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座椅调节机构独创技术18034字

座椅调节机构

2020-11-28 10:05:16

座椅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座椅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锻炼时间相对较少,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人们逐渐适应了利用锻炼器材进行健身的方式。在进行锻炼时,尤其是上肢部分的锻炼时,现有的座椅一般为固定形式,难以对腰背等部位进行适当角度的支撑,同时座椅还难以在人们运动使身体产生俯仰角度发生变化时给予对应的支撑,所以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且难以保证健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座椅难以针对人体角度提供支撑、不利于保证健身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架、座垫组件、背垫组件以及铰接座;底架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座垫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向外侧下方延伸的抵接块;背垫组件的一端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下部设有向座垫组件一侧延伸且用于承托抵接块的承托件;铰接座的一端与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背垫组件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方向上滑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背垫组件的底部设有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的滑槽,铰接座上设有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用于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铰接座包括座体、套管以及调节杆;座体设有与第三转轴转动连接的转动套,且座体上设有用于与背垫组件抵接的抵接座;套管与座体相连,且套管的主轴向背垫组件远离座垫组件的一侧延伸;调节杆设置于套管内且与套管滑动连接,调节杆设有若干个在调节杆的轴向上顺次排布的定位孔,套管的外侧设有用于与定位孔插接的插销组件;滑辊设置于调节杆的上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套管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与套管连通的外伸管,外伸管的外端设有用于限位插销组件的挡环,插销组件包括插杆、弹性元件以及握持部;插杆的向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台,且插杆向外延伸至挡环的外侧;弹性元件套设于插杆上,弹性元件的一端用于与凸台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挡环抵接;握持部设置于插杆的外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承托件包括两个连接板以及承托轴;两个连接板的板面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向座垫组件一侧延伸;承托轴设置于两个连接板之间且用于承托抵接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抵接块的外端还设有用于与背垫组件的底面抵接的限位座以及用于与连接板的底面抵接的限位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背垫组件包括靠背管梁、第一背垫以及第二背垫;靠背管梁的端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滑槽沿靠背管梁的轴向设置;第一背垫设置于靠背管梁上,且位于靠近座垫组件的一侧;第二背垫设置于靠背管梁上,且位于远离座垫组件的一侧;第一背垫和第二背垫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架包括立柱、两个斜梁以及贴地管;第一转轴设置于立柱的顶部;两个斜梁的一端与立柱固接,另一端向斜下方延伸;贴地管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斜梁的另一端且与斜梁的另一端固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贴地管远离立柱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贴地滚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立柱的外侧还连接有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把手,把手的外周设有防滑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利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三个位置的转动连接结合铰接座与背垫组件的滑动连接,实现座垫组件下沉、背垫组件抬起,或座垫组件起升、背垫组件下落的状态转换,便于座垫组件与背垫组件之间进行夹角调整,实现了对人体臀部和背部的有效支撑,且能配合人体俯仰角度的变化进行对应的角度变化,有效的保证了运动过程中对人体的有效承托,保证了良好的健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插销组件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底架;110、立柱;120、斜梁;130、贴地管;140、贴地滚轮;150、把手;200、座垫组件;210、抵接块;211、限位座;212、限位块;300、背垫组件;310、靠背管梁;320、第一背垫;330、第二背垫;340、承托件;341、连接板;342、承托轴;350、滑槽;400、铰接座;410、座体;411、转动套;412、抵接座;420、套管;421、外伸管;422、挡环;430、调节杆;431、滑辊;432、定位孔;440、插销组件;441、插杆;442、弹性元件;443、握持部;444、凸台;510、第一转轴;520、第二转轴;530、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进行说明。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架100、座垫组件200、背垫组件300以及铰接座400;底架100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510、第二转轴520和第三转轴530,第二转轴520位于第一转轴510和第三转轴530之间;座垫组件20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510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向外侧下方延伸的抵接块210;背垫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二转轴520转动连接,下部设有向座垫组件200一侧延伸且用于承托抵接块210的承托件340;铰接座400的一端与第三转轴5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背垫组件300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方向上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指的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从坐姿状态的锻炼人员的身体侧部看过去的方向,第一转轴510、第二转轴520和第三转轴530的主轴方向都是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装置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机构,利用第一转轴510、第二转轴520、第三转轴530三个位置的转动连接结合铰接座400与背垫组件300的滑动连接,实现座垫组件200下沉、背垫组件300抬起,或座垫组件200起升、背垫组件300下落的状态转换,便于座垫组件200与背垫组件300之间进行夹角调整,实现了对人体臀部和背部的有效支撑,且能配合人体俯仰角度的变化进行对应的角度变化,有效的保证了运动过程中对人体的有效承托,保证了良好的健身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座垫组件200的一端与底架100转动连接,另一端的抵接块210落在背垫组件300的承托件340上,当背垫组件300绕第二转轴52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承托件340逆时针旋转,进而为抵接块210的下落留出空间,实现座垫组件200靠近背垫组件300一侧的下移,座垫组件200和背垫组件300之间从水平状态改变为V字形的夹角状态。当人在运动中,需要配合背部俯仰动作时,铰接座400绕第三转轴530逆时针转动的同时,还利用另一端实现与背垫组件300的滑动连接,实现背垫组件300往复俯仰的动作,此时座垫组件200和背垫组件300共同对人体进行对对应角度的支撑,配合人体的动作进行相对位置的实时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背垫组件300的底部设有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的滑槽350,铰接座400上设有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用于与滑槽350滑动连接的滑辊431。铰接座400与背垫组件300的滑动连接通过在背垫组件300上设置滑槽350,并在铰接座400上设置滑辊431的形式来实现。滑辊431的设置,能够降低与滑槽35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保证背垫组件300与铰接座400在任何夹角状态的滑动连接,提高了滑动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铰接座400包括座体410、套管420以及调节杆430;座体410设有与第三转轴530转动连接的转动套411,且座体410上设有用于与背垫组件300抵接的抵接座412;套管420与座体410相连,且套管420的主轴向背垫组件300远离座垫组件200的一侧延伸;调节杆430设置于套管420内且与套管420滑动连接,调节杆430设有若干个在调节杆430的轴向顺次排布的定位孔432,套管420的外侧设有用于与定位孔432插接的插销组件440;滑辊431设置于调节杆430的上端。座体410的转动套411套设在第三转轴530上,与第三转轴530转动连接。套管420设置在座体410远离座垫组件200的一侧,用于实现铰接座400向背垫组件300一侧的延伸,进而通过调节杆430上端的滑辊431实现与滑槽350之间的滑动连接。在上述动作过程中,第二转轴520与第三转轴530之间的间距为定值,调节杆430在第三转轴530与背垫组件300之间的部分为定值,结合滑辊431在滑槽350中的滑动,实现背垫组件300的俯仰角度的调整。同时设置在背垫组件300靠近座垫组件200一侧的承托件340也对应发生绕第二转轴520的转动,使承托件340的高度发生变化,座垫组件200的抵接块210也随承托件340的高低位置发生对应变化,使得座垫组件200和背垫组件300之间的夹角发生角度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以及图6,套管42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与套管420连通的外伸管421,外伸管421的外端设有用于限位插销组件440的挡环422,插销组件440包括插杆441、弹性元件442以及握持部443;插杆441的向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台444,且插杆441向外延伸至挡环422的外侧;弹性元件442套设于插杆441上,弹性元件442的一端用于与凸台444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挡环422抵接;握持部443设置于插杆441的外端。外伸管421以及设置在外伸管421外端的挡环422能够实现对插销组件440在前后方向上极限位置的限定。当需要调整调节杆430和套管420轴向上的相对位置时,拉动握持部443,插杆441以及凸台444向远离套管420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元件442受压,当插杆441端部从定位孔432内脱离时,即可进行调节杆430和套管420的轴向位置的调整,调整完成后,松开握持部443,弹性元件442一端与挡环422抵接,另一端顶推凸台444使插杆441中插入定位孔432,实现调节杆430和套管420的相对位置的锁定。弹性元件442可以采用压簧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碟簧或者弹片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承托件340包括两个连接板341以及承托轴342;两个连接板341的板面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向座垫组件200一侧延伸;承托轴342设置于两个连接板341之间且用于承托抵接块210。承托件340向靠近座垫组件200的一侧延伸,两个连接板341之间的空隙可以使抵接块210在与承托轴342的抵接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顺利的从两个连接板341中穿过,避免与连接板341之间发生位置干涉。承托轴342上设有轴承,便于在座垫组件200和背垫组件300之间角度变换时,抵接块210在承托轴342上的来回滑动,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装置动作的顺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抵接块210的外端还设有用于与背垫组件300的底面抵接的限位座211以及用于与连接板341的底面抵接的限位块212。当背垫组件300绕第二转轴520顺时针旋转时,承托件340的外端也顺时针旋转向上抬起,此时抵接块210受到承托轴342的承托绕第一转轴510逆时针旋转,为了避免座垫组件200绕第一转轴510逆时针旋转角度过大,在抵接块210的外端设置了能够与背垫组件300的底面抵接的限位座211,避免座垫组件200逆时针旋转角度过大造成的人体前倾。当背垫组件300绕第二转轴520逆时针转动时,承托件340的外端向远离座垫组件200以及向下的方向运动,为了避免抵接块210从承托轴342的表面脱离,在抵接块210的外端设置了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用于和连接板341抵接的限位块212,进而保证抵接块210和承托轴342时时接触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背垫组件300包括靠背管梁310、第一背垫320以及第二背垫330;靠背管梁310的端部与第一转轴510转动连接,滑槽350沿靠背管梁310的轴向设置;第一背垫320设置于靠背管梁310上,且位于靠近座垫组件200的一侧;第二背垫330设置于靠背管梁310上,且位于远离座垫组件200的一侧;第一背垫320和第二背垫330之间设有间隙。靠背管梁310为第一背垫320和第二背垫330提供稳定的基础,且第一背垫320和第二背垫330能够随靠背管梁310绕第二转轴520转动。第一背垫320和第二背垫330之间设置的间隙能够实现人体不同俯仰角度背部的舒适度,避免与人体背部发生过多摩擦造成的不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底架100包括立柱110、两个斜梁120以及贴地管130;第一转轴510设置于立柱110的顶部;两个斜梁120的一端与立柱110固接,另一端向斜下方延伸;贴地管130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斜梁120的另一端且与斜梁120的另一端固接。立柱110和贴地管130从两端进行支撑,中间通过斜梁120实现立柱110和贴地管130的连接。斜梁120设置为两个,结合贴地管130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形式,能够充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贴地管130远离立柱110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贴地滚轮140。贴地滚轮140通过轮架安装在贴地管130上,轮架设置在贴地管130的侧部,且外端向下倾斜设置,便于进行该装置的转移。贴地管130的下部设有地胶垫,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保证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立柱110的外侧还连接有主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把手150,把手150的外周设有防滑橡胶套。把手150的设置便于实现人手的抓握,实现起身等动作的方便操作。防滑橡胶套的设置,能够避免人手潮湿造成的打滑现象,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需要转移该装置时,可以通过向上抬把手150,实现贴地滚轮140与地面的滚动配合,达到方便运输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座椅调节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