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独创技术13950字

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

2021-03-06 18:51:37

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带是指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编织带采用自动织带机加工生产,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型号的自动织带机可供选择,能够对生产多种规格的织带产品。上述设备已经实现了连续式、自动化的生产过程,除了初始的上线操作需要人工辅助以外,织带机可以不间断地连续生产织带产品。

  编织线以线轮的方式安装到织带机的线架上,按照织带产品类型的不同,每种织带产品需要由多股编织线共同编织而成,而每股编织线又由多股线纱构成。采购的原材料中,单股的线纱是散装的状态,在投产前需要先将线纱绕在线轮上形成单纱线轮,之后将多股单纱合成最终的编织使用编织线,这些编织线也是绕设在线轮上。由多股编织线编织得到织带产品的方式注定存在一个需要控制的问题,也就是多股编织线挂载到线架上之后多股编织线向织带机的牵拉和导引问题。织带机的平稳高速运转需要上述牵拉导引过程可控而稳定地进行,不能导致多股编织线发生缠绕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为多股编织线提供一定的牵引动力,也就是进行主动送线,这样能够避免依靠织带机的编织针去拉扯编织线,降低织带机的负担,提升产品的品质。

  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用于提供上述功能的送纱输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供对多股编织线的疏导功能、具备主动输送能力的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包括带有基板的壳体,在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机;在基板上安装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位于两滚筒中心的转轴下端安装在基板底部的轴座内并均设有从动皮带轮,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采用皮带与两个从动皮带轮连接传动;在基板上还安装有第一过线轴套和第二过线轴套,第一过线轴套位于第一滚筒的外侧、第二过线轴套位于第二滚筒的外侧,位于两个过线轴套中心的转轴下端安装在基板底部的轴座内;在基板上还安装有第一过线柱和第二过线柱,两者分位于第二滚筒的两侧,第一过线柱包括第一方柱,在第一方柱上设有多个第一过线环,第二过线柱包括第二方柱,在第二方柱上设有多个第二过线环;在基板上还安装有过线滑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紧凑的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与现有的辅助送纱输纱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自成单元,占用空间小,十分便于以一个整体向织带机的机架上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带有第一过线环的第一过线柱、带有第二过线环的第二过线柱并安装设置过线滑轮组件,为多条编织线提供了独立的通路,避免编织线之间发生缠绕,因此具备对多股编织线的疏导功能。通过设置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为第一滚筒配置第一过线轴套、为第二滚筒配置第二过线轴套,令本装置具备对多股编织线的主动牵引输送功能,减轻了织带机在牵拉多股编织线时的负担,有利于简化织带机的结构,提升织带生产过程的通常性,提升编织效率并提升织带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过线滑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基板上的主轴,在主轴上套设有多个轴套,在轴套上安装固定有支臂,在支臂的外端设有轮支架,在轮支架上安装有两个过线滑轮。

  优选地:在基板上还安装有长条板支架,长条板支架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在支架本体上设有多个支架过线环,还包括支撑立柱,支架本体与支撑立柱构成“口”字形形状。

  优选地:还包括T形的连接加强板;连接加强板的一个外延板体的端部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外延板体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两者的转轴上端活动连接,连接加强板的中部与第二过线轴套的转轴上端活动连接。

  优选地: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二过线轴套三者的转轴上端均设有插孔,在连接加强板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三个销轴,三个销轴分别插装到上述插孔内。

  优选地:在第一过线轴套和第二过线轴套两者的外壁上均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挡板,在基板上还设有对第一过线轴套和第二过线轴套两者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定的两组销钉,每组销钉分别位于所在位置的挡板的两侧。

  优选地:在第一过线轴套和第二过线轴套两者的转轴下端的外壁上还设有凹槽,在基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触发端顶紧在转轴的外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部视角;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下部视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前部视角;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端部视角;

  图5是图3中长条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壳体;3、过线滑轮组件;3-1、轴套;3-2、支臂;3-3、轮支架;3-4、过线滑轮;3-5、主轴;4、第一滚筒;5、连接加强板;6、第一过线柱;6-1、第一方柱;6-2、第一过线环;7、第二滚筒;8、第二过线柱;8-1、第二方柱;8-2、第二过线环;9、长条板支架;9-1、支架本体;9-2、支架过线环;9-3、支撑立柱;10、第一过线轴套;11、第二过线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带有基板的壳体2,在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基板为不锈钢金属板,壳体2为铝合金铸件,基板采用螺钉安装固定在壳体2上。电机1采用螺钉安装固定在壳体2上,将本装置整体向织带机的机架上进行安装时,采用螺栓、抱箍等方式将壳体2与织带机的机架进行安装固定(固定位置如图1和图3中所示,位于壳体2的侧部),使之稳固。

  在基板上安装有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位于两滚筒中心的转轴下端安装在基板底部的轴座内并均设有从动皮带轮,设置在电机1的电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采用皮带与两个从动皮带轮连接传动。在电机1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两者同步缓慢同向转动,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两者用于对编织线进行牵拉(依靠摩擦力),因此在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两者的筒体外壁上均设有提供摩擦阻力的橡胶层,多股编织线从两个滚筒的外壁上绕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编织线被上述橡胶层牵拉移动。

  请参见图3和图4,在基板上还安装有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第一过线轴套10位于第一滚筒4的外侧、第二过线轴套11位于第二滚筒7的外侧,位于两个过线轴套中心的转轴下端安装在基板底部的轴座内。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并不具备主动的动力,而是能够以自身转轴为中心灵活转动,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用于对编织线进行导向,因此两者的轴套外壁平滑,具有较低的摩擦力。

  由于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提供的是对多股编织线的导向功能,两者无需进行过量的转动动作,因此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在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的外壁上均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挡板,在基板上还设有对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定的两组销钉,每组销钉分别位于所在位置的挡板的两侧,这样两个过线轴套只能进行一定角度(该角度值等于两个销钉之间的夹角)的转动。

  在对编织线进行送纱输纱的过程中,在一些异常情况下,如编织带发生缠绕、打结现象以及织带机发生故障等情况,编织线会极大地张紧(而不是原来相对松弛的情况),这些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停机处理。与此同时,在上述异常情况中,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受力的情况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的较少受力变为极大受力,此时由于编织线对两个过线轴套产生更大的压力,因此摩擦力也增大了,因而迫使过线轴套发生较大幅度的转动(转动幅度未超过销钉限定的幅度)。

  通过对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的上述变化进行监控将能够反映现场的异常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两者的转轴下端的外壁上还设有凹槽,在基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触发端顶紧在转轴的外壁上。请参见图2,可以看到两个微动开关的位置设置情况,正常情况下,微动开关的触发端顶紧在转轴的外壁上,异常情况下,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微动开关的触发端落入外壁上的凹槽内,产生触发信号,这个触发信号发送给织带机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织带机以及本装置的电机1停转,人工排除故障并复位后重新启动生产过程。

  在基板上还安装有第一过线柱6和第二过线柱8,两者用于为多股编织线提供独立的导向通道。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一过线柱6和第二过线柱8两者分位于第二滚筒7的两侧。

  第一过线柱6包括第一方柱6-1,在第一方柱6-1上设有多个第一过线环6-2,第二过线柱8包括第二方柱8-1,在第二方柱8-1上设有多个第二过线环8-2。使用时,多股编织线分别从第一过线柱6的各第一过线环6-2以及第二过线柱8的第二过线环8-2穿过。

  在基板上还安装有过线滑轮组件3,请参见图1和图4,过线滑轮组件3包括安装在基板上的主轴3-5,在主轴3-5上套设有多个轴套3-1,在轴套3-1上安装固定有支臂3-2,在支臂3-2的外端设有轮支架3-3,在轮支架3-3上安装有两个过线滑轮3-4,使用时,各股编织线分别从各过线滑轮组件3的过线滑轮3-4之间通过。

  在基板上还安装有长条板支架9,请参见图5,长条板支架9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9-1,在支架本体9-1上设有多个支架过线环9-2,还包括支撑立柱9-3,支架本体9-1与支撑立柱9-3构成“口”字形形状,通过将支架本体9-1与基板之间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基板固定而完成对长条板支架9的整体固定安装。多个支架过线环9-2用于供多股编织线穿过,从图4中可以看出,长条板支架9位于中部位置,因此其提供的功能是在本装置的中部提供对多股编织线的导向作用,防止在中部发生缠绕。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上述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7、第一过线轴套10和第二过线轴套11在运行时的结构强度,避免在多股编织线的拉力作用下发生卡阻、移位等问题,还包括T形的连接加强板5,用于从端部加强装置的整体强度。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连接加强板5的一个外延板体的端部与长条板支架9的支撑立柱9-3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外延板体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两者的转轴上端活动连接,连接加强板5的中部与第二过线轴套11的转轴上端活动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7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三者的转轴上端均设有插孔,在连接加强板5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三个销轴,三个销轴分别插装到上述插孔内,可以在连接加强板5的板体上的相应位置设置三个螺纹孔,令销轴带有部分螺纹部且外端设有端帽,通过将销轴旋入相应的螺纹孔内令其内端伸入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7和第二过线轴套11三者轴端的插孔内。

  绕线方式及工作过程:

  将本装置整体安装到织带机的机架上,将从线架上牵拉过来的多股编织线分成两组,分别从第一过线柱6和第二过线柱8两者的过线孔穿过,其中一组编织线由长条板支架9上的部分支架过线环9-2穿过后再绕过第一滚筒4和第一过线转轴10两者的外壁,之后牵引进入过线滑轮组件3的过线滑轮3-4之间,之后向前牵拉直至上线到织带机上;另一组编织线绕过第二滚筒7和第二过线转轴11两者的外壁,再由长条板支架9上的部分支架过线环9-2穿过后牵引进入过线滑轮组件3的过线滑轮3-4之间,之后向前牵拉直至上线到织带机上;

  启动电机1,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7两者同步缓慢同向转动,依靠外壁与编织线之间的摩擦作用而送线输线,织带机的织带机构接收多股编织线并编织得到织带产品。

《一种用于编织带生产的送纱输纱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