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独创技术20186字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

2023-03-19 01:10:33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组合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

  背景技术

  钢模壳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钢结构构件为模板,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钢与砼的结合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相比,钢模壳砼组合结构可实现工厂化、集改化、标准化和数模化,钢模壳梁、柱结构是钢模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支撑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楼宇的成本和安全性能,暗柱是剪力墙中边缘构件的别称,是剪力墙的一部分,一般位于墙肢平面的端部,主要用于承载墙体受到的平面内弯矩作用,暗柱宽度和墙身等同,在外观上暗藏于墙中不易辨别,故而得名。

  现有的组合墙在安装时,先将节间柱固定在地面上,再往节间柱的上端面焊接下一个节间柱,最后往节间柱内灌入混凝土使其形成暗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组合墙过高需要使用多节节间柱时,相邻节间柱之间进行焊接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邻节间柱之间进行焊接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节间柱,节间柱为内部中空且上下开口设置,所述节间柱内部空腔的横截面为“+”形状,相邻节间柱之间设有标准节,标准节内部开设有上下开口的标准腔,相邻节间柱的内部空间通过标准腔密封连通,标准节的上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相对的端面分别于节间柱和标准节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浇筑孔,节间柱内部空间通过浇筑孔连通于标准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个节间柱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在需要往上安装下一个节间柱前,先往节间柱内灌入混凝土,使其稳固性大大提高,将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标准节的上下端面,再将标准节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个节间柱的上端面,并通过浇筑孔往标准腔内灌入混凝土,使得标准腔内的混凝土均与节间柱内的混凝土、连接板和标准节进行固定,并将节间柱、连接板与标准节三者之间进行外壁焊接,使得整体稳固性进一步的增强,而后再往标准节上的的连接板上固定下一个节间柱,依次往复,使得节间柱与标准节之间、相邻节间柱之间的稳固性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组合墙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主板和副板,副板共有两个,两个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主板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浇筑孔均开设在主板上表面和副板上表面,连接板横截面的形状与节间柱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与副板固定连接,在进行标准节安装时,主板侧壁和副板侧壁均与节间柱外侧壁进行焊接,同时还会与标准节外侧壁进行焊接,使得标准节内浇筑混凝土后,连接板的稳固性更佳,而由于连接板横截面的形状与节间柱横截面形状一致,在保证连接板进行固定的便捷性和稳固性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减少连接板的制造用料,并能够提高组合墙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突出节间柱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连接板的焊接时,向外突出的连接板与节间柱侧壁之间、与标准节侧壁之间的焊接能够更加牢固,并且能够在进行标准节与节间柱之间的安装时,能够拥有更大的误差余量,还能够使得组合墙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并且在施工时,连接板首先与标准节进行固定,在将带有连接板的标准节固定到节间柱上时,能够允许节间柱与标准节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节间柱包括矩形环状的隔板和分别固定连接在隔板四个外侧壁的连接框,每个连接框将隔板一个外侧壁包裹,隔板每个外侧壁分别与一个连接框形成上下开口的浇筑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往节间柱内浇筑混凝土时,隔板能够将混凝土分成五部分,使得混凝土与节间柱之间的固定粘接面积大大增加,在进行节间柱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时,隔板能够对连接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标准节与节间柱安装后的稳定性增加。

  优选的,所述标准腔的侧壁均与连接框的内侧壁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往标准腔内灌入混凝土时,能够使得标准腔内的混凝土最大面积的与节间柱内的混凝土进行固定粘接,使得节间柱与标准节之间的稳固性更佳。

  优选的,所述浇筑孔包括主孔和副孔,隔板的上开口完全与主孔连通,主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的浇筑腔上方并与浇筑腔连通,副孔开设在主孔长度方向的两侧并分别与另外两个浇筑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往标准节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通过往主孔内浇筑,可使得混凝土同时进入隔板内和相对的两个浇筑腔内,将浇筑混凝土上表面与连接板靠近节间柱的端面齐平,可使得隔板内部的混凝土和相对浇筑腔的混凝土能够通过主孔内的混凝土相互固定,进一步的提高组合墙安装后的稳定性;在标准腔内灌满混凝土后,连接板上位于主孔与副孔之间的部分与混凝土固定粘接,而标准腔内的混凝土与节间柱内的混凝土相互固定,进而使得连接板在标准节与节间柱之间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标准腔内壁固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加劲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标准腔内灌入混凝土时,加劲板能够变向的加大混凝土与标准节之间的固定粘接面积,进而使得混凝土与标准节之间更加的牢固。

  优选的,所述副孔的开设面积小于浇筑腔横截面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板位于标准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进一步加大,在保证混凝土浇灌效率的前提下,使得连接板与混凝土的粘接固定面积更大,进而使得组合墙在安装后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隔板靠近标准节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板靠近节间柱的端面开设有供连接环插入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连接板固定在标准节上后,在将标准节安装在节间柱上时,或将节间柱安装在标准节上时,将连接环与连接槽对准,使得连接环插入连接槽内,能够使得节间柱与标准节之间能够进行初步的定位,使得组合墙安装后的稳固性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横截面与隔板横截面一致,连接环的四角处均向外延伸有固定板,位于四角处的固定板分别延伸至连接框的上端面,固定板靠近外界的侧壁均与连接板的外侧壁齐平,连接板靠近节间柱的端面开设有若干连通于连接槽的固定槽,固定槽供固定板插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插入固定槽后,能够进一步的对节间柱和标准节机械能定位,在固定板插入固定槽,并往节间柱和标准节内浇筑完混凝土后,将固定板位于外界的侧壁与连接框和连接板进行固定焊接,能够使得组合墙的稳固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显示隔板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显示加劲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显示加劲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为显示连接环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为显示连接槽和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为显示浇筑孔和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为显示连接板和节间柱形状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为显示连接板和节间柱形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为显示连接板和节间柱形状的俯视图。

  图中,1、节间柱;11、隔板;12、连接框;121、浇筑腔;2、标准节;21、标准腔;22、加劲板;3、连接板;31、主板;32、副板;4、浇筑孔;41、主孔;42、副孔;5、连接环;6、连接槽;7、固定板;8、固定槽;9、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

  实施例1

  参考图1,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节间柱1,节间柱1为内部中空结构且上下开口设置,节间柱1内部空腔的横截面呈“+”形状,相邻的节间柱1沿竖直方向排布,相邻节间柱1之间固定有标准节2,标准节2内部开设有上下开口的标准腔21,标准节2的上下表面与相邻节间柱1之间均水平固定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浇筑孔4,相邻节间柱1的内部空间通过浇筑孔4和标准腔21密封连通,节间柱1内部空间、标准腔21和浇筑孔4内均灌满混凝土,节间柱1、连接板3和标准节2之间的外壁均进行焊接,标准节2和连接板3的横截面形状与节间柱1横截面形状一致;节间柱1、浇筑孔4和标准腔21内的混凝土进行相互固定粘接,再将节间柱1、连接板3和标准节2进行焊接固定,能够使得节间柱1与标准节2之间、相邻节间柱1之间的稳固性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组合墙的稳固性。

  如图1所示,标准腔21内壁与连接框12的内壁齐平,标准节2的周向外侧壁与节间柱1的周向外侧壁齐平,标准节2的高度小于节间柱1的高度,连接板3的周向侧壁突出标准腔21的周向外侧壁;标准节2以及连接板3的形状设置,能够在保证节间柱1、连接板3和标准节2之间的焊接牢固的情况下,更加的节省连接板3和标准节2的用料,同时还能够保证组合墙的层次感和美观性;在施工时,连接板3首先与标准节2进行固定,在将带有连接板3的标准节2固定到节间柱1上时,能够允许节间柱1与标准节2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2所示,节间柱1包括矩形环状的隔板11和四个分别固定在隔板11四个外侧壁的连接框12,隔板11为内部中空且上下开口,连接框12为上下和一侧开口,连接框12相邻于隔板11的外侧壁与隔板11相对的外侧壁齐平,连接框12内壁与隔板11外侧壁之间形成浇筑腔121;在往节间柱1内浇灌混凝土时,节间柱1内部的混凝土被隔板11和四个浇筑腔121分为五部分,在标准节2安装到节间柱1上后,标准节2和浇筑孔4内的混凝土能够将节间柱1内五部分的混凝土粘接进行相对固定,使得节间柱1内的混凝土与节间柱1的粘接固定面积更大,进而使得组合墙安装后更加的牢固。

  如图2所示,连接板3包括主板31和副板32,主板31将隔板11和两个相对的浇筑腔121覆盖,副板32共有两个且将另外两个浇筑腔121覆盖,两个隔板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主板31长度方向两侧壁的中部位置,主板31将隔板11完全覆盖,浇筑孔4包括主孔41和副孔42,主孔41开设在主板31上表面,副孔42分别开设在副板32上表面,隔板11内腔完全与主孔41连通,主孔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的浇筑腔121上方并与其连通,主孔41内壁与连接框12内壁之间均留有距离,副孔42内壁与连接框12内壁之间、副孔42内壁与隔板11外壁之间均留有距离。

  通过往主孔41和副孔42内浇灌混凝土,能够使得节间柱1内的混凝土与连接板3背离标准节2的端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以及使得标准腔21内的混凝土与连接板3背离节间柱1的端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节间柱1与连接板3之间、连接板3与标准节2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进而使得组合墙更加牢固。

  如图3和图4所示,标准腔21内壁固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加劲板22,位于标准腔21内的加劲板22沿竖直方向分为两组,每组共有四个,且四个加劲板22分别位于四个浇筑腔121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加劲板22组至标准腔21顶端的距离为20mm,位于下方的加劲板22组至标准腔21底端的距离为20mm;在往标准腔21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与加劲板22进行固定粘接,变向的加大了混凝土与标准节2的固定粘接面积,进而使得混凝土与标准节2之间更加的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组合墙的安装时,先将第一个节间柱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并往隔板11内部的上开口和浇筑腔121的上开口灌入混凝土,将两个连接板3分别固定焊接在标准节2的上下端面,将标准节2放置在节间柱1上端面,使得连接板3下表面与节间柱1上端面抵接,先将连接板3和节间柱1进行焊接,再从标准节2上方的浇筑孔4内灌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将标准腔21灌满,即可完成节间柱1与标准节2和连接板3的固定,再将另一个节间柱1放置在位于标准节2上方的连接板3上表面,并将连接板3和节间柱1进行焊接,再往节间柱1内灌入混凝土,以此往复即可完成组合墙的安装,大大提高了组合墙安装后的稳固性。

  实施例2

  参考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板11靠近标准节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将其覆盖的连接环5,连接板3靠近节间柱1的端面开设有供连接环5插入的连接槽6,连接环5的四角处均向外延伸有若干固定板7,固定板7共有八个,八个固定板7分别延伸至每个连接框12靠近标准节2的端面并与其固定,固定板7背离浇筑腔121的侧壁与连接板3的外侧壁齐平,连接板3靠近节间柱1的端面开设有若干固定槽8,固定槽8均与连接槽6连通,固定槽8供固定板7插入;在安装节间柱1和标准节2时,连接环5插入连接槽6内,同时固定板7插入固定槽8内,能够对节间柱1和连接板3进行限位,在对节间柱1和连接板3进行焊接时,能够使得节间柱1、固定板7和连接板3进行焊接固定,使得节间柱1和标准节2之间更加牢固,进而使得组合墙安装后稳定性更佳。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节间柱1和标准节2的安装时,将连接环5对准连接槽6、固定板7对准固定槽8,使得连接环5插入连接槽6内,固定环插入固定槽8内,再将节间柱1外侧壁、连接板3外壁和固定板7外壁相互进行焊接,使得节间柱1和标准节2之间更加牢固,进而使得组合墙安装后稳定性更佳。

  实施例3

  参考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连接板3上的浇筑孔4共有四个,其中两个分别开设在两个副板32上表面,另外两个开设在主板31上表面的两端,浇筑孔4分别与浇筑腔121连通,相邻浇筑孔4之间的距离大于隔板11横截面的长度,连接板3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气孔9,其中两个气孔9分别开设在两个副板32上表面,另外两个开设在主板31上表面的两端,四个气孔9分别与四个不同的浇筑腔121连通,位于主板31上表面的浇筑孔4长度为主板31长度的1/4;若先往节间柱1内灌满混凝土,再将带有连接板3的标准节2固定在节间柱1上,可使得节间柱1内的混凝土与连接板3靠近节间柱1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使得节间柱1与连接板3之间更加牢固,若在节间柱1安装到地面后,先安装带有连接板3的标准节2,再通过浇筑孔4往标准腔21内灌入混凝土,则混凝土只能进入浇筑腔121内,很难进入隔板11的内腔,进而能够减少混凝土的使用成本,并且降低组合墙的重量。

  主板31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为a端和b端,位于主板31同一侧的副板32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分别为c端和d端,a端与c端靠近,b端与d端靠近,根据不同场地安装的组合墙不同,主板31的长度可为710mm~1030mm,宽度为210mm~220mm,副板32的长度为250mm~405mm,宽度为210mm~220mm,a端至c端之间的距离为250mm~405mm,b端至d端之间的距离为250mm~405mm,两个副板32相对背离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710mm~1030mm,节间柱1外壁至连接板3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m~10mm。

  参考图7,当主板31的长度为710mm~730mm时,主板31宽度为210mm~220mm,副板32的长度为250mm~255mm,宽度为210mm~220mm,a端至c端之间的距离为250mm~255mm,b端至d端之间的距离为250mm~255mm,两个副板32相对背离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710mm~730mm,节间柱1外壁至连接板3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m~10mm。

  参考图8,当主板31的长度为1010mm~1030mm时,主板31宽度为210mm~220mm,副板32的长度为250mm~255mm,宽度为210mm~220mm,a端至c端之间的距离为400mm~405mm,b端至d端之间的距离为400mm~405mm,两个副板32相对背离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710mm~730mm,节间柱1外壁至连接板3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m~10mm。

  参考图9,当主板31的长度为860mm~890mm时,主板31宽度为210mm~220mm,副板32的长度为250mm~255mm,宽度为210mm~220mm,a端至c端之间的距离为400mm~405mm,b端至d端之间的距离为250mm~255mm,两个副板32相对背离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710mm~730mm,节间柱1外壁至连接板3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m~10mm。

  参考图10,当主板31的长度为1010mm~1030mm时,主板31宽度为210mm~220mm,副板32的长度为400mm~405mm,宽度为210mm~220mm,a端至c端之间的距离为400mm~405mm,b端至d端之间的距离为400mm~405mm,两个副板32相对背离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010mm~1030mm,节间柱1外壁至连接板3外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m~10mm。

  本申请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根据场地的不同选择装配相对应组合墙的尺寸,在进行组合墙的安装时,可分为两种安装步骤,第一种为先将节间柱1固定在地面上,再将带有连接板3的标准节2焊接在节间柱1上端面,通过往标准节2上方的浇筑孔4内灌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通过标准腔21进入四个浇筑孔4内,而隔板11的内部空腔则很难进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使用成本减少,并且降低了组合墙的重量;第二种步骤为在将节间柱1固定在地面上后,先往四个浇筑腔121和隔板11内部灌满混凝土,再将带有连接板3的标准节2焊接在节间柱1上,使得节间柱1内的混凝土与连接板3的固定粘接面积增大,进而使得组合墙安装后的稳定性更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柱标准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