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调节控制> 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独创技术8924字

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

2021-01-31 23:39:37

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总端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现有的总端控制器,虽然能够实现散热作用,但是其散热效果依旧很差,大部分的热量难以及时的排出,导致控制器温度时常处于高温状态,由于控制器属于总端控制器,所以接入总端控制器的电线也比较多,而电线接入控制器中,其与线接管相接的位置由于没有很好的支撑力,导致容易发生弯折甚至折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增强控制器散热效果,并通过给予线接管和电线支撑力,降低电线和线接管弯折或者折断机率的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所述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前后侧开有与容纳腔相通的通口,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中间开有与容纳腔相通的侧口,所述侧口内均垂直固定有散热网;两个所述通口内均设有三排由三个圆环构成一排的套环,且所述圆环内壁均贴合有密封圈,每排所述套环中的三个圆环之间均垂直固定有连杆,每排所述套环中最顶部的连杆末端和最底部的连杆末端分别与通口内壁上下侧焊接固定;

  内壳,所述内壳位于容纳腔内部,且所述内壳左右两面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内壳上下侧垂直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弹簧,且所述内壳左右两侧与容纳腔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塞入有导热板,所述内壳上表面开有三组由若干个孔洞构成的细孔,且所述内壳上表面的弹簧位于三组所述细孔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末端与容纳腔内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容纳腔相通,且所述细孔与通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内壁贴合于散热孔表面,且所述导热板外壁贴合于散热网内壁。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通口内的三排套环均左右平行排布,且所述套环通过连杆与通口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前后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与每个圆环对应的线接管,且所述线接管穿过圆环并与密封圈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弹簧可以起到有效的减震抗震效果,同时也将内壳与外壳之间距离隔开,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通过细孔和散热孔能够将内壳内部的部分热量散出,通孔可以将内壳散出的热量输送到外部的空气中,进而得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外壳内进而给内壳进行降温,散热孔散出的热量将会传递给导热板,通过导热板再将热量传递给侧口中的散热网,并最终通过散热网散出,利用导热板可以及时将散热孔散出的热量吸附,避免热量重新进入内壳,保证散热效果;

  将电线接入对应的线接管内,而由于每根线接管都穿过圆环并与圆环中的密封圈接触,所以通过圆环和密封圈能够起到固定线接管的作用,避免线接管与内壳相接近的一端产生弯折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电线容易折断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外壳1、容纳腔101、通口102、侧口103、散热网104、通孔105、套环106、连杆107、密封圈108、内壳2、导热板201、散热孔202、弹簧203、线接管204、细孔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所述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包括:

  外壳1,外壳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5,且外壳1内部设有容纳腔101,外壳1前后侧开有与容纳腔101相通的通口102,且外壳1左右两侧中间开有与容纳腔101相通的侧口103,侧口103内均垂直固定有散热网104;

  内壳2,内壳2位于容纳腔101内部,且内壳2左右两面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202,内壳2上下侧垂直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弹簧203,且内壳2左右两侧与容纳腔101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塞入有导热板201,内壳2上表面开有三组由若干个孔洞构成的细孔205,且内壳2上表面的弹簧203位于三组细孔205左右两侧,弹簧203末端与容纳腔101内壁接触,通孔105与容纳腔101相通,且细孔205与通孔105相通,导热板201内壁贴合于散热孔202表面,且导热板201外壁贴合于散热网104内壁;

  具体的,将外壳1包裹在内壳2的外壁,并使得弹簧203的末端分别与容纳腔101的内壁上下面接触,通过弹簧203可以起到有效的减震抗震效果,同时也将内壳2与外壳1之间距离隔开,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通过内壳2上表面的细孔205和内壳2左右两面的散热孔202能够将内壳2内部的部分热量散出,通过外壳1上下面的通孔105,可以将内壳2散出的热量输送到外部的空气中,进而得到散热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105进入外壳1内进而给内壳2进行降温,而通过散热孔202散出的热量将会传递给导热板201,通过导热板201再将热量传递给侧口103中的散热网104,并最终通过散热网104散出,利用导热板201可以及时将散热孔202散出的热量吸附,避免热量重新进入内壳2,保证散热效果;

  两个通口102内均设有三排由三个圆环构成一排的套环106,且圆环内壁均贴合有密封圈108,每排套环106中的三个圆环之间均垂直固定有连杆107,每排套环106中最顶部的连杆107末端和最底部的连杆107末端分别与通口102内壁上下侧焊接固定,两个通口102内的三排套环106均左右平行排布,且套环106通过连杆107与通口102内壁固定连接,内壳2前后侧均固定有至少三根与每个圆环对应的线接管204,且线接管204穿过圆环并与密封圈108内壁接触;

  具体的,使用者将电线接入对应的线接管204内,而由于每根线接管204都穿过套环106中的圆环并与圆环中的密封圈108接触,所以通过圆环和密封圈108能够起到固定线接管204的作用,避免线接管204与内壳2相接近的一端产生弯折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电线容易折断的现象发生。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高散热的总端控制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