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换热器、换热器组件独创技术12860字

换热器、换热器组件

2021-03-03 11:13:24

换热器、换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温度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功率模块散热主要采用板式散热的方式,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紧凑的换热设备,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暖通、核电、石油、化工等工业中。板式换热器也在大功率变频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功率变频器领域中,板式换热器主要是对智能功率模块进行热交换。

  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由两块铝板真空钎焊而成,在安装智能功率模块后,需要将带有智能功率模块的板式换热器装配到变频器中,但在装配时,由于带有智能功率模块的板式换热器重量和体积较大,且没有适合提拉之处,导致板式换热器难以被移动,增大了装配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组件,能够减小换热器在移动、装配时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把手,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上,所述把手的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内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把手的第二段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二段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部分向远离所述换热器本体的方向拱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部分向靠近所述换热器本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把手展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把手的第一段限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腔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腔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把手的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把手的第二段穿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成S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换热通道相通,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换热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上。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上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上的滑出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壁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换热器,能够减小换热器在移动、装配时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热器本体;2、第一固定件;21、第一安装腔;22、第一安装段;3、第二固定件;4、把手;5、换热通道;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框体;9、第一滑道;10、第二滑道;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和把手4,所述第一固定件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上,所述把手4的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上,所述第二固定件3内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把手4的第二段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二段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把手4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部分向远离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方向拱起。通过设置把手4,能够方便移动换热器,减小换热器在装配时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装配时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并将把手4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上,第二段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可实现在使用把手4时将把手4拉出,把手4的中间一段向远离换热器本体1的方向拱起,方便操作人员握住把手4。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对称设置在换热器的顶部。

  进一步的,把手4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但具有一定的刚度。

  所述第二段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把手4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部分向靠近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把手4展平。

  进一步的,当不使用把手4时,将把手4的中位于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部分向下压,使第二段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方向滑动,可使把手4展平平铺在散热器的顶面上,节省空间,避免意外触碰到把手4。

  所述第一固定件2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21,所述把手4的第一段限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1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腔21内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3的方向滑动。通过在第一固定件2内设置第一安装腔21,并使第一段限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1内且能够在第一安装腔21内滑动,可实现第一段在第一固定件2内滑动,第二段在第二固定件3内滑动,当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向滑动时,即把手4中段上提时,能对把手4中段提供更大的移动行程,扩大了手提时的操作空间。

  所述第一安装腔2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腔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把手的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安装腔21内,所述把手的第二段穿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保证把手4不出现弯折,便于提拉、拖拽。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腔21只设置有一个开口,第二安装腔只设置有一个开口。

  所述第一固定件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段22,所述第二固定件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22和所述第二安装段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上,便于装配的同时,也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22和所述第二安装段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在换热器本体1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腔21和第二安装腔水平设置,第一安装段22和第二安装段竖直设置。

  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设置换热通道5,所述换热通道5成S形设置,保证了较好的换热能力。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换热通道5的中段在换热器本体1内左右方向周期性往复排列延伸。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6和所述第二连接管7与所述换热通道5相通,所述换热通道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管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管7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能够将冷媒通入换热通道 5和排出换热通道5外。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均为近似Z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框体8,所述框体8上设置有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 10,所述换热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9和所述第二滑道10上。

  进一步的,框体8由钣金件焊接而成,具有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10对称设置,且均竖向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10均具有为槽型,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10的槽的开口相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框体8左侧端部滑动设置在第一滑道9内,框体 8右侧端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滑道10内。

  所述换热器上设置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固定在所述框体8上。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均为直角结构,二者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设置在换热器顶端的左侧,第二连接件12设置在换热器顶端的右侧。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1竖直方向上的一面的外壁与第一滑道9的槽底外壁在竖直方向上对齐,第二连接件12竖直方向上的一面的外壁与第二滑道 10的槽底外壁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1中垂直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二连接件 12中垂直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通孔,使用螺栓穿过通孔,将第一连接件11固定在换热器和框体8上,及将第二连接件12固定在换热器和框体8上。

  所述第一滑道9和所述第二滑道10包括滑道开口,所述换热器能够从所述滑道开口进入或移出所述第一滑道9和所述第二滑道10,所述把手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滑道开口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能够从上向下进入到滑动开口内,把手4 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

  使用时,将两个智能功率模块背靠背安装在的换热器上,其中一个智能功率模块安装在换热器的一侧,另一个换热器安装在换热器的另一侧。然后手提将换热器和智能功率模块通过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10滑入,再用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将换热器和智能功率模块用螺栓固定在框体8上,最后再连接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在更换功率模块时,首先将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拆除,通过把手4将换热器及智能功率模块提出第一滑道9和第二滑道10外,然后将损坏的智能功率模块从换热器上拆除,更换好智能功率模块后再将其通过上述的安装步骤进行安装,可以缩短维修、更换时间,为售后以及安装提供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换热器,能够减小换热器在移动、装配时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换热器、换热器组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