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服装技术> 粘接装置独创技术54777字

粘接装置

2021-01-31 20:46:38

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粘接装置利用从喷嘴排出的粘接剂将下布和上布粘接在一起。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第180486号公报所公开的粘接装置执行温度控制处理。在该处理中,在贮存室温度传感器、泵温度传感器、支承部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中的某一个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判断为粘接剂呈液体状态。此时,粘接装置使具有检测到上述情形的温度传感器的部位的加热器从开启变为关闭。粘接装置在粘接动作执行时,以规定周期执行温度控制处理,将呈液体状态的粘接剂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以上。

  上述粘接装置在启动时需要将粘接剂加热至规定温度使粘接剂成为液体。因此,到粘接剂成为液体为止越花时间,粘接动作的开始时机就越晚,粘接动作的效率越低。在粘接装置所使用的粘接剂为反应性热熔粘接剂时,加热器的加热时间越增加,粘接剂的粘度就越发上升,且粘接剂的温度越高,粘度的上升率就越高。因此,有时,在加热器加热时,为了提早粘接剂成为液体的时机,使粘接剂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粘接剂的粘度会过度上升,粘接剂无法适当地向下布进行涂布。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粘接剂的涂布不良,并且,能够缩短启动时的粘接剂的加热时间。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其向片材排出粘接剂;加热器,其设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的供给路径;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及加热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变为适于所述喷嘴向所述片材排出所述粘接剂的所述粘接剂的温度即规定温度,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高温加热控制部,在启动时,该高温加热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变为高于所述规定温度的启动时温度,在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对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结束后,所述加热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

  粘接装置控制加热器以使检测温度变为高于规定温度的启动时温度,因此,启动时的粘接剂成为液体的时机较早。之后,粘接装置控制加热器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由于检测温度降至规定温度,因此,粘接剂的粘度不易过度上升。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粘接剂的涂布不良,并且能够缩短启动时的粘接剂的加热时间。

  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计量控制部,该计量控制部用于计量由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的时间,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变为所述启动时温度,直到由所述计量控制部计量出来的计量时间经过规定时间。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可靠地使粘接剂在启动时成为液体。

  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温度判断部,在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对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结束后,由所述加热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时,该温度判断部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是否在包含所述规定温度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温度存储部,在所述温度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在所述规定范围内时,该温度存储部将表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在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温度适当信息存储至存储装置;异常判断部,在执行粘接动作时,该异常判断部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是否在所述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及告知部,在所述异常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不在所述规定范围内且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所述温度适当信息时,由该告知部告知异常发生。粘接装置在检测温度从启动时温度降至规定范围内之前,不存储温度适当信息。粘接装置在检测温度从启动时温度降至规定范围内之前执行粘接动作时,不告知异常发生。因此,粘接装置不会错误地告知异常发生,较方便使用。

  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装配部,能够在该装配部装配收容有所述粘接剂的内胆,所述启动时包括所述粘接装置的电源接通时以及更换在所述装配部中装配的所述内胆时。因此,在电源接通时和更换内胆时,粘接装置能够提早粘接剂成为液体的时机,能够提高粘接动作的效率。

  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存储控制部,在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对所述加热器的控制结束时,该存储控制部将表示能够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粘接剂的可排出信息存储至存储装置,在所述启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为高于所述粘接剂的熔融温度的判定温度以上,且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所述可排出信息时,所述加热控制部代替所述高温加热控制部来控制所述加热器。粘接装置在启动时粘接剂已为液体的情况下,不进行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的控制。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粘接剂的粘度过度上升。

  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温度接受部,该温度接受部接受对所述启动时温度和所述规定温度的设定。操作者能够与粘接剂、下片材和上片材相应地自由设定启动时温度和规定温度,因此,粘接装置较方便使用。

  技术方案7的所述粘接装置中,也可以是,该粘接装置具有时间接受部,该时间接受部接受对所述规定时间的设定。操作者能够与粘接剂、下片材和上片材的种类相应地设定规定时间,因此,粘接装置较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3是下输送机构50的立体图。

  图4是喷嘴11、下输送辊64和上输送辊12的放大左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5是下输送驱动部60、下夹持机构80和间隙调整部77的立体图。

  图6是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粘接装置1的主视图。

  图8是下夹持机构80和移动机构81的立体图。

  图9是保持机构800的立体图。

  图10是踏板7的右视图。

  图11是粘接装置1的电气框图。

  图12是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接着图13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加热器131和粘接剂Z的温度变化的图表。

  图16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粘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接着图17的流程图。

  图19是切换到保持状态时的保持机构800的左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切换到保持状态之后下片材8沿前后方向伸展时的保持机构800的左视图。

  图21是在粘接动作重开时切换到松开状态时的保持机构800的左视图。

  图22是下边缘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上边缘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粘接装置1。下面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和上下。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Z(参照图19)将上片材6(参照图3)和下片材8(参照图3)粘接在一起。下片材8和上片材6为片状粘接对象,例如为具有挠性的布料。上片材6从上侧重叠于下片材8。粘接装置1借助粘接剂Z,将下片材8的右端部即下特定端部8A和上片材6的左端部即上特定端部6A粘接在一起。粘接装置1将上片材6和下片材8向后方输送。

  如图1和图2所示,粘接装置1具有底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机头部5和输送机构20。底座部2呈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在底座部2的左表面固定有支承板51。支柱部3呈柱状,从底座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机臂部4的前部具有操作部19。机头部5从机臂部4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输送机构20具有下输送机构50和上输送机构70。下输送机构50设于支承板51。上输送机构70设于机头部5。

  如图3所示,下输送机构50沿前后方向延伸,具有呈细长筒状的后部,该下输送机构50呈所谓的筒形。例如,在制作T恤时,操作者将片材200的一端侧作为上片材6,将片材200的另一端侧作为下片材8,以使片材200呈筒状的方式将该片材配置于下输送机构50。由于下输送机构50的后部呈细长筒状,因此,操作者能够借助下输送机构50的后部来使片材200环绕于其上。

  如图3和图4所示,下输送机构50具有框体55和下输送驱动部60等。框体55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向上方敞开,呈箱状。框体55收容有下输送驱动部60。在框体55的上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板57。由支承板57封堵框体55的上部开口。框体55的后端为向后方敞开的开口部553。开口部553向后下方倾斜。下输送驱动部60的后端从开口部553处向后方突出。

  在支承板57的后端右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固定轴部316。由固定轴部316支承转动支承部314。转动支承部314为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转动支承部314能够以固定轴部316为中心在工作位置(参照图3)与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处于工作位置时的转动支承部314处于后述的上夹持辊32的正下方且是后述的下夹持辊76的正上方(参照图4)。退避位置是转动支承部314从工作位置绕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约90°之后所在的位置。在转动支承部314的下表面317设有下反射板。

  如图5和图6所示,下输送驱动部60具有支承框61、下输送马达63、下输送辊64、喷嘴下辊65和输送带67(参照图9)等。支承框61沿前后方向延伸,向上方敞开,呈大致字母U状。在支承框61的后端上部固定有喷嘴板59和顶端板56。喷嘴板59沿前后方向延伸。顶端板56从喷嘴板59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喷嘴板59具有沿上下方向开设的开口部591。开口部591位于处于工作位置时的转动支承部314的正下方。在喷嘴板59与顶端板56的连接部分设有辊开口部592。辊开口部592分别沿厚度方向贯通喷嘴板59和顶端板56。

  下输送马达63固定在支承框61的前部右表面。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轴从支承框61的右部向左方突出。下输送辊64固定于旋转轴641,旋转轴64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框61的后端部所支承。下输送辊64从辊开口部592处向外侧突出。下输送辊64支承以粘接剂Z夹在中间的方式重叠的下片材8和上片材6。喷嘴下辊65固定于旋转轴651,旋转轴651在比旋转轴641靠前方的位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框61所支承。喷嘴下辊65从开口部591处向上方突出。输送带67在支承框61的内侧架设于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轴、旋转轴641和旋转轴651。输送带67将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力传递给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因此,在下输送马达63驱动时,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参照图5,说明间隙调整部77。间隙调整部77具有间隙调整马达68、凸轮板69、摆动轴62和弹簧。间隙调整马达68设于固定板512(参照图1)的上方且是下输送马达63的下方。固定板512从支承板51的下端向左方延伸。间隙调整马达68的驱动轴681向左方突出,在驱动轴681固定有在左视时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凸轮板69。凸轮板69处于在支承框61的右下部设置的凸轮孔631的内侧,凸轮板69的中心相对于间隙调整马达68的驱动轴681偏心。

  摆动轴62沿左右方向延伸,固定于框体55(参照图3)。摆动轴62以支承框61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该支承框6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弹簧向使支承框61的后端部侧向下方摆动的方向对支承框61施力。因此,凸轮板69与凸轮孔631的下端部相接触。在间隙调整马达68的驱动下使凸轮板69旋转时,支承框61与凸轮板69的旋转角度相应地以摆动轴62为中心摆动。通过间隙调整马达68使支承框61的后端上下运动(箭头Q),变更后述的喷嘴11的排出口13(参照图7)与喷嘴板59的间隙(称为喷嘴间隙)。伴随着喷嘴间隙的变更,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沿上下方向摆动。图4中,用实线图示支承框61的后端处于上方时的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用双点划线图示支承框61的后端处于下方时的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

  参照图5和图8,说明下夹持机构80。下夹持机构80被收容于框体55(参照图3)。下夹持机构80能够将下片材8夹持在其与下表面317(参照图4)之间,能够变更下片材8的左右方向位置。下夹持机构80具有固定座部71、下夹持马达72、连结轴910、支承框部73、传动带74、轴部75、下夹持辊76和移动机构81等。固定座部71呈大致长方体状,固定在框体55的前部内侧。固定座部71具有沿前后方向开设的呈圆形形状的贯通孔711,在贯通孔711的内侧以旋转部717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部717。旋转部717的旋转中心即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J。

  下夹持马达72固定在旋转部717的前表面,与旋转部717一体地旋转。在下夹持马达72的上表面后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销940,在下夹持马达72的左表面后部固定有弹簧946的上端部。弹簧946的下端部固定在框体55的内侧部。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轴插入于在旋转部717的中心部设置的贯通孔,且与连结轴910相连结。连结轴910在旋转部717的后方沿前后方向延伸。支承框部73处于固定座部71的后方,且固定在旋转部717的后表面。因此,支承框部73与旋转部717一起旋转。弹簧946始终对下夹持马达72向主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施力。在支承框部73的内侧收容有连结轴910的后端部。支承框部73以轴部75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部75的前端部。传动带74架设于连结轴910和轴部75。轴部75在相对于轴线J偏右上方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

  下夹持辊76固定在轴部75的后端部,下夹持辊76能够与轴部75一起以前后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下夹持辊76处于上夹持辊32的下方。在下夹持马达72驱动时,经由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轴、连结轴910和传动带74使轴部75转动。因此,下夹持辊76以轴部75为中心与轴部75一起转动。

  移动机构81具有板部930、气缸931和板构件933。板部930设于固定座部71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气缸931设于板部930的左部。气缸931的输出杆932向右方延伸。板构件933在主视时呈字母L状,且固定在输出杆932的右端部。板构件933的右端部与下夹持马达72的销940相抵接。

  在输出杆932向右方前进时,板构件933使销940向右方运动。伴随着销940的移动,下夹持马达72克服弹簧946的施力以轴线J为中心与支承框部73一起绕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摆动。轴部75向下方移动,下夹持辊76以轴线J为中心摆动至下离开位置。下离开位置是下夹持辊76的上端向下方离开下表面317之后该下夹持辊76所摆动到的位置。图4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处于下离开位置时的下夹持辊76。

  在气缸931驱动,输出杆932向左方移动并离开销940时,下夹持马达72在弹簧946的施力的作用下,以轴线J为中心绕主视时的逆时针方向与支承框部73一起摆动。下夹持辊76以轴线J为中心摆动至下夹持位置。下夹持位置是下夹持辊76将下片材8夹在其与下表面317之间时所摆动到的位置。图4中,用实线图示处于下夹持位置时的下夹持辊76。

  参照图4,说明下检测部78。下检测部78固定在支承框61的规定位置,处于喷嘴板59的开口部591(参照图6)的下方。下检测部78为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为一体的光学式检测器。发光部和受光部处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发光部朝向喷嘴板59的开口部591发光。穿过开口部591的光被处于工作位置时的转动支承部314的下反射板向下方反射。由下反射板反射来的反射光穿过开口部591。受光部能够接受从开口部591穿过来的反射光。

  在下片材8的下特定端部8A处于喷嘴板59的开口部591的上方时,下特定端部8A遮挡由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受光部接受不到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在下特定端部8A不在开口部591的上方时,发光部所发出的光被下反射板反射,受光部经开口部591接受到反射光。因此,下检测部78能够检测到下特定端部8A是否处于左右方向上的规定位置即下检测位置。下检测位置比由下夹持辊76将下片材8夹在其与下表面317之间时的位置靠右侧,且比后述的喷嘴11靠前侧。

  如图2所示,上输送机构70具有上输送臂16、上输送辊12、上输送马达112、气缸122(参照图11)和连杆机构。上输送臂16在机头部5的下方从后方向前方延伸,然后再向前下方延伸。上输送臂16的顶端部16A以上输送辊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输送辊12。上输送辊12能够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上输送马达112设于上输送臂16,上输送马达112借助在上输送臂16的内部设置的传递机构与上输送辊12相连结。传递机构例如为带轮、传动带。上输送辊12借助上输送马达112的动力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

  气缸122以沿着前后方向的姿势设于机头部5,借助连杆机构与上输送臂16相连结。上输送臂16在气缸122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摆动。通过气缸122使上输送臂16摆动,从而,上输送辊12在夹持位置(参照图4)与上方位置(参照图2)之间摆动。夹持位置是上输送辊12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夹在其与下输送辊64之间时所摆动到的位置。由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对下片材8和上片材6进行夹持的位置与图4中的点P相当,该位置即为输送位置。上方位置是上输送辊12向上方离开夹持位置之后所摆动到的位置。

  参照图7,说明上夹持机构30。上夹持机构30能变更上片材6的左右方向位置。上夹持机构30设于机臂部4的下方。上夹持机构30具有上支承部34、上臂31、旋转轴33、上夹持辊32、上夹持马达38、传递机构、弹簧37和气缸39等。上支承部34固定在机臂部4的下表面右侧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开设的呈圆形形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处以上旋转部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旋转部,上旋转部从上支承部34的贯通孔处向前方和后方突出。上旋转部的旋转轴线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W。上臂31从上旋转部向左下方延伸,上臂31伴随着上旋转部的旋转进行摆动。

  上臂31具有顶端部31A,该顶端部31A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33。上夹持辊32固定于旋转轴33。上夹持辊32能够以前后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上夹持辊32处于下夹持辊76的上方且是上输送辊12的前侧。上夹持马达38为固定在上旋转部的后部且能够向正向和反向旋转的马达,其能够与上旋转部一起旋转。上夹持马达38的驱动轴向前方突出,并进入到上旋转部的内部。传递机构具有在上旋转部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构件以及设于轴构件的前端的带轮、传动带等。传递机构将上夹持马达38的驱动力传递给上夹持辊32,上夹持辊32向正向和反向旋转。

  上臂31伴随着上旋转部的旋转以轴线W为中心摆动。上夹持辊32在上夹持位置(参照图4)与上离开位置(参照图7)之间摆动。上夹持位置是上夹持辊32将上片材6夹在其下端与转动支承部314的上表面315之间时该上夹持辊32所摆动到的位置。上离开位置是上夹持辊32向上方离开上夹持位置之后所摆动到的位置。

  弹簧37借助其他构件,向以轴线W为中心绕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对上臂31施力。因此,弹簧37对上臂31向从上夹持位置朝向上离开位置转动的方向施力。在上臂31和上夹持辊32等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上臂31的顶端部31A去向下方。由于弹簧37向上方对上臂31施力,因此,能够抑制处于上夹持位置时的上夹持辊32的去向下方的力变得过大。气缸39固定于上支承部34。气缸39借助在上夹持马达38的右表面固定的固定构件35,使上夹持马达38以轴线W为中心旋转。因此,在气缸39的驱动下,上夹持辊32从上夹持位置摆动到上离开位置。

  粘接装置1在臂部4的下方具有上检测部85。上检测部85为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为一体的光学式检测器。上检测部85处于上输送辊12与上夹持辊32之间。发光部和受光部处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发光部从上方朝向设于喷嘴11的上反射板发光。发光部所发出的光能够被上反射板所反射。受光部能够接受由上反射板反射来的反射光。

  在上片材6的上特定端部6A处于上反射板的上方时,上特定端部6A遮挡由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受光部接受不到发光部所发出的光。在上特定端部6A不在上反射板的上方时,发光部所发出的光被上反射板所反射,受光部接受到反射光。因此,上检测部85能够检测到上特定端部6A是否处于上检测位置。上检测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由上夹持辊32将上片材6夹在其与上表面315之间时的位置靠左侧,且是在喷嘴11的上方。

  说明设于机头部5的喷嘴摆动机构22。喷嘴摆动机构22具有喷嘴马达113、支承轴9和喷嘴杆18等。喷嘴马达113固定在机头部5的内部。喷嘴马达113的驱动轴向前方延伸,在该驱动轴固定有马达齿轮15。支承轴9在喷嘴马达113的驱动轴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支承轴9的中央部固定有与马达齿轮15的上部相啮合的蜗轮25。喷嘴杆18固定在支承轴9的左端部,从支承轴9向下方延伸。喷嘴11与喷嘴杆18的下端部相连结,喷嘴11处于相对于下输送辊64和上输送辊12而言的前侧。喷嘴11具有从喷嘴杆18向下方延伸的上下延伸设置部以及从上下延伸设置部的下端向右方延伸的水平延伸设置部。水平延伸设置部在下表面具有排出口13。排出口13为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圆孔。上片材6处于水平延伸设置部的上部。因此,喷嘴11能够从排出口13向下片材8与上片材6之间排出粘接剂Z。

  通过喷嘴马达113的驱动力传递给马达齿轮15和蜗轮25,从而,喷嘴杆18以支承轴9为中心旋转,喷嘴11在靠近位置(参照图2)与退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喷嘴11处于靠近位置时,排出口13处于喷嘴下辊65的正上方,且朝向下方。处于退回位置时的喷嘴11处于比上夹持辊32靠前侧的位置。在喷嘴11处于退回位置时,排出口13朝向前下方。

  喷嘴11的内部具有流路11A,喷嘴杆的18的内部具有流路21。流路11A、流路21为粘接剂Z的流路,且相互连通。流路11A与排出口13相连通。喷嘴杆18的内部具有加热器132(参照图11),加热器132对在流路21中流动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机头部5具有装配部41。装配部41设于机头部5的大致中央部,具有罩41A、收容部、盖41B和加热器131(参照图11)。罩41A呈大致长方体箱状,从机头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罩41A在上下方向上敞开。收容部设于罩41A的内部,在收容部的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收容有内胆。盖41B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在收容部的上侧,盖41B对收容部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内胆收容有热熔性的粘接剂Z。粘接剂Z在熔融温度下成为液体,在低于熔融温度的温度下成为固体。加热器131设于收容部,对收容部中收容的内胆进行加热。粘接剂Z被加热器131加热后熔融,成为液体。操作者能够将盖41B取下来,将收容部中收容的内胆更换成其他内胆。

  机臂部4具有供给机构。供给机构具有泵马达114(参照图11)和齿轮泵。泵马达114在机臂部4的内部处于装配部41的右前侧。泵马达114的驱动轴向左方延伸,借助齿轮与齿轮泵相连结。齿轮泵与支承轴9相连结。齿轮泵在泵马达114的驱动下从内胆抽吸粘接剂Z,并使被抽吸出来的粘接剂Z经喷嘴杆18的流路21(参照图7)供向喷嘴11的流路11A。

  参照图4和图9,说明保持机构800。保持机构800具有支承座802、转动轴804、转动构件806、气缸809和保持构件810。支承座802从框体55的内侧底部向上方延伸。由支承座802的上端部支承转动轴804。转动轴804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构件80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转动轴804的左右两端部。转动构件806具有:第一臂806A,其从与转动轴804相连结的部分向下方延伸;及第二臂806B,其从与转动轴804相连结的部分向后方延伸。第二臂806B处于比下夹持机构80的轴部75靠下侧的位置。气缸809固定在第一臂806A的前方且是框体55的内侧部分。气缸809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驱动杆809A。驱动杆809A的后端与第一臂806A的下端相连接。

  保持构件810固定在第二臂806B的后端,且是在转动支承部314的下方处于比下夹持辊76靠前侧的位置。保持构件810处于比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保持构件810与喷嘴11的排出口13(参照图7)的至少一部分沿前后方向排列。保持构件810在主视时呈向下方敞开的大致字母U状。保持构件810的敞开部分为供轴部75穿插进来的贯通孔810A。在下夹持机构80的下夹持辊76在下夹持位置与下离开位置之间摆动时,轴部75在贯通孔810A的内侧上下地摆动。

  通过在气缸809的驱动下使驱动轴809A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转动构件806相对于转动轴804转动,保持构件810在保持状态(参照图19)和松开状态(参照图4)之间进切换。呈保持状态的保持构件810将下片材8夹在其与下表面317之间来保持该下片材8。呈保持状态的保持构件810从支承板57的后端的缺口部57A(参照图3)处向上方突出。保持构件810将下片材8保持在其与下表面317之间的保持位置比下夹持机构80的轴部75靠上方,且是处于与排出口13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呈松开状态的保持构件810位于比呈保持状态时靠下方的位置,呈松开状态的保持构件810将处于其与下表面317之间的下片材8松开。此时的保持构件810的上端处于与支承板57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

  参照图10,说明踏板7。踏板7能够在操作者用脚的操作下,以支承轴97为中心进行转动。踏板7在踩入位置与踩回位置之间转动。踩入位置时的踏板7的上表面由双点划线Pb所示。踩回位置时的踏板7的上表面由双点划线Pn所示。用实线表示处于踩入位置与踩回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时的踏板7。在操作者未进行操作时,踏板7维持在中立位置。踏板7的一端部借助连结杆96与转动式推杆92的顶端部相连结。

  支承轴91固定于工作台下方的箱88,支承轴91以转动式推杆92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该转动式推杆92的基端部。弹簧93始终对转动式推杆92向右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施力。止挡件94与转动式推杆92相抵接,以限制转动式推杆92向右视时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当操作者将踏板7踩到踩回位置时,止挡件94向上方移动。当操作者将踏板7踩到踩入位置时,弹簧93伸长。转动式推杆92的基端部与电位器95的驱动轴相连结。电位器95的驱动轴与转动式推杆92同步地转动,电位器95向后述的CPU101(参照图11)输出与驱动轴的转动角度相应的电压检测值。

  参照图11,说明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粘接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具有CPU101、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电位器95、驱动电路105和驱动电路106。CPU101综合控制粘接装置1的动作。CPU101与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操作部19、电位器95、下检测部78、上检测部85、驱动电路105、驱动电路106、加热器131、加热器132、温度传感器133、温度传感器134、计时器135和显示部260相连接。ROM102存储有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RAM103临时存储各种信息。存储装置10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存储各种设定值等。存储装置104存储有后述的温度标志和异常告知标志。

  操作部19检测各种信息的输入,并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电位器95与踏板7相连接,并向CPU101输出与踏板7的转动位置相应的电压检测值。因此,CPU101能够判断出踏板7的位置。下检测部78和上检测部85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

  CPU101通过向驱动电路105发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下输送马达63、上输送马达112、喷嘴马达113、泵马达114、间隙调整马达68、下夹持马达72和上夹持马达38各自的驱动。CPU101通过向驱动电路106发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气缸39、气缸122、气缸809和气缸931各自的驱动。CPU101驱动加热器131、加热器132。加热器131对内胆中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加热器132对在喷嘴杆18的内部的流路21中朝向排出口13流动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粘接剂Z被加热器131、加热器132加热后成为液体。温度传感器133、温度传感器134检测加热器131、加热器132的温度。计时器135向CPU101输出计时结果。显示部260与来自CPU101的控制信号相应地显示各种信息。

  参照图12,说明设定处理。设定处理是设定与后述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参照图13)和主处理(参照图16)相关的变量的处理。变量为启动时温度、规定时间、规定温度、规定保持时间和松开时机。上述变量的初始值存储在存储装置104中。

  CPU101对是否变更变量进行判断(S1)。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不变更变量的指示时(S1:否),CPU101结束设定处理。该情况下,在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和主处理中,CPU101应用变量的初始值。

  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变更变量的指示时(S1:是),CPU101接受启动时温度的设定(S2)。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期望的启动时温度,CPU101更新启动时温度,并将更新后的启动时温度存储至存储装置104。CPU101接受规定时间的设定(S3)。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期望的规定时间,CPU101更新规定时间,并将更新后的规定时间存储至存储装置104。CPU101接受规定温度的设定(S4)。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期望的规定温度,CPU101更新规定温度,并将更新后的规定温度存储至存储装置104。CPU101接受规定保持时间的设定(S5)。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期望的规定保持时间,CPU101更新规定保持时间,并将更新后的规定保持时间存储至存储装置104。CPU101接受松开时机的设定(S6)。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期望的松开时机。松开时机是从粘接装置1重开粘接动作时起算所经过的时间。CPU101更新松开时机,并将更新后的松开时机存储至存储装置104。CPU101结束设定处理。

  参照图13~图15,说明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是从粘接装置1启动时对加热器131的温度进行控制,对粘接剂Z进行加热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启动时包括粘接装置1的电源接通时以及更换在装配部41中装配的内胆时。加热器132与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的执行并行地变为规定温度。在流路11A、流路21(参照图7)的内部流动的粘接剂Z成为液体。

  CPU101对由温度传感器133检测到的温度即检测温度是否为判定温度以上进行判断(S11)。判定温度是低于规定温度且高于熔融温度的温度。规定温度是适于向下片材8的排出粘接剂Z的粘接剂Z的温度,该温度高于粘接剂Z的熔融温度。规定温度处于在粘接装置1对下片材8和上片材6进行粘接时从排出口13排出的粘接剂Z的温度范围内。在内胆内部的粘接剂Z为固体状态时,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小于判定温度(S11:否)。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温度标志为0(S13)。

  CPU101控制计时器135,开始计时(S15)。CPU101一边以规定周期获取检测温度一边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高于规定温度的启动时温度(S17)。CPU101对检测温度是否为启动时温度以上进行判断(S19)。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小于启动时温度时(S19: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7。通过CPU101重复S17、S19,从而,加热器131的温度达到启动时温度,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为启动时温度以上(S19:是)。该时机为图15中的时间t1。此时,粘接剂Z的温度低于启动时温度。

  CPU101根据计时器135的计时结果,对从计时开始起算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进行判断(S21)。在CPU101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S21: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7。通过CPU101重复S17~S21,从而,加热器131维持启动时温度。图15中,规定时间的经过时机为时间t2。此时,粘接剂Z的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在CPU101判断为已经过了规定时间时(S21:是),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温度标志为1(S23)。温度标志为1时,表示能够从喷嘴11排出粘接剂Z。CPU101结束计时器135的计时(S25)。

  如图14所示,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异常告知标志为0(S31)。CPU101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S33)。CPU101对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S35)。规定范围是包含通过S4接受到的规定温度在内的、±α℃的范围。在检测温度刚从启动时温度开始降低时,检测温度高于规定范围(S35:否)。

  CPU101对是否执行更换在装配部41中装配的内胆进行判断(S39)。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执行更换内胆的内胆更换信息时(S39:是),CPU101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S45)。CPU101对内胆的更换是否结束进行判断(S46)。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内胆的更换完成的更换完成信息之前(S46: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45,并重复S45、S46。操作者更换成新的内胆并将之装配于装配部41。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更换完成信息时(S46:是),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3(参照图13)。在执行S13、S15之后,CPU101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S17)。

  在操作者未向操作部19输入内胆更换信息时(S39:否),CPU101对操作者是否对踏板7进行了踩入进行判断(S41)。在操作者未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41: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33,并重复上述处理。通过重复S33及其之后的处理,从而,检测温度从启动时温度降低,且被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图15中,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的时机为时间t3。此时,粘接剂Z的温度高于规定温度。CPU101在判断为检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时(S35:是),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异常告知标志为1(S37)。异常告知标志为1时表示在规定范围内的检测温度一旦变为规定范围外时执行异常告知。

  由操作者在后述的粘接处理(参照图17)中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粘接装置1执行粘接动作。此时,CPU101判断为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了踩入(S41:是),并对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S42)。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时(S42:是),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33,并重复上述处理。此时,在因突发缘由使得检测温度为规定范围外时(S42:否),CPU101对异常告知标志是否为1进行判断(S43)。在CPU101判断为异常告知标志为1时(S43:是),CPU101执行异常告知(S44)。CPU101在显示部260显示表示粘接剂Z的温度为规定范围外的信息。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33,并重复上述处理。

  在检测温度从启动时温度降至规定范围内之前(S35:否),有时,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踩入。CPU101判断为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了踩入(S41:是)。检测温度为规定范围外(S42:否)。此时,异常告知标志为0(S43:否),CPU101不执行S44,使处理转移到S33。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防止错误地告知异常发生。

  在通过S11判断为检测温度为判定温度以上时(S11:是),CPU101对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温度标志是否为1进行判断(S27)。在CPU101判断为温度标志为0时(S27: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3。在上次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时的温度标志为1时(S23),在本次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时,CPU101判断为温度标志为1(S27:是),并使处理转移到S31。即,CPU101不执行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131的控制(S17)。由于在本次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开始前,粘接剂Z已经为液体,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省略S17~S21,能够防止对粘接剂Z进行不必要的加热。

  参照图16~图23,说明主处理。主处理开始时,粘接装置1呈初始状态。此时,喷嘴11处于靠近位置,上输送辊12处于夹持位置,转动支承部314处于工作位置,下夹持辊76处于下夹持位置,上夹持辊32处于上夹持位置,支承框61的后端处于靠上方的位置,保持机构800呈松开状态。当操作者接通粘接装置1的电源时,CPU101开始主处理。CPU101与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并行执行主处理。CPU101对操作部19是否存在操作指示进行判断(S49)。在操作者对操作部19输入操作指示之前(S49:否),CPU101待机。在操作者对操作部19输入操作指示时(S49:是),CPU101控制气缸931,使下夹持辊76从下夹持位置摆动到下离开位置,并控制气缸39,使上夹持辊32从上夹持位置摆动到上离开位置(S50)。CPU101控制间隙调整马达68,使支承框61的后端下降,使喷嘴间隙扩大(S51)。CPU101对是否存在辊摆动指示进行判断(S52)。辊摆动指示是使上输送辊12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指示。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辊摆动指示之前(S52:否),CPU101待机。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辊摆动指示时(S52:是),CPU101控制气缸122,使上输送辊12从夹持位置摆动到上方位置(S53)。

  CPU101控制气缸931,使下夹持辊76从下离开位置摆动到下夹持位置(S54)。CPU101开始后述的下边缘控制处理(参照图22)(S55)。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下边缘标志为1。下边缘标志为0时,表示下边缘控制处理结束,下边缘标志为1时,表示下边缘控制处理开始。在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下边缘标志已经为1时,CPU101仍然将下边缘标志覆盖为1。

  CPU101对下片材8的配置是否完成进行判断(S59)。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下片材8的配置完成的信息之前(S59:否),CPU101待机。由操作者将下片材8配置在支承板57、喷嘴板59和下输送辊64。下夹持辊76将下片材8夹在其与下表面317之间。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下片材8的配置完成的信息时(S59:是),CPU101控制间隙调整马达68,使支承框61的后端向上方移动,使喷嘴间隙缩小(S61)。

  CPU101对上片材6的配置是否完成进行判断(S62)。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上片材6的配置完成的信息之前(S62:否),CPU101待机。由操作者将上片材6从上方配置在上表面315、喷嘴11的水平延伸设置部以及下片材8的后端部。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表示上片材6的配置完成的信息时(S62:是),CPU101控制气缸39,使上夹持辊32从上离开位置摆动到上夹持位置(S63)。上夹持辊32将上片材6夹在其与上表面315之间。

  CPU101开始后述的上边缘控制处理(参照图23)(S64)。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上边缘标志为1。上边缘标志为0时,表示上边缘控制处理结束,上边缘标志为1时,表示上边缘控制处理开始。在上边缘标志已经为1时,CPU101仍然将上边缘标志覆盖为1。

  CPU101对是否存在辊摆动指示进行判断(S65)。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辊摆动指示之前(S65:否),CPU101待机。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辊摆动指示时(S65:是),CPU101控制气缸122,使上输送辊12从上方位置摆动到夹持位置(S66)。上输送辊12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夹在其与下输送辊64之间。CPU101执行粘接处理(S69)。

  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粘接处理。CPU101对操作者是否对踏板7进行了踩入进行判断(S73)。在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踩入之前(S73:否),CPU101待机。当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73:是),CPU101对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S75)。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为规定范围外时(S75: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73。

  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时(S75:是),CPU101控制下输送马达63和上输送马达112,开始驱动下输送辊64和上输送辊12(S76)。输送机构20通过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的协同动作,向后侧输送上片材6和下片材8。CPU101控制泵马达114,开始粘接剂Z的排出(S77)。供给机构在泵马达114的驱动下,使成为液体的粘接剂Z经内胆、流路11A和流路21内,供向排出口13,由喷嘴11从排出口13排出粘接剂Z。

  CPU101对踏板7是否在中立位置进行判断(S78)。踏板7从踩入位置向中立位置的移动表示粘接动作的停止。在操作者持续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78:否),CPU101待机。喷嘴11朝向下片材8排出粘接剂Z,输送机构20将涂布有粘接剂Z的下片材8和上片材6压接在一起并向后侧输送。因此,粘接装置1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粘接在一起。

  当操作者使踏板7返回到中立位置时(S78:是),CPU101判断为停止粘接动作,并控制气缸809,使保持构件810从松开状态切换到保持状态(S79)。保持构件810将下片材8夹在其与转动支承部314的下表面317之间(参照图19)。

  CPU101控制计时器135,开始计时(S80)。CPU101对是否经过了规定保持时间进行判断(S81)。在CPU101判断为经过规定保持时间之前(S81:否),CPU101待机。此时,下输送马达63、上输送马达112和泵马达114驱动。下片材8在下输送辊64和上输送辊12的驱动下,在保持构件810与输送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伸展(参照图20)。在CPU101判断为已经过了规定保持时间时(S81:是),CPU101结束计时器135的计时(S82)。CPU101停止下输送马达63、上输送马达112和泵马达114的驱动(S83)。粘接装置1停止粘接动作。

  CPU101对操作者是否对处于中立位置的踏板7进行了踩入进行判断(S84)。当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84:是),CPU101对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S90)。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为规定范围外时(S90:否),CPU101待机。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时(S90:是),CPU101控制下输送马达63和上输送马达112,重开对下输送辊64和上输送辊12的驱动(S91)。

  CPU101控制计时器135,开始计时(S92)。CPU101根据计时器135的计时结果,对松开时机是否到来进行判断(S93)。在CPU101判断为松开时机到来之前(S93:否),CPU101待机。呈保持状态的保持构件810使处于输送位置的下片材8维持沿前后方向伸展的状态(参照图20)。在CPU101判断为松开时机到来时(S93:是),CPU101控制气缸809,使保持构件810从保持状态切换到松开状态(S94)。保持构件810向下方离开下片材8(参照图21)。CPU101结束计时器135的计时(S95)。

  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77,粘接装置1继续进行粘接动作。当操作者使踏板7返回到中立位置时(S78:是),CPU101使保持构件810为保持状态(S79),并执行S80~S84。在操作者未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84:否),CPU101对操作者是否对踏板7进行了踩回进行判断(S85)。在操作者未对踏板7进行踩回时(S85: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84。当操作者对踏板7进行踩回时(S85:是),CPU101控制气缸809,使保持构件810呈松开状态(S86),并返回到主处理。

  如图16所示,CPU101结束后述的下边缘控制处理(参照图22)和上边缘控制处理(参照图23)(S70)。CPU101使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下边缘标志和上边缘标志为0。CPU101对是否存在将粘接装置1的电源关闭的操作进行判断(S72)。在CPU101判断为不存在将电源关闭的操作时(S72: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49。在利用操作部19输入操作指示之前(S49:否),操作者将已粘接好的下片材8和上片材6取下来。通过将下特定端部8A和上特定端部6A粘接在一起所做成的片材200的制作完成。通过CPU101执行S50~S69,粘接装置1能够对新的下片材8和上片材6进行粘接。在CPU101判断为存在将电源关闭的操作时(S72:是),CPU101结束主处理。

  参照图22,说明下边缘控制处理。CPU101与主处理并行执行下边缘控制处理。CPU101对是否开始下边缘控制处理进行判断(S101)。在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下边缘标志为0时(S101:否),CPU101待机。当通过主处理的S55使下边缘标志变为1时(S101:是),CPU101根据下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对下特定端部8A是否处于下检测位置进行判断(S103)。在CPU101判断为下特定端部8A处于下检测位置时(S103:是),CPU101控制下夹持马达72,使下夹持辊76向第一输出方向转动(S105)。第一输出方向是下夹持辊76的上端朝向左方去时的下夹持辊76的转动方向。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09。

  在CPU101判断为下特定端部8A不在下检测位置时(S103:否),CPU101控制下夹持马达72,使下夹持辊76向第二输出方向转动(S107)。第二输出方向是第一输出方向的反向。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09。

  CPU101对是否结束下边缘控制处理进行判断(S109)。在通过主处理的S70使下边缘标志变为0之前(S109: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03,并重复S103~S109。当通过主处理的S70使下边缘标志变为0时(S109:是),CPU101停止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S111),使处理转移到S101,CPU101变为待机状态。

  参照图23,说明上边缘控制处理。CPU101与主处理并行执行上边缘控制处理。CPU101对是否开始上边缘控制处理进行判断(S121)。在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上边缘标志为0时(S121:否),CPU101待机。当通过主处理的S64使上边缘标志变为1时(S121:是),CPU101根据上检测部85的检测结果,对上特定端部6A是否处于上检测位置进行判断(S123)。在CPU101判断为上特定端部6A处于上检测位置时(S123:是),CPU101控制上夹持马达38,使上夹持辊32向第三输出方向转动(S125)。第三输出方向是上夹持辊32的下端朝向右方去时的上夹持辊32的转动方向。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29。

  在CPU101判断为上特定端部6A不在上检测位置时(S123:否),CPU101控制上夹持马达38,使上夹持辊32向第四输出方向转动(S127)。第四输出方向是第三输出方向的反向。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29。

  CPU101对是否结束上边缘控制处理进行判断(S129)。在通过主处理的S70使上边缘标志变为0之前(S129: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123,并重复S123~S129。当通过主处理的S70使上边缘标志变为0时(S129:是),CPU101停止上夹持马达38的驱动(S131),使处理转移到S121,CPU101变为待机状态。

  CPU101在粘接处理时,重复下边缘控制处理的S103~S109以及上边缘控制处理的S123~S129。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将上下重叠的下特定端部8A和上特定端部6A的左右方向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CPU101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S17)。如图15所示,现有的粘接装置在启动时控制加热器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因此,粘接剂达到规定温度是需要时间的。CPU101通过S17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因此,启动时的粘接剂Z成为液体的时机较早。CPU101在S17之后执行S33,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由于检测温度降至规定温度,因此,粘接剂Z的粘度不易过度上升。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粘接剂Z的涂布不良,并且能够缩短启动时的粘接剂Z的加热时间。

  CPU101对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131的控制的时间进行计量。CPU101在判断为经过规定时间之前(S21:否),执行S17。CPU101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S21:是),通过S33控制加热器131。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控制加热器131,以使粘接剂Z在启动时能够可靠地成为液体。

  CPU101在执行S17之后执行S33时,对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判断(S35)。CPU101在判断为检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时,更新温度适当信息(异常告知标志=1)(S37)。在CPU101判断为检测温度为规定范围外(S42:否),且异常告知标志为1时(S43:是),CPU101告知异常发生。在CPU101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S21:是),操作者紧接着对踏板7进行踩入时(S41:是),检测温度高于规定范围(S42:否)。此时,由于异常告知标志为0(S43:否),因此,CPU101不执行异常告知(S44)。因此,粘接装置1不会错误地告知异常发生,较方便使用。

  CPU101在启动时执行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131的控制(S17)。启动时包括粘接装置1的电源接通时以及更换在装配部41中装配的内胆时。在电源接通时和更换内胆时,粘接装置1能够提早粘接剂Z成为液体的时机,能够提高粘接动作的效率。

  在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131的控制结束时(S21:是),CPU101将可排出信息(温度标志=1)存储至存储装置104(S23)。加热器温度控制处理时,CPU101在启动时,检测温度为判定温度以上(S11:是)且温度标志为1时(S27:是),不进行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的针对加热器131的控制,而是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S33)。CPU101在启动时粘接剂Z已为液体的情况下,不执行S17。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粘接剂Z的温度过度上升,能够抑制粘接剂Z的粘度过度上升。

  CPU101通过设定处理,接受对启动时温度和规定温度的设定(S2、S4)。操作者能够与所使用的粘接剂Z、上片材6和下片材8相应地自由设定启动时温度和规定温度,因此,粘接装置1较方便使用。

  CPU101通过设定处理,接受对规定时间的设定(S3)。操作者能够与所使用的粘接剂Z、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种类相应地设定规定时间,因此,粘接装置1较方便使用。

  上面的说明中,装配部41是本发明的装配部的一例。执行S3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加热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7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高温加热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5、S25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计量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5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温度判断部的一例。执行S37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温度存储部的一例。执行S42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异常判断部的一例。执行S44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告知部的一例。执行S2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存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2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温度接受部的一例。执行S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时间接受部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喷嘴11的排出口13设于水平延伸设置部的上部。该情况下,喷嘴11向上片材6排出粘接剂Z。也可以是,输送机构20具有输送带,来代替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输送带配置在喷嘴11的下方。

  S15、S25的处理可以省略。该情况下,在通过S19判断为加热器131的温度达到启动时温度时(S19:是),CPU101只要将存储装置104中存储的温度标志更新为1(S23),将异常告知标志更新为0(S31),并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规定温度即可(S33)。

  S11的处理可以省略。该情况下,CPU101只要在启动时必须控制加热器131以使检测温度变为启动时温度即可(S17)。

  设定处理可以省略。该情况下,启动时温度的设定、规定时间的设定、规定温度的设定可以预先存储至存储装置104。也可以在设定处理中省略启动时温度的设定、规定时间的设定、规定温度的设定中的任一者。

《粘接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