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高尔夫球杆杆头独创技术46821字

高尔夫球杆杆头

2021-04-08 18:56:54

高尔夫球杆杆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杆杆头。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杆头主体固定有杆面板的杆头。日本专利第570887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其具备:具有杆面表面和杆面背面的板状杆面部件,以及具有固定所述杆面部件的外周部的框部的杆头主体。该杆头中,所述框部具备:具有可与所述杆面背面的外周部抵接的接受面的支撑壁部,该支撑壁部具有至少一个缺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0887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具有杆面板的杆头的反弹性的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具有杆面板的杆头的反弹性能的新型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实施方式中,高尔夫球杆杆头具备:具有底部的杆头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杆头主体的杆面板。所述杆面板具有:构成击球面的一部分的板前表面,以及作为所述板前表面的反面的板后表面。所述杆头主体具有:可配置所述杆面板的开口,包括与所述板后表面的外周缘部抵接的背接受部、且从背侧支撑所述杆面板的背支撑部,为所述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位于比所述板前表面更靠向杆面周围侧的外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外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外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实用新型效果]

  作为一个方面,击球面会挠曲的区域得到扩张。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杆头的正面视图。

  [图2]图2是图1的杆头的背面视图。

  [图3]图3是图1的杆头的斜视图。

  [图4]图4是图1的杆头的分解斜视图。

  [图5]图5是第1部件的背面视图。

  [图6]图6是第1部件的正面视图。

  [图7]图7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8]图8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

  [图9]图9是沿着图2的C-C线的截面图。

  [图10]图10是图8的主体沟附近的放大视图。

  [图11]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杆头的正面视图。

  [图12]图12是图11的杆头的背面视图。

  [图13]图13是图11的杆头的斜视图。

  [图14]图14是图11的杆头的分解斜视图。

  [图15]图15是第1部件的背面视图。

  [图16]图16是杆头主体的正面视图。

  [图17]图17是沿着图1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8]图18是显示第3实施方式的高尔夫球杆杆头的顶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9]图19是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头的截面图。

  [图20]图20是第4实施方式的第1部件的背面视图。

  [图21]图21是第5实施方式的第1部件的背面视图。

  [图22]图2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杆头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附图标记]

  100···高尔夫球杆杆头

  102···击球面

  102a···外侧杆面部

  102b···下侧杆面部

  104···底部

  106···顶面

  108···插鞘

  114···板后表面的外周缘部

  120···杆头主体的开口

  128···位于后表面的背侧的后方配置部

  130···背支撑部

  132···背接受面

  134···后表面

  138···侧接受面

  144···主体沟

  172···前壁部

  180···缝隙

  f1···杆面板

  f11···板前表面

  f12···板后表面

  hb1···杆头主体

  h1···第1部件

  b1···第2部件

  m1···固定杆面板的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对下述术语作如下定义。

  [趾-跟方向(toe-heel direction)]

  最长杆面线的延伸方向被定义为趾-跟方向。本申请中的术语“趾侧”和“跟侧”的含义基于该趾-跟方向进行解释。

  [上下方向]

  与击球面平行且与所述趾-跟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定义为上下方向。本申请中,术语“上侧”和“下侧”的含义基于该上下方向进行解释。

  [面-背方向]

  与击球面垂直的方向被定义为面-背方向。击球面为曲面时,杆面中心的法线的方向被定义为面-背方向。本申请中的术语“杆面侧”和“背侧”的含义基于该面-背方向进行解释。

  [杆面中心]

  最长杆面线的趾-跟方向中心位置处的、击球面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为杆面中心。

  [杆面周围侧]

  本申请中,杆面周围侧以作为表示远离杆头中心的一侧这一概念进行定义。该杆面周围侧,在杆头的底侧区域是指下侧,在杆头的顶侧区域是指上侧,在杆头的趾侧区域是指趾侧,在杆头的跟侧区域是指跟侧。

  [杆面中心侧]

  本申请中,杆面中心侧以作为表示靠向杆头中心的一侧这一术语进行定义。该杆面中心侧,在杆头的底侧区域是指上侧,在杆头的顶侧区域是指下侧,在杆头的趾侧区域是指跟侧,在杆头的跟侧区域是指趾侧。“杆面中心侧”是“杆面周围侧”的反义词。

  [底侧区域、顶侧区域、趾侧区域、跟侧区域]

  关于杆头的各部分,可能存在难以判断归属于底侧、顶侧、趾侧和跟侧中的哪一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下述平面Pa、Pb、Pc和Pd作为基准,定义底侧区域、顶侧区域、趾侧区域和跟侧区域。

  如图1所示,可以从板前表面f11的形心CF引直线La、Lb、Lc和Ld。直线La是连接形心CF和点A的直线。直线Lb是连接形心CF和点B的直线。直线Lc是连接形心CF和点C的直线。直线Ld是连接形心CF和点D的直线。点A是,在存在于趾上区域中的外缘线E1中,曲率半径最小的点。趾上区域是指,比板前表面f11的形心CF更趾侧且更上侧的区域。点B是,在存在于跟上区域中的外缘线E1中,曲率半径最小的点。跟上区域是指,比板前表面f11的形心CF更跟侧且更上侧的区域。点C是,在存在于跟下区域中的外缘线E1中,曲率半径最小的点。跟下区域是指,比板前表面f11的形心CF更跟侧且更下侧的区域。点D是,在存在于趾下区域中的外缘线E1中,曲率半径最小的点。趾下区域是指,比板前表面f11的形心CF更趾侧且更下侧的区域。外缘线E1是板前表面f11的外缘线,存在于击球面102上。

  定义包含上述直线La且与板前表面f11垂直的平面Pa、包含上述直线Lb且与板前表面f11垂直的平面Pb、包含上述直线Lc且与板前表面f11垂直的平面Pc、以及包含上述直线Ld且与板前表面f11垂直的平面Pd。通过这4个平面Pa、Pb、Pc和Pd,可以将杆头、杆头主体、第1部件和杆面板划分成趾侧区域R1、跟侧区域R2、顶侧区域R3和底侧区域R4(参见图1)。

  以下,适当地结合附图,并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杆头100的正面视图,图2是杆头100的背面视图,图3是杆头100的斜视图。

  杆头100具有:击球面102、底部104、顶面106和插鞘108。插鞘108具有插鞘孔110。可在插鞘孔110中安装杆身(图中未示出)。

  击球面102具有多个杆面线gv。多个杆面线包括最长杆面线gv1。图1中,多个杆面线gv中,仅仅示出位于最底侧的最长杆面线gv1。

  杆头100为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击球面102为平面。如图2和图3所示,杆头100具有背腔(back cavity)112。杆头100为凹背式铁杆杆头。

  另外,杆头100可不为铁杆型杆头。杆头100可为木杆型杆头,或者可为混合(utility)型杆头,或者可为推杆(putter)型杆头。

  图4为杆头100的分解斜视图。杆头100由多个部件形成。杆头100具有杆头主体hb1和杆面板f1。杆面板f1固定于杆头主体hb1。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第2部件b1具有配重件wt。

  杆面板f1具有板前表面f11、板后表面f12和板侧表面13。如图1所示,板前表面f11构成击球面102的一部分。板前表面f11构成击球面102的大部分。板后表面f12为与板前表面f11相反的一侧的面。板侧表面f13在板前表面f11的外缘和板后表面f12的外缘之间延伸。

  板后表面f12具有外周缘部114。本实施方式中,外周缘部114被设定为凸部。即,如图4所示,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114为周缘凸部116。周缘凸部116沿着板后表面f12的外缘延伸。周缘凸部116形成在板后表面f12的整个圆周上。

  图5为第1部件h1的背面视图。图6为第1部件h1的正面视图。

  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通过将第2部件b1与第1部件h1接合,形成有杆头主体hb1。第2部件b1固定在第1部件h1的背侧。杆头主体hb1可一体成形为整体。

  第1部件h1具有开口120。开口120为贯通孔。开口120具有开口内表面122。杆面板f1配置在开口120处。杆面板f1嵌入开口120中。开口120用杆面板f1塞住。第1部件h1构成固定杆面板f1的框体m1。

  第1部件h1构成插鞘108的整体。第1部件h1构成顶面106的整体。第1部件h1构成底部104的一部分(前方部)。第1部件h1构成击球面102的一部分(周缘部)。

  第2部件b1安装在第1部件h1的背侧。第2部件b1构成底部104的一部分(后方部)。第2部件b1的重心位于比杆头100的重心更靠向下侧。第2部件b1的重心位于比杆头100的重心更靠向背侧。

  第2部件b1的材质可与第1部件h1的材质相同。第2部件b1的材质可与第1部件h1的材质不同。第2部件b1的比重可设定为大于第1部件h1的比重。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整个第2部件b1用作配重体。从接合强度的角度考虑,优选第2部件b1可焊接于第1部件h1。

  图2和图3中,2点点划线表示的是第2部件b1和第1部件h1之间的边界线k1。进行了表面加工处理的成品的杆头100中,无法目视辨认边界线k1。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件b1焊接于第1部件h1。边界线k1也是焊接位置k2。可使用焊接以外的接合。

  第2部件b1具有配重件wt。配重件wt的重心位于比杆头100的重心更靠向趾侧。配重件wt的重心位于比杆头100的重心更靠向下侧。配重件wt的比重大于第1部件h1的比重。配重件wt的比重大于第2部件b1的比重。

  图7为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8为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图9为沿着图2的C-C线的截面图。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杆头主体hb1(第1部件h1)具有从背侧支撑杆面板f1的背支撑部130。背支撑部130设置在杆头主体hb1(第1部件h1)的底侧区域。背支撑部130为从趾侧向跟侧延伸的凸部(壁)(参见图4和图5)。背支撑部130的上端为自由端。背支撑部130与第2部件b1相离。

  背支撑部130具有背接受面132。背接受面132为背支撑部130的前表面(杆面侧的表面)。背接受面132通过与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114的抵接,形成抵接区域Rc(参照图9)。背接受面132与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114(周缘凸部116)面接触。本实施方式中,背接受面132为平面。

  背支撑部130具有后表面134。后表面134为背支撑部130的后表面。后表面134为背接受面13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后表面134为平面。

  后表面134与第2部件b1相离。第2部件b1具有:位于后表面的背侧的后方配置部128。后方配置部128位于背接受面132的背侧。后方配置部128位于抵接区域Rc的背侧。后方配置部128为杆头主体hb1的一部分。在第1部件h1安装有第2部件b1时,无法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134。在第1部件h1未安装有第2部件b1时,可以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134。在第1部件h1单独的状态下,可以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134。

  后表面134具有杆面周围侧的端136。背支撑部130位于底侧区域时,杆面周围侧是指下侧。端136为后表面134的下端。

  第1部件h1具有侧接受面138。侧接受面138与板侧表面f13抵接。

  抵接区域Rc具有:杆面中心侧的端140和杆面周围侧的端142。位于底侧区域的背支撑部130中,杆面中心侧是指上侧。端140为抵接区域Rc的上端。端142为抵接区域Rc的下端。

  第1部件h1具有外侧杆面部102a。外侧杆面部102a为击球面102的一部分。外侧杆面部102a位于比板前表面f1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外侧杆面部102a构成击球面102之中,板前表面f11的外侧的部分。外侧杆面部102a构成击球面102的外周部分。

  如图8清楚地所示,第1部件h1具有沟144。本申请中,沟144被称为主体沟。主体沟144向外侧杆面部102a凹陷。主体沟144位于外侧杆面部102a的背侧。

  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沟144从跟侧向趾侧延伸。主体沟144从比杆面中心更跟侧的位点延伸至比杆面中心更趾侧的位点。主体沟144沿着外侧杆面部102a延伸。

  图8为存在有主体沟144的趾-跟方向上的截面图。与此相对,图7和图9为不存在主体沟144的趾-跟方向位置处的截面图。图7为比主体沟144的跟端更跟侧的截面图。图9为比主体沟144的趾端更趾侧的截面图。

  如图7所示,在比主体沟144更跟侧,后表面134的下端136位于比抵接区域Rc的上端140更靠向下侧。在比主体沟144更跟侧,后表面134的下端136位于比抵接区域Rc的下端142更靠向下侧。该构成有助于背支撑部130的刚性降低。

  如图9所示,在比主体沟144更趾侧,后表面134的下端136位于比抵接区域Rc的上端140更靠向下侧。在比主体沟144更趾侧,后表面侧134的下端136位于比抵接区域Rc的下端142更靠向下侧。该构成有助于背支撑部130的刚性降低。

  图10为图8的一部分的扩大截面图。

  如上所述,主体沟144位于外侧杆面部102a的背侧。外侧杆面部102a具有:位于比杆面板f1更靠向下侧的下侧杆面部102b。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沟144位于下侧杆面部102b的背侧。

  主体沟144位于比侧接受面138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下侧)。主体沟144位于比板侧表面f13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下侧)。主体沟144位于比杆面板f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下侧)。主体沟144在杆面板f1的周围,使第1部件h1薄壁化。主体沟144在杆面板f1的周围,使第1部件h1的刚性降低。

  后表面134的下端136形成主体沟144的开口的上缘。端136位于比杆面板f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下侧)。

  主体沟144的深度D1大于抵接区域Rc中的背支撑部130的厚度(面背方向厚度)。主体沟144凹陷至比背接受面132更靠向杆面侧的位置。主体沟144具有:杆面中心侧(上侧)的面144a,杆面周围侧(下侧)的面144b,以及底面144c。面144a的背侧的边缘为后表面134的下端136。杆面周围侧(下侧)的面144b形成底部104的内表面。底面144c位于比背接受面132更靠向杆面侧。

  主体沟144的深度D1可小于抵接区域Rc中的背支撑部130的厚度(面背方向厚度)。底面144c位于比背接受面132更靠向背侧。

  第1部件h1具有与面144b邻接的邻接面146。邻接面146位于面144b的背侧。面144b和邻接面146为底部104的内表面。通过面144b和邻接面146形成有连续的面。

  第1部件h1具有比后表面134更向背侧延伸的延伸部150。延伸部150的外表面为底面104a。底面104a是指底部104的外表面。延伸部150的内表面是邻接面146。延伸部150的后端面152与第2部件b1接合。

  第1部件h1具有底壁部160。底壁部160形成主体沟144的杆面周围侧(下侧)的面144b。即,底壁部160的内表面为面144b。底壁部160的外表面为底面104a。

  第1部件h1具有侧壁部170。侧壁部170为侧接受面138和面144a之间的部分。侧壁部170的背侧与背支撑部130连接。

  第1部件h1具有前壁部172。前壁部172为外侧杆面部102a和主体沟144(底面144c)之间的部分。前壁部172在侧壁部170和底壁部160之间延伸。

  延伸部150位于底壁部160的背侧。延伸部150与底壁部160连接。通过延伸部150和底壁部160形成有薄壁部174。薄壁部174连接前壁部172和第2部件b1。

  杆头100具有缝隙(slit)180。缝隙180是位于背支撑部130的背侧的缝隙。第2部件b1具有与后表面134相对的相对面182。缝隙180为后表面134和相对面182之间的缝隙。缝隙180向杆面中心侧开放。缝隙180也向杆面周围侧开放。缝隙180形成与主体沟144的内部空间相连的空间。该空间在使框体m1的刚性降低的同时,还会提高背支撑部130及其近旁的移位的自由度。

  通过伴随着击球的变形,背支撑部130会靠近后方配置部128。击球面102的挠曲大时,背支撑部130会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即,由于伴随着击球的击球面102的挠曲,背支撑部130可以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背支撑部130的移位量达到缝隙180的面背方向宽度时,背支撑部130会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后方配置部128防止背支撑部130的规定以上的移位。后方配置部128会抑制由于杆面102的过度挠曲而导致的耐久性降低。后方配置部128会将COR抑制到规定值以下。后方配置部128会防止过度的COR,并且抑制高尔夫球的过度飞行。

  击球面102具有:在COR测定中,背支撑部130会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的特定测定点。即,通过该特定测定点测定COR时,背支撑部130会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特定测定点为击球面102中的任一点。特定测定点可为杆面中心。特定测定点可为击球面102的最大反弹点。最大反弹点是指COR最大的点。具有特定测定点的杆头中,后方配置部128会抑制击球面102的过度变形,可以抑制耐久性的降低,可以防止过度的COR。

  优选地,在最大反弹点处的COR的测定中,背支撑部130会与后方配置部128接触。通过该接触,可以有效抑制最大反弹点中的COR,可以提高耐久性。最大反弹点处的COR优选在0.836以下。特定测定点处的COR优选在0.836以下。COR的测定方法如后所述。最大反弹点处的COR优选为后述测定方法中规定的基准板(Baseline Plate)的COR以下。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杆头200的正面视图,图12是杆头200的背面视图,图13是杆头200的斜视图。

  杆头200具有:击球面202、底部204、顶面206以及插鞘208。插鞘208具有插鞘孔210。可在插鞘孔210中安装杆身(图中未示出)。在击球面202,设置有多个杆面线,但图11中省略杆面线的记载。

  杆头200为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击球面202为平面。如图12和图13所示,杆头200具有背腔212。杆头200为凹背式铁杆杆头。

  图14为杆头200的分解斜视图。杆头200由多个部件形成。杆头200具有杆头主体hb1和杆面板f1。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

  杆面板f1具有:板前表面f11、板后表面f12和板侧表面f13。如图11所示,板前表面f11构成击球面202的一部分。板前表面f11构成击球面202的大部分。板后表面f12为与板前表面f11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板侧表面f13在板前表面f11的外缘和板后表面f12的外缘之间延伸。

  板后表面f12具有外周缘部214。本实施方式中,外周缘部214被设定为凸部。即,如图14所示,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214为周缘凸部216。周缘凸部216沿着板后表面f12的外缘延伸。周缘凸部216形成在板后表面f12的整个圆周上。

  图15为第1部件h1的背面视图。图16为杆头主体hb1的正面视图。

  第1部件h1具有开口220。开口220为贯通孔。杆面板f1配置于开口220。杆面板f1嵌入开口220中。开口220用杆面板f1塞住。第1部件h1构成固定杆面板f1的框体m1。开口220也被称为第1开口。

  如图15清楚地所示,第1部件h1具有第2开口224。第2开口224为贯通孔。第2开口224形成在从底部204到背杆面的部分。在第2开口224上,安装第2部件b1。第2开口224用第2部件b1塞住。

  第1部件h1具有桥部226。在第1部件h1的背侧,桥部226连接趾侧和跟侧。

  第2部件b1安装在第1部件h1的背侧。第1部件h1构成底部204的一部分(后方部)。第2部件b1的重心位于比杆头200的重心更靠向下侧。第2部件b1的重心位于比杆头200的重心更靠向背侧。

  图12和图13中,2点点划线表示的是第2部件b1和第1部件h1之间的边界线k1。进行了表面加工处理的成品的杆头200中,无法目视辨认边界线k1。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件b1焊接于第1部件h1。边界线k1也为焊接位置k2。可使用焊接以外的接合。

  图17为沿着图12的A-A线的截面图。第1部件h1具有:从背侧支撑杆面板f1的背支撑部230。背支撑部230设置在第1部件h1的底侧区域。背支撑部230为从趾侧向跟侧延伸的凸部(壁)(参见图15和图16)。背支撑部230的上端为自由端。背支撑部230与第2部件b1相离。

  背支撑部230具有背接受面232。背接受面232为背支撑部230的前表面(杆面侧的表面)。背接受面232与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214抵接。

  背支撑部230具有后表面234。后表面234为背支撑部230的后表面。后表面234为与背接受面23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后表面234为平面。

  后表面234与第2部件b1相离。第2部件b1具有位于后表面234的背侧的后方配置部228。在第1部件h1安装有第2部件b1时,无法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234。在第1部件h1未安装有第2部件b1时,可以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234。在第1部件h1单独的状态下,可以从背侧目视辨认后表面234。

  后表面234具有杆面周围侧的端236。背支撑部230位于底侧区域时,杆面周围侧是指下侧。端236为后表面234的下端。

  第1部件h1具有侧接受面238。侧接受面238与板侧表面f13抵接。

  第1部件h1具有外侧杆面部202a。外侧杆面部202a为击球面202的一部分。外侧杆面部202a位于比板前表面f1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

  如图14清楚地所示,第1部件h1具有主体沟244。主体沟244向外侧杆面部202a凹陷。主体沟244位于外侧杆面部202a的背侧。主体沟244从跟侧延伸至趾侧。该主体沟244会使固定杆面板f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

  该第2实施方式中,主体沟244及其近旁的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18为显示第3实施方式的杆头300的顶侧的部分的截面图。与上述杆头100一样地,杆头300具有杆头主体hb1和杆面板f1。杆头主体hb1构成顶面306。杆面板f1具有:板前表面f11、板后表面f12和板侧表面f13。板前表面f11构成击球面302。

  杆头300的杆头主体hb1具有:从背侧支撑杆面板f1的背支撑部330。背支撑部330设置在杆头主体hb1的顶侧区域。背支撑部330为从趾侧向跟侧延伸的凸部(壁)。背支撑部330向下侧突出。

  背支撑部330具有背接受面332。背接受面332为背支撑部330的前表面(杆面侧的表面)。背接受面332通过与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314的抵接,形成抵接区域Rc。背接受面332与板后表面f12的外周缘部314面接触。

  背支撑部330具有后表面334。后表面334为背支撑部330的后表面。后表面334为与背接受面33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

  杆头主体hb1具有侧接受面338。侧接受面338与板侧表面f13抵接。杆头主体hb1构成固定杆面板f1的框体m1。

  杆头主体hb1具有外侧杆面部302a。外侧杆面部302a为击球面302的一部分。外侧杆面部302a位于比板前表面f1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外侧杆面部302a构成击球面302之中,比板前表面f11更外侧的部分。外侧杆面部302a构成击球面302的外周部分。

  杆头主体hb1具有主体沟344。主体沟344向外侧杆面部302a凹陷。主体沟344位于外侧杆面部302a的背侧。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主体沟344从跟侧向趾侧延伸。主体沟344从比杆面中心更跟侧的位点延伸至比杆面中心更趾侧的位点。

  主体沟344位于外侧杆面部302a的背侧。外侧杆面部302a具有:位于比杆面板f1更靠向上侧的上侧杆面部302b。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沟344位于上侧杆面部302b的背侧。

  主体沟344位于比侧接受面338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上侧)。主体沟344位于比板侧表面f13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上侧)。主体沟344位于比杆面板f1更靠向杆面周围侧(上侧)。主体沟344在杆面板f1的周围,使杆头主体hb1薄壁化。主体沟344在杆面板f1的周围,使杆头主体hb1的刚性降低。使固定杆面板f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

  杆头主体hb1具有构成杆头300的背杆面的背面356。主体沟344从背面356向外侧杆面部302a凹陷。主体沟344的开口形成在背面356上。主体沟344向背侧开放。主体沟344凹陷至比背接受面332更靠向杆面侧的位置。主体沟344具有:杆面中心侧(下侧)的面344a,杆面周围侧(上侧)的面344b,以及底面344c。主体沟344在背支撑部330的杆面周围侧(上侧)形成空间。

  杆头主体hb1具有顶壁部360。顶壁部360形成主体沟344的杆面周围侧(上侧)的面344b。即,顶壁部360的内表面为面344b。顶壁部360的外表面为顶面306。

  杆头主体hb1具有侧壁部370。侧壁部370为侧接受面338和面344a之间的部分。

  杆头主体hb1具有前壁部372。前壁部372为外侧杆面部102a与主体沟344之间的部分。前壁部372在侧壁部370和顶壁部360之间延伸。

  上述杆头100、杆头200和杆头300满足下述结构X。

  [结构X]:杆头主体具有:为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位于比板前表面更靠向杆面周围侧的外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外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外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作为该结构X,可列举以下结构X1、结构X2、结构X3和结构X4。

  [结构X1]:在底侧区域,杆头主体具有:为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与板前表面相比,位于下侧的下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下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下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结构X2]:在顶侧区域,杆头主体具有:为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与板前表面相比,位于上侧的上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上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上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结构X3]:在趾侧区域,杆头主体具有:为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与板前表面相比,位于趾侧的趾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趾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趾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结构X4]:在跟侧区域,杆头主体具有:为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与板前表面相比,位于跟侧的跟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跟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跟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第1实施方式的杆头100和第2实施方式的杆头200为满足结构X1的杆头的一示例。第3实施方式的杆头300为满足结构X2的杆头的一示例。

  击球时,在杆面板f1,会发生向背侧的挠曲变形。然而,如果杆头主体hb1未变形的话,则该挠曲变形仅在杆面板f1发生,因此变形区域狭窄。通过上述结构X,支撑杆面板f1的周缘部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该框体m1会变形。图10的实施方式中,发生以前壁部172近旁为起点的变形。杆面板f1的周围的杆头主体hb1也变形,据此击球面的挠曲变形的范围向杆面周围侧扩大,并且挠曲变形的变形量变大。其结果是,杆面周围侧的反弹性能提高,由击球点造成的反弹系数的偏差得到抑制。另外,由于挠曲变形的范围扩张,因此可以在整个击球面提高反弹性能。

  结构X尤其是会提高该结构X的位置的近旁区域的反弹性能。所述结构X1尤其是会提高击球面的下侧的反弹性能。所述结构X2尤其是会提高击球面的上侧的反弹性能。所述结构X3尤其是会提高击球面的趾侧的反弹性能。所述结构X4尤其是会提高击球面的跟侧的反弹性能。

  具有结构X的杆头具有选自结构X1、结构X2、结构X3和结构X4中的至少1个。杆头可具有选自结构X1、结构X2、结构X3和结构X4中的2个以上。杆头可具有选自结构X1、结构X2、结构X3和结构X4中的3个以上。杆头可具有结构X1、结构X2、结构X3和结构X4。杆头可具有结构X1和结构X2。杆头可具有结构X3和结构X4。

  背支撑部130可不形成在开口120的整个圆周上。在开口120的周围的一部分,可存在未形成有背支撑部130的部分。例如,在底侧区域,可存在未形成有背支撑部130的部分。在未形成有该背支撑部130的部分,例如可设置有贯通底部104的贯通孔。

  与杆面板f1的周围部相比,杆面板f1的中央部更容易变形。周围部的反弹性能容易低于中央部的反弹性能。与此相对,结构X由于使支撑杆面板f1的框体m1的变形变大,因此会提高击球面的周围部的反弹性能。其结果是,在击球面的周围部和中央部之间,可以使反弹系数的差别变小。

  图19为比较例的杆头400的截面图。该杆头400中,在杆头主体hb1的开口部上安装有杆面板f1。该杆头400中,底侧区域的板支撑部402的刚性高。因此,击球时的变形实质上只有杆面板f1,杆面板f1的外侧的部分几乎不会变形。其结果是,击球面的变形区域狭窄,击球面的下侧的反弹系数低。与此相对,具有所述结构X1的杆头100和杆头200中,由于击球面的变形区域向杆面板f1的更下侧扩张,因此击球面的下侧的反弹系数提高。

  尤其是,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中,击球点容易在下侧(底侧)。所述结构X1由于可以提高击球点在下侧时的反弹性能,因此会有效提高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的反弹性能。

  如图10所示,主体沟144使外侧杆面部102a变薄,使该部分的刚性降低。如上所述,薄的前壁部172可以成为杆头主体hb1的变形的起点。通过以前壁部172成为变形的起点,击球面102的挠曲范围向杆面周围侧扩大。从扩大击球面102的挠曲范围,提高反弹性能的角度考虑,前壁部172、372的厚度T1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从强度的角度考虑,前壁部172、372的厚度T1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该前壁部的厚度T1沿着面背方向测定。

  从使杆头主体hb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促进击球面102的挠曲的角度考虑,侧壁部170、370的厚度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从强度的角度考虑,侧壁部170、370的厚度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该侧壁部的厚度沿着上下方向测定。

  从使杆头主体hb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促进击球面102的挠曲的角度考虑,底壁部160的厚度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从强度的角度考虑,底壁部160的厚度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该底壁部的厚度沿着上下方向测定。

  从使杆头主体hb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促进击球面102的挠曲的角度考虑,延伸部150的厚度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从强度的角度考虑,延伸部150的厚度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该延伸部的厚度沿着上下方向测定。

  从使杆头主体hb1的框体m1的刚性降低,促进击球面302的挠曲的角度考虑,顶壁部360(图18)的厚度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从强度的角度考虑,顶壁部360的厚度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该顶壁部的厚度沿着上下方向测定。

  图10中,双箭头W1表示的是主体沟144的开口宽度。从框体m1的变形容易性的角度考虑,开口宽度W1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更优选在1.5mm以上。考虑杆头尺寸时,开口宽度W1优选在5mm以下,更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开口宽度W1沿着上下方向测定。

  图10中,双箭头D1表示的是主体沟144的深度。从框体m1的变形容易性的角度考虑,深度D1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更优选在1.5mm以上。考虑杆头尺寸时,深度D1优选在10mm以下,更优选在9mm以下,更优选在8mm以下。深度D1沿着面背方向测定。

  图10中,双箭头D2表示的是薄壁部174的长度。从框体m1的变形容易性的角度考虑,长度D2优选在1.5mm以上,更优选在2mm以上,更优选在2.5mm以上。考虑杆头尺寸时,长度D2优选在12mm以下,更优选在11mm以下,更优选在10mm以下。长度D2沿着面背方向测定。

  从使框体m1的刚性降低,提高反弹性能的角度考虑,抵接区域Rc中的背支撑部的厚度优选在4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更优选在2.5mm以下。考虑强度时,抵接区域Rc中的背支撑部的厚度优选在0.5mm以上,更优选在1mm以上,更优选在1.2mm以上。该厚度沿着面背方向测定。

  图5中,双箭头L1表示的是主体沟144的长度。从反弹性能的角度考虑,主体沟144、344的长度L1优选在10mm以上,更优选在15mm以上,更优选在20mm以上,更优选在30mm以上。考虑杆头尺寸时,主体沟144、344的长度L1优选在70mm以下,更优选在60mm以下,更优选在55mm以下。主体沟144的长度L1沿着趾-跟方向测定。

  图20为第4实施方式的第1部件h1的背面视图。第1部件h1具有背支撑部430。在背支撑部430,设置有缺口部432。缺口部432通过部分背支撑部430缺失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432的数量为1。除缺口部432的存在以外,其余的第4实施方式的杆头的结构与上述杆头100相同。

  通过缺口部432,在杆面板f1的外周缘部,形成未被背支撑部430支撑的部分。进一步地,通过缺口部432,背支撑部430的刚性降低。结果,杆面板f1的变形变大,反弹性能提高。

  第4实施方式中,缺口部432设置在与杆面中心对应的位置。换言之,缺口部432的趾-跟方向上的存在范围包括杆面中心的趾-跟方向位置。该缺口部432会提高用杆面中心的下侧击球时的反弹性能。

  图21为第5实施方式的第1部件h1的背面视图。第1部件h1具有背支撑部530。除了后述的缺口部的存在以外,第5实施方式的杆头与上述杆头100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缺口部。在背支撑部530,设置有第1缺口部532和第2缺口部534。第1缺口部532设置在第2缺口部534的跟侧。第1缺口部532设置在比杆面中心更靠向跟侧。第2缺口部534设置在比杆面中心更靠向趾侧。通过缺口部532、534,背支撑部530的刚性降低。尤其是,缺口部532和缺口部534之间的部分的刚性有效降低。其结果是,背支撑部530的变形变大,反弹性能提高。

  图21中,双箭头S1表示的是缺口部间的间隔距离。设置有多个缺口部时,在互相邻接的至少1组缺口部间,间隔距离S1优选在10mm以上,更优选在15mm以上。通过使间隔距离S1变大,缺口部彼此之间存在的背支撑部变长。该缺口部彼此之间的部分容易变形,有助于反弹性能的提高。考虑杆头尺寸时,间隔距离S1优选在80mm以下。

  图20中,双箭头W2表示的是缺口部的宽度。从反弹性能的角度考虑,缺口部的宽度W2优选在1mm以上。考虑强度时,缺口部的宽度W2优选在15mm以下。背支撑部位于底侧区域时,缺口部的宽度W2沿着趾-跟方向测定。

  从反弹性能的角度考虑,优选缺口部设置在最长杆面线gv1的存在范围Rg。如图1所示,最长杆面线gv1的存在范围Rg是指趾-跟方向的范围,从最长杆面线gv1的趾侧端Pt到最长杆面线gv1的跟侧端Ph的范围。上述缺口部432、缺口部532和534设置在最长杆面线gv1的存在范围Rg。

  只要背支撑部不脱落,缺口部就可形成在背支撑部的整个高度方向上。换言之,缺口部可从背支撑部的杆面中心侧的端延伸至背支撑部的杆面周围侧的端。底侧区域的缺口部可从背支撑部的上端延伸至背支撑部的下端。如缺口部432、532、534那样地,缺口部可不到达背支撑部的杆面周围侧的端就终端。

  上述杆头100中,背支撑部130设置在开口120的整个圆周上。环状连接的背支撑部130难以变形。通过在该背支撑部130设置缺口部,可以有效地降低背支撑部130的刚性。

  图22为显示杆头10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在安装杆面板f1之前,第1部件h1具有填缝凸部600。填缝凸部600为沿着开口120的外缘而设置的凸部(壁部)。填缝凸部600设置在击球面102。另一方面,杆面板f1的板前表面f11在其外缘具有台阶部602。台阶部602中,板前表面f11后退。

  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22)。

  (1)将杆面板f1配置在第1部件h1的开口120的第1步骤St1。

  (2)使填缝凸部600塑性变形,在台阶部602的杆面侧形成保持部604的第2步骤St2。

  (3)将第2部件b1与第1部件h1接合的第3步骤St3。

  第2步骤St2在第1步骤St1之后实施。第3步骤St3在第2步骤St2之后实施。

  第2步骤St2也被称为填缝工序。该填缝工序中,挤压填缝凸部600。该填缝工序中,按压杆面板f1。该按压力传向背接受面132。该填缝工序中,通过杆面板f1,按压背接受面132。填缝工序中,在挤压填缝凸部600的同时,按压杆面板f1。当按压杆面板f1时,背支撑部130被按压。

  像这样地,杆头100包括下述工序Y而制造。

  [工序Y]:通过杆面板f1按压背接受面132的工序。

  上述填缝工序为该工序Y的一示例。

  工序Y中,背支撑部130被杆面板f1按压。因此,背支撑部130中,需要能够承受该按压力的刚性和强度。从该角度考虑,优选为图19的背支撑部402之类的结构。然而,这种情况下,击球时杆头主体hb1难以变形,反弹性能降低。

  对安装第2部件b1之前的第1部件h1实施所述工序Y。如上所述,第2部件b1具有位于后表面134的背侧的后方配置部128。该后方配置部128成为从背侧支撑后表面134时的障碍。该制造方法中,由于在不存在具有后方配置部128的第2部件b1的状态下实施工序Y,因此可以容易地从背侧支撑后表面134。因此,即使在背支撑部130的刚性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地实施所述工序Y。

  因此,优选地,杆头100包括下述工序Y1而制造。

  [工序Y1]:在用夹具支撑后表面134的同时,通过杆面板f1按压背接受面132的工序。

  优选地,对未安装有第2部件b1的第1部件h1实施该工序Y1。

  杆面板f1通过填缝固定于杆头主体hb1的杆头必须包括上述工序Y而制造。因此,该杆头中,优选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材h1和第2部件b1。

  上述工序Y不限于填缝工序。例如,杆面板f1被压入第1部件h1的开口120中的杆头包括上述工序Y而制造。该杆头中,上述步骤St1中,杆面板f1被压入第1部件h1的开口中。该压入中,在开口内表面122被板侧表面f13按压的状态下,杆面板f1嵌入开口120中。该杆头中,也优选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

  杆面板f1通过黏合剂黏合于背接受面132而成的杆头用包含上述工序Y的方法制造。原因在于:要在该黏合中,在将杆面板f1按压于背接受面132的状态下,使黏合剂固化。因此,该杆头中,也优选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在杆面板f1的材质为FRP(纤维增强塑料)等非金属时,优选采用该黏合。

  杆面板f1压接于背接受面132而成的杆头用包含上述工序Y的方法制造。因此,即使对于该杆头,也优选杆头主体hb1具有第1部件h1和第2部件b1。

  优选地,杆面板f1的比重小于杆头主体hb1的比重。优选地,杆面板f1的比重小于第1部件h1的比重。通过使杆面板f1的比重变小,可以提高杆头的重量分配以及重心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可以将重量分配在杆头周边,可以增大杆头的转动惯量。

  优选地,杆面板f1的材料强度大于杆头主体hb1的材料强度。优选地,杆面板f1的材料强度大于第1部件h1的材料强度。通过在杆面板f1使用高强度材料,可以使杆面板f1变薄。通过使杆面板f1变薄,可以使杆面板f1的刚性变小,并使杆面板f1的挠曲变形变大。大的挠曲变形会提高反弹性能。另外,材料强度可以被设定为通过JIS Z 2241中规定的拉伸试验测定的拉伸强度。该拉伸试验中,试验片可以被设定为4号试验片。

  实施例

  [实施例]

  制作与第1实施方式的杆头100相同的杆头。通过铸造(失蜡精密铸造(lost waxprecision casting))制作第1部件h1。将第1部件h1的材质设定为不锈钢。通过对压延材料实施NC加工,制作杆面板f1。将杆面板f1的材质设定为钛合金。通过铸造(失蜡精密铸造)制作第2部件b1。将第2部件b1的材质设定为不锈钢。通过粉末烧结制作配重件wt。将配重件wt的材质设定为钨镍合金。用黏结剂将配重件wt固定于设置在第2部件b1的配重件袋。

  在从背侧用夹具支撑背支撑部130的同时,将杆面板f1压人第1部件h1的开口120。然后,在从背侧用夹具支撑背支撑部130的同时,使第1部件h1的填缝凸部600塑性变形,在台阶部602的杆面侧形成保持部604。然后,将第2部件b1焊接于第1部件h1,进行研磨等表面加工,获得杆头。该杆头的编号为6号铁杆杆头。

  [比较例]

  制作与图19所示的杆头400相同的杆头。除了将杆头主体hb1的结构设定为如图19所示以外,其余与实施例相同地进行,获得比较例的杆头。

  [评价]

  对以下3个点测定COR:杆面中心(FC点)、在杆面中心的下侧5mm的位点(D5点)以及在杆面中心的下侧10mm的位点(D10点)。COR是指反弹系数(Coefficient OfRestitution)。COR是基于USGA(United States Golf Association:全美高尔夫球协会)规定的“用于测量铁质杆头相对于基线板的恢复系数的暂行办法修订版1.3(InterimProcedure for Measuring the Coefficient of Restoration of an Iron ClubheadRelativate to a Baseline Plate Revision 1.3),2006年1月1日”测定。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COR相对于杆面中心的值的比例(%)如下所示。

  [实施例]

  ·FC点:100%

  ·D5点:103%

  ·D10点:104%

  [比较例]

  ·FC点:100%

  ·D5点:101%

  ·D10点:99%

  像这样地,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下侧的击球点处的COR的降低率低。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以下附记。

  [附记1]

  一种高尔夫球杆杆头,其具备:具有底部的杆头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杆头主体的杆面板,

  所述杆面板具有:构成击球面一部分的板前表面,以及作为所述板前表面的反面的板后表面,

  所述杆头主体具有:可配置所述杆面板的开口,包括与所述板后表面的外周缘部抵接的背接受面、且从背侧支撑所述杆面板的背支撑部,为所述击球面的一部分、且位于比所述板前表面更靠向杆面周围侧的外侧杆面部,以及位于所述外侧杆面部的背侧、且向着所述外侧杆面部凹陷的主体沟。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

  所述外侧杆面部为位于所述杆面板的下侧的下侧杆面部,

  所述主体沟位于所述下侧杆面部的背侧。

  [附记3]

  根据附记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为铁杆型高尔夫球杆杆头。

  [附记4]

  根据附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所述主体沟相对于所述背接受面,凹陷至杆面侧的位置。

  [附记5]

  根据附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

  在所述背支撑部的背侧,还形成有具有面背方向宽度的缝隙,

  所述缝隙形成与所述主体沟内部空间相连的空间。

  [附记6]

  根据附记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

  所述杆头主体具有位于所述缝隙后方的后方配置部,

  所述击球面具有在COR测定中所述背支撑部会与所述后方配置部接触的特定测定点。

  [附记7]

  根据附记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其中,

  所述杆头主体具有:包括所述背支撑部、且固定有所述杆面板的第1部件,以及与所述第1部件接合的第2部件,

  所述第2部件具有配置在所述背支撑部背侧的后方配置部。

《高尔夫球杆杆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