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消防救生> 逃生平台及逃生平台系统独创技术31963字

逃生平台及逃生平台系统

2020-11-29 18:03:44

逃生平台及逃生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楼逃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逃生平台及逃生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高楼的救援与逃生一直是不断研究不断改善的问题。当楼层较高的位置发生火灾时,如何帮助人员逃生是一个十分实际且有意义的事。

  目前的逃生设备中,有单人独立逃生的装置,穿戴后可以方便逃生,但是这对于在高层的人们而言,并不是人人随时都具备的装置。

  也有方便人们从上层逃往下层的一些机构。从而实现让人们可以多人逃生。但是高层逃生时,升降设备大多仅能实现竖向单线逃生,需要人们跑到设置了该设备的点位进行逃生,以下降到地面,一旦去往逃生设备的路被阻挡,就可能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平台,其能够改善现有的逃生设备存在的不足。

  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平台系统,其包括上述逃生平台,其具有该逃生平台的所有特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平台,包括:驱动单元和平台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平台单元升降,单独的所述平台单元能够作为横向平台或者至少两个所述平台单元能够共同构造成横向平台;所述逃生平台还包括水平阻拦机构,所述平台单元能够通过所述水平阻拦机构抵持外墙支撑面,所述水平阻拦机构能够在所述平台单元和所述外墙支撑面之间,从横向构造出阻拦层以填满所述平台单元与外墙支撑面之间的间隙,阻止火势向上、向下蔓延。

  在人员需要逃生时,驱动单元可以将平台单元驱动到相应位置并形成横向平台,方便人员登上横向平台以实现人员的转移。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逃生平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单元至少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所述平台单元打开后的顶部平台与底部平台之间的高度与单个楼层的高度一致。

  如此可以与楼层契合更好,方便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单元包括在竖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或者所述第三层传动连接;

  所述水平阻拦机构能够在每一层与所述外墙支撑面之间,从横向构造出阻拦层;

  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单元,其中一个所述平台单元的所述第三层能够与另一个所述平台单元的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或者第三层衔接。

  第二层可以承接人员,阻拦层可以在第一层与外墙支撑面之间起到竖向阻拦作用,人员可以从第二层转移到第三层,或者是从第一层转移到第二层再转移到第三层,方便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转移,实现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通过第一伸缩通道衔接,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三层通过第二伸缩通道衔接;所述第一伸缩通道、所述第二伸缩通道为伸缩楼梯或伸缩滑板。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阻拦机构设置于所述平台单元或者是布设于楼宇的上下相邻的两层楼层之间,所述水平阻拦机构为可弹出机构,所述平台单元与楼宇之间通过所述水平阻拦机构连接。

  水平阻拦机构设置于平台单元时,可以在平台单元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弹出,构造成阻拦层;或者是,水平阻拦机构布设在楼宇上时,无论平台单元处于哪个楼层,都能够弹出并在平台单元与楼宇之间构造出阻拦层。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逃生平台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平台单元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平台单元在水平方向弹出,所述外墙支撑面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支撑件配合的支撑卡口,以在竖直方向止停所述平台单元滑动。

  辅助支撑件与支撑卡口配合,可以给平台单元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避免支撑不稳而影响人员较多时的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源和连接索,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连接索与所述平台单元连接且驱动所述平台单元升降。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连接索在横向移动,且使得所述平台单元在水平方向能够左右横向移动或向楼宇方向移动。

  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平台单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在升降的过程中避开楼宇外部的障碍物。便于平台单元的正常移动。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逃生平台还包括喷淋设备和供水设备、抽烟处理系统和送风系统,所述喷淋设备、所述供水设备、所述抽烟处理系统和所述送风系统设置于所述平台单元。

  抽烟处理系统能将从起火层窗口窜出的浓烟和大火吸入进行降温处理后从安全的位置排出。供水设备也可以是一些高效的灭火设备,喷淋设备和供水设备可以起到辅助灭火的作用,减缓火势蔓延并能够起到一定降温作用。送风系统可以形成风幕,防止烟雾影响人员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逃生平台还包括无人机收发平台,所述无人机收发平台设置于所述平台单元。

  所述无人机平台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折叠式或弹出式的,并设置交互传感设备。无人机收发平台可以用于起降载人无人机运送消防员,平台内设置可以与小型无人机交互的传感设备,小型无人机可以直接到达起火层进行灭火或者是运送灭火机器人到达起火层进行灭火,可与所述供水设备结合灭火。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平台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平台安装于楼宇,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楼宇起火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反馈第一信号,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向所述逃生平台发送第二信号,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平台单元运动至起火层,且控制所述水平阻拦机构在所述平台单元和楼宇外墙之间构造处所述阻拦层。

  通过在楼宇上布置逃生平台系统,可以在有楼层发生火灾时,及时在起火位置构造横向平台,并且构造出阻拦层,阻挡火势向上蔓延,利于人员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逃生平台系统包括多个所述逃生平台,多个所述逃生平台在楼宇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通过间隔分布多个逃生平台,可以使得横向平台的铺展更加及时,并且当有不同楼层同时出现火灾或消防楼梯被封堵时,能够形成不同楼层的外各自的连廊,同时为多个起火位置提供逃生基础,方便人员转移逃生。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楼宇竖向预置轨道,所述逃生平台可通过竖向预置的轨道上下移动,以到达起火层。预置的轨道可以是内置于外墙内的中空管道,也可以是外置的竖向轨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逃生平台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逃生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平台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阻拦层的示意图;

  图5是救援廊道的示意图;

  图6是逃生平台在楼宇上的第一种布设方式;

  图7是逃生平台在楼宇上的第二种布设方式。

  图标:1000-楼宇;1001-控制系统;1002-检测系统;2000-逃生平台;100-驱动单元;110-动力源;120-连接索;130-调整机构;200-平台单元;210-第一层;211-第一伸缩通道;220-第二层;221-第二伸缩通道;230-第三层;240-喷淋设备;250-微型水箱;260-抽烟处理系统;270-送风系统;300-水平阻拦机构;310-阻拦层;400-辅助支撑件;500-救援廊道;510-扇叶及驱动装置;600-升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平台系统,包括:控制系统1001、检测系统1002和逃生平台2000,逃生平台2000(如图2)安装于楼宇1000外侧。请结合图2至图7,逃生平台2000,包括:驱动单元100、平台单元200以及水平阻拦机构300;

  驱动单元100能够驱动平台单元200升降,单独的平台单元200能够作为横向平台或者至少两个平台单元200能够共同构造成横向平台,平台单元200能够通过水平阻拦机构300抵持外墙支撑面,水平阻拦机构300能够在平台单元200和外墙支撑面之间,从横向构造出阻拦层310。以填满所述平台单元与外墙支撑面之间的间隙,阻止火势向上、向下蔓延。同时,也能起到防止杂物掉落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遇到有人员掉落时,也能够提供防护,承载掉落的人员。

  其中,图中示出的是一个驱动单元100单独驱动一个平台单元200,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一个总的驱动,然后配合传动系统来为各个平台单元200提供动力。

  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驱动单元100可以是单独的消防供电系统,也可以借助平台单元自身重量和减速设备向下降落到起火层,平台单元200可以具备独立的消防供电系统,有益的措施是平台单元200到达起火层后可以与起火层独立的消防供电系统连接。

  其中,横向平台主要是指人员可以在横向进行转移的一个平台。比如当楼宇1000的一个侧面宽度很宽时,单独一个平台单元200可以满足人员在横向的一端转移到另外一端,然后就能够躲避起火的点位。这个时候,单独的一个平台单元200也是作为了横向平台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平台驱动单元100和平台单元200可以设置在楼顶或者避难层,还可以选择在相应的楼顶或者避难层设置周向的轨道,然后按预设的轨道到达楼宇的任一侧面。需要说明的是,楼宇1000的一个侧面较宽时,也可以在同一侧配置多个平台单元200,然后可以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横向平台。又比如,楼宇1000的相邻两个侧面或三个、四个侧面,各自的平台单元200运动到起火楼层后,相邻的平台单元200相互衔接,共同组成了一个横向平台,方便人员躲避起火点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障相邻的平台单元200配合可靠,在结合处需要设置传感设备以及自动连接装置,并且可以增设如卡扣一类增强连接可靠性的构件,以保障平台单元200到位后能及时实现可靠连接。

  有益的措施是,多个平台单元200首尾相连可以形成一个围绕建筑四周的大型平台单元,整体下降到达起火层,然后整体向楼宇外墙收拢,方便人员横向逃生并阻止大火向上、向下蔓延。

  具体的,检测系统1002检测到楼宇1000起火时向控制系统1001反馈第一信号,控制系统1001根据第一信号向逃生平台2000发送第二信号,驱动单元100驱动平台单元200运动至起火层,且控制水平阻拦机构300在平台单元200和楼宇1000外墙之间构造处阻拦层310。详细的,逃生平台2000与整栋大楼设置传感设备,可实现物联网互动,当传感设备检测到发生大火时,可将信息传送到大楼消防控制室,在人员需要逃生时,驱动单元100可以将平台单元200驱动到相应位置并形成横向平台,方便人员登上横向平台以实现人员的转移。并且通过构造阻拦层310(如图4所示),在竖向起到阻挡作用。

  通过在楼宇1000上布置逃生平台系统,可以在有楼层发生火灾时,及时在起火位置构造横向平台,并且构造出阻拦层310,阻挡火势向上蔓延,利于人员逃生。可以选择的是,逃生平台系统包括多个逃生平台2000,多个逃生平台2000在楼宇10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间隔分布多个逃生平台2000,可以使得横向平台的铺展更加及时,并且当有不同楼层同时出现火灾时,能够同时为多个起火位置提供逃生基础,方便人员转移逃生。

  其中,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三个逃生平台2000,可以靠拢在一起,也可以在不同的高度间隔分布。可以折叠隐匿在楼顶或者避难层,也可以靠拢后,布设在楼宇1000中部位置,方便根据情况在楼宇1000不同高度位置布设横向平台,并且在平时还有一定的防止高空抛物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是以楼宇1000火灾举例,当楼宇1000或者逃生平台2000所处的其他安装对象有其他事故发生时,也可以凭借该逃生平台2000来转移人员,实现人员在较高楼层或者说较高位置的逃生。

  平台单元200至少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平台单元200可以是固定的高度也可以是折叠在一起的,固定的平台单元200高度与单个楼层的高度一致,折叠的平台单元200打开后的顶部平台与底部平台之间的高度与单个楼层的高度一致,人员可以从大楼进入到底部平台并且根据情况选择水平横向逃生或往顶部平台转移,并移动到大楼的其他楼层,以进行逃生;对于多层平台单元200,一般会选择中间层(如第二层220)停靠并衔接起火层,使得人员也可以从大楼的平台单元200向下层(如第三层230)逃生。请结合图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平台单元200为多层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在竖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层210、第二层220和第三层230,每一层的高度都与一层的楼层高度相同。驱动单元100与第一层210、第二层220或者第三层230传动连接;

  水平阻拦机构300能够在每一层和外墙支撑面之间,从横向构造出阻拦层310;

  相邻的两个平台单元200,其中一个平台单元200的第三层230能够与另一个平台单元200的第一层210、第二层220或者第三层230衔接。

  其中,第一层210、第二层220和第三层230相互之间需要设置可折叠连接件以及斜拉件,以保障有人员负载时的稳定性。此外,不论是单层还是多层,平台单元2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还可以进一步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比如可以包括左伸缩段和右伸缩段,左伸缩段能够水平向左伸缩,右伸缩段能够水平向右伸缩。以此在危险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延展平台单元200的长度,以利于逃生。

  其中,每一层的基础材料需要具备防火、隔热和承重功能,比如耐高温,需要达到在高温下耐受一小时左右;承重,每平方米能够承受500公斤左右;隔热,尽可能控制表层温度在80℃左右,最佳的是能够控制温度在60℃左右,现有技术已有此类材料,使用者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选定,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每一层应当设置护栏等防护结构,并且也应该具备防火隔热的特性,一般优选是折叠设置,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当然,如果逃生平台2000本身是直接设计成展开状态,则护栏和上下层之间的通道也可以考虑一直保持展开状态。

  可以选择的是,还可以根据楼宇1000或者其他安装该逃生平台2000的建筑、设施等安装对象的情况,配置其他层数的平台单元200,比如配置四层,又或者是五层或者更多层,也可以是两层等。

  可以选择的是,在平台单元200上可以增设喷淋设备240和供水设备(本实施例为微型水箱250、微型水箱250也可以替换成高效的灭火设备如灭火无人机、灭火机器人等),从而起到一定的辅助灭火的作用,减缓火势向外蔓延的势头,并且能够为平台单元200本身进行一定的降温。此外,还可以增设抽烟处理系统260与送风系统270,在平台单元200到位后,位于平台单元200上一层靠近外墙一侧的抽烟处理系统260即打开,起火层的烟雾吸入处理后通过平台单元200安全的位置排出,避免有毒的烟雾影响人员逃生。而送风系统270则是设置于平台单元200的远离墙体的一侧,向上吹风形成风幕,当起火的楼层不止一层时,可以避免外侧的烟雾影响到平台单元200上人员。

  详细的,第二层220可以承接人员,阻拦层310可以在第一层210与外墙支撑面之间起到竖向阻拦作用,人员可以从第二层220,即起火层所在,转移到起火层的下一层,即第三层230,或者是从位于起火层之上的第一层210转移到第二层220再转移到第三层230,方便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转移,实现逃生。

  例如,当应用该逃生平台2000的楼宇1000发生事故(如火灾),人员需要转移时,驱动单元100可以驱动处于楼宇1000四周的平台单元200各自依次运动到位,第一个平台单元200到达事故楼层时,相邻一个平台单元200就下降到下方楼层,使得事故楼层的平台单元200的第三层230与相邻的平台单元200的第一层210衔接(如图7),人员可以从事故楼层进入到对应的平台单元200的第二层220,然后转移到第三层230,再转移到旁边的平台单元200的第一层210。

  当多个平台单元200依次按照上述例子进行排布时,多个平台单元200可以在楼宇1000外侧呈螺旋状分布,便于人员在多个楼层之间转移,以快速逃离有事故的楼层,重点是能通过平台单元200绕过起火层到达起火层以下的楼层,从而安全逃生。当然,上述排布只是举例说明,相邻的平台单元200各自的第一、二、三层可以互相配合衔接,可以各层各自正对(如图6),也可以错位相接,只要能够保障人员有横向的平台以完成转移即可。

  详细的,第一层210与第二层220通过第一伸缩通道211衔接,第二层220与第三层230通过第二伸缩通道221衔接。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通道为伸缩楼梯。当然,还可以是伸缩滑板、竖向的绳梯,抑或是直接设置绳缆。具体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或者安装空间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装置或机构作为伸缩通道。

  详细的,当逃生人员到达最下一层即第三层230时,还可设置向下的可直达地面或者避难层的逃生绳或者逃生设备等辅助设施向下逃生,直达地面或者避难层;同样,也可在第三层230设置可供消防人员专用的可向上、向下的攀爬绳或者攀爬设备。

  具体的,水平阻拦机构300设置于平台单元200或者是布设于楼宇1000的上下相邻的两层楼层之间,水平阻拦机构300为可弹出机构。水平阻拦机构300设置于平台单元200时,可以在平台单元200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弹出,构造成阻拦层310;或者是,水平阻拦机构300布设在楼宇1000上时,无论平台单元200处于哪个楼层,都能够弹出并在平台单元200与楼宇1000之间构造出阻拦层310。

  比如水平阻拦机构300可设置于楼宇1000的上下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过渡区域,当然更好的是水平阻拦机构300设置于平台单元200的每一层,当平台单元200下降到位后,水平阻拦机构300弹出,将平台单元200每一层的内侧与楼宇1000的外墙之间的空隙挡住,防止火势从起火楼层向上蔓延。

  在本实施例中,逃生平台2000还包括辅助支撑件400,辅助支撑件400设置于平台单元200且能够相对于平台单元200在水平方向弹出,外墙支撑面设置有与辅助支撑件400配合的支撑卡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在水平方向弹出”,是指弹出后,会有水平方向的运动,而不是指运动方向要绝对水平。比如,可以是斜上或斜下弹出,然后该辅助支撑件400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是从之前的位置,有改变,并且最终与支撑卡口配合,从而为平台单元200提供支撑。辅助支撑件400与支撑卡口配合,可以给平台单元200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避免支撑不稳而影响人员较多时的逃生。

  可以选择的是,也可以在支撑卡口内设置辅助支撑件400,当平台单元200下降到起火层后,由起火层的支撑卡口弹出辅助支撑件400,给平台单元200提供额外支撑。在竖直方向可以止停平台单元滑动。

  无论哪种形式的辅助支撑件400,都可以进一步在相邻的辅助支撑件400之间采用防火布连接,如此,可以在辅助支撑件400弹出后,在平台单元200与墙体之间形成水平的防火墙,防止火势蔓延。另外,辅助支撑件400可以直接是水平构件,也可以是可收缩折叠三角型的构件。

  可以选择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逃生平台2000还包括救援廊道500,救援廊道500的一端与平台单元200连接,救援廊道500的另外一端向上开口。救援廊道500可以是伸缩或折叠式的隐藏在平台单元内,打开时向外弹出形成救援廊道。救援廊道500可以允许逃生人员远离楼宇1000,并由直升机等救援设备进行救援,不会由于距离楼宇1000太近而无法实施高空救援。其中,救援廊道500可以设置在第三层230或者其他层,这个可以根据楼宇1000的结构或者是与周围建筑之间的空余空间来具体选择位置。

  其中,救援廊道500可以设计成封闭式廊道,保留从平台单元200的进入廊道的入口,以及向上的开口。这样可以减少人员处于高空时的恐惧感。另外,需要在救援廊道500的左右设置斜拉固定件,在上方设置斜拉件或者在下方设置斜撑件等一类能够加强稳定性的结构,保障逃生时的人员安全。此外,救援廊道500的下方也可以设置扇叶及驱动装置510,以提供向上的升力,减少救援廊道500对平台单元200产生的负担。可以选择的是,救援廊道500的顶部可以作为无人机收发平台使用,救援廊道500可以处于平台单元200的最上层,一般可以设置在靠近大楼的转角位置。无人机平台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折叠式的或弹出式的,设置有交互感应设备以实现与无人机之间的位置、温度、风向等信息交互;无人机平台可以用于运输消防物资、运送自动灭火机器人、运送消防员以及转运逃生人员,小型无人机可以直接到达起火层进行灭火。这些可以参考现有的一些无人机平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驱动单元100包括动力源110和连接索120,动力源110通过连接索120与平台单元200连接且驱动平台单元200升降。

  其中,动力源110可以是电机,并配以收卷的卷筒以及一些普遍的传动装置,连接索120可以是钢缆,通过对钢缆的收卷,实现对钢缆所连接的平台单元200的升降驱动。连接索120也可以是尼龙绳、锁链等其它绳索状物品,连接索需具备防火功能。

  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单独用连接索120来连接平台单元200,然后配合动力源110完成平台单元200的升降;当然动力源110可以利用平台单元200自身的重量配合减速装置;也可以考虑在上述基础上,再在楼宇1000的竖向预置轨道。轨道可以用滑板隐藏不影响楼宇1000外观,驱动滑板的机构可以外接消防电源,并配置有可以光伏发电的独立消防电源以及储电设备,保障正常的工作。当然驱动滑板也可利用平台单元200自身重量配合减速装置,不用外接消防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直接用连接索120的方式,未配置轨道。配置轨道的方式可与连接索120配合使用,也可单独通过轨道上下驱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00还包括调整机构130,调整机构130用于驱动动力源110与连接索120在横向移动,且使得平台单元200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调整机构130调整平台单元20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在升降的过程中避开楼宇1000外部的障碍物。便于平台单元200的正常移动。

  可以选择的是,逃生平台2000还包括升力装置600,升力装置600安装于平台单元200且能够向下喷射流体,为平台单元200提供升力。升力装置600能够为平台单元200提供升力,当逃生时,可以降低横向平台的负担,辅助保障人员转移时的安全。比如设置风扇,向下吹出气流,以提供一定的升力。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如下:

  将逃生平台2000安装到楼宇1000中,并与控制系统1001、检测系统1002结合形成逃生平台系统,以楼宇1000发生火灾为例,阐述其服务于人员逃生的过程。

  具体的,当有楼层起火时,控制系统1001控制驱动单元100工作,结合调整机构130调整水平位置,使得平台单元200避开障碍物,顺利下降到起火层,此时,第二层220直接与起火层的室内高度齐平,第一层210处于起火层上方楼层,第三层230处于起火层下方楼层。并且每层通过辅助支撑件400提供辅助支撑,保障支撑的稳定性。

  水平阻拦机构300在第一层210、第二层220、第三层230与外墙之间形成阻拦层310,其也是在水平方向起到防火墙的作用,防止火势从外墙向上或向下蔓延。人员从室内进入到第二层220后,如果起火点位小,可以直接横向转移到起火层的未起火的位置,然后进入其它安全的室内,或者从其它安全的消防通道逃生。也可以转移到第三层230,同样通过消防通道逃生。当一侧外墙火势较大时,可以转移到大楼的另一侧,同样是寻找未起火的安全位置进行逃生。

  由于是围绕大楼布设了平台单元200,一般可以选择所有平台单元200均速降下,围绕楼宇1000周向形成一个整体的横向平台,人员可以在围绕大楼的横向平台进行灵活转移,然后逃生。并且由于有水平防火墙,结合风幕,可以在横向平台靠近起火层的一侧防火,在外侧防止烟雾。使得人员逃生的环境更为良好,避免环境恶劣而影响人员心理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上下相邻的楼层有起火点时,控制系统1001可以根据起火点位置,将平台单元200在不同的楼层进行布设,方便人员从有起火的楼层向着没有起火的位置进行转移。

  同时,救援廊道500可以设置在平台单元200的任一层均可,最好是设置于起火层的下一层,在配置了救援廊道500的平台单元200上,可以在横向平台构建结束时,进行救援廊道500的展开工作,当火势较大时,可以让人员转移到救援廊道500的末端,可以与直升机吊篮结合,然后通过直升机或者大型无人机进行救援,使得人员安全转移。

  无人机平台还可以用来停放救火用无人机,辅助进行高层灭火工作,中途可以在无人机平台进行充电或者进行短暂停放等。

  平台单元200平时还有外墙维护、玻璃擦洗、空调安装、高空救援等有益的用途扩展。另外还可以配置破窗器,以及配置夜间照明设备。平台单元200还可以选择直接与楼顶水箱或起火楼层的消防水管连接。平台单元200与具备智慧消防系统的楼宇可实现智能对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逃生平台2000可以通过驱动单元100来驱使平台单元200在竖向移动,并且在所需的位置或独立或联合,构造成横向平台,并且保持固定,再结合水平阻拦机构300形成阻拦层310。使得人们在逃生时,能够围绕楼宇1000的周向移动,躲避到安全位置,并且有阻拦层310防止事故扩散,例如在火灾中防止火势向上蔓延。从而整体保障了人员逃生的安全,避免火势扩散而使得逃生的人员在别处受到蔓延的火势带来的后续伤害。通过与控制系统1001、检测系统1002结合,能够在灾情发生时,及时在事故点位布设横向平台与阻拦层310,使得人员逃生更为及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逃生平台及逃生平台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