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微型压电泵独创技术16182字

微型压电泵

2020-12-07 19:23:07

微型压电泵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微型泵,尤指一种微型、静音及快速传输高流量流体的微型压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帮浦、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致动器为其关键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流体输送结构的应用上亦愈来愈多元化,举凡工业应用、生医应用、医疗保健、电子散热等等,甚至近来热门的穿戴式装置皆可见它的踨影,可见传统的流体致动器已渐渐有朝向装置微小化、流量极大化的趋势。

  因此,如何借由创新的封装结构,使流体致动器得以增加其应用广泛性,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课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压电泵,具有一外壳结构,使得一泵核心模块设置于外壳结构内时,不仅可以达到保护泵核心模块的功效,亦可于外壳结构内产生负气压以及正气压的效果,借以传输流体。

  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微型压电泵,包含一管板、一盖板以及一泵核心模块。管板具有一入流管、一出流管、一入流通道、一出流通道、一正压腔室、一负压腔室以及一容置腔室。入流通道设置于入流管内并贯穿入流管。出流通道设置于出流管内并贯穿出流管。入流通道与负压腔室相连通,并且出流通道与正压腔室相连通。容置腔室设置于正压腔室以及负压腔室之间。盖板封盖于该管板上,并具有一凹部以及一围绕凹部之外周部。泵核心模块容置于管板的容置腔室中,并被盖板封闭在管板中,借此,正压腔室形成于泵核心模块与管板之间。泵核心模块汲取负压腔室内的流体进入泵核心模块后,流入正压腔室,接着再从出流通道流出管板外,同时,外部流体亦会自入流通道流入负压腔室内,以完成流体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微型压电泵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案微型压电泵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管板的正面及背面示意图。

  图3C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管板的立体部分透视图。

  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盖板的正面及背面示意图。

  图5A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泵核心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B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泵核心模块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A为本案泵核心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B为本案泵核心模块另一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

  图6C至图6E为本案泵核心模块的作动示意图。

  图7A为自图3A中A-A剖面线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7B为自图3A中B-B剖面线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7C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进流作动示意图。

  图7D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泄流作动示意图。

  图8为本案微型压电泵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管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0A为自图9中C-C剖面线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10B为自图9中D-D剖面线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10C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进流作动示意图。

  图10D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泄流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微型压电泵

  1、1':管板

  11:入流管

  11a:入流通道

  12:出流管

  12a:出流通道

  13:接脚开口

  14:脊部

  2:盖板

  21:外周部

  22:凹部

  3:泵核心模块

  31:进流板

  31a:进流孔

  31b:汇流排槽

  31c:汇流腔室

  32:共振片

  32a:中空孔

  32b:可动部

  32c:固定部

  33:压电致动器

  33a:悬浮板

  33b:外框

  33c:支架

  33d:间隙

  33e:第一导电接脚

  34:压电元件

  35:第一绝缘片

  36:导电片

  36a:电极

  36b:第二导电接脚

  37:第二绝缘片

  38:共振腔室

  C1:正压腔室

  C2:容置腔室

  C3:负压腔室

  h1:入流开口

  h2:出流开口

  A-A、B-B、C-C、D-D: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案提供一种微型压电泵10,包含一管板1、一盖板2以及一泵核心模块3。泵核心模块3被盖板2封盖于管板1内以形成微型压电泵10。

  请参阅图3A至图3C、图7A以及图7B,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管板1具有一入流管11、一出流管12、多个接脚开口13、一脊部14、一正压腔室C1、一容置腔室C2、一负压腔室C3、一入流开口h1以及一出流开口h2。入流管11具有一入流通道11a,设置于入流管11内并贯穿入流管11。出流管12具有一出流通道12a,设置于出流管12内并贯穿出流管12。入流通道11a与负压腔室C3相连通。出流通道12a与正压腔室C1相连通。容置腔室C2设置于正压腔室C1以及负压腔室C3之间。脊部14凸设于管板1内,并且容置腔室C2形成于脊部14中。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脊部14为一环状形态,但不以此为限,脊部14的形态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依设计需求而变更。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入流通道11a为一弯折通道,但不以此为限,入流通道11a的形态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依设计需求而变更。入流开口h1连通于入流通道11a以及负压腔室C3之间,并且由于入流通道11a的弯折设计,入流开口h1设置于脊部14上。而出流开口h2连通于出流通道12a以及正压腔室C1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设置于管板1的同一侧,但不以此为限,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的设置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依设计需求而变更。

  请参阅图3A、图4A、图4B、图7A以及图7B,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盖板2封盖于管板1上,并具有一外周部21以及一凹部22。外周部21围绕凹部22以及管板1的脊部14,借此管板1的脊部14凸伸入盖板2的凹部22内。此外,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盖板2的凹部22的一深度大于管板1的脊部14的一高度,如此,负压腔室C3得以形成于盖板2与管板1之间。

  请参阅图2、图5A、图5B、图6A及图7A,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泵核心模块3容置于管板1的容置腔室C2中,并被盖板2封闭在管板1中。借此,正压腔室C1形成于泵核心模块3与管板1之间,负压腔室C3形成于盖板2与泵核心模块3之间。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泵核心模块3由一进流板31、一共振片32、一压电致动器33、一第一绝缘片35、一导电片36及一第二绝缘片37依序堆叠组成。进流板31具有至少一进流孔31a、至少一汇流排槽31b及一汇流腔室31c。进流孔31a供导入流体,并贯通汇流排槽31b。汇流排槽31b与汇流腔室31c相连通,借此,进流孔31a所导入的流体得以通过汇流排槽31b后汇流至汇流腔室31c中。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进流孔31a与汇流排槽31b的数量相同,分别为4个,但不以此为限,进流孔31a与汇流排槽31b的数量可依设计需求而变更。如此,四个进流孔31a分别贯通四个汇流排槽31b,且四个汇流排槽31b与汇流腔室31c相连通。

  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共振片32接合于进流板31上,且具有一中空孔32a、一可动部32b及一固定部32c。中空孔32a位于共振片32的中心处,并与进流板31的汇流腔室31c的位置对应。可动部32b设置于中空孔32a的周围,而固定部32c设置于共振片32的外周缘部分并固定接合于进流板31上。

  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压电致动器33接合于共振片32上,并包含一悬浮板33a、一外框33b、至少一支架33c、一压电元件34、至少一间隙33d及一第一导电接脚33e。悬浮板33a为一正方型形态,可弯曲振动。悬浮板33a之所以采用正方形,乃相较于圆形形态的设计,正方形形态悬浮板33a的结构具有明显省电的优势。因在共振频率下操作的电容性负载,其消耗功率会随频率的上升而增加,又因正方形形态悬浮板33a的共振频率明显较圆形形态悬浮板低,故其相对的消耗功率亦明显较低,亦即本案所采用正方形形态设计的悬浮板33a,具有省电优势的效益。外框33b环绕设置于悬浮板33a之外侧。至少一支架33c连接于悬浮板33a与外框33b之间,用以提供悬浮板33a弹性支撑的支撑力。压电元件34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悬浮板33a的一边长,且压电元件34贴附于悬浮板33a的一表面上,用以被施加电压以驱动悬浮板33a弯曲振动。悬浮板33a、外框33b与支架33c之间构成至少一间隙33d,用以供流体通过。第一导电接脚33e从外框33b之外缘凸伸。

  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导电片36从内缘凸伸一电极36a,呈弯曲状,以及从外缘凸伸一第二导电接脚36b。电极36a电性连接压电致动器33的压电元件34。压电致动器33的第一导电接脚33e以及导电片36的第二导电接脚36b向外接通外部电流,借以驱动压电致动器33的压电元件34。第一导电接脚33e以及第二导电接脚36b分别自管板1的接脚开口13凸伸至管板1外。此外,第一绝缘片35以及第二绝缘片37的设置,可避免短路的发生。

  请参阅图6A,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悬浮板33a与共振片32之间形成一共振腔室38。共振腔室38可借由在共振片32及压电致动器33之外框33b之间的间隙填充一材质而形成,例如:导电胶,但不以此为限,以使共振片32与悬浮板33a之间可维持一定深度,进而可导引流体更迅速地流动。并且,因悬浮板33a与共振片32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使彼此接触干涉减少,促使噪音的产生降低。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借由加高压电致动器33之外框33b的高度来减少共振片32与压电致动器33之外框33b之间的间隙填充材质的厚度。如此,泵核心模块3于整体组装时,填充材质不会因热压温度及冷却温度产生变化而被间接影响,可避免填充材质因热胀冷缩因素影响到成型后共振腔室38的实际间距,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共振腔室38的大小会影响泵核心模块3的传输效果,故维持一固定大小的共振腔室38对于泵核心模块3提供稳定的传输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图6B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悬浮板33a可采以冲压成型制程使其向上延伸一距离,其向上延伸距离可由成型于悬浮板33a与外框33b之间的至少一支架33c调整,使悬浮板33a的表面与外框33b的表面两者为非共平面。利用在外框33b的组配表面上涂布少量填充材质,例如:导电胶,以热压方式使压电致动器33贴合于共振片32的固定部32c,进而使得压电致动器33得以与共振片32组配接合。如此直接透过将上述压电致动器33的悬浮板33a采以冲压成型制程构成共振腔室38的结构改良,所需的共振腔室38得以透过调整压电致动器33的悬浮板33a冲压成型距离来完成,有效地简化了调整共振腔室38的结构设计,同时也简化了制程、缩短制程时间。此外,第一绝缘片35、导电片36及第二绝缘片37皆为框形的薄形片体,依序堆叠于压电致动器33上以构成泵核心模块3整体结构。

  为了了解泵核心模块3的作动方式,请继续参阅图6C至图6E,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压电致动器33的压电元件34被施加驱动电压后产生形变,带动悬浮板33a朝远离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此时共振腔室38的容积提升,于共振腔室38内形成了负压,便汲取汇流腔室31c内的流体流经共振片32的中空孔32a进入共振腔室38内,同时共振片32受到共振原理的影响同步向远离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连带增加了汇流腔室31c的容积,且因汇流腔室31c内的流体进入共振腔室38的关系,造成汇流腔室31c内同样为负压状态,进而通过进流孔31a及汇流排槽31b来吸取流体进入汇流腔室31c内。接着如图6D所示,压电元件34带动悬浮板33a向靠近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压缩共振腔室38,同样的,共振片32因共振被悬浮板33a带动而向靠近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推挤共振腔室38内的流体通过间隙33d流出泵核心模块3,以达到流体传输的效果。最后如图6E所示,当悬浮板33a朝远离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回到初始位置时,共振片32也同时被带动而朝远离进流板31的方向位移,此时的共振片32压缩共振腔室38,使共振腔室38内的流体向间隙33d移动,并且提升汇流腔室31c内的容积,让流体能够持续地通过进流孔31a、汇流排槽31b来汇聚于汇流腔室31c内。透过不断地重复上述图6C至图6E所示的泵核心模块3的作动步骤,使泵核心模块3能够连续将流体自进流孔31a导引进入进流板31及共振片32所构成流道,产生压力梯度,再由间隙33d排出,使流体高速流动,达到泵核心模块3传输流体的操作。

  请参阅图7C以及图7D,当泵核心模块3作动时,泵核心模块3汲取负压腔室C3内的流体进入泵核心模块3后,流入正压腔室C1,接着再通过出流开口h2从出流管12的出流通道12a流出微型压电泵10外,同时,外部流体自入流管11的入流通道11a被吸入,通过入流开口h1后进入负压腔室C3中,以完成流体的传输。

  请参阅图8至图10D,于本案第二实施例中,仅管板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管板1的结构不同,而其不同的处在于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的配置方式。于本案第二实施例中,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设置于管板1的相对两侧,但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仅设置于管板1的不同侧,例如:相邻的两侧。本案第二实施例的作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作动方式相同,故不加以赘述。因第二实施例中的出流管12设置于入流管11的相对侧,故图10D中流体的流出方向与第一实施例中流体的流出方向不同,即第一实施例的流体于同侧流入与流出;而第二实施例的流体于不同侧流入与流出,但不影响流体的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中,透过将微型压电泵10的入流管11以及出流管12皆设置于管板1的侧边的设计,可使得流体得以从微型压电泵1的侧边传输,达到薄型化的目的。此外,管板1的整体结构呈现一多方向阶梯式的腔室设计,得以利用负压以及正压的作用配合,完成流体的传输。再者,于本案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中,微型压电泵10的整体总厚度为2至5微米,但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微型压电泵,不仅可以达到薄型化以及保护泵核心模块的功效,亦可借由多方向阶梯式腔室的设计,于管板内产生负气以及正压的效果,借以传输流体。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微型压电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