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独创技术13451字

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

2021-02-19 05:29:11

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采暖地区供热采暖耗能占其建筑的总能耗的65%以上,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为主,利用效率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我国资源的衰竭速度,同时也带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地热储能装置,利用太阳能及地表浅层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对我国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干扰地热(干热岩)供热技术是指通过钻机向地下一定深处高温岩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一种密闭的金属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传导将地下深处的热能导出,并通过专用设备系统向地面建筑物供热的新技术。

  这一技术与传统地热利用技术的区别在于不开采使用地下热水,可随时随地使用地热,热岩储层换热,无地下热水区域也可开采使用地热,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这一技术用在井深2500米下,聚热能力强。

  但是现有的地热换热装置还存在着无法过滤地下热气中的杂质影响换热效果,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蓄热效果和无法释放气体影响换热气压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热换热装置存在着无法过滤地下热气中的杂质影响换热效果,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蓄热效果和无法释放气体影响换热气压的问题。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包括清理盖,密封条,换热箱,固定螺栓,地热导管,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热循环泵,热气进管,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机械控制阀门,回流管,机械阀门,汇流箱和吸杂网,所述的清理盖纵向通过密封条安装在换热箱的右侧出口处,并通过固定螺栓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地热导管一端与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换热箱的下端进口处;所述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和换热箱相连接;所述的热循环泵螺栓连接在换热箱的上端,并与换热箱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热气进管一端与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相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热循环泵的右端出口处;所述的机械控制阀门螺纹连接在热气进管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一端通过机械阀门与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相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汇流箱的上端进口处;所述的汇流箱的内部左右两壁出口处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吸杂网;所述的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包括衔接管,地热箱,提环,进热网,配重块和橡胶套,所述的衔接管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地热箱的上端进口处;所述的地热箱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提环;所述的进热网分别纵向螺钉连接在地热箱的左右两侧进口处;所述的配重块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并螺钉连接在地热箱的底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包括三通管,防杂网,气压表,排气帽和旋转柄,所述的三通管的内部右端进口处螺钉连接有防杂网,所述的三通管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气压表;所述的排气帽螺纹连接在三通管的左端出口处;所述的排气帽的左侧上下两部分别胶接有旋转柄。

  优选的,所述的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包括蓄热砖块,蓄热球,蓄热箱,保温块,无干扰箱和连接管,所述的蓄热砖块通过蓄热球铺设在蓄热箱的内部;所述的蓄热箱通过保温块安装在无干扰箱的内部;所述的连接管分别横向螺纹连接在无干扰箱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并与蓄热箱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地热导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衔接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地热箱采用体积为2㎡-3㎡的不锈钢箱。

  优选的,所述的进热网采用多个不锈钢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地热导管采用长度为2500m-2700m的金属软管。

  优选的,所述的三通管的右端出口处螺纹连接在换热箱的左上侧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的防杂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热气进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所述的连接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所述的连接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保温块采用多个泡沫块。

  优选的,所述的无干扰箱具体采用铝合金箱。

  优选的,所述的蓄热砖块采用多块碳纤维砖块,所述的蓄热球采用多个碳纤维球,所述的蓄热箱具体采用泡沫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衔接管,地热箱和进热网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地下热气的杂质,以保证换热效率,避免管路堵塞。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提环的设置,有利于提放地热箱,便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配重块和橡胶套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配重作用,保证地热箱始终处于地下。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三通管,防杂网,气压表,排气帽和旋转柄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排气的作用,可保证管路气压,进而保证换热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蓄热砖块,蓄热球,蓄热箱,保温块,无干扰箱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无干扰蓄热作用,保证保温蓄热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理盖,密封条,换热箱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拆卸清理维护,方便操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机械控制阀门,回流管,机械阀门,汇流箱和吸杂网的设置,有利于及时循环热气,保证蓄热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机械控制阀门的设置,有利于启闭,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清理盖;2、密封条;3、换热箱;4、固定螺栓;5、地热导管;6、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61、衔接管;62、地热箱;63、提环;64、进热网;65、配重块;66、橡胶套;7、热气维压排管结构;71、三通管;72、防杂网;73、气压表;74、排气帽;75、旋转柄;8、热循环泵;9、热气进管;10、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101、蓄热砖块;102、蓄热球;103、蓄热箱;104、保温块;105、无干扰箱;106、连接管;11、机械控制阀门;12、回流管;13、机械阀门;14、汇流箱;15、吸杂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包括清理盖1,密封条2,换热箱3,固定螺栓4,地热导管5,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6,热气维压排管结构7,热循环泵8,热气进管9,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10,机械控制阀门11,回流管12,机械阀门13,汇流箱14和吸杂网15,所述的清理盖1纵向通过密封条2安装在换热箱3的右侧出口处,并通过固定螺栓4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地热导管5一端与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6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换热箱3的下端进口处;所述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7和换热箱3相连接;所述的热循环泵8螺栓连接在换热箱3的上端,并与换热箱3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热气进管9一端与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10相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热循环泵8的右端出口处;所述的机械控制阀门11螺纹连接在热气进管9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2一端通过机械阀门13与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10相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汇流箱14的上端进口处;所述的汇流箱14的内部左右两壁出口处分别纵向螺钉连接有吸杂网15;所述的地下热气防杂处理导流箱结构6包括衔接管61,地热箱62,提环63,进热网64,配重块65和橡胶套66,所述的衔接管61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地热箱62的上端进口处;所述的地热箱62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提环63;所述的进热网64分别纵向螺钉连接在地热箱62的左右两侧进口处;所述的配重块65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66,并螺钉连接在地热箱62的底部中间位置,通过配重块65和橡胶套66可将地热箱62置入2500米至2700米的地下,进行换热工作,通过提环63可进行提携,方便操作,通过进热网64可对地下热气起到滤杂作用,保证换热干净性,进而保证管路畅通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热气维压排管结构7包括三通管71,防杂网72,气压表73,排气帽74和旋转柄75,所述的三通管71的内部右端进口处螺钉连接有防杂网72,所述的三通管71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气压表73;所述的排气帽74螺纹连接在三通管71的左端出口处;所述的排气帽74的左侧上下两部分别胶接有旋转柄75,为了保证管路气压,可通过气压表73实时检测气压,通过手持旋转柄75取下排气帽74,即可使得气体通过防杂网72过滤后,经过三通管71排出,可进行排气操作,保证管路压力均衡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地热热气无干扰储热箱结构10包括蓄热砖块101,蓄热球102,蓄热箱103,保温块104,无干扰箱105和连接管106,所述的蓄热砖块101通过蓄热球102铺设在蓄热箱103的内部;所述的蓄热箱103通过保温块104安装在无干扰箱105的内部;所述的连接管106分别横向螺纹连接在无干扰箱105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并与蓄热箱103连通设置,通过蓄热砖块101,蓄热球102和蓄热箱103三者之间的配合,可起到良好的蓄热保温作用,以保证蓄热效果,通过保温块104和无干扰箱105之间的配合,可起到良好的保温抗干扰作用,进而保证换热蓄热效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地热导管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衔接管61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地热箱62采用体积为2㎡-3㎡的不锈钢箱。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热网64采用多个不锈钢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地热导管5采用长度为2500m-2700m的金属软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三通管71的右端出口处螺纹连接在换热箱3的左上侧出口处。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杂网72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热气进管9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所述的连接管106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回流管1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所述的连接管106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温块104采用多个泡沫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无干扰箱105具体采用铝合金箱。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蓄热砖块101采用多块碳纤维砖块,所述的蓄热球102采用多个碳纤维球,所述的蓄热箱103具体采用泡沫箱。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热循环泵8具体采用ORS25-8R型电动循环泵。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配重块65和橡胶套66可将地热箱62置入2500米至2700米的地下,进行换热工作,通过提环63可进行提携,方便操作,通过进热网64可对地下热气起到滤杂作用,保证换热干净性,进而保证管路畅通性,为了保证管路气压,可通过气压表73实时检测气压,通过手持旋转柄75取下排气帽74,即可使得气体通过防杂网72过滤后,经过三通管71排出,可进行排气操作,保证管路压力均衡性,通过蓄热砖块101,蓄热球102和蓄热箱103三者之间的配合,可起到良好的蓄热保温作用,以保证蓄热效果,通过保温块104和无干扰箱105之间的配合,可起到良好的保温抗干扰作用,进而保证换热蓄热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地热无干扰地热换热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