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信号装置>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独创技术32754字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2021-03-01 07:59:15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蓝牙耳机如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佩戴检测可以实现入耳就自动连接蓝牙到手机,摘下就自动休眠。实现以上功能主要是依靠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来实现的,目前佩戴检测方案最普遍采用的是光学方案,还有一部分会采用传统的电容检测方案。光学方案使用接近传感器检测用户的佩戴状态,电容检测方案使用传统的触摸传感器,检测耳机头部位置与耳朵皮肤表面的接触来检测用户的佩戴状态。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两种检测方案,都只是用来检测用户是否佩戴耳机,无法检测耳机与耳朵的具体接触情况,例如耳机是否出现佩戴松动、是否有脱落风险,有脱落风险时该如何提醒用户等。此外,用户在长时间佩戴耳机后,会造成耳朵疲劳,当耳机与耳朵配合出现松动时,人体会由于佩戴疲劳丧失感觉,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佩戴姿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所述耳机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人耳与耳机的接触情况被划分为多个耳机检测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依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所述耳机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人耳与耳机的接触情况被划分为多个耳机检测区域,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比较单元,用于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所述区域检测阈值是根据在耳机测试过程中获取的区域接触值统计得到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依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依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人耳与耳机的接触情况被划分为多个耳机检测区域,通过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所述区域检测阈值是根据在耳机测试过程中获取的区域接触值统计得到的;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划分的多个耳机检测区域不仅能够检测出用户是否佩戴耳机,还能够自动检测出用户佩戴耳机的姿态是否正确,进而可以防止出现佩戴不紧密或者耳机没有完全塞进耳朵,导致耳机脱落或丢失等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正常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检测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流程的逻辑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人耳与耳机的接触情况被划分为多个耳机检测区域,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至步骤S130:

  步骤S110,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本申请实施例事先根据不同耳机的不同结构及其与人耳的接触情况,设置了多个耳机检测区域,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耳机在正常佩戴状态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在无线耳机上设置多个耳机检测区域的示意图。由于不同类型的耳机与人耳的接触情况不同,同一类型耳机的不同部位与人耳的接触情况也不同,因此具体如何设置或划分耳机检测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进行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时,可以先获取传感器在上述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作为后续判断耳机佩戴状态的基础。这里的区域接触值可以是指电容传感器在每个耳机检测区域所检测到的电容值,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在每个耳机检测区域所检测到的压力值。以区域为单位进行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感器出现误判等情况,提高检测精度。

  步骤S120,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

  本申请实施例事先确定了每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用以作为判断耳机佩戴状态的标准。具体地,可以在耳机出厂前对耳机进行多次测试,将测试过程中获取到的各区域接触值进行统计得到各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区域检测阈值,由于不同耳机检测区域与人耳的接触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也可能不同,对应的区域检测阈值也会存在差异。之后将上述得到的每个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各区域对应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耳机佩戴状态。

  步骤S130,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具体可以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已佩戴状态可以理解为是耳机与人耳存在接触,未佩戴状态则可以理解为是耳机与人耳无接触或者接触程度可忽略。进一步地,根据接触的程度不同,已佩戴状态又可以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正常佩戴状态可以理解为是耳机与人耳实现了充分接触,不会出现脱落等情况的状态,异常佩戴状态可以理解为是耳机与人耳没有实现充分接触或者接触不紧密,容易出现脱落等异常情况的状态。

  通过上述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确定当前耳机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如果处于已佩戴状态,确定是处于正常佩戴状态还是异常佩戴状态,进而可以根据佩戴状态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当前的佩戴姿态是否存在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划分的多个耳机检测区域不仅能够检测出用户是否佩戴耳机,还能够自动检测出用户佩戴耳机的姿态是否正确,进而可以防止出现佩戴不紧密或者耳机没有完全塞进耳朵,导致耳机脱落或丢失等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各耳机检测区域分别设置有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所述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包括:对每个耳机检测区域,获取对应的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检测到的多通道电容值;计算所述多通道电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来检测电容值,相比于传统的单通道电容传感器,多通道电容传感器对各点位的电容值的变化更为敏感,进而可以检测到更为精准的区域接触值,为后续确定耳机佩戴状态提供基础。具体实施时,可以针对每个耳机检测区域分别设置一个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每个通道均可以测得一个电容值,以各区域为统计单位,可以将该区域内各通道测得的电容值进行加和求平均,作为该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当然除了加和求平均的统计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统计方法确定区域接触值,在此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除了可以采用电容传感器检测耳机与人耳的接触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来实现,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耳机上的各个检测区域与人耳接触的压力大小来确定佩戴状态,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流程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和异常佩戴阈值,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和所述异常佩戴阈值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测试耳机在正常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多通道电容值,并将各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各通道电容值的平均值作为各耳机检测区域的正常佩戴阈值;根据各耳机检测区域的正常佩戴阈值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异常佩戴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区域检测阈值具体可以包括正常佩戴阈值和异常佩戴阈值,正常佩戴阈值可以用来作为耳机是否处于正常佩戴状态的判断标准,异常佩戴阈值可以用来作为耳机是否处于异常佩戴状态的判断标准。上述阈值可以在耳机出厂前通过对耳机进行多次测试来获得,例如,对于正常佩戴阈值,可以将每次每个通道检测到的电容值相加求平均得到;对于异常佩戴阈值,由于异常佩戴情况下检测到的电容值通常要比正常佩戴情况下检测到的电容值小,对应的异常佩戴阈值也会比正常佩戴阈值小,因此可以将正常佩戴阈值乘以一个小于1的比例系数来作为异常佩戴阈值,该比例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例如可以为0.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和异常佩戴阈值,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当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该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当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小于该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异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未佩戴状态。

  在进行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时,如果有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该耳机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正常佩戴阈值,说明当前该耳机至少有一个耳机检测区域与人耳存在接触,即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至于这种接触程度所对应的佩戴状态是属于充分接触的正常佩戴状态还是属于接触不紧密的异常佩戴状态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反之,当所有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小于该区域对应的异常佩戴阈值时,说明当前该耳机的各个检测区域与人耳均没有进行接触,此时可以认为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如果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大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正常佩戴状态;如果存在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所述异常佩戴阈值且小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异常佩戴状态。

  如前所述,当至少有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该耳机检测区域所对应的正常佩戴阈值时,即说明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此时可以进一步判断耳机是处于正常佩戴状态还是异常佩戴状态。具体地,如果各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大于正常佩戴阈值,则说明耳机与人耳达到充分接触,确定耳机处于正常佩戴状态;如果存在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异常佩戴阈值且小于正常佩戴阈值,则说明至少有一个耳机检测区域没有实现与人耳的充分接触,则确定耳机处于异常佩戴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所述耳机检测区域包括靠近耳道一侧的第一检测区域、远离耳道一侧的第三检测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和所述第三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二检测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是否发送预警提醒;所述根据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是否发送预警提醒包括:当所述第三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低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低级预警提醒;当所述第二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低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中级预警提醒;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以及所述第三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均小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高级预警提醒。

  由于不同类型的耳机构造不同,对应设置的耳机检测区域也会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以图3中的耳塞式耳机为例进行说明,耳塞式耳机在佩戴时,耳机的表面与人耳接触的紧密程度有着区域性的差别,适于使用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检测区域可以包括三个环形区域,第一检测区域位于靠近耳道的一侧,能够根据区域接触值的大小确定是否与人耳接触,可以直接用来检测耳机佩戴状态及佩戴是否紧密。第二检测区域的轮廓直径最大,因此该区域是人耳与耳机配合紧密程度的关键检测区域,即当检测到第二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小于正常佩戴阈值时,说明耳机佩戴已经较为松弛,只是依靠耳机其他区域与人耳接触,耳机才没有脱落。第三检测区域代表远离耳道一侧的耳机外侧区域,当第三检测区域检测到的阈值低于佩戴阈值时,能第一时间检测到耳机佩戴情况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耳机由于佩戴不紧密而发生脱落或者丢失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根据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是否向用户发送预警提醒,例如,如果耳机处于佩戴不紧密的异常佩戴状态时,通过播报耳机内置的语音来对用户进行预警提醒,以使用户纠正或调整耳机佩戴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根据不同耳机检测区域的检测结果事先设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在进行佩戴状态检测前先进行初始化,获取各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然后通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实时读取各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之后进行状态判断,如果当前检测到三个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都高于正常佩戴阈值,则认为当前处于正常佩戴状态,无需进行预警提醒;当第三检测区域也即远离耳道的耳机最外侧区域检测到的电容值低于正常佩戴阈值时,说明耳机主要依靠内侧的第二检测区域和第一检测区域与人耳接触,虽然佩戴仍然紧密,但是此时仍然具有一定的佩戴风险,因此可以进入低级预警模式,并通过耳机内置的语音数据进行一次语音播报提醒。当检测到第二检测区域的电容值低于正常佩戴阈值时,说明耳机处于佩戴不紧密的异常佩戴状态,仅靠部分位置卡住耳机,实际上已经产生松动,此时可以进入中级预警模式,并通过耳机内置的语音数据进行多次间断的语音播报提醒。当检测到三个检测区域全部低于正常佩戴阈值时,说明耳机可能随时从耳朵上脱落,此时进入高级预警模式,并通过不间断的语音播报通知用户及时调整佩戴状态。对于上述不同预警等级所对应的预警提醒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对于上述三个检测区域,根据其与人耳耳道的远近关系从远至近依次为:第三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第一检测区域。通常来说,当最外侧的第三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超过正常佩戴状态阈值时,说明耳机最外侧已经与人耳实现充分接触,可以认为位于内侧的第二检测区域和第一检测区域也同样实现了与人耳的充分接触,即三个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大于正常佩戴状态阈值,此时可不进行预警提醒,继续对各区域的区域接触值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是否发送预警提醒包括:当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异常佩戴状态时,确定发送预警提醒;当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由所述异常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正常佩戴状态时,中断所述预警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MCU实时读取各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进而可以实现对耳机佩戴状态的实时检测和监控。一旦检测到耳机进入或处于异常佩戴状态时,则向用户发送预警提醒,避免耳机脱落造成损坏或丢失。而当用户根据提醒调整佩戴状态为正常佩戴状态后,则可以中断预警提醒,避免给用户造成过多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耳机主要针对的是耳塞式耳机,但对于其他类型的耳机,也可以通过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出适应性地调整来适用于对其他类型的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例如对于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可以根据头戴式耳机的具体构造,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并划分耳机检测区域,比如头戴式耳机通常是通过耳机的耳垫与人耳的外耳廓进行接触,因此可以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头戴式耳机与人耳的接触情况,在耳机的相应接触位置设置传感器并划分多个检测区域,以进行佩戴状态的检测。

  与前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同属于一个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的框图,参见图5,所述耳机根据正常佩戴状态下人耳与耳机的接触情况被划分为多个耳机检测区域,所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500包括:获取单元510、比较单元520和确定单元530。其中,

  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比较单元520,用于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

  确定单元530,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各耳机检测区域分别设置有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所述获取单元510具体用于:对每个耳机检测区域,获取对应的多通道电容传感器检测到的多通道电容值;计算所述多通道电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和异常佩戴阈值,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和所述异常佩戴阈值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测试耳机在正常佩戴状态的情况下,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多通道电容值,并将各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各通道电容值的平均值作为各耳机检测区域的正常佩戴阈值;根据各耳机检测区域的正常佩戴阈值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异常佩戴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和异常佩戴阈值,所述确定单元530具体用于:当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该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当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小于该耳机检测区域对应的异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未佩戴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已佩戴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530具体用于:如果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均大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正常佩戴状态;如果存在任意一个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接触值大于所述异常佩戴阈值且小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则确定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异常佩戴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检测阈值包括正常佩戴阈值,所述耳机检测区域包括靠近耳道一侧的第一检测区域、远离耳道一侧的第三检测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和所述第三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二检测区域,所述装置还包括:预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是否发送预警提醒;所述预警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第三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低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低级预警提醒;当所述第二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低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中级预警提醒;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以及所述第三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均小于所述正常佩戴阈值时,则确定发送高级预警提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警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耳机佩戴状态为所述异常佩戴状态时,确定发送预警提醒;当所述耳机佩戴状态由所述异常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正常佩戴状态时,中断所述预警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

  图6示意了耳机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在硬件层面,该耳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接口模块、通信模块等。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耳机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接口模块、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器通过内部总线向处理器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并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操作:

  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所述区域检测阈值是根据在耳机测试过程中获取的区域接触值统计得到的;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上述如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揭示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装置执行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耳机还可执行图1中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执行的步骤,并实现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

  获取在各耳机检测区域检测到的区域接触值;

  将各区域接触值分别与相应的耳机检测区域的区域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所述区域检测阈值是根据在耳机测试过程中获取的区域接触值统计得到的;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其中所述耳机佩戴状态包括已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所述已佩戴状态包括正常佩戴状态和异常佩戴状态。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