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技术 > 电通讯技术> 拍摄设备稳定器独创技术37448字

拍摄设备稳定器

2020-11-21 10:07:21

拍摄设备稳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拍摄设备稳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许多人会选择自己用手机等拍摄设备拍照、拍视频等。为保证拍摄效果,出现了越来越多拍摄设备的稳定器,例如:云台、手持稳定器等。这些稳定器除了起到稳定拍摄设备的作用外,还可以配合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实现目标追踪等智能交互功能。

  现在市面上的稳定器需要依赖厂家提供的特定APP才能实现目标追踪。使用者就必须要安装特定APP才能实现追踪拍摄,这样的稳定器的使用复杂程度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稳定器的使用复杂程度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稳定器。

  一种拍摄设备稳定器,包括:夹持部件、对象追踪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对象追踪部件通过所述夹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拍摄设备;所述对象追踪部件与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与所述摄像头朝向一致;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建立有网络连接;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追踪移动指令;所述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追踪移动指令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调整控制,以使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于所述目标对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拍摄设备;所述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对象追踪部件上的第二夹持部;所述对象追踪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包括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第二对象追踪单元;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当接收到位置校正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进行位置校正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但不限于两轴和三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当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接收到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发送的追踪移动指令时,向所述电机发送转动指令;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转动指令转动,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进行位置调整,以调整所述拍摄设备摄像头的朝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设置有第三夹持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机上,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为手持式稳定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第一姿态特征时,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所述追踪移动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第二姿态特征时,停止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

  上述拍摄设备稳定器,拍摄设备稳定器包括对象追踪部件,该对象追踪部件通过夹持部件固定于拍摄设备,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与摄像头朝向一致,此时对象追踪部件所获取的探测信息与拍摄设备能拍摄到的信息是较为接近的,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在根据第一探测信息确定存在目标对象的特征识别信息时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并触发控制部件进行位置调整控制,以使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于该目标对象,实现目标追踪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对象追踪部件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足够小且两者朝向一致,据此,对象追踪部件通过与控制部件交互就能对摄像头朝向进行调整,实现目标追踪,即通过拍摄设备稳定器就可以实现目标追踪,不需要与特定的APP进行配合,能有效提高目标追踪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设备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图3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拍摄设备稳定器,包括:夹持部件、对象追踪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对象追踪部件通过所述夹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拍摄设备;所述对象追踪部件与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与所述摄像头朝向一致;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建立有网络连接;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追踪移动指令;所述控制部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追踪移动指令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调整控制,以使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于所述目标对象。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拍摄设备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拍摄设备稳定器包括对象追踪部件101、夹持部件102以及控制部件103。对象追踪部件101通过夹持部件102固定连接于拍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通过箭头表示将对象追踪部件101固定于夹持部件102上,进而与拍摄设备固定连接,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

  对象追踪部件101与控制部件103建立有网络连接,两者通过该网络连接进行通信,进而实现位置调整,以使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于目标对象,实现目标追踪的目的。

  其中,拍摄设备可以是各种搭载有摄像头且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稳定器可以是各种对所夹持设备具有位置稳定作用的器件,例如手持稳定器、云台稳定器等。

  对象追踪部件指的是能够对前方对象进行追踪的部件,可以是基于视觉探测技术、雷达探测技术、红外探测技术等实现对象追踪的部件(以视觉探测技术为例,此时对象追踪部件可以称为视觉追踪部件或者视觉追踪模块)。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可以是拍摄设备、雷达探测器、红外探测仪等。基于所采用的技术,对象追踪部件可以针对性探测不同的对象,以视觉追踪部件为例,所探测的对象可以是各种能够通过视觉探测技术探测的对象,例如:人、建筑物、动物等。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可以是拍摄设备稳定器上固定配置的器件,也可以是独立于拍摄设备稳定器其他部件的独立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保证拍摄设备稳定器的便携性,对象追踪部件采用小尺寸的器件来实现,例如:微型摄像头、小型红外探测器等。

  夹持部件指的是能够通过夹持机构把某个物体固定在另一个物体上的部件。在通过夹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拍摄设备时,对象追踪部件与夹持部件、拍摄设备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其中,固定连接的意思可以是对象追踪部件、夹持部件、拍摄设备三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夹持部件分别与对象追踪部件或者夹持部件一体连接,假设夹持部件与对象追踪部件一体连接(整体作为对象追踪器件),该对象追踪器件可以通过夹持的方式搭载在拍摄设备上;还可以是夹持部件与对象追踪部件、夹持部件都处于活动连接的状态,夹持部件通过特定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分别与对象追踪部件、拍摄设备配合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部件可以固定拍摄设备。而对象追踪部件不需要与拍摄设备上的特定APP进行通信也能实现位置调整,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拍摄设备稳定器上未装配拍摄设备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对象的位置追踪。此时,对象追踪部件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控制部件根据该位置信息调整对象追踪部件的位置,进而使得对象追踪部件一直朝向于目标对象。

  控制部件指的是具有逻辑控制功能和位置移动功能的部件。进一步的,控制部件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连接轴,该处理器能够实现逻辑运算,根据逻辑运算结果输出控制指令,该连接轴能够根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指令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拍摄设备、夹持部件等进行位置调整。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部件和拍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蓝牙、有线通信等方式进行网络通信。

  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即预设距离阈值)。这个预设距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以是特定物体的长度,如拍摄设备的长度【可以是所夹持的拍摄设备的长度,也可以是特定类型的拍摄设备(如:手机、单反相机等)的平均长度】,也可以特定的长度值,如:10cm、5cm、1cm等。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以指追踪部件的中心(或边缘)与摄像头镜头(可以具体指镜头)的中心(或边缘)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使得对象追踪部件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足够小,这里距离足够小的意思是:只要不会妨碍摄像头的正常拍摄,对象追踪部件可以尽可能靠近摄像头。具体的,对象追踪部件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指对象追踪部件的边缘与摄像头的边缘之间的距离,预设距离阈值为0,即,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摄像头的边缘位置,刚好不遮挡摄像头的视野,保证摄像头能正常拍摄。

  进一步的,当需要拍摄的对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如拍摄对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对象追踪部件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一个稍大的值,例如:10cm。而当需要拍摄的对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如处于自拍状态下,拍摄对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0.5米(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则对象追踪部件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一个稍小的值,例如:1cm。因此,对象追踪部件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拍摄设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调整,进一步的,预设距离阈值由拍摄设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乘以设定的系数(例如:0.1)得到。

  对象追踪部件与摄像头的朝向一致可以指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的朝向与摄像头朝向一致。进一步的,朝向一致可以指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与摄像头的视野范围重合度高于设定阈值(这个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为80%、90%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与摄像头的朝向一致可以指:拍摄设备处于拍摄状态时,对象追踪模块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一致,而在非拍摄状态时,两者朝向可以不一致。进一步的,还可以是处于拍摄状态的拍摄设备的摄像头与处于对象追踪状态的对象追踪部件朝向一致。其中,处于对象追踪状态可以指:对象追踪部件处于启动状态,或者,对象追踪部件处于获取前方的探测信息的状态,或者,对象追踪部件处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状态。

  拍摄设备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的设置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以手机为例,如果摄像头为两个或以上,则这些摄像头可以都是后置摄像头,也可以都是前置摄像头,还可以既有前置摄像头又有后置摄像头。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可以根据拍摄设备的摄像头的设置方向来设置。例如,在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手机上,可以分别设置前置对象追踪部件(探头朝向于屏幕所在的手机正面,即与前置摄像头的设置方向一致)和后置对象追踪部件(探头朝向于手机反面,即与后置摄像头的设置方向一致),也可以仅设置后置对象追踪部件(这种情况下,对象追踪部件可以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处于拍摄状态时启动对象追踪过程,而在前置摄像头处于拍摄状态时不启动对象追踪过程)或者仅设置前置对象追踪部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象追踪模块可以连接有方向调节机构。控制部件可以通过方向调节机构控制对象追踪模块的探头朝向。进一步的,可以根据摄像头的设置方向以及启动状态来对对象追踪部件进行方向调整,以使其朝向与摄像头朝向一致。以下对对象追踪部件进行方向调整进行举例说明:以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手机,假设设置有前置对象追踪部件和后置对象追踪部件,初始状态下前置对象追踪部件和后置对象追踪部件都处于关闭状态,当控制部件接收到手机发送的后置摄像头启动信息时,控制部件向后置对象追踪部件发送启动指令,此时后置对象追踪部件启动,处于拍摄状态的后置摄像头和处于对象追踪状态的后置对象追踪部件都朝向于手机反面,两者朝向一致。以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手机为例,假设仅有一个对象追踪部件且该对象追踪部件的初始状态为朝向于手机正面,当控制部件接收到手机发送的后置摄像头启动信息时,通过控制方向调节机构使得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朝向于手机反面(例如:通过方向旋转的方式使得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朝向于手机反面),同时,控制部件控制对象追踪部件启动,此时,处于拍摄状态的后置摄像头和处于追踪状态的对象追踪部件都朝向于手机反面,两者朝向一致。

  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与摄像头在距离和朝向上的关系使得两者的视野范围足够接近。此时可以近似认为:摄像头能拍摄的对象,对象追踪部件也能够探测到。因此,在拍摄设备稳定器无法与拍摄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拍摄设备未安装能够与稳定器进行通信的特定APP),可以根据对象追踪部件的探测信息来进行位置调整控制,以达到对拍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进行对象追踪过程中,对象追踪部件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其中,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可以指对象追踪部件的探头所朝向的位置的所有探测信息。进一步的,以视觉追踪部件为例,视觉追踪部件可以获取所朝向位置的图片或视频,将所获取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探测信息。

  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确定存在目标对象的特征识别信息时,对象追踪部件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对象是当前追踪控制方法所针对的对象。进一步的,目标对象可以是某种类型的对象,例如:人、建筑物、动物等,目标对象还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对象,例如:某个人、某栋建筑物、某只动物等。

  特征识别信息可以是目标对象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特征。进一步的,可以是目标对象处于特定姿态、特定动作下的特征。姿态可以是姿势(例如:站立姿势、下蹲姿势、俯卧姿势等)、手势(例如:“OK”手势、“V字”手势、“停止”手势等)等,动作可以指各种类型的肢体动作(例如:点头、摇头、叉腰、摆特定手势等)、脸部动作(例如:大笑、眨眼等)等。在某些实施例中,特征识别信息还可以指声音识别信息(例如:音色、音量、声音频段等)。另外,特征可以指目标对象在所处状态下的状态特征,可以是姿态的幅度、动作频率等。

  进一步的,获取探测信息后,对象追踪部件对探测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得到探测特征,并根据该探测特征确定是否存在目标对象的特征识别信息。当存在该特征识别信息时判定接收到目标追踪触发信息,因此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更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追踪移动指令,触发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调整控制,以使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朝向于所述目标对象。

  其中,位置调整可以指进行位置移动、角度调整等。可以是对对象追踪部件(也可以包括拍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控制部件在接收到追踪移动指令后,启动追踪控制程序。具体的,控制部件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处于对象追踪部件的视野中间位置时对应的目标位置和目标角度,根据该目标位置和目标角度调整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的位置和/或角度,进而使得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朝向于目标对象。更进一步的,由于夹持部件与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处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夹持部件的方式对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

  在某些实施例中,若根据探测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其位置未发生变化,则可以暂时不向控制部件发送追踪移动指令。进一步的,在根据探测信息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才向控制部件发送追踪移动指令。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实现目标对象的追踪,也能减少对象追踪部件与控制部件之间的交互次数,减少它们的负载,保证它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他的业务。

  上述拍摄设备稳定器中,对象追踪部件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足够小且两者朝向一致,据此,对象追踪部件通过与控制部件交互就能对摄像头朝向进行调整,实现目标追踪,即通过拍摄设备稳定器就可以实现目标追踪,不需要与特定的APP进行配合,当对象追踪部件直接固定在夹持部件上时甚至不需要拍摄设备也能实现拍摄设备稳定器进行目标追踪的目的,这样能有效提高目标追踪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拍摄设备与拍摄设备稳定器相独立。拍摄设备可以在任意时间开始图片或者视频的拍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拍摄设备;所述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如图2所示,拍摄设备为手机,手机稳定器201通过第一夹持部202(图2中示出了两个第一夹持部202,这两个夹持部配合起来夹持手机,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夹持部的数量可以更多也可以更少)来夹持手机203,此时对象追踪部件204可以固定在第一夹持部202上,实现了对象追踪部件、第一夹持部以及手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对象追踪部件204与手机摄像头205朝向一致且两者的距离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对象追踪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夹持部的任意位置上。另外,当第一夹持部为两个或以上时,对象追踪部件可以设置在所有的第一夹持部上,也可以选择设置在其中部分第一夹持部上。

  传统的拍摄设备稳定器上都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本实施例直接将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上,不需要对原有的稳定器结构进行改变就能轻松实现目标对象的追踪,能有效减少对象追踪的实现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对象追踪部件上的第二夹持部;所述对象追踪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这种夹持方式下,对象追踪部件可以为拍摄设备稳定器上的外置配件,可以任意拆卸安装,也可以夹持在拍摄设备上或者拍摄设备稳定器的任意位置上。如图3所示,拍摄设备为手机,手机稳定器301通过夹持部件302来夹持手机303,此时对象追踪部件304通过第二夹持部夹(图3中未示出)在手机303靠近摄像头305的位置上,实现了对象追踪部件、第二夹持部以及手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对象追踪部件304与手机摄像头305朝向一致且两者的距离足够小。

  本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上设置第二夹持部,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对象追踪部件可以夹在任意能够夹到的位置上,便捷性高。且这种方式下,对象追踪部件可以夹在尽可能靠近拍摄设备摄像头的位置,使得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的视野范围足够相近,使得位置调整之后拍摄设备可以准确拍摄到目标对象,保证对象追踪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位置校正指令的触发下控制部件可以进行位置校正,完成位置校正之后,对象追踪部件开始获取探测信息,进而开始进行对象追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包括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第二对象追踪单元;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当接收到位置校正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对象追踪单元和所述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进行位置校正控制。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第一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确定视野中特征点的第一位置,根据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确定该特征点的第二位置,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结合起来确定特征点的位置,进而确定拍摄设备的朝向是否符合要求(例如:朝向角度等)。如果不符合要求,则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控制,以调整第一对象追踪单元、第二对象追踪单元以及拍摄设备的朝向。更进一步的,在只有一个对象追踪单元时也可以采用上述上市进行位置校正控制。

  具体的,以目标对象需要进行跟踪自拍且需要显脸小为例。可以根据第一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确定视野中鼻子的第一位置,根据第二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确定鼻子的第二位置,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结合起来确定鼻子的位置,进而确定拍摄设备的朝向角度是否符合显脸小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则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控制,以调整第一对象追踪单元、第二对象追踪单元以及拍摄设备的朝向,使得拍摄设备拍摄的自拍照片都是脸小的照片。

  上述实施例中,将两个对象追踪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上,在接收到位置校正指令时根据这两个对象追踪单元的探测信息进行位置校正控制,校正过程简单可靠,且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针对性校正,满足用户多样性的要求。

  其中,位置校正可以指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完成位置调整,使得对象追踪部件和拍摄设备朝向于前方或者特定位置(甚至可以是朝向于目标对象)。

  进一步的,对象追踪部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得到探测信息;根据该探测信息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的晃动频率;当所述晃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位置校正指令,以使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控制。

  其中,预设频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20次/秒。进一步的,当确定晃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对象追踪部件可以继续获取晃动频率,当在设定时长范围(例如:5秒)内晃动频率一直大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对象追踪部件向控制部件发送位置校正指令。

  本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获取探测信息,在探测信息中确定某个特征点,根据该特征点在视野中的位置变化信息确定拍摄设备稳定器的晃动频率,当该晃动频率过大时判定接收到位置校正触发信息,此时对象追踪部件触发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能够根据与用户的交互信息来触发位置校正,在保证使用便捷性的情况下,提高对象追踪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得到探测信息;根据该探测信息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的晃动角度;当所述晃动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位置校正指令,以使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控制。

  其中,预设角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20°。进一步的,当确定晃动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对象追踪部件可以继续获取晃动角度,当在设定时长范围(例如:5秒)内晃动角度一直大于预设角度阈值,则对象追踪部件向控制部件发送位置校正指令。

  本实施例中,对象追踪部件获取探测信息,在该探测信息中确定某个特征点,根据该特征点在视野中的位置变化信息确定拍摄设备稳定器的晃动角度,当该晃动角度过大时判定接收到位置校正触发信息,此时对象追踪部件触发控制部件进行位置校正。能够根据与用户的交互信息来触发位置校正,在保证使用便捷性的情况下,提高对象追踪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但不限于两轴和三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

  连接轴一端与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电机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下,电机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起到带动拍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的目的。

  进一步的,连接轴为包括但不限于两轴和三轴,可以实现多自由度的旋转,进而带动拍摄设备进行位置移动、角度调整等,以更为准确地朝向于目标对象,实现精准追踪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当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接收到所述对象追踪部件发送的追踪移动指令时,向所述电机发送转动指令;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转动指令转动,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进行位置调整,以调整所述拍摄设备摄像头的朝向。

  上述实施例通过对象追踪部件、电机、连接轴以及控制部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一夹持部进行位置调整的目的,能准确及时地对拍摄设备进行位置调整,实现精准追踪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设置有第三夹持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夹持部夹持所述拍摄设备,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对象追踪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机上,以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设备。

  如图4所示,拍摄设备为手机,手机稳定器401通过夹持部件402来夹持手机403,手机稳定器401上设置有电机404,电机404一端通过第三夹持部来夹持手机,另一端与手机稳定器上的连接轴连接,对象追踪部件405固定在电机404上,实现了对象追踪部件、第三夹持部、电机以及手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对象追踪部件405与手机摄像头406朝向一致且两者的距离较小。

  传统的拍摄设备稳定器上一般会设置电机,上述实施例在电机上设置对象追踪部件,不需要对原有的稳定器结构进行改变就能轻松实现目标对象的追踪,能有效减少对象追踪的实现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稳定器为手持式稳定器。该拍摄设备稳定器包括手持部,该手持部可以分别与第一夹持部、电机等固定连接。

  手持式稳定器一般体积都比较小,本实施例不需要对手持式稳定器进行过多结构上的改进,在其上固定配置对象追踪部件,就能拍摄设备未安装特定APP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追踪,所得到的手持式稳定器体积依旧比较小,能够随身携带,具有非常高的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第一姿态特征时,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所述追踪移动指令。

  第一姿态特征可以是特定姿势、手势下的特征。对于姿态,可以是站立姿势、下蹲姿势、俯卧姿势等在姿态幅度、角度等方面的特征。对于手势,可以是“OK”手势、“V字”手势、“停止”手势等在手势的形态、手指角度的特征。

  探测信息中存在第一姿态特征时,可以判定目标对象做出了符合要求的姿态,此时认为接收到目标对象的目标追踪触发信息,因此触发执行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程序。

  上述实施例根据特定的姿态特征来启动对象追踪过程,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而不是一启动就开始进行目标对象的追踪,提高对象追踪过程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还能节约拍摄设备稳定器的电量。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姿态特征是手势特征。对象追踪部件在获取到探测信息时,可以从探测信息中定位出手部所在的位置,对手部位置的探测信息进行手势识别。当识别到“OK”手势时,可以启动对象追踪过程,即开始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对该目标对象进行追踪。

  在追踪过程进行一段时间后,目标对象可能想要结束追踪过程,此时可以通过特定的姿态来触发结束追踪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追踪部件,用于:当根据所述探测信息获取到第二姿态特征时,停止获取所朝向位置的探测信息。

  其中,第二姿态特征与第一姿态特征的形式一致,都可以是特定姿势、手势下的特征。进一步的,第一姿态特征和第二姿态特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说明如下:对于相同的情况,第一姿态特征和第二姿态特征可以都是“OK”手势,对于不同的情况,第一姿态特征可以是“OK”手势,第二姿态特征可以是“停止”手势。

  停止获取探测信息可以认为是结束对象追踪过程。此时控制部件未获取到新的位置信息,可以停止进行位置调整控制。进一步的,在停止获取探测信息后,对象追踪部件还可以向控制部件发送位置调整停止指令,触发控制部件停止进行位置调整控制。

  上述实施例根据特定的姿态特征来结束对象追踪过程,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提高对象追踪过程对用户的隐私保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拍摄设备稳定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