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独创技术10243字

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

2021-02-01 04:23:44

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的钢筋间隔件仅具备隔离单面墙中钢筋的功能,不适用于PC墙(又称双皮墙)的施工。由于双皮墙由两面墙组成,该两面墙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两面墙由钢筋桁架连接,且两面墙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墙体浇筑时,首先浇筑第一面墙,养护至强度达到要求时,再浇筑第二面墙。应用现有钢筋间隔件并不能确保两面墙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能够有效确保PC墙内钢筋的隔离效果及其两面墙的间距,保证PC墙的施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包括用于定位PC墙内中空间距的长条柱状棒体,所述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第一面墙体内钢筋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与浇筑PC墙的第一面墙体的模具底面抵接;所述棒体的另一端设有尖头状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的末端与浇筑PC墙的第二面墙体的模具底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棒体固连的中心柱及用于承托钢筋的多个卡爪,多个卡爪径向设置于中心柱的四周,所述卡爪的底部与第一面墙体的模具底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卡爪的顶部设有用于定位钢筋的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钢筋外圆相匹配的限位槽及与其相邻钢筋外圆抵接的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槽及限位斜面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卡爪顶部。

  优选的,带有限位槽的卡爪与带有限位斜面的卡爪呈90°设置于中心柱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卡爪为四个,四个卡爪呈十字交叉状设置于中心柱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棒体的表面设有刻度线,用于定位PC墙的第一面墙体与第二面墙体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插入端为圆锥状或棱锥状。

  优选的,所述棒体为金属或复合材料,所述支撑座由塑料、树脂或水泥注塑或浇注在棒体的下端;所述插入端由棒体上端磨削而成,或由塑料、树脂或水泥注塑或浇注在棒体的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确保在浇筑PC墙的第一面墙体时,借助支撑座使钢筋及钢筋桁架与模具底面有一定距离,并将支撑座连同钢筋桁架下端现浇在第一面墙体内;将棒体的尖头状插入端及钢筋桁架的另一端插入PC墙的第二面墙体的混凝土中,并使插入端的末端与第二面墙体的模具底面抵接;这样即可确保支撑座与插入端之间的棒体长度能够定位第一面墙体与第二面墙体间的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PC墙在生产中双面墙钢筋隔离及双面墙定位控制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钢筋在第一面墙体模具上的放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PC墙内浇筑后的示意图;

  图中:01-第一面墙体,02-第二面墙体,03-钢筋桁架;1-棒体,2-钢筋,3-支撑座,31-中心柱,32-卡爪;4-模具,5-插入端,6-限位槽,7-限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包括用于定位PC墙内中空间距的长条柱状棒体1,所述棒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第一面墙体01内钢筋2的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底面与浇筑PC墙的第一面墙体01的模具4底面抵接;所述棒体1的另一端设有尖头状插入端5,所述插入端5的末端与浇筑PC墙的第二面墙体02的模具底面抵接;所述支撑座3及插入端5均突出于钢筋桁架03的两端,确保第一面墙体01及第二面墙体02内钢筋及钢筋桁架与模具底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尖头状插入端能够避免在插入过程中碰到砂石料倾斜或掉落,进而保证钢筋桁架与模具底面之间的距离。棒体及其两端的支撑座及插入端的总长度等于PC墙的两面墙体的厚度与两面墙体间的距离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座3包括与棒体1固连的中心柱31及用于承托钢筋2的多个卡爪32,多个卡爪32径向设置于中心柱31的四周,所述卡爪32的底部与第一面墙体01的模具4底面抵接。其中,所述卡爪32的顶部设有用于定位钢筋2的限位结构。借助该结构能够对钢筋进行限位,使其与模具底面保持一定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钢筋2外圆相匹配的限位槽6及与其相邻钢筋2外圆抵接的限位斜面7,所述限位槽6及限位斜面7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卡爪32顶部。利用一个卡爪上的限位槽对一侧钢筋限位,另一个卡爪上的限位斜面则对与之相邻的钢筋限位,确保将绑扎好的钢筋及钢筋桁架与模具底面隔离开。当然,限位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限位环或卡扣等其它形式,起到定位钢筋的作用即可。

  鉴于钢筋是十字交叉绑扎的,如图2所示,带有限位槽6的卡爪与带有限位斜面7的卡爪呈90°设置于中心柱31的四周。在具体设计时,可将卡爪32设计为四个,四个卡爪32呈十字交叉状设置于中心柱31的四周,借此结构能够保证支撑座稳固放置在模具底面上。两个带限位槽的卡爪对称设置于中心柱的两侧,两个限位槽的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同时,为了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可将卡爪的底部内侧与中心柱的下端倾斜过渡,使中心柱的下端高于卡爪的底面,卡爪的外边缘延伸至限位槽及限位斜面的外侧,能够增大卡爪与模具底面的接触面积,确保支撑座在模具底面上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棒体1的表面设有刻度线,用于定位PC墙的第一面墙体01与第二面墙体02间的距离。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PC墙内间距的精确度。通过棒体的长度定位两面墙的距离,同样可用棒体上的刻度定位插入端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插入端5为圆锥状或棱锥状。插入端的下端设有凸台,且插入端侧壁与凸台间设有若干个加强肋;同时,插入端的顶部末端设有与模具底面抵接的平面。采用该结构,方便利用注塑工艺一次注塑在棒体端部。另外,插入端的顶部设有十字状凸棱,且凸棱的侧面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凸棱的下端边缘设置于插入端的边缘之内。这样在方便脱模的同时,也能提高插入端的强度。

  在具体加工制作时,所述棒体1的形状不限于圆棒、方棒或螺旋棒,材质不限于金属或复合材料;所述插入端5及支撑座3的材质不限于塑料、树脂或水泥等,支撑座3由塑料、树脂或水泥等注塑或浇注在棒体1的下端;插入端5由棒体1上端直接磨削而成,或由塑料、树脂或水泥等注塑或浇注在棒体1的顶部。

  PC墙的第一面墙与第二面墙体由钢筋桁架连接,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浇筑第一面墙体,先将钢筋及连接用的钢筋桁架的一端按照设计预先排布到模具中,然后将钢筋隔离件的支撑座放到钢筋、钢筋桁架与模具之间,保证钢筋及钢筋桁架与模具底面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将混凝土浇入模具,养护至强度达到要求。

  浇筑第二面墙体时,预先将混凝土浇入模具,然后将强度达到要求的第一面墙体由机械手抓取翻转,把钢筋桁架的另一端及钢筋间隔件的插入端插入第二面墙体的混凝土中,放开机械手,然后将两面墙体一起送入养护室中养护至强度达到要求。

  通过预先浇筑固定在第一面墙体内的钢筋间隔件,以确保钢筋桁架插入端与第二面墙体的模具之间满足设计的距离,由于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颗粒度的砂石料,棒体的插入端能够顺利插入砂石料内,使插入端的末端到达模具底面,确保两面墙间的距离,进而确保钢筋桁架的插入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施工质量好的优点,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第一面墙体及第二面墙体内的钢筋与其相应的模具底面间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距离,同时借助棒体的尖头状插入端能够避开第二面墙体混凝土内的砂石料而顺利插入,插入端及钢筋桁架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面墙体的混凝土中,并使插入端的末端与第二面墙体的模具底面抵接,确保能够定位第一面墙体与第二面墙体间的距离。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应用于PC墙的钢筋间隔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