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调节控制> 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独创技术23437字

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

2021-02-02 04:56:39

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摇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

  背景技术

  手摇把大多分为可折叠和整体两种结构,可折叠由一根长杆,两个短杆,两个转轴组成,可以拉成一根直杆,可以折成一根手摇杆,整体式由一根长杆和两个转轴组成一根手摇把。

  现有的手摇把在使用时通过手控制,比较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且摇把的长度不能调节,手摇把占用空间大,收纳不方便,另外,电动手摇把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不能继续工作,使用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通过电力驱动比较省力,且工作效率较高,电池电量不足时可以手动驱动,解决了电池电量不足不能继续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包括摇把本体、活动安装在摇把本体中部外侧对称的外壳,所述摇把本体包括手摇把钩子、粗管、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的下端连接有手摇机构,所述手摇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把手、与第一旋转把手垂直的第二旋转把手。

  可选的,所述摇把本体还包括细管、中管,所述手摇把钩子的下端与细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细管的下部外侧连接中管,所述中管位于粗管的上部内侧,所述细管、中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内螺纹锁定套、内螺纹锁定旋转件,所述内螺纹锁定套为开口,所述内螺纹锁定套在细管的外侧,且内螺纹锁定套的上侧为圆形下侧为十二角花型,所述内螺纹锁定套底部与中管内表面形状相适配,所述内螺纹锁定旋转件内部的切面为梯形,所述内螺纹锁定旋转件的内表面与内螺纹锁定套的外表面连接,且内螺纹锁定旋转件下部的内表面与中管上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细管的底部中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细管六角固定件,且中管的底部粗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中管六角固定件,所述粗管与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以改变细管深入中管中的长度,从而改变摇把长度,通过细管六角固定件可以将细管的底部锁死,避免细管在中管内部独立旋转,且通过中管六角固定件可以将中管的底部锁死,避免中管在粗管内部独立旋转,固定比较牢固,传动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伞齿轮固定在粗管的外侧,所述粗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两个粗管转动轴,所述粗管通过粗管转动轴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咬合,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锁定件与第二电机锁定件通过螺丝连接,且电机移动件通过螺丝与第一电机锁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移动件的尾部外壳的内部卡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电机移动件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配合可以使电机带动粗管旋转。

  可选的,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活动安装的电机、传动机构、电动模块,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壳的内侧粗管的外表面的第一伞齿轮、电机输出轴端部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电动模块包括电池、卡在外壳内侧的电源控制电路板与总电路板,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电机的外侧的第一电机锁定件、贯穿电机输出轴的第二电机锁定件、第一电机锁定件顶部的电机移动件。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靠近粗管的一侧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总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卡在外壳的插位上,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的表面嵌于外壳的内壁套有电源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接口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与总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点动按键,所述总电路板的表面点动按键的内侧设置有按钮,按钮与总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点动按键套在按钮表面,所述点动按键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的螺丝点凸起圆柱上,所述两组外壳通过螺丝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点动按键可以启动电机。

  可选的,所述总电路板的表面设置有转向电源,转向电源外侧安装有转向开关,所述电池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电池架,所述电池架的正负极与总电路板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拨动转向开关可以触碰转向电源,从而使电机反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粗管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且第三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通过第三调节机构固定在粗管的下端,所述第一旋转把手与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第二旋转把手之间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二旋转把手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旋转把手轴套,所述第二旋转把手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内螺纹旋转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之间的长度,并将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固定在粗管的下端,通过固定销可以将第一旋转把手安装在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第二旋转把手之间,通过第一旋转把手、第二旋转把手可以手动旋转粗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把手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弹簧固定件,所述第一旋转把手的内部弹簧固定件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位于第一旋转把手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旋转把手内部的第二旋转把手与伸缩弹簧的配合可以使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第二旋转把手折叠。

  可选的,所述手摇把钩子的下端与细管的上端通过拉钉固定连接,所述细管与中管通过第一调节机构活动连接,且中管与粗管通过第二调节机构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中管在粗管内的长度,从而改变摇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通过长按电源开关进行开机,开机后按下点动按键使电机工作,通过电机可以带动第二伞齿轮旋转,且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通过齿轮咬合,进而使第一伞齿轮带动粗管转动,通过粗管可以使手摇把钩子旋转,从而使摇把处于工作状态,且粗管与外壳之间通过粗管转动轴连接,粗管转动时比较稳定,拨动转向开关时可以使粗管反向旋转,可以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比较省力,且工作效率较高,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带动电机移动件移动,且电机移动件通过第一电机锁定件、第二电机锁定件与电机连接,进而可以使电机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伞齿轮移动并与第一伞齿轮分离使粗管可以自由旋转,通过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之间的长度,并将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固定在的下端,通过固定销将第一旋转把手安装在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第二旋转把手之间,通过第一旋转把手、第二旋转把手可以手动旋转粗管,解决了电池电量不足不能继续工作的问题,通过第一旋转把手内部的第二旋转把手与伸缩弹簧的配合可以使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与第二旋转把手折叠,减少手摇把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另外,将内螺纹锁定套套在细管的外侧并插入中管内部,将内螺纹锁定旋转件套在内螺纹锁定套的外侧,使内螺纹锁定旋转件的底部拧在中管的外侧,由于内螺纹锁定旋转件内表面倾斜可以使内螺纹锁定套锁死在细管的外侧,进而使细管、中管连接,可以调节细管、中管之间的高度,同理可以调节中管、粗管之间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摇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电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手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中管、细管六角固定件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的细管、中管、细管六角固定件的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摇把本体;11、手摇把钩子;12、细管;13、中管;14、第一调节机构;141、内螺纹锁定套;142、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5、粗管;16、第二调节机构;17、细管六角固定件;18、中管六角固定件;19、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2、外壳;3、粗管转动轴;4、电驱动装置;41、电机;42、传动机构;421、第一伞齿轮;422、第二伞齿轮;43、定位机构;431、第一电机锁定件;432、第二电机锁定件;433、电机移动件;434、调节旋钮;44、电动模块;441、电源控制电路板;442、电源开关;443、转向开关;444、总电路板;445、点动按键;446、电池架;447、电池;448、充电接口;5、手摇机构;51、第一旋转把手;52、第二旋转把手;53、伸缩弹簧;54、弹簧固定件;55、旋转把手轴套;56、内螺纹旋转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如图1所示,包括摇把本体1、活动安装在摇把本体1中部外侧对称的外壳2,摇把本体1包括手摇把钩子11、粗管15、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电驱动装置4,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的下端连接有手摇机构5,手摇机构5包括第一旋转把手51、与第一旋转把手51垂直的第二旋转把手52。

  如图1所示,通过电驱动装置4带动摇把本体1工作,比较省力,在电驱动装置4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手摇机构5旋转摇把本体1,电动与手动配合使用比较省力,且操作方便。

  可选的,如图2、6、7所示,摇把本体1还包括细管12、中管13,手摇把钩子11的下端与细管12的上端连接,细管12 的下部外侧连接中管13,中管13位于粗管15的上部内侧,细管12、中管13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14,第一调节机构14 包括内螺纹锁定套141、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内螺纹锁定套141为开口,内螺纹锁定套141在细管12的外侧,且内螺纹锁定套141的上侧为圆形下侧为十二角花型,内螺纹锁定套141底部与中管13内表面形状相适配,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内部的切面为梯形,内螺纹锁定旋转件 142的内表面与内螺纹锁定套141的外表面连接,且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下部的内表面与中管13上部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细管 12的底部中管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细管六角固定件17,且中管13的底部粗管15的内侧设置有中管六角固定件18,粗管15 与中管1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16。

  手摇把钩子11的下端与细管12的上端通过拉钉固定连接,细管12与中管13通过第一调节机构14活动连接,且中管13 与粗管15通过第二调节机构16活动连接。

  如图2、6、7所示,将内螺纹锁定套141套在细管12的外侧并插入中管13内部,将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套在内螺纹锁定套141的外侧,使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的底部拧在中管13的外侧,由于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内表面倾斜可以使内螺纹锁定套141锁死在细管12的外侧,进而使细管12、中管13连接,可以调节细管12、中管13之间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内螺纹锁定套141上侧圆形下侧十二角花型,内螺纹锁定套141下侧与中管13内壁相连接,可以使内螺纹锁定套141不会与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一同旋转造成细管12在伸缩时卡死和转动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时转不动的现象,细管六角固定件17外表面的形状与中管13内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且中管六角固定件18外表面的形状与粗管15内表面的形状相适配,通过细管六角固定件17可以将细管12的底部锁死,避免细管12在中管13内部独立旋转,且通过中管六角固定件18可以将中管13的底部锁死,避免中管13在粗管15 内部独立旋转,固定比较牢固,传动效果较好。

  可选的,如图3所示,电驱动装置4包括活动安装的电机 41、传动机构42、电动模块44,传动机构42包括外壳2的内侧粗管15的外表面的第一伞齿轮421、电机41输出轴端部的第二伞齿轮422,电动模块44包括电池447、卡在外壳2内侧的电源控制电路板441与总电路板444,电驱动装置4还包括定位机构43,定位机构43包括电机41的外侧的第一电机锁定件431、贯穿电机41输出轴的第二电机锁定件432、第一电机锁定件431 顶部的电机移动件433。

  外壳2的上端靠近粗管15的一侧安装有充电接口448,充电接口448与总电路板44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控制电路板441卡在外壳2的插位上,电源控制电路板441的表面嵌于外壳2的内壁套有电源开关442,电源开关442一半位于外壳2 的内部,且另一半位于外壳2的外部。

  电源控制电路板441与总电路板44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外壳2的内侧设置有点动按键445,总电路板444的表面点动按键445的内侧设置有按钮,按钮与总电路板44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点动按键445套在按钮表面,点动按键445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2的螺丝点凸起圆柱上,两组外壳2通过螺丝固定。

  总电路板444的表面设置有转向电源,转向电源外侧安装有转向开关443,电池447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电池架446,电池架446的正负极与总电路板444电性连接。

  如图3所示,将第一电机锁定件431套在电机41的外部,并将第二电机锁定件432穿过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一电机锁定件431连接,通过螺丝将第一电机锁定件431与电机移动件433 固定,通过螺纹将调节旋钮434拧在电机移动件433的尾部,通过导线分别将电机41、电源控制电路板441与总电路板444 连接,且通过导线分别将充电接口448、点动按键445、电池447、转向开关443与总电路板444连接,将电池447安装在电池架 446的内部,通过长按电源开关442进行开机,开机后按下点动按键445使电机41工作,通过电机41带动第二伞齿轮422旋转,且第二伞齿轮422与第一伞齿轮421通过齿轮咬合,进而使第一伞齿轮421带动粗管15转动,通过粗管15使手摇把钩子11旋转,从而使摇把处于工作状态,粗管15与外壳2之间粗管转动轴3连接,粗管15转动时比较稳定,拨动转向开关443 时可以使粗管15反向旋转,可以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比较省力,且工作效率较高。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伞齿轮421固定在粗管15的外侧,粗管15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两个粗管转动轴3,粗管15通过粗管转动轴3与外壳2活动连接,第一伞齿轮421与第二伞齿轮422相咬合,第二伞齿轮422与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锁定件431与第二电机锁定件432通过螺丝连接,且电机移动件433通过螺丝与第一电机锁定件431固定连接,电机移动件433的尾部外壳2的内部卡有调节旋钮434,调节旋钮 434与电机移动件433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调节旋钮434与电机移动件433组成丝杆结构,通过旋转调节旋钮434可以带动电机移动件433移动,且电机移动件433通过第一电机锁定件431、第二电机锁定件432 与电机41连接,进而可以使电机41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伞齿轮422移动并与第一伞齿轮421分离,以便手动旋转摇把。

  可选的,如图5所示,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与粗管15 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且第三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14、第二调节机构16的结构均相同,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通过第三调节机构固定在粗管15的下端,第一旋转把手51与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第二旋转把手52之间设置有固定销,第二旋转把手52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旋转把手轴套55,第二旋转把手 52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内螺纹旋转盖56。

  第一旋转把手5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弹簧固定件54,第一旋转把手51的内部弹簧固定件54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53,伸缩弹簧53位于第一旋转把手51的中心位置。

  如图5所示,通过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 19与粗管15之间的长度,并将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固定在粗管15的下端,通过固定销将第一旋转把手51安装在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与第二旋转把手52之间,通过第一旋转把手 51、第二旋转把手52可以手动旋转粗管15,解决了电池447电量不足不能继续工作的问题,通过第一旋转把手51内部的第二旋转把手52与伸缩弹簧53的配合可以使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 19与第二旋转把手52折叠,减少手摇把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使用者将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套在内螺纹锁定套141的外侧,使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的底部拧在中管13的外侧,由于内螺纹锁定旋转件142内表面倾斜可以使内螺纹锁定套141锁死在细管12的外侧,进而使细管12、中管13连接,可以调节细管12、中管13之间的高度,同理可以调节中管13、粗管15之间的高度,通过长按电源开关442进行开机,开机后按下点动按键445使电机41工作,通过电机41带动第二伞齿轮422旋转,且第二伞齿轮422 与第一伞齿轮421通过齿轮咬合,进而使第一伞齿轮421带动粗管15转动,通过粗管15使手摇把钩子11旋转,从而使摇把处于工作状态,粗管15与外壳2之间通过粗管转动轴3连接,粗管15转动时比较稳定,拨动转向开关443时可以使粗管15 反向旋转,可以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通过旋转调节旋钮 434可以带动电机移动件433移动,且电机移动件433通过第一电机锁定件431、第二电机锁定件432与电机41连接,进而可以使电机41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伞齿轮422移动并与第一伞齿轮421分离,可以使粗管15自由旋转,通过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与粗管15之间的长度,并将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固定在粗管15的下端,通过固定销将第一旋转把手51安装在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与第二旋转把手52之间,通过第一旋转把手51、第二旋转把手52手动旋转粗管15,可以在电池447电量不足后可以手动工作,使用完成后将固定销拔出,通过第一旋转把手51内部的第二旋转把手52与伸缩弹簧53的配合使旋转把手六角固定件19与第二旋转把手52折叠,减少手摇把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通过内螺纹旋转盖56可以将旋转把手轴套55固定在第二旋转把手52的下端,通过旋转把手轴套55可以减少手部与第二旋转把手52的摩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手电动一体化摇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