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鞋类技术> 一种开口鞋独创技术9244字

一种开口鞋

2021-03-12 11:42:19

一种开口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口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高跟鞋、拖鞋、靴子较为多见。

  而传统的鞋子的设计方式都是鞋底前板低,鞋底后跟较高的样式,这种方式的鞋子方便日常的行走和跑步,所以这种鞋子在市面上更为广泛;但是鞋底前板低的鞋子往往会在行走过程中造成鞋子表面脏污,尤其在雨水较多的路面,很容易将雨水甩到鞋子上体上,不利于鞋子的保养和美观,并且由于当今社会大多采用鞋底前板低,鞋底后跟高的方式,使鞋子的设计方式单一,所以很容易因长时间一个活动方式造成脚踝的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子上体不易脏污、穿着舒适、脚踝活动范围更广、锻炼脚部骨骼肌肉效果良好的一种开口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的一种开口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口鞋,该鞋子包括鞋子上体和鞋底,所述鞋子上体与鞋底一体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鞋底后跟和设置有容纳槽的鞋底前板,所述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一体式连接在鞋子上体底部。通过容纳槽的设计使鞋底呈现开口式,实现了对路面雨水的阻拦,避免在行走过程中路面的雨水甩在鞋面上的情况。通过容纳槽的设计增加了鞋底前板的高度,使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形成更大的弧度,使鞋子在穿着过程中更舒适,其中,鞋底前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鞋底后跟的高度,通过增大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之间的弧度,使脚踝在行走过程中活动范围更大,增大了脚掌的活动幅度,实现了脚部骨骼肌肉的锻炼,避免因现有鞋子设计方式单一使脚掌活动范围固定狭小造成脚部骨骼肌肉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前板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鞋底前板一体式连接后在支撑件与鞋底前板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支撑件与鞋底后跟一体式连接。支撑件的设计且与鞋底前板的一体式连接以及支撑件与鞋底后跟的一体式连接,使整个鞋底形成平和的底部,使脚部在行走过程中更舒适,同时也抱着过了该鞋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片,当支撑件与鞋底前板一体式连接时,所述定位片设置在支撑件与鞋底前板之间形成容纳槽。通过定位片的设计实现了对鞋底前板的支撑,保证了该鞋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设置为斜坡状。通过将定位片设置为斜坡状,使鞋底前板与支撑部底部都能形成缓和的斜坡形状,使鞋子在使用过程中更舒适,同时也保证了鞋子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鞋子上体包括有鞋面、鞋头、后跟鞋套和两个鞋边,所述鞋头与鞋面一体式连接,所述鞋头、后跟鞋套和两个鞋边一体式连接后围合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的设计为脚掌提供穿着使用的空间。鞋头与鞋面一体式连接以及鞋头、后跟鞋套和两个鞋边一体式连接保证了鞋子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鞋边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端分别与两个鞋边连接,且固定件位于鞋面上。固定件的设计方便鞋子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与脚掌实现稳定的连接关系,增加了该鞋子使用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呢绒搭扣,所述呢绒搭扣包括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所述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固定在两个鞋边上,且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搭配工作时,所述尼龙钩带设置在鞋面上。呢绒搭扣的设计方便鞋子的佩戴和脱掉,同时也便于调节鞋子的松紧,满足更多人群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口鞋,该鞋子包括鞋子上体和鞋底,所述鞋子上体与鞋底一体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鞋底后跟和设置有容纳槽的鞋底前板,所述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一体式连接在鞋子上体底部。通过容纳槽的设计使鞋底呈现开口式,实现了对路面雨水的阻拦,避免在行走过程中路面的雨水甩在鞋面上的情况。通过容纳槽的设计增加了鞋底前板的高度,使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形成更大的弧度,使鞋子在穿着过程中更舒适,通过增大鞋底前板与鞋底后跟之间的弧度,使脚踝在行走过程中活动范围更大,增大了脚掌的活动幅度,实现了脚部骨骼肌肉的锻炼,避免因现有鞋子设计方式单一使脚掌活动范围固定狭小造成脚部骨骼肌肉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口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口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口鞋,该鞋子包括鞋子上体1和鞋底2,所述鞋子上体1与鞋底2一体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包括鞋底后跟21和设置有容纳槽23的鞋底前板22,所述鞋底前板22与鞋底后跟21一体式连接在鞋子上体1底部。通过容纳槽23的设计使鞋底呈现开口式,实现了对路面雨水的阻拦,避免在行走过程中路面的雨水甩在鞋面上的情况。通过容纳槽23的设计增加了鞋底前板22的高度,使鞋底前板22与鞋底后跟21形成更大的弧度,使鞋子在穿着过程中更舒适,通过增大鞋底前板22与鞋底后跟21之间的弧度,使脚踝在行走过程中活动范围更大,增大了脚掌的活动幅度,实现了脚部骨骼肌肉的锻炼,避免因现有鞋子设计方式单一使脚掌活动范围固定狭小造成脚部骨骼肌肉发生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前板22上设置有支撑件221,所述支撑件221与鞋底前板22一体式连接后在支撑件221与鞋底前板22之间形成容纳槽23,所述支撑件221与鞋底后跟21一体式连接。支撑件221的设计且与鞋底前板22的一体式连接以及支撑件221与鞋底后跟21的一体式连接,使整个鞋底2形成平和的底部,使脚部在行走过程中更舒适,同时也抱着过了该鞋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21上设置有定位片222,当支撑件221与鞋底前板22一体式连接时,所述定位片222设置在支撑件221与鞋底前板22之间形成容纳槽23。通过定位片222的设计实现了对鞋底前板22的支撑,保证了该鞋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片222设置为斜坡状。通过将定位片222设置为斜坡状,使鞋底前板22与支撑部底部都能形成缓和的斜坡形状,使鞋子在使用过程中更舒适,同时也保证了鞋子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子上体1包括有鞋面11、鞋头12、后跟鞋套13和两个鞋边14,所述鞋头12与鞋面11一体式连接,所述鞋头12、后跟鞋套13和两个鞋边14一体式连接后围合形成限位空间15。限位空间15的设计为脚掌提供穿着使用的空间。鞋头12与鞋面11一体式连接以及鞋头12、后跟鞋套13和两个鞋边14一体式连接保证了鞋子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边14上设置有固定件141,所述固定件141两端分别与两个鞋边14连接,且固定件141位于鞋面11上。固定件141的设计方便鞋子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与脚掌实现稳定的连接关系,增加了该鞋子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41包括呢绒搭扣(图未示),所述呢绒搭扣包括尼龙钩带(图未示)和尼龙绒带(图未示),所述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固定在两个鞋边14上,且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搭配工作时,所述尼龙钩带设置在鞋面11上。呢绒搭扣的设计方便鞋子的佩戴和脱掉,同时也便于调节鞋子的松紧,满足更多人群的需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开口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