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运动娱乐> 一种操控系统独创技术43285字

一种操控系统

2023-06-08 15:27:27

一种操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操控设备,其所能提供的操控方式单一、用户的操控体验度较差并且不便于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控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操控方式以及改善使用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操控系统。该操控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一操控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控装置,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且二者分别具有操作件。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分别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主体的固定组件,主体通过固定组件装配于终端设备。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还分别包括触控组件,触控组件连接固定组件,以在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装配于终端设备后,触控组件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进而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进行模拟触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控系统。该操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操控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控装置,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分别具有操作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的操作件完成对应的操控内容,能够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操控方式。并且,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即第一操控装置和/或第二操控装置可以单独使用,或是二者组合使用,以进一步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操控方式。其中当用户所需的操控方式较少时,用户可以单独使用第一操控装置或第二操控装置,可以省去组装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的工作,同时终端设备所装配的操控装置较少,能够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以及减少对用户操控过程的影响,因而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即改善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本实用新型操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操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第一操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操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二操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组件与主体装配形式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第一操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第二操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操控装置内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操控装置内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操作件和主体的配合方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操控设备向用户提供的操控方式单一以及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操控系统。该操控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一操控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控装置,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且二者分别具有操作件。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分别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主体的固定组件,主体通过固定组件装配于终端设备。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还分别包括触控组件,触控组件连接固定组件,以在第一操控装置和第二操控装置装配于终端设备后,触控组件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进而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进行模拟触摸。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操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操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操控装置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控装置2。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别具有操作件31,能够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能够装配于终端设备,进而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以完成对应的操控内容。举例而言,在一些虚拟游戏体验中,例如角色扮演类虚拟游戏,用户通过操控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上的操作件31,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的模拟触摸,进而控制游戏中的虚拟角色执行对应的动作,以进行游戏体验。

  其中,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可以是触摸屏或触摸板等,并且操作件31可以是按键或摇杆等,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操控系统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操控装置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操控装置2相互独立,并且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可拆卸式连接。如此一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第一操控装置1和/或第二操控装置2,或是将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进行组合使用。

  用户通过操控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操作件31完成对应的操控内容,能够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操控方式。并且,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可拆卸式连接,即第一操控装置1和/或第二操控装置2可以单独使用,或是二者组合使用,以进一步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操控方式。其中当用户所需的操控方式较少时,用户可以单独使用第一操控装置1或第二操控装置2,可以省去组装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工作,同时终端设备所装配的操控装置较少,能够减轻操控装置装配于终端设备后整体的重量,以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并且终端设备上装配的操控装置较少,能够减少对用户操控过程的影响,因而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即改善了使用便捷性。

  请参阅图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操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第一操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操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第二操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别包括主体4以及连接主体4的固定组件,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主体4通过固定组件装配于终端设备。

  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还分别包括触控组件5。触控组件5连接固定组件,以在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终端设备后,触控组件5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进而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进行模拟触摸。

  举例而言,触控组件5可以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屏等触摸元件电性耦合,触控组件5能够根据用户的操控生成对应的电信号反馈至终端设备的触摸屏,来达到模拟用户手指触摸终端设备的触摸屏的效果,如此用户能够获得更多样化的操控方式以及更丰富的操控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以下对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之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的具体设计进行阐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1,第二操控装置2上设有对应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配合连接,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一体,而在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分离后,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离。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中的一者为固定孔,另一者为固定柱,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通过相互嵌合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一体,而在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分离后,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离。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1设于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而第二连接件21设于第二操控装置2的主体4。并且,图展示了第一连接件11为固定孔,而第二连接件21为固定柱的情况,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的表面具有第一固定面12,第二操控装置2的主体4的表面具有第二固定面22,其中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22为形貌相互匹配的凹凸曲面,以通过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22相互契合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一体,并允许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离,进而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可拆卸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还包括第一电路组件,并且第一操控装置1暴露第一电路组件的第一电源接口832,第二操控装置2还包括第二电路组件,并且第二操控装置2暴露第二电路组件的第二电源接口88。其中,第一电源接口832对应第二电源接口88,以通过第一电源接口832和第二电源接口88相互插接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一体,并允许通过第一电源接口832和第二电源接口88解除插接而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分离,进而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操控装置1还可以通过相互插接的第一电源接口832和第二电源接口88向第二操控装置2传输电能,即由第一操控装置1向第二操控装置2供电,第二操控装置2无需设计额外的电源,能够简化第二操控装置2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的具体设计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若干设计组合应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之间同时采用了上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第一固定面12和第二固定面22以及第一电源接口832和第二电源接口88的设计,如图2和图4所示,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之间也可以通过磁吸、相互插合等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触控组件5优选地连接第一固定组件6,能够方便触控组件5的模拟触摸功能的实现。

  具体地,第一固定组件6包括翻盖61、销轴62以及第一弹性件63。翻盖61通过销轴62与主体4销接,以使翻盖61与主体4转动连接。第一弹性件63分别连接翻盖61和主体4,以当翻盖61沿远离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后,由第一弹性件63提供驱使翻盖61沿靠近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的弹性回复力,进而使得翻盖61和主体4分别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配合夹紧终端设备。其中,第一方向如图3中箭头X所示,下同。

  通过上述方式,翻盖61沿远离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的动作,使得翻盖61和主体4之间的间距能够适配不同机型终端设备的尺寸,使得终端设备能够侧向嵌入于翻盖61和主体4之间,之后在第一弹性件63提供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翻盖61沿靠近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使得翻盖61和主体4分别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配合夹紧终端设备。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第一固定组件6能够适配不同机型终端设备的尺寸,并通过翻盖61和主体4配合夹紧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装配于终端设备,进而能够使得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与终端设备稳定、可靠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3为扭簧。第一弹性件63套设于销轴62,并且第一弹性件63的两端分别具有沿远离销轴62的方向延伸的固定部631。第一弹性件63一端的固定部631相对固定于翻盖61,第一弹性件63另一端的固定部631相对固定于主体4。以当翻盖61沿远离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后,第一弹性件63两端的固定部631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弹性件63能够提供驱使翻盖61沿靠近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的弹性回复力。

  可选地,翻盖61相对主体4转动的最大转动角度大于45°,即能够允许翻盖61相对主体4转动超过45°,如此能够适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机型的终端设备。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3并不局限于扭簧,第一弹性件63也可以是一自然状态下呈弯曲状的弹性体,第一弹性件63的两端分别连接翻盖61和主体4,同样能够提供驱使翻盖61沿靠近主体4的方向相对主体4转动的弹性回复力,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组件与主体装配形式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翻盖6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二销接孔612,主体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对应第一销接孔611的第三销接孔411和对应第二销接孔612的第四销接孔412,销轴62穿设于第一销接孔611、第二销接孔612、第三销接孔411以及第四销接孔412中,使得翻盖61通过销轴62与主体4销接。

  销轴62包括销轴主体621以及分别设于销轴主体621两端的抵接部622和干涉部623。抵接部622在销轴主体621径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销轴主体621在其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以使得销轴主体621能够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而不允许抵接部622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如此在销轴62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后,抵接部622朝向销轴主体621的表面抵接于翻盖61或主体4的外侧。

  图6展示了翻盖61罩设于主体4的情况,即翻盖61上的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二销接孔612分别位于主体4上的第三销接孔411和第四销接孔412的外侧,待销轴62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后,抵接部622朝向销轴主体621的表面抵接于翻盖61的外侧。

  并且,干涉部623在销轴主体621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与销轴主体621在其径向上的截面面积大致相等,其中待干涉部623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后,销轴主体621才穿过第一销接孔611和第三销接孔411。干涉部623表面具有滚花结构,干涉部623通过滚花结构与第二销接孔612和/或第四销接孔412的内壁形成干涉固定。具体地,干涉部623与第二销接孔612和第四销接孔412采用一定的过盈配合,使得干涉部623表面的滚花结构能够一定程度地嵌入第二销接孔612和/或第四销接孔412的内壁而形成干涉固定,即能够防止干涉部623从第二销接孔612和第四销接孔412中脱出。

  图6展示了销轴62上的干涉部623与第二销接孔612的内壁形成干涉固定的情况。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销轴62上的干涉部623也可以与第四销接孔412的内壁,或是分别与第二销接孔612和第四销接孔412的内壁形成干涉固定,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3和图7,图7是图2所示第一操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和/或第二操控装置2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也就是说,第一操控装置1的固定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当然,第二操控装置2的固定组件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如图3和图7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具有可拆卸式连接的设计,因此只需第一操控装置1的固定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即可,第一操控装置1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6和第二固定组件7实现稳定、可靠结合,而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之间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设计即可实现稳定、可靠结合,如此第二操控装置2省去了第二固定组件7的设计,有利于简化操控系统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下以第一操控装置1的固定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组件7为例进行阐述,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

  具体地,第二固定组件7包括拉杆71和第二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72设于主体4内且连接拉杆71,拉杆71能够相对主体4伸出或收回,其中当拉杆71相对主体4伸出后,由第二弹性件72提供驱使拉杆71收回的弹性回复力,进而使得拉杆71和主体4分别从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配合夹紧终端设备。

  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如图3和图7中箭头Y所示。也就是说,翻盖61和主体4分别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配合夹紧终端设备,而拉杆71和主体4分别从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配合夹紧终端设备。如此一来,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操控装置1稳定、可靠地装配于终端设备,大大降低第一操控装置1从终端设备脱落的风险。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72为卷簧。第二弹性件72绕其卷曲端721卷曲设置,而第二弹性件72相对卷曲端721的自由端722连接拉杆71,使得第二弹性件72能够随拉杆71伸出的动作而放卷以及拉杆71能够随第二弹性件72收卷的动作而收回。具体地,用户抓持住拉杆71,使得拉杆71伸出,之后将终端设备放置于拉杆71和第一固定组件6之间,然后用户释放拉杆71,第二弹性件72自发绕其卷曲端721卷曲,拉杆71随第二弹性件72收卷的动作而收回,进而与主体4配合夹紧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主体4内设有限位槽体42,第二弹性件72收容于限位槽体42内,以固定第二弹性件72在主体4内的相对位置。具体地,可以是主体4内壁上设置若干凸起,该若干凸起包围形成限位槽体42。并且,对于上述卷簧形式的第二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72在限位槽体42中完成放卷以及收卷的动作。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组件7还包括锁扣件73,第二弹性件72连接拉杆71的端部夹持于锁扣件73和拉杆71之间,并且锁扣件73、第二弹性件72以及拉杆71之间还通过紧固件实现相对固定。由于诸如螺栓等紧固件所能提供的固定第二弹性件72于拉杆71的压合面积有限,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锁扣件73将第二弹性件72连接拉杆71的端部夹持于锁扣件73和拉杆71之间,紧固件只需将三者相对固定,而由锁扣件73与拉杆71配合提供足够的压合面积,使得第二弹性件72的端部能够稳定、可靠地固定于拉杆71。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4内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引导槽体43,引导槽体43一端导通至主体4外部,另一端导通至第二弹性件72,具体地导通至收容第二弹性件72的限位槽体42。拉杆71嵌入于引导槽体43中并能够沿引导槽体43移动,用于引导拉杆71相对主体4伸出或收回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与终端设备的侧面紧密配合,而终端设备的侧面通常设计有诸多功能按键,例如音量增减键等。因此,本实施例拉杆71包括连接部711和夹紧部712,连接部711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72,另一端连接夹紧部712,夹紧部712朝向第一固定组件6的表面设有第一缓冲弹性体713,第一缓冲弹性体713背离夹紧部712的表面具有避让槽,即第一避让槽714,以在夹紧部712夹紧终端设备后,第一缓冲弹性体713用于向终端设备提供弹性接触,以避免终端设备由于硬接触而造成磨损,并且终端设备上的功能按键处于第一避让槽714中,第一避让槽714能够避让终端设备上的功能按键。

  请参阅图2和图8,图8是图4所示第二操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并且,主体4包括主体部44以及设于主体部44的延伸部45,延伸部45沿远离主体部44的方向延伸且连接固定组件,其中延伸部45具体是与第一固定组件6的翻盖61通过销轴62销接,如图8所示。延伸部45具有避让槽,即第二避让槽46,如图2所示。其中,在主体4装配于终端设备后,第二避让槽46的槽口朝向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上的功能按键处于第二避让槽46中,能够避让终端设备上的功能按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避让槽714和第二避让槽46分别用于避让终端设备两侧的功能按键。

  进一步地,主体4上还可以设有第二缓冲弹性体47。第二缓冲弹性体47设于主体部44和延伸部45用于接触终端设备的表面,以向终端设备提供弹性接触。其中,第二缓冲弹性体47位于延伸部45的部分具有第二避让槽46。如图2所示。

  可选地,第一缓冲弹性体713和第二缓冲弹性体47优选为硅胶等弹性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的第一电路组件以及第二操控装置2的第二电路组件还分别包括主电路板8,主电路板8设于主体4内且电连接触控组件5。

  触控组件5包括触控电路板51以及设于触控电路板51上的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如图所示。触控电路板51设于固定组件。具体地,触控电路板51设于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第一固定组件6,如图8所示。其中,第一固定组件6暴露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当第一固定组件6和主体4配合夹持终端设备后,使得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能够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并且,主电路板8电连接触控电路板51。

  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还分别包括操作组件3,操作组件3包括操作件31以及感应元件32,感应元件32设于主电路板8且操作件31对应感应元件32设置,例如图8所示。

  当用户操控操作件31时,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使得主电路板8向触控电路板51输出增益处理信号,以通过增益处理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52采集的激励信号进行增益处理,进而生成反馈信号并通过第二触控电极53反馈至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以模拟触摸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

  如此一来,在第一固定组件6和主体4配合夹持终端设备,实现操控装置装配于终端设备后,第一固定组件6处的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能够很好地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进而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的模拟触摸。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操控装置提供了触控组件5和第一固定组件6相互结合的设计,使得操控装置实现模拟触摸所需的电路以及结构能够良好地结合,如此能够便于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的模拟触摸。

  请继续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路板51设于翻盖61,并且触控电路板51上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能够随翻盖61朝向主体4转动的动作而抵接终端设备,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能够随翻盖61朝向主体4转动的动作而抵接终端设备上的目标位置,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能够与目标位置处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以实现对终端设备上的目标位置的模拟触摸,即模拟用户触摸终端设备上的目标位置的动作。

  进一步地,触控电路板51上套设有导电弹性体511,如图8所示,导电弹性体511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以在第一固定组件6和主体4配合夹紧终端设备后,导电弹性体511弹性接触终端设备,进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与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电性耦合。其中,导电弹性体511提供的弹性接触,能够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硬接触,进而避免由于硬接触而导致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以及终端设备过度磨损的问题,起到保护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主体4包括主体部44以及设于主体部44的延伸部45,延伸部45沿远离主体部44的方向延伸,翻盖61与延伸部45远离主体部44的一端通过销轴62销接。主电路板8和触控电路板51之间通过柔性电子线81电连接,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还分别包括还包括走线通道811,走线通道811自主体部44内的主电路板8依次经过延伸部45、翻盖61而连通至触控电路板51,其中柔性电子线81设于走线通道811中。虽然图8展示的第二操控装置2内的走线通道811,同理,第一操控装置1内同样设置有走线通道811。

  进一步地,柔性电子线81可以是柔性电路排线,主电路板8和触控电路板51上分别设有对应柔性电路排线的连接器,柔性电路排线的两端分别与主电路板8和触控电路板51上的连接器连接。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操控装置内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电路板8上集成有控制电路82、电源电路83、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控制电路82分别连接电源电路83、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控制电路82还连接感应元件32,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连接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并且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连接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

  当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时,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以经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的电压转换处理而生成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并且经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的电压转换处理而生成第二增益处理信号,进而通过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增益处理信号对激励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以生成反馈信号。其中,第一增益处理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第二增益处理信号的电压绝对值。

  进一步地,电源电路83包括电池831,控制电路82包括控制芯片821和第一开关元件822,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包括升压芯片841,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包括稳压芯片851。其中,升压芯片841实质可以是一个DC-DC电压转换芯片,稳压芯片851实质可以是LDO(Low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电池831分别连接控制芯片821和第一开关元件822,第一开关元件822分别连接升压芯片841和稳压芯片851,控制芯片821还连接感应元件32,以当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时,控制芯片821控制第一开关元件822导通,使得电池831的电源信号通过第一开关元件822分别输入至升压芯片841和稳压芯片851,以经升压芯片841处理而生成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并且经稳压芯片851处理而生成第二增益处理信号。而电池831连接控制芯片821,则用于向控制芯片821供电。

  可选地,第一开关元件822可以是MOSFET(Metal-Oxide-Semicon 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管,在此不做限定。

  更进一步地,电源电路83还包括第一电源接口832和充电芯片833。第一电源接口832、充电芯片833以及电池831依次连接。第一电源接口83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对电池831进行充电。充电芯片833能够根据电池831的当前电压以及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模式的切换以及灯光控制。具体地,充电模式包括恒流充电(全速充电)、恒压充电(慢速充电)以及涓流充电(低速充电)等,并在充电完成时控制充电截止。并且充电时充电芯片833控制红色指示灯常亮,而在不充电或充满电时控制指示灯灭。其中,在第一电源接口832移除外部电源后,电池831正常用于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还包括第二开关元件86,第二开关元件86暴露于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如图1所示,同时还连接控制电路82,具体地连接控制芯片821。第二开关元件86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当第二开关元件86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在操作件31单次触发感应元件32的持续时间内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持续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而当第二开关元件86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在操作件31单次触发感应元件32的持续时间内控制电路82以预设规律为周期循环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

  本实施例的第一操控装置1具有单点模式以及连点模式两种模式设计。单点模式意味着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与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保持同步,即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则控制电路82就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并且在操作件31保持触发感应元件32的期间,控制电路82同步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持续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而连点模式意味着在操作件31保持触发感应元件32的期间,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间断地多次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而第二开关元件86即为第一操控装置1两种模式的切换开关,其中第一状态对应单点模式,而第二状态对应连点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规律定义为在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的时间段的集合。控制电路82以预设规律为周期循环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即在每一个周期内,当处于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的时间段时,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而当未处于控制电路82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的时间段时,控制电路82不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

  进一步地,第一操控装置1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87。第三开关元件87暴露于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如图1所示,同时还连接控制电路82,具体地连接控制芯片821。

  上述的预设规律可以由用户提前进行录入。具体地,用户触发第三开关元件87,优选地可以是长按第三开关元件87,则进入录制模式,此时第一操控装置1的红色指示灯闪烁。在录制模式下,用户在预设时长(例如10s等)内对第一操控装置1的操作件31的操作记录会存入控制芯片821,预设规律即为用户录制的其在预设时长内对第一操控装置1的操作件31的操作记录。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连点模式下的预设规律也可以是默认的。即控制芯片821预存的预设规律为固定频率,例如30Hz,对应1秒30次连点等。当第二开关元件86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在操作件31单次触发感应元件32的持续时间内控制电路82以上述固定频率为周期循环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即控制电路82以1秒30次为周期循环控制电源电路83的电源信号分别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操控装置内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操控装置2的主电路板8上集成有电源接口、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其中电源接口即为上文所述的第二电源接口88。第二电源接口88连接感应元件32且还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其中第二电源接口88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具体是用于连接第一操控装置1上的第一电源接口832,进而连接至第一操控装置1内的电池831。第一操控装置1内的电池831进一步不通过充电芯片833直接连接至第一电源接口832,以将电池831的电源信号依次通过第一电源接口832、第二电源接口88输入第二操控装置2。感应元件32还分别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连接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并且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连接第一触控电极52和第二触控电极53。

  可选地,第一电源接口832和第二电源接口88可以是配套的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公头和母座,在此不做限定。

  当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时,感应元件32控制从第二电源接口88输入的电源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以经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的电压转换处理而生成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并且经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的电压转换处理而生成第二增益处理信号,进而通过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增益处理信号对激励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以生成反馈信号。其中,第一增益处理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第二增益处理信号的电压绝对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操控装置2的感应元件32类似于一开关,当操作件31触发感应元件32时,感应元件32导通第二电源接口88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使得从第二电源接口88输入的电源信号能够输入至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

  至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第二操控装置2并不具备类似第一操控装置1的控制电路82的电路设计,并且第二操控装置2依赖于从第一操控装置1取电而进行工作。因此,第二操控装置2需要依赖于第一操控装置1进行使用,即本实施例仅允许第一操控装置1单独使用,或是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进行组合使用,并不允许第二操控装置2单独使用。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操控装置2可以设计有类似第一操控装置1的控制电路82的电路,甚至还可以设计有类似第一操控装置1的电源电路83的电源部分,以支持第二操控装置2的单独使用功能,此时第一操控装置1也可以设计为依附于第二操控装置2进行使用。

  当然,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也可以均能够单独使用。并且,一个第一操控装置1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操控装置2组合使用,或是一个第二操控装置2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第一操控装置1组合使用。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用户将一个第一操控装置1和一个第二操控装置2进行组合使用,同时用户对应左、右手分别使用一组一个第一操控装置1和一个第二操控装置2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路板51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54,信号放大电路54分别连接第一触控电极52、第二触控电极53、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其中第一电压转换电路84和第二电压转换电路85可以通过上文所述的柔性电子线81连接至信号放大电路54。

  第一增益处理信号包括绝对值相同、正负号相反的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第一触控电极52采集的激励信号输入信号放大电路54,先经第二增益处理信号进行增益处理,而后由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分别进行增益处理,再进行叠加,进而生成反馈信号并通过第二触控电极53反馈至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

  具体地,电池831的电源信号通入升压芯片841后,得到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例如升压芯片841将电源信号的电压(约3.7~4.2V)升压至±24V,即得到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而电池831的电源信号通入稳压芯片851后,得到第二增益处理信号。例如稳压芯片851将将电源信号的电压稳定至2.8V,即得到第二增益处理信号。

  第一触控电极52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发出的微弱信号,以采集到激励信号,激励信号通入信号放大电路54,具体先经过第二增益处理信号进行增益处理,而后将增益处理后的激励信号分别由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进行增益处理,即正负信号放大,再将经由第一子增益处理信号和第二子增益处理信号增益处理后的两个信号进行叠加,进而生成反馈信号并通过第二触控电极53反馈至终端设备的触摸元件,引起第二触控电极53所在位置处附近的触摸元件的电容变化,使得第二触控电极53所在位置处的触摸元件发生类似于被用户手指触摸的现象,即实现模拟触摸。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电路板8上设有接地端,第一操控装置1还包括第一地线延长体13和第二地线延长体14。第一地线延长体13设于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内且接触接地端,并且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暴露至少部分的第一地线延长体13,第二地线延长体14设于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外部,并且第二地线延长体14接触第一地线延长体13,进而实现第一操控装置1的地线延长,有利于增大反馈信号的信号强度,进一步保证模拟触摸功能的实现。

  可选地,第一地线延长体13可以是导电泡棉,第二地线延长体14可以是导电布,并且第一操控装置1的主体4上的第二缓冲弹性体47覆盖第一地线延长体13和第二地线延长体14设置,以避免对第一操控装置1的产品外观造成不良影响。

  请参阅图3和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操作件和主体的配合方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件31和主体4中的一者上设有转动轴311,另一者上设有转动孔312,转动轴311嵌入于转动孔312中并且能够在转动孔312中转动,用户通过按压操作件31,使得操作件31朝向感应元件32转动,进而抵接感应元件32而触发感应元件32。图展示了操作件31上设置转动孔312,主体4上设置转动轴311的情况,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8。在替代实施例中,操作件31可以包括操作部313和弹性臂314,弹性臂314一端固定于主体4内,另一端连接操作部313,其中当用户按压操作部313时,弹性臂314随操作部313被按压的动作而发生形变,使得操作件31朝向感应元件32运动,进而抵接感应元件32而触发感应元件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操控装置1和第二操控装置2的操作件31与主体4的配合方式均可以采用上述的任一实施例的设计。举例而言,第一操控装置1的操作件31与主体4采用上述转动轴311与转动孔312配合的设计,而第二操控装置2的操作件31与主体4采用上述弹性臂314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种操控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