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独创技术36763字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2021-02-02 23:14:38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结构系统、楼面系统与墙面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常采用现浇的方式实现,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支模并浇注混凝土,湿作业工程量大,安装建造效率低,安装速度慢,成本高。为了加快实现装配式产业化,需要就以上不足做出改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呈圆柱状,其中四根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底座顶部的四个角落位置,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矩形柱状,多根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与多根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与底座的侧壁共面,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形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支撑柱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与定位柱的直径一致,所述定位孔贯穿支撑柱的下端,多根所述支撑柱分别通过其下端的定位孔套设在多根定位柱上,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柱竖直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柱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柱旋转的第二限位结构;

  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墙板,所述墙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墙板的高度与支撑柱的高度一致,所述墙板的宽度与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墙板与两侧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支撑柱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将墙板导入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的辅助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在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均设置有安装结构;

  沿底座同一侧长边排列的多根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呈矩形条状,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呈矩形块状,所述第一配合端的高度等于第一横梁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底部与第一横梁的底板共面,两个所述第一配合端之间相互背离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的长度;沿底座同一侧短边排列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呈矩形条状,所述第二横梁的高度等于第一横梁的高度,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二配合端呈矩形块状,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梁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顶部与第二横梁的顶部共面,两个所述第二配合端之间相互背离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的宽度,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底部与第一配合端的顶部抵触,所述第一横梁与其同一侧的多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

  两根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与两根第二横梁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屋顶,所述屋顶与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屋顶与两根第一横梁之间均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的竖直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的旋转,从而使得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墙板则通过辅助结构和导向结构快速导入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再通过底座顶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第一横梁通过第三限位结构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第二横梁通过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一横梁固定,使得第二横梁同时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屋顶通过第五限位机构固定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顶部之间,使得整个房屋建筑通过预制的限位结构实现快速的组合安装,避免使用现浇的方式来进行相互连接,从而使得该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滑块、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滑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块沿定位柱的侧壁周向设置,四个所述滑块在定位柱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定位柱的顶部共面,所述滑块上远离定位柱的一面呈弧形面;

  所述第一滑槽设置有四条,四条所述第一滑槽沿定位孔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槽的高度定位柱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滑槽的下端贯穿支撑柱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滑块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尺寸配合设置;

  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有四条,四条所述第二滑槽沿定位孔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为弧形槽,所述第二滑槽的轴线与定位孔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滑槽两端之间的角度为45度,四条所述第二滑槽在定位孔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四条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分别与四条第一滑槽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滑槽与滑块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通过定位孔套设在定位柱上时,定位柱上的四个滑块分别滑入到四条第一滑槽内,直至滑块与第一滑槽的上端抵触,此时将支撑柱进行旋转,滑块便能滑入第二滑槽内,当滑块滑入第二滑槽时,滑块与第二滑槽将限制支撑柱的竖直移动,从而快速在竖直方向上对支撑柱进行限位,并且支撑柱最多能旋转45度,在旋转45度后,支撑柱的侧壁分别与底座的侧壁平行或垂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一竖直孔、第二竖直孔和竖杆,所述第一竖直孔、第二竖直孔和竖杆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竖直孔、第二竖直孔和竖杆的横向截面均为尺寸一致的矩形,所述第一竖直孔开设在定位柱上,所述第一竖直孔的中心线与定位柱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竖直孔的上端贯穿定位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竖直孔的横向截面的对角线分别与背向设置的两个滑块之间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垂直;

  所述第二竖直孔开设在支撑柱上,所述第二竖直孔的中心线与支撑柱的中心线共线,所述第二竖直孔的上端贯穿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第二竖直孔的下端贯穿至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竖直孔的内壁分别与支撑柱的内壁平行或垂直;

  所述第一竖直孔与第二竖直孔的内壁共面时,所述竖杆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和第二竖直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柱的定位过程中,将支撑柱旋转45度后,第一竖直孔的内壁与第二竖直孔的内壁共面,此时能够将竖直杆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和第二竖直孔内,以限制支撑柱的旋转,使得支撑柱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下固定设置在定位柱上,从而快速实现支撑柱的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块和导向槽,每一块所述墙板上设置有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墙板上朝向两侧支撑柱的两个侧壁,所述导向块呈矩形块状,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支撑柱上朝向墙板的侧壁,所述导向槽呈矩形槽状,所述导向槽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与导向块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贯穿支撑柱的外侧壁;

  所述辅助结构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的纵切面呈L形,所述L形板通过一端的钉板和钉板上的螺钉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柱的侧壁,所述L形板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与导向槽的两个内壁共面;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杆和安装孔,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底座上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位置,所述安装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安装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杆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朝向墙板的一面,所述安装杆呈圆柱杆状,所述安装杆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多个安装杆的数量一致,所述安装孔呈圆孔状,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与安装杆的直径一致,所述安装孔与安装杆配合设置,所述安装孔的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呈圆形的沉孔,所述沉孔的轴线与安装孔的轴线共线,所述沉孔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沉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墙板快速固定在安装板上,并且导向结构同时对墙板进行限位,提高了墙板安装在两根支撑柱之间后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嵌块、第二嵌块、第一滑杆和插杆,所述第一嵌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嵌块沿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在第一横梁和第一配合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嵌块呈直角梯形状,所述第一嵌块的直角面与第一横梁或第一配合端的底面共面,所述第二嵌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嵌块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嵌块的数量一致,多个所述第二嵌块分别设置在沿底座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根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嵌块呈直角梯形状,所述第二嵌块的直角面与第一嵌块的直角面重合设置,所述第一滑杆呈矩形杆状,所述第一滑杆的侧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两端贯穿第一滑杆的两端,所述燕尾槽的形状尺寸对应配合后的第一嵌块、第二嵌块的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一滑杆的长度大于底座长度,所述第一滑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呈矩形,所述插孔贯穿燕尾槽的槽底,同一根第一滑杆上的两个所述插孔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的长度,所述插杆呈矩形,所述插杆与插孔配合设置,所述插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第一滑杆之间的插孔;

  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包括第三嵌块、第四嵌块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三嵌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三嵌块分别沿底座的两条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二配合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三嵌块呈矩形块状,所述第三嵌块的底部与第二配合端的底部共面,所述第四嵌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四嵌块分别沿底座的两条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配合端的外壁上,所述第四嵌块呈矩形块状,所述第四嵌块的形状尺寸与第三嵌块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第四嵌块的信不过与第三嵌块的底部重合,所述第二滑杆呈矩形杆状,所述第二滑杆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滑杆的两端,所述方槽的形状尺寸对应第三嵌块或第四嵌块的形状尺寸设置;

  所述插杆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槽,所述插槽呈矩形,所述插槽与第二滑杆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插入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与第一横梁连接时,利用第一滑杆使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同时嵌入第一滑杆的燕尾槽内,从而限制第一横梁的竖直移动,然后将插杆穿过两根滑杆之间的插孔,通过插杆来限制第一横梁的水平移动,以快速将第一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支撑柱与第二横梁连接时,利用第二滑杆使第三嵌块和第四嵌块依次嵌入第二滑杆的方槽内,从而快速限制第二横梁的水平移动,由于屋顶通过第五限位结构连接在第一横梁上,因此屋顶同时压紧第二横梁,从而限制第二横梁的竖直移动,以快速将第二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此时第二滑杆的下端插入插杆的插槽内,以对插杆进行限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顶包括底部的底框,底框呈矩形框状,所述底框的长度与第一横梁的长度一致,所述底框的宽度与第二横梁的长度一致,所述底框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底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横梁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横梁的顶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长度与第二凹槽的槽深、长度一致,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第二凹槽的侧壁共面以使底框与第一横梁之间形成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放入有呈矩形的连接座;

  所述第五限位结构包括自动卡接组件,所述自动卡接组件设置在连接座与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自动卡接组件包括楔形块、第三滑槽、弹簧和卡槽,所述第三滑槽开设在连接座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所述楔形块滑移设置在第三滑槽内,所述弹簧连接在楔形块与第三滑槽的内端之间,所述卡槽开设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卡槽呈矩形,所述楔形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可插入卡槽内;

  所述第五限位结构还包括T形块和T形槽,所述T形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顶部,所述T形块设置在连接座的顶部,所述T形块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与T形槽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配合设置,所述T形块滑移设置在T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屋顶与第一横梁进行连接时,先使底框的第一凹槽与第一横梁的第二凹槽对齐以形成连接腔,然后将连接座放入连接腔内,在放入的过程中,楔形块先是受到连接第二凹槽的内壁的压力缩入到第三滑槽内,当楔形块与卡槽对齐时,楔形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入卡槽内,从而将连接座与第一横梁实现卡接,同时,连接座的T形块滑入第一凹槽的T形槽内,通过第一横梁与连接座的卡接、连接座与屋顶的限位,使得屋顶固定在第一横梁上,从而快速实现屋顶与第一横梁的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杆的顶部设置有插销,所述底框的底部对应插销开设有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框通过插销和销孔在第一横梁上实现定位。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

  S1:将支撑柱的定位孔与定位柱对齐,并将支撑柱的第一滑槽与定位柱的滑块对齐,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柱向下移动并套在定位柱上,随后将支撑柱旋转45度,旋转后将竖杆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和第二竖直孔内;

  S2:在两根相邻的支撑柱上安装L形板后,将墙板两侧的导向块抵压在两个L形板上,随后将推动墙板使墙板的导向块滑入导向槽内,紧接着利用螺母在沉孔内与安装杆连接,最后将L形板拆除;

  S3:将第一横梁放置在沿底座长度排列的多根支撑柱上,先利用第一滑杆使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嵌入到第一滑杆的燕尾槽内,再利用插杆使插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第一滑杆的插孔;

  S4:将第二横梁放置在沿底座宽度排列的多根支撑柱上,利用第二滑杆使第三嵌块和第四嵌块嵌入到第二滑杆的方槽内,并使第二滑杆的下端插入插杆的插槽内;

  S5:将屋顶下端的底框通过插销和销孔定位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随后将连接座插入到连接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房屋建筑快速进行安装,并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整个房屋建筑通过预制的限位结构实现快速的组合安装,避免使用现浇的方式来进行相互连接,从而使得该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图2中支撑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墙板安装在安装板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14是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16是图15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结构爆炸图;

  图18是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19是本实施例中连接座处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

  1、底座;11、定位柱;12、滑块;13、第一竖直孔;14、竖杆;15、安装板;16、安装杆;

  2、支撑柱;21、定位孔;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24、第二竖直孔;25、导向槽;26、L形板;27、第二嵌块;

  3、墙板;31、导向块;32、安装孔;33、沉孔;34、螺母;

  4、第一横梁;41、第一配合端;411、第三嵌块;412、第二滑杆;413、方槽;42、第一嵌块;43、第一滑杆;44、插杆;441、插槽;442、燕尾槽;45、插孔;46、第二凹槽;47、插销;

  5、第二横梁;51、第二配合端;52、第四嵌块;

  6、屋顶;61、底框;62、第一凹槽;63、T形槽;64、挡块;

  7、连接座;71、楔形块;72、第三滑槽;73、弹簧;74、卡槽;75、T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为混凝土结构,底座1呈矩形板状,底座1顶部的四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定位柱11,定位柱11预设在底座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1设置有10根,定位柱11呈圆柱状,其中四根定位柱11分别位于底座1顶部的四个角落位置。底座1顶部的四周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根支撑柱2,支撑柱2的外层为钢板层,支撑柱2的钢板层内注有混凝土。支撑柱2呈矩形柱状,多根支撑柱2的数量与多根定位柱11的数量相同,使得支撑柱2的数量为十根,支撑柱2的侧壁与底座1的侧壁共面。

  如图3所示,支撑柱2内开设有定位孔21,定位孔21呈圆形孔,定位孔21的轴线与支撑柱2的中心线共线,定位孔21的直径与定位柱11的直径一致,定位孔21贯穿支撑柱2的下端,多根支撑柱2分别通过其下端的定位孔21套设在多根定位柱11上。定位孔21与定位柱11之间设置有限制支撑柱2竖直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支撑柱2与定位柱11之间限制支撑柱2旋转的第二限位结构,底座1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2的竖直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2的旋转,从而使得支撑柱2固定在底座1上。

  如图1所示,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墙板3,墙板3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聚苯板、钢丝网架和混凝土板,聚苯板为EPS聚苯板,EPS聚苯板其材质具有保温效果,钢丝网架为镀锌钢材,由横向和纵向钢筋焊接,混凝土板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墙板3呈矩形板状,墙板3的高度与支撑柱2的高度一致,墙板3的宽度与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的距离一致。墙板3与两侧的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支撑柱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将墙板3导入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的辅助结构,底座1的顶部在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均设置有安装结构,墙板3则通过辅助结构和导向结构快速导入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再通过底座1顶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

  如图1所述,墙板3上可开设门框或窗框,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前侧面中心的墙板3上开设有门框,位于前侧面两侧的墙板3上分别开设有窗框。

  如图1所示,沿底座1同一侧长边排列的多根支撑柱2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横梁4,第一横梁4呈矩形条状,第一横梁4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配合端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4与第一配合端41为一体连接,第一配合端41呈矩形块状,第一配合端41的高度等于第一横梁4高度的一半,第一配合端41的底部与第一横梁4的底板共面,两个第一配合端41之间相互背离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1的长度。沿底座1同一侧短边排列的支撑柱2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横梁5,第二横梁5呈矩形条状,第二横梁5的高度等于第一横梁4的高度,第二横梁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配合端51,第二横梁5与第二配合端51为一体式连接,第二配合端51呈矩形块状,第二配合端51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梁5高度的一半,第二配合端51的顶部与第二横梁5的顶部共面,两个第二配合端51之间相互背离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1的宽度。第二配合端51的底部与第一配合端41的顶部抵触,第一横梁4与其同一侧的多根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相互抵触的第一配合端41与第二配合端51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第一横梁4通过第三限位结构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部,第二横梁5通过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一横梁4固定,使得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同时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部。

  如图1所示,两根第一横梁4的顶部与两根第二横梁5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屋顶6,屋顶6与第一横梁4或第二横梁5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屋顶6与两根第一横梁4之间均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屋顶6通过第五限位机构固定在第一横梁4与第二横梁5的顶部之间,使得整个房屋建筑通过预制的限位结构实现快速的组合安装,避免使用现浇的方式来进行相互连接,从而使得该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滑块12、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滑块12设置有四个,四个滑块12沿定位柱11的侧壁周向设置,四个滑块12在定位柱11的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滑块12的顶部与定位柱11的顶部共面,滑块12上远离定位柱11的一面呈弧形面。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滑槽22设置有四条,四条第一滑槽22沿定位孔21的内壁周向设置,第一滑槽22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第一滑槽22的高度定位柱11的高度一致,四条第一滑槽22在定位孔21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第一滑槽22的下端贯穿支撑柱2的底部,第一滑槽22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滑块12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尺寸配合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滑槽23设置有四条,四条第二滑槽23沿定位孔21的内壁周向设置,第二滑槽23为弧形槽,第二滑槽23的轴线与定位孔21的轴线共线,第二滑槽23两端之间的角度为45度,四条第二滑槽23在定位孔21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四条第二滑槽23的一端分别与四条第一滑槽22的上端连通,第二滑槽23与滑块12配合设置。支撑柱2通过定位孔21套设在定位柱11上时,定位柱11上的四个滑块12分别滑入到四条第一滑槽22内,直至滑块12与第一滑槽22的上端抵触,此时将支撑柱2进行旋转,滑块12便能滑入第二滑槽23内,当滑块12滑入第二滑槽23时,滑块12与第二滑槽23的上端将限制支撑柱2的竖直移动,从而快速在竖直方向上对支撑柱2进行限位,并且支撑柱2最多能旋转45度,在旋转45度后,支撑柱2的侧壁分别与底座1的侧壁平行或垂直。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一竖直孔13、第二竖直孔24和竖杆14,第一竖直孔13、第二竖直孔24和竖杆14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竖直孔13、第二竖直孔24和竖杆14的横向截面均为尺寸一致的矩形,第一竖直孔13开设在定位柱11上,第一竖直孔13的中心线与定位柱11的轴线共线,第一竖直孔13的上端贯穿定位柱11的顶部,第一竖直孔13的横向截面的对角线分别与背向设置的两个滑块12之间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垂直。第二竖直孔24开设在支撑柱2上,第二竖直孔24的中心线与支撑柱2的中心线共线,第二竖直孔24的上端贯穿支撑柱2的上端,第二竖直孔24的下端贯穿至定位孔21内,第二竖直孔24的内壁分别与支撑柱2的内壁平行或垂直。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竖直孔13与第二竖直孔24的内壁共面时,竖杆14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13和第二竖直孔24内。在支撑柱2的定位过程中,将支撑柱2旋转45度后,第一竖直孔13的内壁与第二竖直孔24的内壁共面,此时能够将竖直杆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13和第二竖直孔24内,以限制支撑柱2的旋转,使得支撑柱2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下固定设置在定位柱11上,从而快速实现支撑柱2的定位。

  如图5和图6所示,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块31和导向槽25,每一块墙板3上设置有两个导向块31,两个导向块31分别设置在墙板3上朝向两侧支撑柱2的两个侧壁,导向块31呈矩形块状,导向槽25开设在支撑柱2上朝向墙板3的侧壁,导向槽25呈矩形槽状,导向槽25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与导向块31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一致,导向槽25的一端贯穿支撑柱2的外侧壁。

  如图5和图6所示,辅助结构包括L形板26,L形板26的纵切面呈L形,L形板26通过一端的钉板和钉板上的螺钉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柱2的侧壁,L形板26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与导向槽25的两个内壁共面。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5、安装杆16和安装孔32,安装板15预设在底座1上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的位置。安装板15呈矩形板状,安装杆16设置有多个,多个安装杆16垂直设置在安装板15上朝向墙板3的一面,安装杆16呈圆柱杆状,安装杆16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安装孔32设置有多个,多个安装孔32的数量与多个安装杆16的数量一致,安装孔32呈圆孔状,安装孔32的直径与安装杆16的直径一致,安装孔32与安装杆16配合设置。安装孔32的远离安装板15的一端开设有呈圆形的沉孔33,沉孔33的轴线与安装孔32的轴线共线,沉孔33的直径大于安装孔32的直径。安装杆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34,螺母34位于沉孔33内,从而将墙板3快速固定在安装板15上,并且导向结构同时对墙板3进行限位,提高了墙板3安装在两根支撑柱2之间后的稳定性。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嵌块42和第二嵌块27,第一嵌块4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嵌块42沿第一横梁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在第一横梁4和第一配合端41的外侧壁上。第一嵌块42呈直角梯形状,第一嵌块42的直角面与第一横梁4或第一配合端41的底面共面。第二嵌块27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嵌块27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嵌块42的数量一致,多个第二嵌块27分别设置在沿底座1长度方向排列的多根支撑柱2上,第二嵌块27呈直角梯形状,第二嵌块27的直角面与第一嵌块42的直角面重合设置。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滑杆43和插杆44,,第一滑杆43呈矩形杆状,第一滑杆43的侧壁开设有燕尾槽442,燕尾槽442的两端贯穿第一滑杆43的两端,燕尾槽442的形状尺寸对应配合后的第一嵌块42、第二嵌块27的形状尺寸设置,第一滑杆43的长度大于底座1长度。第一滑杆43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孔45,插孔45呈矩形,插孔45贯穿燕尾槽442的槽底,同一根第一滑杆43上的两个插孔45之间的距离等于底座1的长度,插杆44呈矩形,插杆44与插孔45配合设置,插杆4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第一滑杆43之间的插孔45。支撑柱2与第一横梁4连接时,利用第一滑杆43使第一嵌块42和第二嵌块27同时嵌入第一滑杆43的燕尾槽442内,从而限制第一横梁4的竖直移动,然后将插杆44穿过两根滑杆之间的插孔45,通过插杆44来限制第一横梁4的水平移动,以快速将第一横梁4固定在支撑柱2上,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四限位结构包括第三嵌块411第四嵌块52,第三嵌块411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三嵌块411分别沿底座1的两条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二配合端51的外侧壁上,第三嵌块411呈矩形块状,第三嵌块411的底部与第二配合端51的底部共面。第四嵌块52设置有四个,四个第四嵌块52分别沿底座1的两条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配合端41的外壁上,第四嵌块52呈矩形块状,第四嵌块52的形状尺寸与第三嵌块411的形状尺寸一致,第四嵌块52的信不过与第三嵌块411的底部重合。

  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第四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滑杆412,第二滑杆412呈矩形杆状,第二滑杆412上开设有方槽413,方槽413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滑杆412的两端,方槽413的形状尺寸对应第三嵌块411或第四嵌块52的形状尺寸设置。插杆44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槽441,插槽441呈矩形,插槽441与第二滑杆412配合设置,第二滑杆412的一端插入插槽441内。支撑柱2与第二横梁5连接时,利用第二滑杆412使第三嵌块411和第四嵌块52依次嵌入第二滑杆412的方槽413内,从而快速限制第二横梁5的水平移动,由于屋顶6通过第五限位结构连接在第一横梁4上,因此屋顶6同时压紧第二横梁5,从而限制第二横梁5的竖直移动,以快速将第二横梁5固定在支撑柱2上,此时第二滑杆412的下端插入插杆44的插槽441内,以对插杆44进行限位。

  如图17和图18所示,屋顶6包括底部的底框61,底框61呈矩形框状,底框61的长度与第一横梁4的长度一致,底框61的宽度与第二横梁5的长度一致。底框6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2,第一凹槽62贯穿底框61的底部,第一横梁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6,第二凹槽46贯穿第一横梁4的顶部,第一凹槽62的槽深、长度与第二凹槽46的槽深、长度一致,第一凹槽62的侧壁与第二凹槽46的侧壁共面以使底框61与第一横梁4之间形成有连接腔,连接腔内放入有呈矩形的连接座7。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五限位结构包括自动卡接组件,自动卡接组件设置在连接座7与第二凹槽46之间,自动卡接组件包括楔形块71、第三滑槽72、弹簧73和卡槽74,第三滑槽72开设在连接座7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楔形块71滑移设置在第三滑槽72内,弹簧73连接在楔形块71与第三滑槽72的内端之间。卡槽74开设在第二凹槽46的侧壁上,卡槽74呈矩形,楔形块71在弹簧73的作用下可插入卡槽74内。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五限位结构还包括T形块75和T形槽63,T形槽63开设在第一凹槽62的顶部,T形块75设置在连接座7的顶部,T形块75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与T形槽63的纵切面的形状尺寸配合设置,T形块75滑移设置在T形槽63内。

  如图18和图19所示,将屋顶6与第一横梁4进行连接时,先使底框61的第一凹槽62与第一横梁4的第二凹槽46对齐以形成连接腔,然后将连接座7放入连接腔内,在放入的过程中,楔形块71先是受到连接第二凹槽46的内壁的压力缩入到第三滑槽72内,当楔形块71与卡槽74对齐时,楔形块71在弹簧73的作用下弹入卡槽74内,从而将连接座7与第一横梁4实现卡接,同时,连接座7的T形块75滑入第一凹槽62的T形槽63内,通过第一横梁4与连接座7的卡接、连接座7与屋顶6的限位,使得屋顶6固定在第一横梁4上,从而快速实现屋顶6与第一横梁4的连接。

  如图17所示,第一横杆的顶部设置有插销47,底框61的底部对应插销47开设有销孔(图中未示出)。底框61通过插销47和销孔在第一横梁4上实现定位。底框61的外侧壁设置有挡块64,挡块64呈矩形,挡块64的底部与底框61的底部共面,挡块64共设置有四个,挡块64的底部位于第二滑杆412的正上方。当屋顶6和其底框61固定在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上时,挡板位于第二滑杆412上端的上方,从而避免第二滑杆412向上滑出。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

  S1:将支撑柱2的定位孔21与定位柱11对齐,并将支撑柱2的第一滑槽22与定位柱11的滑块12对齐, 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柱2向下移动并套在定位柱11上,随后将支撑柱2旋转45度,旋转后将竖杆14同时插入到第一竖直孔13和第二竖直孔24内;

  S2:在两根相邻的支撑柱2上安装L形板26后,将墙板3两侧的导向块31抵压在两个L形板26上,随后将推动墙板3使墙板3的导向块31滑入导向槽25内,紧接着利用螺母34在沉孔33内与安装杆16连接,最后将L形板26拆除;

  S3:将第一横梁4放置在沿底座1长度排列的多根支撑柱2上,先利用第一滑杆43使第一嵌块42和第二嵌块27嵌入到第一滑杆43的燕尾槽442内,再利用插杆44使插杆4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根第一滑杆43的插孔45;

  S4:将第二横梁5放置在沿底座1宽度排列的多根支撑柱2上,利用第二滑杆412使第三嵌块411和第四嵌块52嵌入到第二滑杆412的方槽413内,并使第二滑杆412的下端插入插杆44的插槽441内;

  S5:将屋顶6下端的底框61通过插销47和销孔定位在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上,随后将连接座7插入到连接腔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底座1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2的竖直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支撑柱2的旋转,从而使得支撑柱2固定在底座1上,墙板3则通过辅助结构和导向结构快速导入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再通过底座1顶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相邻两根支撑柱2之间,第一横梁4通过第三限位结构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部,第二横梁5通过第四限位结构与第一横梁4固定,使得第二横梁5同时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部,屋顶6通过第五限位机构固定在第一横梁4与第二横梁5的顶部之间,使得整个房屋建筑通过预制的限位结构实现快速的组合安装,避免使用现浇的方式来进行相互连接,从而使得该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