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一种叶片泵独创技术15903字

一种叶片泵

2023-04-09 21:40:35

一种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叶片泵。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转子叶片泵的叶片都是安装在转子上,由于叶片数量比较多,运转稳定,双作用转子叶片泵由于受力对称所以受力均匀。由于叶片泵的叶片需要靠转子转动的离心力产生密封的压力,同时叶片与转子滑动槽的摩擦力受到介质压力产生加大的摩擦力,当叶片泵用作水泵时由于润滑条件差,叶片阻力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叶片摩擦阻力小特点的叶片泵。

  本发明的叶片泵,包括外壳、转子和叶片;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介质进口、介质出口以及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介于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之间;

  所述转子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转子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可贴靠所述外壳内壁滑动;

  所述叶片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伸入所述外壳内;

  所述转子与所述外壳内壁于所述叶片的两侧分别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

  本发明的叶片泵通过设置外壳、转子和叶片,并在外壳上开设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和导向槽,利用转子与外壳内壁于叶片的两侧分贝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转子的推动下沿导向槽径向运动,出口容积腔随转子转动逐渐变小,介质从介质出口排除;同理在介质进口,随着转子的转动进口容积腔体积逐渐增加,介质被吸入进口容积腔;当转子的凸出部旋转到叶片位置时,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被转子关闭;当转子的凸出部转过叶片位置时,被吸入的介质与介质出口相通,转子转动使介质从介质出口排出,转子转动重复上述过程,介质不断被排出。本发明的叶片泵的叶片不需要依靠转子转动的离心力产生密封压力,且不会因为叶片与转子滑动槽的摩擦力受到介质压力产生加大的摩擦力,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叶片泵由于润滑条件差导致的叶片阻力大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的横截面为圆弧三角形,其三个角分别为所述凸出部。如此设置,使得所述转子结构稳定,转动时平稳,且其三个角形成的所述凸出部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所述导向槽、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均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上,每个所述叶片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一所述导向槽内,且每个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将所述叶片、所述导向槽、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均设置为三个,增加介质进出通道,提高泵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凸出部位于其两端。如此设置,使得所述转子结构稳定,转动时平稳,且其两端形成的所述凸出部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所述导向槽、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每个所述叶片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一所述导向槽内,且每个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将所述叶片、所述导向槽、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均设置为两个,增加介质进出通道,提高泵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为其任意弧形表面;

  所述叶片、所述导向槽、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均为一个。

  圆形的所述转子的结构简单,转动平稳,其任意弧形表面形成的所述凸出部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泵还包括线性轴承,所述线性轴承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外侧,所述叶片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线性轴承上。所述线性轴承可以为所述叶片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并减少所述叶片的摩擦阻力。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泵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叶片穿过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以在所述叶片运动时对叶片密封,防止介质从叶片与所述导向槽的缝隙中流出。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泵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枢接,所述叶片与所述转轴连接。由于所述转轴有轴承支撑,摩擦阻力小,所述叶片仅受到密封件的阻力。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泵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其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转轴上。如此设置,当所述转子转动时,所述叶片在所述转子的推动下使所述连杆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叶片泵通过设置外壳、转子和叶片,并在外壳上开设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和导向槽,利用转子与外壳内壁于叶片的两侧分贝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转子的推动下沿导向槽径向运动,出口容积腔随转子转动逐渐变小,介质从介质出口排除;同理在介质进口,随着转子的转动进口容积腔体积逐渐增加,介质被吸入进口容积腔;当转子的凸出部旋转到叶片位置时,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被转子关闭;当转子的凸出部转过叶片位置时,被吸入的介质与介质出口相通,转子转动使介质从介质出口排出,转子转动重复上述过程,介质不断被排出。本发明的叶片泵的叶片不需要依靠转子转动的离心力产生密封压力,且不会因为叶片与转子滑动槽的摩擦力受到介质压力产生加大的摩擦力,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叶片泵由于润滑条件差导致的叶片阻力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叶片摩擦阻力小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实施例一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叶片泵,包括外壳1、转子2和叶片3。

  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以及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介于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之间。

  所述转子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转子2具有凸出部21,所述凸出部21可贴靠所述外壳1内壁滑动。

  所述叶片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3内并伸入所述外壳1内。

  所述转子2与所述外壳1内壁于所述叶片3的两侧分别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

  通过设置外壳1、转子2和叶片3,并在外壳1上开设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和导向槽13,利用转子2与外壳1内壁于叶片3的两侧分贝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当转子2转动时,叶片3在转子2的推动下沿导向槽13径向运动,出口容积腔随转子2转动逐渐变小,介质从介质出口12排除;同理在介质进口11,随着转子2的转动进口容积腔体积逐渐增加,介质被吸入进口容积腔;当转子2的凸出部21旋转到叶片3位置时,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被转子2关闭;当转子2的凸出部21转过叶片3位置时,被吸入的介质与介质出口12相通,转子2转动使介质从介质出口12排出,转子2转动重复上述过程,介质不断被排出。本发明的叶片泵的叶片不需要依靠转子转动的离心力产生密封压力,且不会因为叶片与转子滑动槽的摩擦力受到介质压力产生加大的摩擦力,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叶片泵由于润滑条件差导致的叶片阻力大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述外壳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转子2的横截面为圆弧三角形,其三个角分别为所述凸出部21。每一个所述凸出部21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存在很小的间隙接触。

  如此设置,使得所述转子2结构稳定,转动时平稳,且其三个角形成的所述凸出部21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3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从而吸入或排出介质。

  优选地,所述叶片3、所述导向槽13、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均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槽13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1上,每个所述叶片3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一所述导向槽13内,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将所述叶片3、所述导向槽13、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均设置为三个,增加介质进出通道,提高泵的效率。

  另外,由于所述叶片3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可以对所述叶片3的运动实现控制,减少所述叶片3与导向槽13的摩擦阻力。

  优选地,所述叶片泵还包括线性轴承4,所述线性轴承4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3的外侧,所述叶片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线性轴承4上。所述线性轴承4可以为所述叶片3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并减少所述叶片3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所述叶片泵还包括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3内,所述叶片3穿过所述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可以在所述叶片3运动时对叶片3密封,防止介质从叶片3与所述导向槽13的缝隙中流出。

  实施例二

  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2是实施例二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叶片泵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叶片泵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叶片泵还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通过轴承枢接,所述叶片3与所述转轴6连接。由于所述转轴6有轴承支撑,摩擦阻力小,所述叶片3仅受到密封件5的阻力。

  进一步,所述叶片泵还包括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叶片3连接,其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转轴6上。如此设置,当所述转子2转动时,所述叶片3在所述转子2的推动下使所述连杆7可绕所述转轴6转动。

  实施例三

  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实施例三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叶片泵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叶片泵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转子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凸出部21位于其两端。如此设置,使得所述转子2结构稳定,转动时平稳,且其两端形成的所述凸出部21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3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

  另外,所述叶片3、所述导向槽13、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13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每个所述叶片3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一所述导向槽13内,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将所述叶片3、所述导向槽13、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均设置为两个,增加介质进出通道,提高泵的效率。

  实施例四

  请进一步参阅图4,图4是实施例四的叶片泵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叶片泵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叶片泵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转子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21为其任意弧形表面。

  所述叶片3、所述导向槽13、所述介质进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2均为一个。

  圆形的所述转子2的结构简单,转动平稳,其任意弧形表面形成的所述凸出部21可以起到推压所述叶片3运动及使所述进口容积腔、所述出口容积腔体积变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叶片泵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的介质泵可被广泛应用,可用作水泵、气泵、油泵等。另外,本发明的叶片泵的所述叶片3安装在定子上,不旋转,容易用各种方式控制所述叶片3的运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叶片泵通过设置外壳1、转子2和叶片3,并在外壳1上开设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和导向槽13,利用转子2与外壳1内壁于叶片3的两侧分贝形成进口容积腔和出口容积腔,当转子2转动时,叶片3在转子2的推动下沿导向槽13径向运动,出口容积腔随转子2转动逐渐变小,介质从介质出口12排除;同理在介质进口11,随着转子2的转动进口容积腔体积逐渐增加,介质被吸入进口容积腔;当转子2的凸出部21旋转到叶片3位置时,介质进口11、介质出口12被转子2关闭;当转子2的凸出部21转过叶片3位置时,被吸入的介质与介质出口12相通,转子2转动使介质从介质出口12排出,转子2转动重复上述过程,介质不断被排出。本发明的叶片泵的叶片3不需要依靠转子2转动的离心力产生密封压力,且不会因为叶片与转子滑动槽的摩擦力受到介质压力产生加大的摩擦力,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叶片泵由于润滑条件差导致的叶片阻力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叶片摩擦阻力小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叶片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