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独创技术10809字

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

2021-02-05 04:02:58

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康复技术研究告诉我们,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主要是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矫正姿势异常,必须靠主动运动的治疗技术才能恢复功能。神经肌肉控制可理解为肌肉对动态关节稳定性信号的无意识的特定响应,是由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多系统同步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在动静态动作控制、身体协调性、稳定性、平衡性等不同方面。

  现有的主动训练装置,具有设计精美、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是,由于采用圆形或者C型结构设计,在训练中患者通常在C型架中央,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只能1人使用,对于康复科、康复中心来说有若干患者等待治疗,原设计很难满足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多人使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多元动态康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一人使用的问题,能够满足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多人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元动态康复系统,包括主框架和吊臂;所述吊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吊臂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顶部,多个所述吊臂的另一端远离所述主框架设置;所述吊臂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用于悬挂人体进行训练。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为C型框架。

  优选的,多个所述吊臂的一端均连接于一个圆盘上,所述圆盘固定于所述主框架的顶端中部;多个所述吊臂的另一端呈放射形设置。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吊臂之间安装有中间连接臂,所述中间连接臂上安装至少一个所述悬挂装置。

  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固定于所述吊臂或中间连接臂上;或者所述吊臂或中间连接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轨,所述悬挂装置安装于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悬挂机构和穿戴装具,所述悬挂机构安装于所述吊臂上,所述悬挂机构的下方与所述穿戴装具连接,所述穿戴装具穿戴于人体上。

  优选的,所述悬挂机构采用吊环、挂钩或悬吊器。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具采用固定带或者治疗板,所述穿戴装具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通过吊带或弹力绳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采用地垫或者治疗床。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主框架和吊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强调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有机结合,重视关节在多方位、大幅度运动时神经肌肉工作效能;

  2、激活稳定性,通过在不稳定状态下练习加强身体控制能力,提升身体在不稳定时保持动态稳定的能力;

  3、通过身体姿势和身体运动联系,兼顾发展肌肉力量、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平衡和稳定;

  4、激活本体感受,改善三维空间感觉能力;

  5、功能强大,满足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6、可以1-6人以上同时训练,且占地面积少,解决了传统康复由N多种单一功能设备组成,占地面积大效率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元动态康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元动态康复系统的俯视图;

  其中,1为主框架,2为吊臂,3为训练平台,4为圆盘,5为中间连接臂,6为环形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包括主框架1和吊臂2;所述吊臂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吊臂2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的顶部,多个所述吊臂2的另一端远离所述主框架1设置;所述吊臂2上安装有固定或者可移动的若干个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用于悬挂人体进行训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框架1为C型框架,C型框架上可以设置有开口,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立柱之间通过环形连接架进行连接,环形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形成C型结构,在主框架1的顶端设置有顶梁,用于连接立柱与环形连接架;或者主框架1亦可以采用圆形、方形等立体结构框架,上述立体框架结构可以设置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吊臂2的一端均连接于一个圆盘4上,所述圆盘4固定于所述主框架1的顶端中部,多个吊臂2通过圆盘4与主框架1连接于一体;多个所述吊臂2的另一端呈放射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吊臂2之间安装有中间连接臂5,所述中间连接臂5上安装有所述悬挂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装置通过螺栓、卡扣等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吊臂2或中间连接臂5上;或者所述吊臂2或中间连接臂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导轨,所述悬挂装置安装于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实现悬挂装置的可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悬挂机构和穿戴装具,所述悬挂机构安装于所述吊臂2上,所述悬挂机构的下方与所述穿戴装具连接,所述穿戴装具穿戴于人体上,其中,穿戴装具可以根据训练需要穿戴于人体的不同部位。

  具体地,所述悬挂装置采用吊环、挂钩或悬吊器;而所述穿戴装具采用固定带或者治疗板,所述穿戴装具上设置有挂钩,穿戴装具上的挂钩通过吊带或弹力绳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组所述悬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训练平台3,具体地可以根据治疗或者训练需要选择圆形(扇形)地垫也可以是升降或者普通治疗床作为训练平台3,便于治疗师操作,预防职业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整个训练装置的顶部,用于固定所述主框架1和吊臂2,可以防止吊臂2单一方向负载造成倾斜晃动等不安全因素,提高稳定性。

  具体地,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吊杆或吊索,吊杆或吊索的底端可以与吊臂2连接,顶端可以墙体或者屋顶连接实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挂钩与吊环配合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吊臂2远离主框架1的一端通过环形连接臂6进行连接,在环形连接臂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个吊杆或吊索,用于固定所述主框架1和吊臂2,可以防止吊臂2单一方向负载造成倾斜晃动等不安全因素;其中,多个吊杆或吊索可以呈放射形设置,顶端连接于屋顶或者墙壁上,或者多个吊杆或吊索的顶端向内聚拢连接于一个连接环上,而连接环与屋顶固定连接;而且在环形连接臂6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悬挂装置,用于人体训练。

  本实施例中多元动态康复系统利用悬挂产生的“不稳定”因子实现主动运动,并可通过姿态控制导向训练技术治疗运动功能障碍;吊臂2安装有悬挂装置,悬挂装置既可以是悬吊器也可以是挂环等,悬挂装置根据治疗师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穿戴装具(治疗板、固定带)、吊带、弹力绳等用于连接患者的肢体,治疗师(医生)根据被训练者的功能状态设计一种与其功能相近的可控的不稳定的方案,患者通过对不稳定的控制产生主动运动,通过辅助矫正异常姿势,让患者在正确运动模式下完成能力最大化的主动运动,从而恢复功能。

  以上肢屈伸活动为例,假设是一位偏瘫患者,患侧上肢肌力3级,而3级肌力是不能完成抗重力运动的,这意味着患侧上肢是不能产生关节活动的,此时利用滑轨、支架以及吊带或弹力绳等辅助用具将患侧上肢吊起帮助患侧上肢克服自身重力的影响,患侧上肢此时就可以产生自主的肩关节水平运动。这是一项具体的任务,完成这个动作时涉及到视觉、触觉的输入,大脑对信息的判断和整合以及神经对系统的有效支配,再经过失败或成功的反馈,不断调整运动模式,形成优化的神经网络和运动程序,支配相关肌肉特定的顺序、速度和力量等力学特点配合完成这项具体任务,促进发展适应能力、前馈能力和协调能力。

  吊臂2安装有若干悬挂装置,悬挂装置上可以有若干连接人体的吊点,这些吊点包括C型架外侧的挂环,挂环通过绳子、弹力绳、穿戴装具可以矫正身体异常姿势,从而让患者在正确的运动模式下完成功能恢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多元动态康复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