省去泡棉垫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上壳与握把壳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上壳与下壳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上壳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上壳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握把壳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沿着第一图中IX-IX线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沿着第九图Ⅹ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沿着第一图中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第九图施加外力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沿着第十二图X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的第十一图施加外力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沿着第一图中XV-XV线的剖面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游戏握把 100

  下壳 1第一凹面11

  缺口 12 凸块13

  第一延伸部 14 上壳2

  卡勾导引孔 21 弹片结构22

  固定臂 221弹性臂222

  转轴 23 凹槽24

  第二延伸部 25 第二凹面26

  挡块 27 通孔28

  握把壳 3卡勾31

  卡扣 32 感应结构4

  容置槽 41 肋42

  结构平面 43 缓冲材44

  定位柱 45 压力感测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100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图9及图10,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100,包括一下壳1、一上壳2、一握把壳3、感应结构4及一压力感测器5,所述下壳1与所述上壳2组合成一壳体,所述握把壳3卡合于所述下壳1与所述上壳2的连接处,此组装方法可减少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100的组装工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测器5设置于所述上壳2的外侧面,所述感应结构4设置于所述握把壳3的内侧面,所述感应结构4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压力感测器5,所述感应结构4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之间形成一间隙。

  请参阅图3与图4,所述下壳1设有一第一凹面11、数个缺口12、数个凸块13及一第一延伸部14,所述下壳1的外侧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面11,所述第一凹面11用于收容部份所述握把壳3,所述第一凹面11的边缘形成数个所述缺口12,数个所述缺口12设在所述第一凹面11,所述上壳2的对应机构固定于数个所述缺口12中以实现所述下壳1与所述上壳2定位固持,所述下壳1的一侧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数个所述凸块13,所述凸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面11的两端,所述凸块13用于与所述上壳2的对应机构抵持以实现所述下壳1与所述上壳2定位固持,所述下壳1的另一侧形成一延所述下壳1的纵长方向延伸且向外凸出的所述第一延伸部14,所述第一延伸部14用于与所述上壳2的对应机构相互抵持以实现所述下壳1与所述上壳2定位固持。

  请参阅图2至图7及图15,所述上壳2设有数个卡勾导引孔21、数个弹片结构22、数个转轴23、数个凹槽24、一第二延伸部25及一第二凹面26,所述上壳2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面26,所述第二凹面26用于收容部份所述握把壳3,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1组合后,所述第二凹面26与所述第一凹面11相连,所述第二凹面26的另一侧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穿孔的数个所述卡勾导引孔21,所述上壳2的内侧面于所述卡勾导引孔21的一侧设有数个挡块27,所述握把壳3的对应机构穿过数个所述卡勾导引孔21与设于所述上壳2的内侧面的数个所述挡块27挂勾以实现所述上壳2与所述握把壳3定位固持,所述第二凹面26的中间部分设有数个所述弹片结构22,数个所述弹片结构22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壳2且每一所述弹片结构22下方均开设一通孔28,即所述弹片结构22为悬臂形式,所述弹片结构22包括一固定臂221及一弹性臂222,所述固定臂221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壳2,所述固定臂221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222,所述弹性臂222设在所述通孔28的一侧,所述弹性臂222用于与所述握把壳3抵持,请参阅图15 所示,当未施力时,所述弹性臂222与所述握把壳3抵持,使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3不会轻易下压,所述握把壳3未与所述上壳2接触,在施力后所述弹性臂222往所述上壳2的所述通孔28的内侧方向下陷,使所述握把壳3与所述上壳2接触,所述上壳2的一侧设有数个所述转轴23,所述转轴23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面26的一侧,所述转轴23固定于所述缺口12中以实现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1定位固持,所述转轴23用于与所述握把壳3的对应机构扣合以实现所述上壳2与所述握把壳3定位固持,所述转轴23在施力时为轴心作微量转动,带动所述握把壳3与所述上壳2接触,所述上壳2的一侧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数个所述凹槽24,所述凹槽24设置于所述转轴23的两端,所述凸块13抵持于所述凹槽24中以实现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1定位固持,所述上壳2的另一侧的外侧边缘延所述上壳2的纵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25,所述第二延伸部25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4相互抵持以实现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1定位固持,所述第二凹面26的上表面设有所述压力感测器5,所述压力感测器5用于感测外力大小后反馈到游戏中。

  请参阅图8,所述握把壳3卡扣于所述第一凹面11与所述第二凹面26相连形成的一空间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面11与所述第二凹面26组成一容置凹面,所述握把壳3的内侧面设有数个卡勾31及数个卡扣32,所述感应结构4包括一容置槽41、一肋42、一结构平面43、一缓冲材44及一定位柱45,所述握把壳3的内侧面的一侧设有向内延伸的数个所述卡勾31,所述卡勾31穿过所述卡勾导引孔21与所述挡块27挂勾以实现所述握把壳3与所述上壳2定位固持,所述握把壳3的内侧面的另一端设有数个所述卡扣32且数个所述卡扣32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扣32固定于所述转轴23以实现所述握把壳3与所述上壳2定位固持,所述握把壳3的内侧面设有向所述握把壳3内侧方向延伸的所述定位柱45,所述定位柱45与所述卡勾31在同一侧且所述定位柱45位于数个所述卡勾31之间,所述定位柱45围绕形成所述容置槽41,所述容置槽41里设有向所述握把壳3内侧方向延伸的所述肋42,所述肋42上设有所述结构平面43,所述结构平面43放置在所述定位柱45里,所述结构平面43上设有所述缓冲材44,所述缓冲材44外露于所述定位柱45,所述缓冲材44用于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接触以感测外力大小反馈到游戏中。

  请参阅图9至图11及图15,当未施加外力时,因有所述弹片结构22的所述弹性臂222抵持所述握把壳3使所述卡勾31挂勾在所述挡块27呈抵接状态,使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3不会轻易下压,所述缓冲材44位于所述压力感测器5的上方,两者未接触,所述缓冲材44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之间有一间隙,此时在手中操作时不会触动到所述压力感测器5,请参阅图12至图14,当施加外力在所述握把壳3时,所述弹性臂222往所述上壳2的所述通孔28的内侧方向下陷使所述卡勾31脱离所述挡块27,以所述转轴23为轴心做微量转动,所述缓冲材44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接触,所述结构平面43将力量从所述缓冲材44藉着接触传导至所述压力感测器5以感测外力大小反馈到游戏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片结构22亦可设置于所述握把壳3,且当所述弹片结构22设置于所述握把壳3时,所述弹片结构22可抵顶所述壳体的所述容置凹面。再者,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卡扣32与所述转轴23的位置可互换,即所述卡扣32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23可设置于所述握把壳3,所述卡扣32与所述转轴23组合成一转轴机构。所述卡勾导引孔21、所述挡块27以及所述卡勾31组合成一滑动机构。藉由所述转轴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所述握把壳3可些许移动靠近所述壳体或些许移动远离所述壳体。

  承上所述,当未施加外力时,因有所述弹片结构22的所述弹性臂222抵持所述握把壳3使所述卡勾31抵接在所述挡块27成闭合状态,使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3不会轻易下压,所述缓冲材44位于所述压力感测器5的上方,两者未接触,所述缓冲材44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之间有一间隙,此时在手中操作时不会触动到所述压力感测器5,当施加外力在所述握把壳3时,所述弹性臂222往所述上壳2的所述通孔28的内侧方向下陷使所述卡勾31脱离所述挡块27,以所述转轴23为轴心做微量转动,所述缓冲材44与所述压力感测器5接触,所述结构平面43将力量从所述缓冲材44藉着接触传导至所述压力感测器5以感测外力大小反馈到游戏中,即为在手上操作不出力时所述握把壳3不会轻易下压,不会触动所述压力感测器5,但是在用力后还是可以使所述握把壳3与所述上壳2接触的所述弹片结构22,藉此本实用新型游戏握把100的感应结构稳定且可省去泡棉垫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游戏握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