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独创技术9723字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

2021-02-08 15:07:02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U型换热器,导流管为U型,流体在管路中提留时间较短,换热效率较低。

  2、传统的U型换热器,导流管多为一体式注塑成型,不利于导流管拆分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解决了传统的U型换热器,流体在管路中提留时间较短,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给出了一种可以解决导流管不宜拆封清洗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的一端连接有左密封罐,所述左密封罐的下端连接有冷进口,所述主体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右密封罐,所述右密封罐的上端连接有冷出口,所述主体管的上端连接有热进口,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主体管的下端靠近底座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热出口,所述左密封罐的内部设置有左隔板,所述左隔板的一端连接有左通板,所述右密封罐的内部设置有右隔板,所述右隔板的一端连接有右通板,所述左通板与右通板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U型管,所述导流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阻流板,所述U型管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U型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U型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通板、右通板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左通板、右通板的内侧均均匀的贯穿设置有孔洞,其孔洞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导流管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管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左密封罐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管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右密封罐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隔板与右隔板的形状均为半椭圆形;所述左隔板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左密封罐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右隔板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右密封罐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数量为三组,所述U型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三组冷进口与两组U型管相连接,构成S型连通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尺寸大小与卡槽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圆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封条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导流管、U型管的外径尺寸大小均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隔板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三组导流管中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组;所述右隔板的水平高度略低于三组导流管中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设置有U型管、导流管,通过两组U型管与三组导流管的相互嵌合,构成了S行管路,使流体在管路中停留的时间,提升了换热器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将整体的管路拆分成U型管、导流管,同时卡块、卡槽的设计,使U型管、导流管的连接变得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而U型封条则可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良好。通过以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U型换热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也是的管路便于拆卸安装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路密封示意图。

  图中:1、主体管;2、左密封罐;3、冷进口;4、右密封罐;5、冷出口;6、热进口;7、底座;8、热出口;9、左隔板;10、左通板;11、右隔板;12、右通板;13、导流管;14、U型管;15、阻流板;16、卡块;17、卡槽;18、U型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包括主体管1,主体管1的一端连接有左密封罐2,左密封罐2的下端连接有冷进口3,主体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右密封罐4,右密封罐4的上端连接有冷出口5,主体管1的上端连接有热进口6,主体管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7,主体管1的下端靠近底座7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热出口8,左密封罐2的内部设置有左隔板9,左隔板9的一端连接有左通板10,右密封罐4的内部设置有右隔板11,右隔板11的一端连接有右通板12,左通板10与右通板12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13,导流管13的一端连接有U型管14,导流管13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阻流板15,U型管14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6,导流管13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7,U型管14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U型封条18;设置有U型管14、导流管13,通过两组U型管14与三组导流管13的相互嵌合,构成了S行管路,使流体在管路中停留的时间,提升了换热器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将整体的管路拆分成U型管14、导流管13,同时卡块16、卡槽17的设计,使U型管14、导流管13的连接变得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而U型封条18则可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良好。通过以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U型换热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也是的管路便于拆卸安装和清洗。

  本实施例中,左通板10、右通板12的形状均为圆形,左通板10、右通板12的内侧均均匀的贯穿设置有孔洞,其孔洞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导流管13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方便流体从左通板10、右通板12中穿过进入主体管1的内部;主体管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左密封罐2固定连接,主体管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右密封罐4固定连接,方便主体管1、左密封罐2、右密封罐4的拆封与安装;左隔板9与右隔板11的形状均为半椭圆形;左隔板9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左密封罐2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右隔板11的外径尺寸大小与右密封罐4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隔绝冷热流体对流;导流管13的数量为三组,U型管14的数量为两组,三组冷进口3与两组U型管14相连接,构成S型连通管路,增加流体在设备中行进的路程,从而提高热传递效率;卡块16的尺寸大小与卡槽17的尺寸大小相适配,卡槽17的形状为圆柱形,使导流管13、U型管14相嵌合;U型封条18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导流管13、U型管14的外径尺寸大小均适配,增加管路的气密性;左隔板9的水平高度略高于三组导流管13中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组;右隔板11的水平高度略低于三组导流管13中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组,使结构更加的稳定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将冷流体通入冷进口3,冷流体通过导流管13、U型管14组成的S型管路流动,然后将热流体通过热进口6通入主体管1的内部,阻流板15的设置,使热流体做S型运动,使热流体对S型管路做相对垂直的切割运动,通过导流管13、U型管14的导热作用,使冷热流体之间进行换热,设置有U型管14、导流管13,通过两组U型管14与三组导流管13的相互嵌合,构成了S行管路,使流体在管路中停留的时间,提升了换热器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将整体的管路拆分成U型管14、导流管13,同时卡块16、卡槽17的设计,使U型管14、导流管13的连接变得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而U型封条18则可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良好,通过以上设计,使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U型换热器,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也是的管路便于拆卸安装和清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