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消防救生> 一种灭火装置独创技术30385字

一种灭火装置

2021-04-23 06:06:14

一种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灭火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用火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但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因许多不可预料的事故或意外,常常导致火灾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灭火方式常是通过泼水进行灭火和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但是这两种方式不仅需要灭火人员直接参与,而且无法同时对两处火源进行灭火,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高效快捷的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装置,包括:

  缸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

  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

  第一推进件,所述第一推进件设置第一镶嵌腔,所述第一推进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推进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割成可变化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用于装载灭火剂,并且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

  第一气体产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第二推进件,所述第二推进件设置第二镶嵌腔,所述第二推进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推进件将所述第二腔体分割成可变化的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其中,所述第三空间用于装载灭火剂,并且所述第三空间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

  第二气体产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四空间内的内部;

  泄气装置,包括第一泄气装置以及第二泄气装置,所述第一泄气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推进件的第一镶嵌腔中,所述第二泄气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推进件的第二镶嵌腔中;

  容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内灭火剂的存储量;

  感应装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产生器、第二气体产生器、容量检测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在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火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气体产生器和/或第二气体产生器产生气体,从而输出所述灭火剂。

  可选地,所述缸体包括储存器、前端盖以及后端盖,所述储存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连接;

  所述储存器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挡板插装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并与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分别围成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均设置于前端盖。

  可选地,灭火装置包括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

  所述第一输出口以及所述第二输出口均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的一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螺纹连接。

  可选地,灭火装置还包括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接,以将所述灭火剂导向所述外接管道另一端。

  可选地,灭火装置还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安装于所述外接管道上,所述开关元件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管道的导通或者关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后端盖朝向所述前端盖的一端设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远离所述后端盖的一侧设有镶嵌槽,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镶嵌槽相抵接;

  所述后端盖的一内侧壁与所述固定凸起的一侧面均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气体产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气体产生器的第一外螺纹与所述后端盖的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后端盖的另一内侧壁与所述固定凸起的另一侧面均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气体产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气体产生器的第二外螺纹与所述后端盖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

  可选地,灭火装置还包括连接件以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罩设于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有连接孔,所述防护罩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灭火装置还包括电源连接件;

  所述防护罩设有通孔,所述电源连接件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的连接,且所述电源连接件部分伸入所述通孔,所述电源连接件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报警器。

  可选地,灭火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缸体以及所述防护罩固定于需要安装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装置,其感应装置感应到火警信息时,控制装置控制分别控制第一气体产生器和第二气体产生器产生气体,以推动第一推进件以及第二推进件一侧的灭火剂从缸体的输出口输出,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火源的自动灭火,使得火源及时得到控制,使用起来安全且便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灭火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装置的简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推进件与泄气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止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200、灭火装置;10、缸体;20、挡板;30、推进件;40、气体产生器;50、感应装置;60、控制装置;70、防护罩;80、固定组件;90、泄气装置;100、止动组件;11、容纳腔;12、储存器;13、前端盖;14、后端盖;41、第一气体产生器;42、第二气体产生器;51、温度传感器;52、红外传感器;53、烟雾传感器;54、报警器;71、电源连接件;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111、第一空间、1112、第二空间;1121、第三空间;1122、第四空间;31、第一推进件;32、第二推进件;81、第一固定块;82、第二固定块;83、第三固定块;91、阀门块;92、阀芯杆;93、弹簧;921、塞头;922、连接头;1001、弹性件;1002、活动块;1003、活动板;1004、导电柱;1005、导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灭火装置200,包括缸体10、挡板20、推进件30、气体产生器40、感应装置50、控制装置60以及容量检测装置。其中,推进件30包括第一推进件31以及第二推进件32,气体产生器40包括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缸体10设置有容纳腔11、第一输出口以及第二输出口;挡板20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纳腔11内,并将容纳腔11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体111以及第二腔体112,第一推进件31活动地安装于第一腔体111内,并将第一腔体111分割成可变化的第一空间1111和第二空间1112,同样的,第二推进件32活动安装于第二腔体112内,且第二推进件32将第二腔体112分割成可变化的第三空间1121和第四空间1122,其中,第一空间1111以及第三空间1121用于装载灭火剂,且第一空间1111与第一输出口连通,第三空间1121与第二输出口连通,而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分别安装有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且第二空间1112用于容纳第一气体产生器41产生的气体,第四空间1122用于容纳第二气体产生器42所产生的气体。

  感应装置50用于感应火警信息,可理解的,火警信息是指周边的温度、热量以及烟雾浓度,若其超过预设值,控制装置60将控制第一气体产生器41和/或第二气体产生器42产生气体,从而推动位于推进件30一侧的灭火剂从输出口输出,并作用于火源处,以实现自动灭火。可理解的,预设值依据用户实际需求而设定。这里要说明的是,灭火装置200可以用于多种场景中,可以是用于电器柜、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厨房等场景。

  进一步地,缸体10包括储存器12、前端盖13以及后端盖14,储存器12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13以及后端盖14连接,并且形成容纳腔11。可以理解的,储存器12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13以及后端盖14之间的连接,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螺栓实现连接,也可以是储存器12的两端分别设置内螺纹,前端盖13与储存器12连接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后端盖14与储存器12连接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前端盖13以及后端盖14上的外螺纹与储存器12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储存器12,其内部镂空,推进件30活动地安装于储存器12的内腔内,且推进件30与储存器12的内壁相抵接。可以理解的,当推进件30收到外力的作用时,推进件30可沿着储存器12的中心轴线进行移动,从而将储存器12的内腔分隔成容积可变的两部分空间。这里要说明的是,储存器1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甚至是多边形。

  进一步的,储存器12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图未示),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图未示),挡板20插装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并将前端盖13以及后端盖14分别围成第一腔体111以及第二腔体112,且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均设置于前端盖13。可理解的,挡板20与储存器12之间配合安装处,需进行密封处理,例如采用密封胶,以防止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连通,从而实现第一腔体111内的灭火剂与第二腔体112内的灭火剂独立工作,且第一气体产生器41与第二气体产生器42所释放的气体互不干涉。

  前端盖13,盖合于储存器12的一端,并与储存器12的一端连接,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螺栓与储存器12的一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前端盖13与储存器12连接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储存器12的一端设置内螺纹,前端盖13的外螺纹与储存器12的内螺纹螺纹连接。进一步地,缸体10的第一输出口以及第二输出口均位于前端盖13,第一输出口安装第一喷嘴,第二输出端安装第二喷嘴,且第一输出口与第一空间1111连通,第二输出口与第三空间1121连通。可以理解的,以推进件30为界限,前端盖13、第一推进件31的一侧面以及储存器12的内壁共同围成了缸体10的第一空间1111,前端盖13、第二推进件32的一侧面以及储存器12的内壁共同围成了缸体10的第三空间1121,且缸体10的第一空间1111以及第三空间1121内装载有灭火剂。可以理解的,第一空间1111的容积与第一推进件31所处的位置有关,第一推进件31受外力作用后越往前端盖13的方向移动,第一空间1111的容积也将随之减小,装载于第一空间1111内的灭火剂也对应受到第一推进件31的推动作用,随后从前端盖13处的第一输出口输出。同样的,第三空间1121的情况与第一空间1111相同。可理解的,为了更好的固定挡板20,前端盖13设有凸起,该凸起的一端设有开口,挡板20可插装于该开口中,以固定挡板20。

  后端盖14,盖合于储存器12的另一端,并与储存器12的另一端连接,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螺栓与储存器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后端盖14与储存器12另一端连接之处设置外螺纹,储存器12的另一端设置内螺纹,后端盖14的外螺纹与储存器12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以推进件30的另一端为界,后端盖14、第一推进件31的另一侧面以及储存器12的内壁共同围成了缸体10的第二空间1112,同样的,后端盖14、第二推进件32的另一侧面以及储存器12的内壁共同围成了缸体10的第四空间1122。缸体10的第二空间1112内安装有第一气体产生器41,缸体10的第四空间1122内安装有第二气体产生器42,具体的,后端盖14朝向前端盖13的一端设有固定凸起,固定凸起远离后端盖14的一侧设有镶嵌槽,所述挡板20的一端与所述镶嵌槽相抵接。

  后端盖14的一内侧壁与固定凸起的一侧面均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气体产生器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气体产生器41的第一外螺纹与后端盖14的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后端盖14的另一内侧壁与固定凸起的另一侧面均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气体产生器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气体产生器42的第二外螺纹与后端盖14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后端盖14远离气体产生器40用于产生气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该第一连通孔以及第二连通孔分别用于供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与控制装置60之间的线路连接。可以理解的,由于气体产生器40与后端盖14螺纹连接,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气体将储存于的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内,无法越过气体产生器40与后端盖14螺纹连接之处后从连通孔泄出。

  进一步地,灭火装置200还包括容量检测装置(图未示),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1111和第三空间1121内灭火剂的存储量。可以是通过检测第一空间1111以及第三空间1121内的液压确定灭火剂的剩余量,也可以是通过检测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内的气体的压强来检测活塞所运行的位置,从而判断灭火剂的剩余量,由于缸体10的横街面积固定,可以先计算出活塞运行至前端盖13处后缸体10的压强,进而与使用过程中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内的气体的压强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活塞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检测液压时,容量检测装置为是液压计,检测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内的气体的压强时,容量检测装置是气压计。

  如图2所示,感应装置50,与控制装置60连接,其包括温度传感器51、红外传感器52、烟雾传感器53以及报警器54,且感应装置50用于感应火警信息,其中,温度传感器51用于感应周边的温度,若周边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感应装置50发送灭火信号至控制装置60。红外传感器52则用于感应周边的热量,当周边热量过高时,周边的物件可能达到自燃点,若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发生自燃,经红外传感器52的检测后,发送灭火信号至控制装置60,以使灭火装置200采取释放灭火剂降低热量。烟雾传感器53用于感应周边是否存在烟雾,可当火源产生后而达不到温度传感器51的预设值时,烟雾传感器53感应到后也发送灭火信号至控制装置60,及时遏制火势的蔓延;报警器54则是当温度传感器51、红外传感器52以及烟雾传感器53发出灭火信号后,自动启动,提醒和警示人们已产生火源,需要及时进行控制。具体的,当感应装置50感应到火警信息后,控制装置60控制气体启动器开启并产生气体,当气体对推进件30产生的推力大于灭火剂的液压时,气体产生的压力将推动推进件30往输出口处移动,受到推进件30推动的灭火剂将从输出口输出,以作用于火源。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50有两份,且分别独立感应,以实现第一气体产生器41和第二气体产生器42依据火警信息单独工作。

  控制装置60,设置于缸体10远离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一端,且分别与感应装置50以及气体产生器40连接。可理解的,控制装置60用于控制气体产生器40的工作状态,即能够控制气体产生器40开启后产生气体,或者控制气体产生器40关闭后停止产生气体。

  具体的,控制装置60包括主板,主板分别与气体产生器40以及感应装置50连接。可以理解的,当两份感应装置50分别感应到周边存在火警信息时,感应装置50将发送火警信号给主板,主板接受到感应装置50发送的火警信息后,发送启动信号给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接收到主板发送的单独控制对应气体产生器40的启动信号后开始释放气体,以填充第二空间1112和第四空间1122,并逐渐推动推进件30往输出口所处的位置移动。可理解的,第一气体产生器41以及第二气体产生器42可单独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

  主板上设有连接孔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外部设备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板连接,进而控制气体产生器40的工作状态。无线通讯包括5G通讯、4G通讯、3G通讯、2G通讯、CDMA、Zig-Bee、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Fi)、超宽带(UWB)和近场通信(NFC)、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WiMAXWi-Fi、ZigBee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200还包括手动控制器(图未示),手动控制器与控制装置60连接,可以是通过线缆进行邮箱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即通过主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连接。可理解的,手动控制器可通过主板来控制气体产生器40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远端控制或手动控制。

  防护罩70,与缸体10远离第一输出口以及第二输出口的一端连接,并且防护罩70罩设控制装置60。具体的,防护罩70连接于后端盖14的一端,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也可以是后端盖14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防护罩70的内侧壁设置内螺纹,后端盖14的外螺纹与防护罩70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灭火装置200还包括连接件,防护罩7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穿过主板的连接孔后与防护罩70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以此实现主板固定安装于防护罩70的内部。

  进一步的,灭火装置200还包括电源连接件71,电源连接件71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并为控制装置60供电,以确保灭火装置200的正常工作。可理解的,防护罩70远离第二空间1112以及第四空间1122的一端均设置有通孔,电源连接件71可拆卸地安装于防护罩70上,并且电源连接件71部分伸入通孔。可理解的,电源连接件71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防护罩70。

  进一步的,灭火装置200还包括内置电池(图未示)以及压条(图未示),内置电池安装于防护罩70内部空间的底部,并且内置电池分别与感应装置50以及气体产生器40连接。压条环绕内置电池后固定安装于防护罩70,可理解的,压条的两端均设有压条固定孔,防护罩70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与压条固定孔连接的螺纹孔,螺钉或螺栓穿过压条固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内置电池固定于防护罩70的底部。可理解的,内置电池用于为控制装置60以及感应装置50供电使用。在一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灭火装置200可以直接通过内置电池进行供电,以确保灭火装置200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灭火装置200还包括固定组件80,固定组件80用于将灭火装置200的缸体10以及防护罩70固定于需要安装给的平面。具体的,固定组件80包括第一固定块81、第二固定块82以及第三固定块83,第一固定块81可拆卸地安装于前端盖13的一端上,第一固定块8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于固定平面的第一固定孔,同样的,第二固定块82可拆卸地安装于后端盖14的一端上,第二固定块8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于固定平面的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块83可拆卸的安装于储存器12的一侧面上,第三固定块8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于固定平面的第三固定孔,用户可通过第一固定块81、第二固定块82以及第三固定块83,可拆卸地将灭火装置200安装于所需要的平面。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200还包括泄气装置90,在本实施例中,泄气装置90的数量为两份,分别为第一泄气装置90以及第二泄气装置90。泄气装置90可拆卸地安装于推进件30,泄气装置90用于将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多余气体排出缸体10的容纳腔11,以确保第二空间1112内的气体过多后将缸体10撑爆。可理解的,当推进件30被气体产生器40推送至尽头后,即推进件30与前端盖13抵接,此时,气体产生器40仍处于开启状态,仍然不断的释放气体,若不加以控制,气缸的容纳腔11将被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气体撑爆。故灭火装置200内部设置泄气装置90,当推进件30被推送将与前端盖13抵接时,泄气装置90将被触发,并将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多余气体通过输出口排送至外界。可理解的,第一推进件31安装第一泄气装置90,第二推进件32安装第二泄气装置90。

  由于第一推进件31与第一泄气装置90安装结构,与第二推进件32与第二泄气装置90的结构一致,后边叙述将不对第一泄气装置90与第一推进件31、第二推进件32与第二泄气装置90分别介绍,统一叙述成推进件30与泄气装置90之间的安装关系。

  具体的,泄气装置90包括阀门块91、阀芯杆92以及套设于阀芯杆92的弹簧93。且阀门块91设置有阀芯通道,阀芯杆92活动地安装于阀门块91的阀芯通道,弹簧93安装于阀芯杆92靠近第一空间1111的一端上。其中,第一推进件31设置有第一镶嵌腔,第二推进件32设置有第二镶嵌腔,阀门块91镶嵌于推进件30的镶嵌腔(即两个阀门块91分别镶嵌于第一镶嵌腔以及第二镶嵌腔),且阀门块91与镶嵌腔配合安装处涂有密封胶,以确保推进件30无缝隙产生。阀芯杆92包括塞头921以及连接头922,弹簧93的一端与连接头922连接,并且阀芯杆92的塞头921以及连接头922的直径均大于阀芯通道的孔径。阀芯杆92与阀芯通道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可以理解的,安装于阀芯杆92中的弹簧93处于压缩状态,以使得阀芯杆92在未运动至前端盖13时,受弹簧93恢复形变所产生的作用力的作用,阀芯杆92的塞头921将塞住阀芯通道。

  可理解的,在推进件30未运动至前端盖13时,阀芯通道为阀芯杆92的塞头921阻塞,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气体无法通过推进件30,而当推进件30运动至与前端盖13抵接后,阀芯杆92的连接头922与前端盖13相抵接,阀芯杆92沿着阀芯通道向第二空间1112运动,此时塞头921将向第二空间1112运动,此时,气体产生器40产生的多余气体,可通过阀芯通道与阀芯杆92之间的安装间隙排出至缸体10的容纳腔11,以防止缸体10内气压过大而产生爆炸。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200还包括外接管道(图未示),外接管道分别与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连接,以实现外接管道与容纳腔11的连通。可以理解的,外接管道用于将从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输出的灭火剂导向所需灭火之处,即灭火剂沿着外接管道的管道路径输出。可以理解的,外界管道可以是软管,也可以是钢管,用户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200还包括开关元件,且开关元件与控制装置60连接。具体的,开关元件安装于外界管道,可以是安装于外接管道的输出端处,也可以是安装于外接管道与第一喷嘴和/或之间。其中,开关元件用于限制灭火剂的输出情况。可以理解的,控制装置60控制开关元件开启后,灭火剂便可在推进件30的推动下作用于外界。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为电磁阀,当然,开关元件也可以是简单的机械开关,例如丝口球阀。

  请参阅图4,此处以第一腔体为例,图4示处了止动组件与第一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200还包括止动组件100。所述止动组件100包括弹性件1001、活动块1002、导电柱1004、导电板1005、活动板1003、电源、弹性密封圈和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缸体10靠近所述输出口的一端的内壁设置开关槽、收容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开关槽和收容腔的连通口;

  所述弹性件10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开关槽的槽底,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1002固定,所述活动块1002远离所述弹性件1001的一端从所述开关槽的槽口伸出并且进入所述第一空间1111内;

  所述弹性密封圈固定于所述连通口处,所述活动板100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1002远离所述第一空间11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003的另一端从所述弹性密封圈穿过后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电柱10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板1003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导电柱1004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和电压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60连接,所述导电板1005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且所述导电板1005位于所述导电柱1004的上方,其中,所述导电板1005还接地。

  止动组件100的工作原理:在弹性件1001没有给压缩时,导电柱1004与导电板100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当推进件30移动至第一空间1111靠近输出口的位置时(即第一空间1111内的灭火剂耗尽了),推进件30接触并且挤压活动块1002,对弹性件1001进行压缩,使活动块1002朝开关槽的槽底运动,而活动板1003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导电柱1004与导电板1005接触导通,电压检测装置检测到低电平,控制装置60控制气体产生器40停止输出气体。

  弹性密封圈是为了避免灭火剂进行收纳腔,影响导电柱1004与导电板1005之间的导电性能。

  进一步的,活动板1003的一端的端面还可以设置成朝向推进件30倾斜的倾斜面,方便推进件30挤压活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检测气体产生器40的出气量来判断推进件30的位置,这一点可以在说明书中提及。此外,还要说明第一空间1111设置有释放气体的释放装置。这里要说明的是,储存器1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的止动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装置200,其感应装置50感应到火警信息时,控制装置60控制分别控制第一气体产生器41和第二气体产生器42产生气体,以推动第一推进件31以及第二推进件32一侧的灭火剂从缸体10的输出口输出,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火源的自动灭火,使得火源及时得到控制,使用起来安全且便捷。可以理解的,当第一腔体捏的灭火剂对火源进行灭火后,火源复燃后,若第一腔体内的灭火剂已耗尽,则无法进行灭火,此时,灭火装置的第二腔体内的灭火剂喷出,对复燃后的火源进行灭火,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灭火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