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独创技术10642字

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

2020-12-27 11:49:48

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者由于缺乏运动,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钙的负平衡,使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异位骨化、关节僵硬、四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受压部位及骨突出处发生压疮等失健现象,为日后的康复训练造成困难。

  为避免患者出现运动系统组织和机能退化,保障卧床者渡过疾病急性期之后立即进行中后期康复训练,现有的四肢康复训练器能够带动患者的四肢进行强制性运动;

  但是当患者恢复一定程度后或者轻度四肢功能性障碍时,四肢可以施加一定的力量,此时需要进行患者自主的运动,这时,现有的四肢康复训练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的需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空心硬质壳体,所述底座顶端右侧设有座板,所述座板顶端设有靠背板,所述靠背板后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左侧壁上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底端以及竖板右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且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位置高度一致,所述竖板右侧设有提拉机构,所述竖板右侧设有保护壳,所述提拉机构以及第二滑轮均位于保护壳内侧,所述提拉机构顶端连接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以及第一滑轮连接有软套;

  所述底座顶端左侧设有活动踏板,所述底座顶端对应活动踏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口,所述第一条形口下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部穿过第一条形口与活动踏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前后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竖板右侧对应第一滑槽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一齿条上的第一滑槽滑动限位连接内部对应限位滑槽设有限位凸块,所述保护壳侧壁对应第一齿条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驱动连接第一齿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底端与座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光杆,所述光杆设于第一条形口下侧,所述光杆上滑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固接活动踏板,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前后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底座内顶壁对应第二滑槽设有第二限位板,且第二限位板滑动限位连接第二滑槽,所述底座内底壁对应第二齿条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轮驱动连接第二齿条。

  优选的,所述光杆上还活动设有弹簧撑板,所述弹簧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弹簧撑板左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座板底端设有凸板,所述底座顶端对应凸板设有第二条形口,所述凸板右侧设有第二电动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齿轮、齿条等结构,可以实现对四肢的强制性训练,方便早期的身体控制力较差的患者使用,当患者自身具备了一定控制能力,此时可以还可以关闭电驱动机构,依靠弹簧作用实现其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功能性更为丰富,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拉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底座,3-座板,4-第二条形口,5-凸板,6-第二电动推杆,7- 靠背板,8-竖板,9-横板,10-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提拉机构,13-保护壳,14-提拉绳,15-软套,16-活动踏板,17-第一条形口,18-驱动机构,121- 第一齿条,122-第一滑槽,123-第一限位板,124-第一电机,125-第一弹簧, 181-连接板,182-光杆,183-弹簧撑板,184-第二弹簧,185-第一电动推杆, 186-第二齿条,187-第二滑槽,188-第二限位板,18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有底板1,底板1顶端设有底座2,底座2为空心硬质壳体,底座 2顶端右侧设有座板3,座板3顶端设有靠背板7,靠背板7后侧设有竖板8,竖板8左侧壁上部设有横板9,横板9底端以及竖板8右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轮 10和第二滑轮11,且第一滑轮10和第二滑轮11位置高度一致,竖板8右侧设有提拉机构12,竖板8右侧设有保护壳13,提拉机构12以及第二滑轮11 均位于保护壳13内侧,提拉机构12顶端连接有提拉绳14,提拉绳14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11以及第一滑轮10连接有软套15;

  底座2顶端左侧设有活动踏板16,底座2顶端对应活动踏板16开设有第一条形口17,第一条形口17下侧设有驱动机构18,驱动机构18顶部穿过第一条形口17与活动踏板16连接。

  进一步,提拉机构12包括有第一齿条121,第一齿条121前后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2,竖板8右侧对应第一滑槽122设有第一限位板123,第一限位板123与第一齿条121上的第一滑槽122滑动限位连接内部对应限位滑槽 64设有限位凸块,保护壳13侧壁对应第一齿条121设有第一电机124,第一电机124输出端设有齿轮,第一电机124通过齿轮驱动连接第一齿条121。

  进一步,第一齿条121底端与座板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25。

  进一步,驱动机构18包括有光杆182,光杆182设于第一条形口17下侧,光杆182上滑动设有连接板181,连接板181顶端固接活动踏板16,连接板 181底端设有第二齿条186,第二齿条186前后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二滑槽187,底座2内顶壁对应第二滑槽187设有第二限位板188,且第二限位板188滑动限位连接第二滑槽187,底座2内底壁对应第二齿条186设有第二电机189,第二电机189输出端设有齿轮,第二电机189通过齿轮驱动连接第二齿条186。

  进一步,光杆182上还活动设有弹簧撑板183,弹簧撑板183与连接板 18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84,弹簧撑板183左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85。

  进一步,座板3底端设有凸板5,底座2顶端对应凸板5设有第二条形口 4,凸板5右侧设有第二电动推杆6。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本装置电气元件的控制方式通过与其配套的外设控制器进行控制的,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使用前,患者坐在座板3上,背靠靠背板7,将双腿拱起使得双脚置于活动踏板16上(可以通过第二电动推杆6调节座板3位置,使得双腿处于合适的拱起程度),再将患者双手伸入软套15中;当患者是需要强制性训练时,此时启动正反转第一电机124以及第二电机189(配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齿条往复运动,进而分别实现带动活动踏板16左右往复运动以及软套15上下往复运动的功能,此时患者四肢就得到了训练;当患者是需要依靠自身训练时,此时第一电机124以及第二电机189停止运动,患者通过脚蹬踏板以及拉动软套进行训练,由于设有弹簧,使得踏板以及软套均具有对抗力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效果(由于电机为普通电机,在电机不通电情况下,其输出端是可以转动的,且使其转动的力不大);其中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185可以控制弹簧撑板183位置,这样可以根据患者腿力进行调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一种四肢肌肉康复训练机器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