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塑料加工> 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独创技术38378字

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

2021-02-07 11:11:13

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在线成型容器的灌装机,但容器侧面标签纸很难高效率地贴在容器上,而且,还会影响到成型容器的塑料膜片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标装置,能够简化装置、提高效率和精度,并提高成型容器的塑料膜片的利用率。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

  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

  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数量和排列位置与所述标签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第一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还设置有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向机构,使得第一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所述标签出口和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

  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使得第二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且其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

  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第三吸标签机构设有数量和位置与制杯模具的杯模一一对应的能插入杯模的治具,且所述治具上设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侧面吸气结构;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移送机构,使得第三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插入杯模的位置之间。

  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移送及转向机构的移送为直线移送,所述转向的旋转轴和所述直线移送的方向垂直,并且为水平轴,所述转向为第一吸标签机构从面向第一个标签交接位置转到面向第二标签交接位置。

  所述移送及转向机构包括直线移送机构及第一吸标签机构转向控制导轨,第一吸标签机构由直线移送机构移送,并且由所述转向控制导轨引导转向。

  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若干个第一吸气结构,所述若干个吸气结构排列成弯曲形状。

  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设有第二吸气结构,第二吸气结构设有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

  第二吸气结构的吸气口面向外侧,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下半部能吸附并围在第二吸气结构外;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治具的侧面吸气结构能够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上半部被其吸附并围在其外侧。

  所述标签叠储放位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斜向下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向机构的自标签出口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也为同样斜度的斜向下;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的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将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并且,提升所述第二标签机构。进一步地,在在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垂直提升第二吸标签机构。

  第一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若干个第一吸气结构,所述若干个吸气结构排列成弯曲形状;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设有第二吸气结构,第二吸气结构设有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所述移送及转向机构自标签出口到第一吸标签机构与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位置的移送和转向中,其转向为对第一吸标签机构向下或向上转动到标签面与第二吸气结构的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的环绕方式匹配。

  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包括活动架,在活动架中设置间距缩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连接。

  所述活动架可以通过与升降机构连接及还与控制其转动的导向机构连接,促使其在垂直升降过程中还发生转动,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在上升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在返程中,为在下降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水平向上转为能与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倾斜状态;在活动架中设置间距缩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连接。或者,也可通过旋转臂的方式驱动活动架转动及升降。

  所述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被排列为多排多列;所述间距缩放机构包括X方向轴和Y方向轴,所述多个第二标签移送机构中每排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X方向轴上,每列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Y方向轴上。

  进一步地,在活动架上还设置X方向轴在Y方向移动的第一导轨和Y方向轴在X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X方向轴和Y方向轴连接相应的滑块而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设置有用于第二吸标签机构移动位置以缩放间距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在X方向轴和Y方向轴的相交位置处设置第二吸标签机构;当X方向轴为偶数根时,X方向轴通过滑动件和Y方向轴连接;当X方向轴为多于两根的奇数根时,处于中间的X方向轴固定不动;当Y方向轴为偶数根时,Y方向轴通过滑动件和X方向轴连接;当Y方向轴为多于两根的奇数根时,处于中间的Y方向轴固定不动;需要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和Y方向轴均通过滑动件和与其相交的轴连接,需要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滑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一条同步带输送机构并对于处于角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倾斜于X方向的导向槽,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处在角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与其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部件;当X方向轴为两根时,它们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三根时,两根需要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多于三根的多根时,处在Y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X方向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通过Y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当Y方向轴的数量为两根或三根时,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轴的运动和导向槽与导向部件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当Y方向轴的数量为四根以上的多根时,处在X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轴的运动和导向槽与导向部件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X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和Y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当X方向滑轴为两根时,它们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Y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三根时,两根需要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Y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多于三根的多根时,处在Y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X方向滑动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Y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通过Y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当Y方向轴为两根时,它们在X方向上对称连接在X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Y方向轴为三根时,两根需要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在X方向上对称连接在X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一边的同步带和处于另一边的同步带上;当Y方向轴为多于三根的多根时,处在X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Y方向轴在X方向上对称连接在X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一边的同步带和处于另一边的同步带上,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缩距限位结构和增距限位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缩距限位结构包括分别与相邻轴连接的顶部件和挡部件;所述增距限位机构包括分别与相邻轴连接的管以及套在管外的孔,所述套在管外的孔对于管的拉出长度进行限制。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标方法,能够简化相应的机械装置、提高效率和精度,并提高成型容器的塑料膜片的利用率。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放标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将若干叠标签分别放在若干个标签储放位;

  由与标签储放位数量对应的活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一吸标签机构将各标签储放位最前面的标签的朝前这一面分别吸取;所述移动架被移动到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吸标签机构转向;

  在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第一吸标签机构所吸附的标签移交给第二吸标签机构吸附,

  第二吸标签机构被其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移送到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送过程中,第二吸标签机构的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而缩小间距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

  在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由与各第二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接收标签,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排列方式与制杯模具的杯模排列方式相同,标签由具有吸气功能的所述治具吸附,并再被移送到制杯模具处,所述治具和杯模匹配;

  治具插入杯模,将标签交于制杯模具的杯模。

  进一步地,第一吸标签机构通过导轨的引导而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叠储放位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斜向下的,所述移动架被移动到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的方向也为同样斜度的斜向下;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的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将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并且,提升所述第二标签机构。

  进一步地,在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垂直提升第二标签机构。

  进一步地,第一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若干个第一吸气结构,所述若干个吸气结构排列成弯曲形状;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设有第二吸气结构,第二吸气结构设有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所述移送及转向机构自标签出口到第一吸标签机构与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位置的移送和转向中,其转向为对第一吸标签机构向下或向上转动到标签面与第二吸气结构的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的环绕方式匹配,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朝上或朝下并处在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第二吸气结构的吸附范围,第二吸气结构吸住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下部,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下部围在第二吸气结构外;在第二吸标签机构与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时,所述治具上的侧面吸气结构吸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上部并且与第二吸气结构吸附标签的同一面,杯子侧面标签的上部围在侧面吸气结构外。

  进一步地,第一吸标签机构在吸取标签时,吸住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第二吸标签机构的接收标签时,其第二吸气结构吸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的侧面吸气结构吸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本发明整个工艺动作路线衔接自然,整机效率高,速度快,且能使制备容器的模具间距最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放标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标签移送机构和标签垫储放位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6为第一标签移送机构中直线移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处在送标签角度时的爆炸图。

  图8为第二标签移送机构中的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的示意图。

  图8a为另一种间距缩放机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放标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图10的放标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11中的本发明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第二吸标签机构吸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纸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0、11中的本发明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2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和图14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隐去贴在杯子侧面标签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放标装置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

  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500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其标签叠储放位一一对应制杯模具500的各个杯模。标签叠储放位可以是由架11构成的通道,架11安装在标签存放机构的安装板1上,安装板1在通道的尽端开有孔作为标签出口12。

  架11形成的标签叠储放位的方向,该方向也即通道方向,以及标签出口12的方向是斜向下的,竖放的标签叠可以在最前端的标签被取走后依靠重力自动向着标签出口移动。

  所述标签600为贴在杯子侧面标签,其在架11上的原始展开形状可以是弧形的或其它形状的弯曲形。

  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设置在标签存放机构的斜下方。如果标签叠储放位的方向以及标签出口12的方向是水平方向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也可相应设置在与其匹配的高度上。

  本发明设置若干个第一吸标签机构及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向机构。所述若干个吸标签机构分别一一与标签存放机构上的标签出口1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向机构对第一吸标签机构自接收标签的位置到转交标签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斜向下,并在达到终点前完成第一吸标签机构的转向,转向为倾斜地面向下或上。返程则为同样斜度的斜向上并再次转向朝向标签出口。这样,架11形成的标签叠储放位的方向,该方向也即通道方向,以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斜向下的,竖放的标签叠可以在最前端的标签被取走后依靠重力自动向着标签出口12移动。而由于本发明第一标签移送机构具有直线移送功能,不仅使得能具备下述的不配置单独动力而转向的功能,且第一吸标签机构在移交标签后作返回移动,使得在其斜下方接收标签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也能被很方便地布置设备和运动结构而不会在运行中被干涉,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和速度。

  如果标签叠储放位的方向以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水平方向的,本发明的标签移送机构也可相应设置在与其匹配的高度上。

  所述标签600的原始的展开形状可以是弧形的或其它形状的弯曲造型。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包括处于多个第一吸气结构,比如若干吸盘2。所述若干吸盘2排列成与所述标签600的原始展开形状相匹配的弯曲形状。

  所述移送及转向机构包括直线移送机构及吸标签机构转向控制导轨23。第一吸标签机构由直线移送机构输送,直线移送机构包括作为动力的电机241、直线导轨242、移动架243,直线导轨242设置在移动架243的两侧及下方,所述电机241通过丝杆螺母结构和移动架243连接,其中附图标号221为丝杆,附图标号222为螺母,附图标号223为移动架243的与螺母222连接的结构。

  所述移动架243还设置有滑块224,通过滑块224和直线导轨24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243也可由气缸驱动。丝杆螺母结构也可由齿轮齿条等结构替代来和移动架243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通过电机直接驱动转动架25转动方式来控制和驱动第一吸标签机构转向。

  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向机构对第一吸标签机构自接收标签的位置到转交标签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斜向下,所述直线导轨242也为斜度一致的倾斜设置。

  第一吸标签机构由直线移送机构移送时还由所述导轨23引导,自标签出口12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上,第一吸标签机构由面向标签出口12而转向斜向上或斜向下,或者正向上或正向下,在返程时则转回为面向标签出口12。

  转向控制导轨23处在移动架243的侧面,在移动架243的两侧外都设置有导轨23。

  所述若干第一吸标签机构根据标签出口(或杯模的排列方式)而排成一排或多排,每排有多个第一吸标签机构,每排的第一吸标签机构连接在转动架25上,转动架25转动安装在移动架243上,转动架25的转动轴线是和所述直线移送的方向垂直,且为水平轴。

  转动架25再通过轴承27转动连接在移动架243上,在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杆26,连杆26则通过滚子261和导轨23滑动连接,并通过导轨23的控制和驱动,驱使转动架25转动、第一吸标签机构转向。

  对于多排的情况,可以每排分别设有转向控制导轨;不同排的转向控制导轨的长度相同或不相同,以控制各排的第一吸标签机构同步转向或不同时转向,以便于设备的布置或进一步提高速度。

  当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移动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的位置时,其已其转向,转动到标签面与第二吸气结构的若干个面向侧面并环绕排列的吸气口的环绕方式匹配,处于其吸气范围。

  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二吸标签机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第二吸气结构。第二吸气结构包括若干环绕排列、方向向外侧的吸气口313及与其相通的气路,环绕的吸气口313中间的空间可供下述的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插入,在第二吸标签机构的中间部位可设置或不设置弹簧。

  当第一吸标签机构和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时,第二吸气结构吸气,能够将送来的标签吸住。

  第一吸标签机构和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时,除了上述的直接交接标签,也可借助交接吸标签结构进行标签交接。

  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使得第二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且其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这样,能够使得制杯模具500的各个杯模之间排列紧密,减少制杯膜片的废边。

  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包括活动架32,第二吸标签机构安装在活动架32中,所述活动架32与升降机构33连接且还与控制其转动的导向机构连接,促使其在在垂直升降过程中还发生转动,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在上升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在返程中,为在下降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水平向上转为能与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倾斜状态。

  所述导向机构也即下述的导轨34可以在第二吸标签机构转为水平向上后还设置一段垂直的导向结构341,使在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被垂直提升,这样,对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来说,可以不一定设置升降机构,有助于简化结构和提高整机速度。所述导向机构在此之前的导向,可以是转动和提升同步进行,或升降和转动分步进行。

  所述升降机构33可采用链条或同步带输送结构并配有升降导轨331,也可采用气缸驱动的直线输送结构。所述升降机构33以及升降导轨331均安装在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固定架3上,固定架3上还设置控制活动架32转动的导轨34作为所述控制活动架转动的导向机构(也可以通过气缸驱动或者电机驱动,使活动架翻转角度作为替代)。活动架32连接与滑块基板350连接的部件321,滑块35设置在滑块基板350上,滑块基板350与升降机构33上的连接部件332连接,滑块35和升降导轨33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架32还固定连接有与控制活动架32转动的导轨34连接的部件36,该部件36可以是连接杆,并在连接杆的端部设置与导轨34配合的滚子361。

  在活动架32中设置间距缩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连接,通过间距缩放机构活动安装在活动架32中。在从接收标签位置(和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的位置)到移交标签位置(与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的位置),所述若干个吸标签机构的排列间距被缩小,在从移交标签位置到接收标签位置,所述若干个吸标签机构的排列间距被放大。

  所述间距缩放机构包括X方向轴372和Y方向轴373,所述若干标签移送机构中每排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X方向轴372上,每列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Y方向轴373上。

  在活动架上还设置X方向轴372在Y方向移动的第一导轨381和Y方向轴373在X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382,X方向轴和Y方向轴连接相应的滑块375、376而与第一导轨381和第二导轨382滑动连接;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设置有用于吸标签机构移动位置以缩放间距的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标签机构共计10个,按2排5列的方式排列。在X方向轴372和Y方向轴373的相交位置处设置第二吸标签机构;对于需要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在相交位置设置滑动件370,X方向轴372和Y方向轴373分别穿过滑动件370,滑动件370能够沿Y方向轴或/和X方向轴滑动。

  Y方向轴373共计5根,处于中间的Y方向轴固定不动,需要调整位置的其余四根对称分布于中间的Y方向轴两侧。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一条Y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来带动X方向轴和Y方向轴,所述驱动机构对于处于排列成矩阵式的这些第二吸标签机构的处于角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倾斜于X方向的导向槽371,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

  处在角部的吸标签机构设置与其导向槽371滑动连接的导向部件374,该导向部件可以设置在滑动件370上。

  两根X方向轴,它们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391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392上。附图标号390为同步带机构的电机及传动带。

  对于5根Y方向轴,处在X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轴的运动和导向槽371与导向部件374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

  所述活动架32呈矩形框式结构,所述导向槽371设置在活动架32的底板上。

  对于本实施例这种2排5列的排列方式,Y方向上的间距缩放可以由同步带机构决定,限位机构可以仅设置在X方向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缩距限位结构和增距限位结构。

  所述缩距限位结构包括分别与相邻轴连接的顶部件3771和挡部件3772;所述增距限位机构包括分别与相邻轴连接的管3781以及套在管外的孔3782,所述套在管外的孔对于管的拉出长度进行限制,从而在缩距时,可以通过前一根轴上的顶部件3771从离开一段距离到接触后一根轴上的挡部件3772实现缩距后的定距,并在后续新的接触中将其推动,以此类推;在从缩距变为增距时,孔3782中的限位拉动管3781,实现依次拉开。这些限位结构可设置在Y方向的滑动轴373上的与第二导轨382滑动连接的滑块376上。

  参照图8a,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的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的实施方式。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X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和Y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

  Y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与前述一致,在图8a中也采用相同的的附图标号。所述限位机构的实施方式也和前述相同。

  当Y方向轴中,处在X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Y方向轴在X方向上对称连接在X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一边的同步带393和处于另一边的同步带394上,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附图标号395为X方向同步带机构的电机。

  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41,第三吸标签机构41具有数量和位置与制杯模具的杯模一一对应的治具410,第三吸标签机构处在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上方。

  治具410能插入杯模,治具的前部也能插入第二吸标签机构。所述治具上设有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侧面吸气结构,附图标号413为这些吸气结构的吸气口,能够将送来的标签吸住,治具410和杯模的形状匹配,在经其移送机构移送到制杯模具500上方后,模具500上升,各治具410一一插入各个杯模中,完成送标工作。

  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移送机构42,使得第三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插入杯模的位置之间。该机构可以是以水平旋转装置,以能使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能对准第二吸标签机构和杯模,然后模具500上升,各治具410一一插入各个杯模中,完成送标工作。这样,与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被垂直提升相结合,在具备多个模具500轮替接收标签以及多个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情况下,不仅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能够不设置升降装置,且整机效率更高。

  根据需要,也可在水平旋转装置上设置升降装置,以能升降第三吸标签机构。

  利用以上放标装置的放标方法如下:

  将若干叠标签分别放在各个标签储放位,在标签储放位中所述标签是正面朝前,所述正面也即在标签贴在杯子上后,朝外的那一面。

  由活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第一吸标签机构将各标签储放位最前面的标签的朝前这一面分别吸取;所述移动架被移动到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吸标签机构通过转身控制导轨23的引导而转向;在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第一吸标签机构所吸附的标签移交给第二吸标签机构吸附。

  第一吸标签机构返回,第二吸标签机构被其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移送到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送过程中,第二吸标签机构的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而缩小间距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由于第一吸标签机构返回,因此,除了在上升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的运动方式及相应的移送机构外;也可通过作圆周运动来提升第二吸标签机构位置并将其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并且,在转为水平后再将其垂直向上提升一段距离;或使第二吸标签机构在传动机构的的带动下一边提升位置一边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等运动方式及对应的移送机构,并且,在转为水平后再将其垂直向上提升一段距离,使第二吸标签机构和治具进行标签交接。

  在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由与各第二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410接收标签,标签被具有吸气功能的治具410吸附,并再被移送到制杯模具处,所述治具410和杯模匹配。

  治具插入杯模,将标签交于制杯模具的杯模。

  在上述过程中:

  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吸住标签的正面。

  第二吸标签机构吸附标签的反面,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一吸气结构22交给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第二吸气结构吸附。

  第三吸标签机构吸附标签的反面。

  治具插入杯模,将标签交于制杯模具的杯模的过程可以是由杯模提升而使治具插入杯模。

  参照图10-16。在图10-16中附图标号与图1-9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中,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中的移送部分采用了将活动架32与转动臂324连接,由驱动机构322驱动转动臂324转动,活动架在做圆周运动时,将第二吸标签机构提升并从倾斜转到水平向上。驱动机构322可采用电机、液压缸、电缸等。在转动臂324上还设置第二升降机构323,所述活动架32通过第二升降机构323和转动臂324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以包括气缸及升降导向结构。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包括第一主体100,所述第一主体100的前部设置凹形结构。

  所述凹形结构形成插入腔101,所述凹形结构的外侧设置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处在第一主体的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呈前部大后部小的锥台形,该锥台形基本适配杯子的杯身外形的下部,如杯子的杯身是圆锥台形,则其也为呈大小和斜度匹配的圆锥台形,如杯子是每边略呈弧形的四锥台形,则其也为每边略呈弧形的四锥台形,所述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吸气口121,如果是非圆锥台形,则每边均分布吸气口121。

  在所述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上设置将几个吸气口121连通的通气槽122。

  所述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吸附贴在杯子侧面的标签纸600,更优地,吸附标签纸600的下部6021,即吸附标签纸600径向内侧部分,标签纸600展开状态可以呈扇形或其它弯曲形状。

  所述第一主体100在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标签托块114,相邻第一标签托块114之间具有间隔,可用于交接标签前的标签保形和导向,在交接标签时,避免标签起皱。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所提供的第三吸标签机构41,包括第二主体400(治具)。

  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设置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处在第二主体的侧面,所述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呈前部小后部大的锥台形,该锥台形基本适配杯子的杯身外形的上部,如杯子的杯身是圆锥台形,则其也为呈大小和斜度匹配的圆锥台形,如杯子是每边略呈弧形的四锥台形,则其也为每边略呈弧形的四锥台形,所述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吸气口421,如果是非圆锥台形,则每边均分布吸气口421。

  在所述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上设置将几个吸气口421连通的通气槽422。

  所述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吸附贴在杯子侧面的标签纸600。更优地,吸附标签纸600的上部,即吸附标签纸600的径向外侧部分6022。

  所述第二主体400在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标签托块440,相邻第二标签托块440之间具有间隔,可便于用于交接标签后移送标签时的标签保形和插入模具时的导向,避免标签起皱。

  在交接标签时,所述第一主体100前端的若干个第一标签托块114和所述第二主体前端的若干个第二标签托块440相互插入,形成啮合式插接配合定位部300。

  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的锥台形和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的锥台形为延续匹配,分别为所形成的与杯子侧面外形匹配的组合外表面的一部分。包含第一标签托块114的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和包含第二标签托块440的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40的侧面形状分别与杯子的一部分侧面外形匹配,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400插接后,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2、啮合式插接配合定位部300、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形成与标签的高度匹配的锥台形标签交接结构,形成与杯子侧面外形匹配的组合外表面。

  利用以上放标装置的放标方法如下:

  将若干叠标签分别放在各个标签储放位,

  在标签储放位中,贴在杯子侧面标签600放在各自的储放架上,并正面朝前。

  由与标签储放位数量对应的活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一吸标签机构将各标签储放位最前面的标签的朝前这一面分别吸取;所述移动架被移动到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吸标签机构通过转身控制导轨23的引导而转向;在第一交接标签的位置,第一吸标签机构所吸附的标签移交给第二吸标签机构吸附。

  第一吸标签机构返回,第二吸标签机构被其移送和间距缩放机构移送到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在移送过程中,第二吸标签机构的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而缩小间距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由于第一吸标签机构返回,因此,除了前述实施例的在上升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外的运动方式外,本实施例采用通过作圆周运动来提升第二吸标签机构位置并将其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在转为水平后由提升机构323垂直提升活动架32,使第二吸标签机构和治具(第二主体400)进行标签交接。

  在第二交接标签的位置,由与各第二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三吸标签机构的治具(第二主体400)接收标签,标签由具有吸气功能的治具(第二主体400)吸附,并再被移送到制杯模具处。

  所述治具(第二主体400)和杯模匹配,治具(第二主体400)插入杯模,将标签交于制杯模具的杯模。

  在上述过程中:

  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一吸气结构吸贴在杯子侧面标签600的正面;

  在第一吸标签机构与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标签时,第一吸标签机构已被转向,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600的反面朝上或朝下并处在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第二吸气结构(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吸气口121及通气槽122)的吸附范围,第二吸气结构吸住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反面下部6021,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下部6021围在第一外侧吸附贴靠面112外,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上部6022则突出于第二吸标签机构;

  所述治具上的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吸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的反面上部6022,杯子侧面标签的上部围在第二外侧吸附贴靠面420外,并且,在第三吸标签机构和第二吸标签机构脱离后。

  治具插入杯模,将标签交于制杯模具的杯模的过程可以是由杯模提升而使治具插入杯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