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弹力带独创技术8898字

弹力带

2021-02-02 07:28:01

弹力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带,尤指一种可选择采用单圈形式或重叠扩充为双圈形式的套设在人体表面进行肌力训练活动的弹力带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弹力带结构,包括一种首尾不相连的条状结构,可提供使用者二手各执一端,即可利用该弹力带的拉伸及回复弹性,用来实施扩胸及拉伸臂膀等肌肉伸展活动。另有一种首尾相连结合的弹力带结构,则系形成环圈形式,其形成环圈形式的圈围在人体二手臂表面,或圈围在人体二大腿表面,因而可以二手臂或二大腿施力撑开该环圈形式的弹力带,如此达到人体健身活动功效。

  而由于环圈形式的弹力带结构,由一条弹力带首尾相连所构成,于弹力带表面并无任何可与其他环圈形式的弹力带相结合的定位结构。使用者如为提高弹力带圈设的负荷强度,则是备用复数条不同弹性系数的弹力带轮流替换使用。然而,各弹力带却因彼此独立,无法相互贴靠定位,造成使用者若套设复数条弹力带于身体上进行健身操作时,复数条弹力带易产生位移而偏离所欲圈设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弹力带,为环圈状,该第一弹力带包括一外表面、一内表面及位于该外表面的一个第一结合件;

  一第二弹力带,为环圈状且大于该第一弹力带,该第二弹力带包括一外环面、一内环面及位于该内环面的一个第二结合件;

  在该第一弹力带或该第二弹力带的弹力不足时,可选择地将该第二弹力带能够套设在该第一弹力带外周围,且该第一结合件能够与该第二结合件结合,使该第一弹力带与该第二弹力带保持重叠状态而提供高于该第一弹力带及第二弹力带的弹力。

  其中,该第一弹力带的该内表面中设置一条止滑层。

  其中,该第二弹力带的该内环面中设置一条止滑层。

  其中,该第一弹力带与该第二弹力带的弹性系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拉伸及回复弹力。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可依使用者肌力训练的强度需求,选择性地采用第一或第二弹力带的单圈弹力带形式的套设在人体表面进行肌力训练,或重叠套设第一及第二弹力带使其结合定位,而形成稳定不偏离的双圈弹力带形式的套设在人体表面进行肌力训练活动。

  在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下,将可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弹力带对合组接的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第一弹力带进行健身活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第二弹力带进行健身活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第二弹力带套设在第一弹力带外周围结合而进行健身活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弹力带;12第二弹力带;20本体;22外表面;24 内表面;26止滑层;28车缝线;30第一结合件;32本体;34外环面;36内环面;38止滑层;40车缝线;42第二结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图式系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元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在不同图式中系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线”、“带”、“件”、“层”、“内”、“外”“第一”、“第二”、“表面”、“环面”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

  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弹力带包括可选择的一第一弹力带 10及一第二弹力带12。该第一弹力带10为环圈状结构。该第一弹力带10的成型制作,系将该第一弹力带10二端叠合一起,并以数道车缝线28车缝结合而形成环圈状结构。或者,是以塑胶材质一体成型为该第一弹力带10(图未示) 的环圈状结构。该第一弹力带10包括一本体20及位于该本体20外侧的一外表面22及位于该本体20内侧的一内表面24。该外表面22相对处包括二个第一结合件30,该第一结合件30可为粘扣带的公带或母带。该第一弹力带10的该内表面24中设置二条止滑层26,该止滑层26可为塑胶材质或硅胶材质,该止滑层26可为二条环圈状或数段不连续组合,该止滑层26贴靠于人体皮肤表面可形成防滑的止滑作用。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第二弹力带12为环圈状结构且环圈尺寸略大于该第一弹力带10的环圈尺寸。该第二弹力带12的成型制作,系将该第二弹力带12 二端叠合一起,并以数道车缝线40车缝结合而形成环圈状结构。或者,是以塑胶材质一体成型为该第二弹力带12(图未示)的环圈状结构。该第二弹力带12 包括一本体32及位于该本体32外侧的一外环面34及位于该本体32内侧的一内环面36。该外环面34相对处包括二个第二结合件42,该第二结合件42可为粘扣带的母带或公带。该第二弹力带12的该内环面36中设置出二条环圈状的止滑层38,该止滑层38可为塑胶材质或硅胶材质,该止滑层38可为二条环圈状或数段形式,该止滑层38贴靠于人体皮肤表面可形成防滑的止滑作用。

  配合参看图1、图2所示,该第二弹力带12环圈尺寸略大于该第一弹力带 10的环圈尺寸。因而该第二弹力带12可选择的套设在该第一弹力带10的外周围。且因该第一弹力带10的该第一结合件30可为粘扣带的公带或母带,以及该第二弹力带12的该第二结合件42可为粘扣带的母带或公带。当该第二弹力带12套设在该第一弹力带10的外周围时,该第一弹力带10的第一结合件30 与该第二弹力带12的第二结合件42可拆卸地对齐结合(如图4及图5所示)。又,该第二弹力带12的弹性系数与该第一弹力带10的弹性系数不同。因而该第二弹力带12的拉伸及回复弹力不同于该第一弹力带10的拉伸及回复弹力。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可选择使用第一弹力带 10圈围在人体表面如大腿部位(如图3所示)或圈围在双手手臂上(未图示) 进行大腿或手臂肌力扩张拉伸的操作活动。也可选择使用与第一弹力带10为不同拉伸及回复弹力的第二弹力带12圈围在人体表面大腿(如图4所示)或圈围在双手手臂上(未图式)的进行肌力训练活动。使用者如欲增加健身活动的肌力负荷强度,则可选择性的以该第二弹力带12的该内环面36圈围在该第一弹力带10的外表面22表面,并以第一结合件30与第二结合件42可拆卸地结合形成双圈定位形式的圈围在人体表面(如图5所示),如此,即能增加健身活动时的大腿或手臂向外扩张拉伸的负荷强度。

  本实用新型特点,可依使用者肌力训练的强度需求,选择性地采用第一或第二弹力带10、12的单圈弹力带形式的套设在人体表面进行肌力训练,或重叠套设该第一及第二弹力带10、12使其结合定位,而形成稳定不偏离的双圈弹力带形式的套设在人体表面进行增加强度的肌力训练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教导已如前述各段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人仕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例如,第一结合件30与第二结合件 42仅需设置至少一个,即能达到可拆卸结合作用,使第二弹力带12可圈围在第一弹力带10外周围。以及止滑层26、38仅需设置一条,即可贴靠在人体皮肤表面形成防滑的止滑作用。此都为本领域通常技能知识者显能知悉。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弹力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