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调节控制> 理疗控制电路独创技术30851字

理疗控制电路

2021-03-03 02:58:54

理疗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芯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疗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低频脉冲电疗法(Low frequency impulse electrotherapy):应用频率 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冲电疗法。其特点是:(1) 均为低压、低频,而且可调;(2)无明显的电解作用;(3)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4)有止痛但无热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有: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睡眠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等。

  低频调制脉冲理疗技术的原理是,采用一种基于嵌入式软件支持的微处理单元器件(内核芯片MCU)为控制源,驱动专用电路产生并输出按照特定节律和波形调制的低频脉冲。该低频脉冲通过馈线和医用电极作用于人体,经皮刺激人体相关部位,模拟并体现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典型处置手法和临床效果。达到调节人体局部微循环生理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炎性产物吸收,解除局部组织粘连,缓解多种器质性疼痛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人体各运动部位疾症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功能。

  足部穴位理疗设备已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一般的足部穴位理疗设备放电理疗的穴位放电位置固定,电击体验效果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控制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理疗体验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理疗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MCU,用于发送具体理疗项目指令;逻辑控制电路,用于解码所述MCU发送的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并转换为高低不同的电平信号;多组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不同的电平信号,释放电击电压;以及放电接口电路,设有多个输出不同电击电压的引脚,通过理疗放电板与不同位置穴位相接触;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MCU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组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组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电接口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电路的输出端与理疗放电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高压放电单元以及第二高压放电单元,所述第一高压放电单元与第二高压放电单元并联连接并释放电压值不同的电击电压,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多组第一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以及多组第二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多组第一高压放点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多组第二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放电单元包括第一双向导通芯片、第一分压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一限流电路以及第二限流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向导通芯片的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双向导通芯片的另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双向导通芯片一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击电压。

  其中,所述第二高压放电单元包括第二双向导通芯片、放电保护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二放大电路以及第三限流电路,所述放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所述放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双向导通芯片的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限流电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第三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双向导通芯片的另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双向导通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击电压。

  其中,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扩展芯片以及偏置电路,所述MCU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扩展芯片的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扩展芯片的另一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扩展芯片的多个输出引脚与多组放电控制电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高低不同的电平信号至所述放电控制电路。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熏蒸电路,所述熏蒸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熏蒸开关电路、熏蒸保护电路以及雾化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熏蒸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熏蒸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MCU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雾化电平信号,所述熏蒸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熏蒸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熏蒸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雾化器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雾化器的负极接地。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通风电路,所述通风电路包括风扇开关电路、风扇保护电路以及风机,所述风机正极输入供电电压,所述风扇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MCU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通风电平信号,所述风扇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风机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风扇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风机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风扇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风机正极相连。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杀菌电路,所述杀菌电路包括杀菌开关电路、杀菌保护电路以及紫外灯驱动电路,所述杀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杀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紫外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杀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MCU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杀菌电平信号,所述杀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杀菌开关电路电连接。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红光电路,所述红光电路包括红光开关电路、红光保护电路以及红光灯驱动电路,所述红光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红光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光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光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MCU的第五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红光电平信号,所述红光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光开关电路电连接。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辅热电路,所述辅热电路包括辅热开关电路、辅热保护电路以及发热丝,所述辅热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供电电压,所述辅热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发热丝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热丝的负极接地,所述辅热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MCU的第六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加热电平信号,所述辅热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辅热开关电路电连接。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振动电路,所述振动电路包括振动开关电路、振动保护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以及振动马达,所述振动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MCU 的第七输出端电连接,接收所述MCU输出的振动电平信号,所述振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振动马达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的正极输入供电电压,所述振动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振动马达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振动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振动马达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振动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采样数据。

  其中,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气囊电路,所述气囊电路包括控制气泵开关的气囊开关电路,控制气控阀充气的气囊充气电路,以及控制气控阀放气的气囊放气电路。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MCU发送具体理疗指令,逻辑控制电路解码指令并转换为相应指令的高低电平信号并传递至多组放电控制电路,释放不同电击电压,不同电击电压作用在相同的穴位位置,给穴位完全不同的电击体验效果。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多组,并统一连接到放电接口电路中,由放电接口电路引出多组理疗放电板与不同穴位相接触,以达到多穴位同时接受电击理疗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单组放电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单组逻辑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熏蒸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通风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杀菌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红光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辅热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振动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升压放大电路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气囊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气囊充气电路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理疗控制电路的气囊放气电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10、逻辑控制电路;11、放电控制电路;12、放电接口电路;13、熏蒸电路;14、通风电路;15、杀菌电路;16、红光电路;17、辅热电路;18、振动电路;19、气囊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疗鞋控制电路,微控制单元MCU,用于发送具体理疗项目指令;逻辑控制电路10,用于解码MCU发送的放电控制指令,并转换为高低不同的电平信号;多组放电控制电路11,用于接收逻辑控制电路不同的电平信号,释放电击电压;以及放电接口电路12,设有多个输出不同电击电压的引脚,通过理疗放电板与足部不同位置穴位相接触;

  逻辑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与MCU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逻辑控制电路10 的输出端与多组放电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多组放电控制电路11的输出端与放电接口电路12的输入端电连接,放电接口电路12的输出端与理疗放电板电连接。

  请进一步参阅图10,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升压放大电路20,所述升压放大电路20的输入端接收所述MCU输出的电压信号,所述升压放大电路20的输出端与放电控制电路11电连接。升压放电电路包括信号切换芯片U8、三极管 Q19以及三极管Q21,增加这个电路,这个电路是由MCU芯片内部的DAC成生不同值的电压信号,通过放U8,模拟开关进行切换输出点,到放大电路上,Q19, Q21为两组放大器,不能同时工作,将芯片生成的低电压信号,放大成高电压信号。由CON_EA,CON_EB来控制他的工作切换。升压放大电路20的输出端与放电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相接,从而使释放的电压信号形成完整闭合回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MCU发送具体理疗指令,逻辑控制电路10解码指令并转换为相应指令的高低电平信号并传递至多组放电控制电路11,每组放电控制电路11中分别设有第一高压放电单元以及第二高压放电单元,以接收不同电平信号,以释放不同电击电压,不同电击电压作用在相同的穴位位置,给足部完全不同的电击体验效果。放电控制电路11包括多组,并统一连接到放电接口电路12中,由放电接口电路12引出多组理疗放电板并与足部不同穴位相接触,以达到多穴位同时接受电击理疗过程。

  放电控制电路11包括第一高压放电单元以及第二高压放电单元,第一高压放电单元与第二高压放电单元并联连接并释放电压值不同的电击电压,逻辑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分别于多组第一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以及多组第二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放电接口电路300的输入端分别于多组第一高压放点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多组第二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请进一步参阅图2,第一高压放电单元包括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第一分压电路、第一放大电路、第一限流电路以及第二限流电路,第一双向导通芯片 U13上设有1-6号引脚,且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内设有可双向导通的光电可控硅,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以及电阻R2,第一放大电路为三极管Q1,第一限流电路为电阻R7,第二限流电路为电阻R8,电阻R1的阻值为10千欧,电阻R2阻值为1千欧,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阻R2的一端分别接入第一电平信号 PWM_1P,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入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的2号引脚,电阻R7的一端接入供电电压VCC_5V,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入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的1号引脚,电阻R8的一端接入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的6号引脚,电阻R8的另一端发射第一电击电压VPP_A。

  当第一电平信号PWM_1P为高电平时,电阻R1与电阻R2进行分压处理,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大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压,此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导通,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的1号引脚引入的电流通过2号引脚引出,并通过三极管Q1之后接地,第一双向导通芯片U13的导通,通过6号引脚发出第一电击电压VPP_A,电阻R7起到供电电压VCC_5V流入时的限流作用,电阻R8起到第一电击电压VPP_A输出时的限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高压放电单元包括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放电保护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二放大电路以及第三限流电路,放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2以及三极管Q7,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6以及电阻R17,第二放大电路为三极管Q4,第三限流电路为电阻R13,电阻R22的一端接入第一电平信号 PWM_1P,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以及电阻R17的一端分别接入第二电平信号PWM_1N,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7 的另一端分别于三极管Q7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7 的发射极以及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的2号引脚,电阻R13的一端引入供电电压VCC_5V,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入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的1号引脚,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的4号引脚输出第二电击电压VPP_B。

  当第一电平信号PWM_1P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信号PWM_1N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7的基极电压高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压高于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此时三极管Q4不能导通,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的输入电压不能形成完整回路故也不能导通;当第一电平信号PWM_1P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信号PWM_1N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高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压,从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的负极接地形成闭合回路,第二双向导通芯片U16输出第二电击电压VPP_B,在此过程中,三极管Q7可以对三极管Q4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以达到电平信号与第二电平信号输入时的不同效果。

  第一电击电压VPP_A与第二电击电压VPP_B均作用于TP1的所对应的穴位点,第一电平信号与第二电平信号的输出高低均不影响穴位点的的电击理疗过程,只是会给足部不同的电击体验。

  请进一步参阅图3,逻辑控制电路10包括扩展芯片U1、偏置电路以及滤波电路,偏置电路包括电阻R337以及R340,电容C1的一端输入MCU_3V3的指令信号,电容C1接地,电容C1主要对电源进行滤波处理。电阻R337与电阻 R340并联连接,电阻R337的一端与电阻R340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337的另一端与电阻R340的另一端分别接入扩展芯片U1的不同引脚上。扩展芯片U1 上设有发射电平信号PWM_1P—PWM_4P以及电平信号PWM_1N—PWM_4N的引脚。

  扩展芯片U1主要是对MCU指令进行解码并发送对应高低电平,电容C1起到滤波作用,电阻R337以及R340起到偏置点位作用,有利于扩展芯片U1的正常使用。

  扩展芯片U1上的电平信号发射端包括多组,每组电平信号包括同一穴位点的PN两种信号,针对不同穴位处发射不同的电平信号,一张扩展芯片可以控制多组放电控制电路11,多张扩展芯片可以由一个MCU控制,从而实现MCU同时控制多处穴位电击理疗。

  请进一步参阅图4,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熏蒸电路13,熏蒸电路13包括电源电路、熏蒸开关电路、熏蒸保护电路以及雾化器J7,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9 以及电阻R21,熏蒸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2、电阻R20以及电阻R31,熏蒸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8、电阻R56以及电阻R61,电阻R19接入供电电压VCC_12V,电阻R21接入供电电压VCC_5V,电阻R19以及电阻R21的输出端均与MOS管Q2 的源极电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电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31的一端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电阻 R3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雾化器J7的正极电连接,雾化器J7的负极接地,电阻R56的一端接入MCU输出的雾化电平信号WUHUA_A,电阻R5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61的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6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19以及电阻R21分别输入两组电压,在输入过程中起到限流作用;雾化电平信号WUHUA_A输入高电平,三极管Q8的基极电压值大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压值,三极管Q8导通,MOS管Q2的栅极为正电压,沟道建立,MOS 管Q2导通,雾化器正常工作,R20以及R31主要是对MOS管起到保护作用。当雾化电平信号WUHUA_A输入低电平,三极管Q8关闭,MOS管Q2的栅极无正电压,故MOS管Q2关闭,雾化器无输入电压故不工作。

  请进一步参阅图5,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通风电路14,通风电路14包括风扇开关电路、风扇保护电路以及风机J5,风扇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54、电阻 R59以及MOS管Q14,风扇保护电路为二极管D14,二极管D14的正极与风机负极电连接,电阻R54接收MCU输出的通风电平信号FJ_A,且电阻R54与MOS管 Q14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59的一端与MOS管Q14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59的另一端与MOS管Q14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4的源极接地。

  二极管D14的负极与电机正极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输入的供电电压 VCC_12V直接导通风机。通风电平信号FJ_A为高电平时,MOS管Q14的栅极为正电压,MOS管Q14导通,电机J5的一端输入供电电压VCC_12V,电机J5的另一端通过MOS管接地,使得电机通电开始工作,当通风电平信号FJ_A为低电平时,MOS管Q14关闭,风机关闭,MOS管Q14作为保护管,保护了风机J5工作。

  风扇的配备包括两路,进行内部空气循环及排气工作,两组风扇电路电子元器件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做赘述。

  请进一步参阅图6,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杀菌电路15,杀菌电路15包括杀菌开关电路、杀菌保护电路以及紫外灯驱动电路,杀菌开关电路包括电阻 R16、电阻R22以及MOS管Q3,杀菌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4、电阻R26以及三极管Q5,紫外灯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器U6、恒流驱动器U7、电容C18、电容C27、紫外灯D3以及紫外灯D4,电阻R24一端接入MCU输出的杀菌电平信号LED_UV,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 Q5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6的输入端接供电电压VCC_5V,电阻R16的输出端接 MOS管Q3的源极,电阻R22的一端接MOS管的栅极,电阻R2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MOS管Q3的漏极分别接恒流驱动器U6的一引脚、恒流驱动器 U7的一引脚、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紫外灯D3的输入端以及紫外灯D4的输入端,电容C18的另一端以及紫外灯D3的另一端分别接恒流驱动器U6的两引脚,电容C27的另一端以及紫外灯D4的另一端分别接恒流驱动器 U7的两引脚。

  当杀菌电平信号LED_UV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5导通,MOS管Q3导通,恒流驱动器U6以及恒流驱动器U7通电,恒流驱动器U6以及恒流驱动器U7主要是为紫外灯D3以及紫外灯D4提供恒定的电流,使其工作稳定、可靠。

  请进一步参阅图7,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红光电路16,红光电路16包括红光开关电路、红光保护电路以及红光灯驱动电路,红光开关电路包括电阻 R17、电阻R23以及MOS管Q9,红光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5、电阻R27以及三极管Q6,红光驱动电路即为红光灯J10,红光灯两端分别连接测试端口TP1以及测试端口TP2。电阻R17的一端接入供电电压VCC_12V,电阻R17的另一端与 MOS管Q9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MOS管Q9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23 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MOS管Q9的漏极与红光灯J10的正极电连接,红光灯J10的负极接地。电阻R25接入MCU输出的红光电平信号 LED_RED,电阻R25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27的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当红光电平信号LED_RED为高电平,Q6导通,从而使Q4导通,供电电压 VCC_12V向红光灯J10供电,当红光电平信号ED_RED为低电平,Q6关闭,导致Q4关闭,红光灯的电源被切断停止工作。

  请进一步参阅图8,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辅热电路17,辅热电路17包括辅热开关电路、辅热保护电路以及发热丝J5,辅热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28、电阻R30以及MOS管Q10,辅热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0、电阻R45以及三极管Q12,电阻R28的一端接入供电电压VCC_24V,电阻R28的另一端与MOS管Q10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30的一端与MOS管Q10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连接,MOS管Q10的漏极与发热丝J5的正极电连接,发热丝J5的负极接地。电阻接入MCU输出的加热电平信号HGA_POWEREN,电阻R40 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45的一端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4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

  当加热电平信号HGA_POWEREN为高电平,Q12导通,从而使Q10导通,供电电压VCC_24V向发热丝J5供电,当加热电平信号HGA_POWEREN为低电平,Q12 关闭,导致Q10关闭,发热丝的电源被切断停止工作。

  请进一步参阅图9,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辅热电路18,辅热电路18包括振动开关电路、振动保护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以及振动马达J8,振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57、电阻R62以及MOS管Q17,振动保护电路为二极管D13,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3以及电阻R4,二极管D13的正极与振动马达J8负极电连接,电阻R57接入MCU输出的振动电平信号ZHENGDONG,且电阻R57与MOS管Q17 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62的一端与MOS管Q17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62的另一端与MOS管Q17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7的源极分别于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出采样数据,电容C29一端与电阻R4相接,电容C29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13的负极与振动马达J8正极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输入的供电电压VCC_12V直接导通振动马达J8。振动电平信号ZHENGDONG为高电平时,MOS 管Q17的栅极为正电压,MOS管Q17导通,振动马达J8的一端输入供电电压 VCC_12V,振动马达J8的另一端通过MOS管接地,使得电机通电开始工作,当振动电平信号ZHENGDONG为低电平时,MOS管Q17关闭,风机关闭,MOS管Q17 作为保护管,保护了振动马达J8工作。ADC_ZD对电机的电流进行采样,当电机堵转后,可以检测到电流过大,停止电机工作,进行工作保护。

  请进一步参阅图11-13,该理疗控制电路还包括气囊电路19,所述气囊电路19包括控制气泵开关的气囊开关电路,控制气控阀充气的气囊充气电路,以及控制气控阀放气的气囊放气电路。

  气囊开关电路包括微型充气泵MG1,由二极管D5构成的保护电路,由MOS 管Q5、电阻R11以及电阻R12构成的开关电路,以及电阻R15、电阻R14以及电容C21构成的采样电路。二极管D5的正极与微型充气泵MG1的负极电连接,电阻R11接入MCU输出的气泵开关信号P29,且电阻R11与MOS管Q5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MOS管Q5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MOS 管Q5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5的源极分别于电阻R15的一端以及电阻R14的一端相接,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输出采样数据,电容C21 一端与电阻R15相接,电容C21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5的负极与微型充气泵MG1正极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输入的供电电压VCC_12V直接导通微型充气泵MG1。气泵开关信号P29为高电平时,MOS 管Q5的栅极为正电压,MOS管Q5导通,微型充气泵MG1的一端输入供电电压 VCC_12V,微型充气泵MG1的另一端通过MOS管接地,使得微型充气泵MG1通电开始工作,当气泵开关信号P29为低电平时,MOS管Q5关闭,微型充气泵MG1 关闭,MOS管Q5作为保护管,保护了微型充气泵MG1工作。P02对微型充气泵 MG1的电流进行采样,当电机堵转后,可以检测到电流过大,停止微型充气泵 MG1工作,进行工作保护。

  气囊充气电路包括气阀J6,由电阻R3、电阻R7以及MOS管Q1构成的充气开关电路,以及由二极管D4构成的充气保护电路。二极管D4的正极与风机负极电连接,电阻R3接收MCU输出的气阀开关信号P21,且电阻R3与MOS管Q1 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 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

  二极管D4的负极与气阀J6正极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输入的供电电压 VCC_12V直接导通气阀J6。气阀开关信号P21为高电平时,MOS管Q1的栅极为正电压,MOS管Q1导通,气阀J6的一端输入供电电压VCC_12V,气阀J6的另一端通过MOS管接地,使得气阀J6通电开始工作,当气阀开关信号P21为低电平时,MOS管Q1关闭,气阀J6关闭,MOS管Q1作为保护管,保护了气阀J6 工作。

  气囊放气电路包括气阀J9,由电阻R15、电阻R19以及MOS管Q6构成的充气开关电路,以及由二极管D9构成的充气保护电路。二极管D9的正极与风机负极电连接,电阻R15接收MCU输出的气阀开关信号P25,且电阻R15与MOS 管Q6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MOS管Q6的栅极电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MOS管Q6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6的源极接地。

  二极管D9的负极与气阀J9正极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输入的供电电压 VCC_12V直接导通气阀J9。气阀开关信号P25为高电平时,MOS管Q6的栅极为正电压,MOS管Q6导通,气阀J9的一端输入供电电压VCC_12V,气阀J9的另一端通过MOS管接地,使得气阀J9通电开始工作,当气阀开关信号P25为低电平时,MOS管Q6关闭,气阀J9关闭,MOS管Q6作为保护管,保护了气阀J9 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理疗控制电路通过放电控制电路11、放电接口电路12、熏蒸电路13、通风电路14、杀菌电路15、红光电路16、辅热电路17、辅热电路 18以及气囊电路19实现了鞋底理疗的多种过程,既安全,功能又全面,能够为理疗鞋集成芯片设计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理疗控制电路可以使用在人体不同位置的理疗过程中,不同位置对于理疗功能的需求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适用不同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理疗控制电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