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服装技术> 一种防滑手套独创技术9826字

一种防滑手套

2021-02-14 06:30:32

一种防滑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滑手套。

  背景技术

  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其按材料分有棉纱、毛绒、皮革、超纤、布料、橡胶等。手套起到对手保护的作用,手套戴在手掌上时,一般材质的手套拿取物品时,手套比价光滑,物品与手套摩擦力小,物品容易于手套中滑脱,一些手套为了达到防滑的目的,在手套上设有防滑层,但是防滑层的设置,使得手套变得僵硬,影响手套的灵活性,而且一般手套上的防滑层都是整片覆盖在手套上,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性好、灵活性好且节省材料的的防滑手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手套,包括套体、大拇指套及与套体一体连接的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及小指套,套体与大拇指套连接,大拇指套、食指套及中指套的手指肚处均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呈椭圆状,食指套和中指套上于套体至食指套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一防滑条,无名指套上于套体至食指套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二防滑条,小指套上于套体至食指套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三防滑条,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及第三防滑条均呈长条状,套体上设有防滑片,防滑片由一体连接的长方形片及扇形片构成,长方形片置于大拇指套和食指套之间,扇形片置于大拇指套一侧,第一防滑条与长方形片平行,第二防滑条与长方形片形成15°夹角,第三防滑条与长方形片形成30°夹角,套体与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及小指套的连接处均设有第四防滑条,第四防滑条与长方形片一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拇指套、食指套及中指套于手指肚处设有防滑垫使得手套上接触物品最多的位置与物品接触时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且防滑垫设置的位置是手套的发力点,既增大了手套的摩擦力,又可以减少手套的磨损,而且没有在不必要的位置浪费材料,从而节省了大量材料;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第三防滑条所设置的位置、角度恰好是手指的关节处,也是手指发力的位置,既增大了手套的摩擦力,又可以减少手套的磨损;防滑片的设置加大了套体与物品的摩擦力,使得手套的防滑性进一步加强;第四防滑条的设置,对套体与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及小指套的连接处进一步防护,也增大了该处的防滑性。

  防滑垫、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第三防滑条、第四防滑条及防滑片均设置于手套发力点处,各个之间互不影响,既增大了手套的防滑性,也不影响手套的灵活性,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进一步的,防滑垫由依次连接的防滑层、加绒层及连接层构成,防滑层由皮革构成,防滑层上开有若干半球状盲孔,半球状盲孔内开有若干圆台状通孔,圆台状通孔连通半球状盲孔和加绒层,圆台状通孔靠近半球状盲孔处的直径大于圆台状通孔靠近加绒层处的直径,连接层于防滑层至连接层的方向上开有若干圆柱状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与物品接触时,手掌发力使得物品对防滑垫挤压,若干半球状盲孔受力收缩将其中的空气通过圆台状通孔排出,而且由于圆台状通孔的设置使得空气不会由圆台状通孔处进入半球状盲孔,从而使得半球状盲孔如吸盘一样将物品吸附住,进而使得手套的摩擦力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手套的防滑性;皮革构成的防滑垫进一步增大物品与防滑垫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手套的防滑性进一步提升;加绒层的设置,利于由半球状盲孔排出的空气排放,使得空气不易挤压在加绒层内,不影响防滑层的吸附作用,且使得防滑垫柔软,不影响手套的灵活性;连接层上的圆柱状通孔,利于由半球状盲孔排出的空气排放,使得空气不易挤压在加绒层内,从而影响到防滑层的吸附作用。

  进一步的,防滑垫、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第三防滑条、第四防滑条及防滑片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手套的防滑性大大提升,而且不易影响手套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防滑垫、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第三防滑条、第四防滑条及防滑片均与手套缝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滑垫、第一防滑条、第二防滑条、第三防滑条、第四防滑条及防滑片牢牢的固定在手套上,而且缝接不易影响手套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滑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滑性好、灵活性好且节省材料的的防滑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套体1、大拇指套2及与套体1一体连接的食指套3、中指套4、无名指套5及小指套6,套体1与大拇指套2连接,大拇指套2、食指套3及中指套4的手指肚处均设有防滑垫7,防滑垫7呈椭圆状,食指套3和中指套4上于套体1至食指套3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一防滑条8,无名指套5上于套体1至食指套3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二防滑条9,小指套6上于套体1至食指套3方向上的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三防滑条10,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及第三防滑条10均呈长条状,套体1上设有防滑片12,防滑片12由一体连接的长方形片13及扇形片14构成,长方形片13置于大拇指套2和食指套3之间,扇形片14置于大拇指套2一侧,第一防滑条8与长方形片13平行,第二防滑条9与长方形片13形成15°夹角,第三防滑条10与长方形片13形成30°夹角,套体1与食指套3、中指套4、无名指套5及小指套6的连接处均设有第四防滑条11,第四防滑条11与长方形片13一体连接。

  大拇指套2、食指套3及中指套4于手指肚处设有防滑垫7使得手套上接触物品最多的位置与物品接触时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且防滑垫7设置的位置是手套的发力点,既增大了手套的摩擦力,又可以减少手套的磨损,而且没有在不必要的位置浪费材料,从而节省了大量材料;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第三防滑条10所设置的位置恰好是手指的关节处,是手指发力的位置,既增大了手套的摩擦力,又可以减少手套的磨损;防滑片12的设置加大了套体1与物品的摩擦力,使得手套的防滑性进一步加强;第四防滑条11的设置,对套体1与食指套3、中指套4、无名指套5及小指套6的连接处进一步防护,也增大了该处的防滑性。

  防滑垫7、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第三防滑条10、第四防滑条11及防滑片12均设置于手套发力点处,各个之间互不影响,既增大了手套的防滑性,也不影响手套的灵活性,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防滑垫7由依次连接的防滑层15、加绒层16及连接层17构成,防滑层15由皮革构成,防滑层15上开有若干半球状盲孔18,半球状盲孔18内开有若干圆台状通孔19,圆台状通孔19连通半球状盲孔18和加绒层16,圆台状通孔19靠近半球状盲孔18处的直径大于圆台状通孔19靠近加绒层16处的直径,连接层17于防滑层15至连接层17的方向上开有若干圆柱状通孔20。

  防滑垫7与物品接触时,手掌发力使得物品对防滑垫7挤压,若干半球状盲孔18受力收缩将其中的空气通过圆台状通孔19排出,而且由于圆台状通孔19的设置使得空气不会由圆台状通孔19处进入半球状盲孔18,从而使得半球状盲孔18如吸盘一样将物品吸附住,进而使得手套的摩擦力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手套的防滑性;皮革构成的防滑垫7进一步增大物品与防滑垫7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手套的防滑性进一步提升;加绒层16的设置,利于由半球状盲孔18排出的空气排放,使得空气不易挤压在加绒层16内,不影响防滑层15的吸附作用,且使得防滑垫7柔软,不影响手套的灵活性;连接层17上的圆柱状通孔20,利于由半球状盲孔18排出的空气排放,使得空气不易挤压在加绒层16内,从而影响到防滑层15的吸附作用。

  防滑垫7、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第三防滑条10、第四防滑条11及防滑片12的结构相同,使得手套的防滑性大大提升,而且不易影响手套的灵活性。

  防滑垫7、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第三防滑条10、第四防滑条11及防滑片12均与手套缝接,使得防滑垫7、第一防滑条8、第二防滑条9、第三防滑条10、第四防滑条11及防滑片12牢牢的固定在手套上,而且缝接不易影响手套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防滑手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