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测量测试> 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独创技术9794字

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

2021-03-23 06:01:15

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裂纹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海洋之下布置了各种管道,这些管道中比较常见的有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是通过密闭的管道在海底连续地输送大量油气的管道,是目前较为快捷、安全和经济可靠的海上油气运输方式。

  由于海底环境恶劣,海水压力较大,较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因此需要定期对这些管道进行检测。目前的检测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管道首末两端的信号量来确定管道运行的状况,这种方法检测精度不高,设备的造价高。另一种是控制水下机器人围绕管道进行探伤,但是在进行探伤时,无法对检测设备的检测端进行固定,检测端容易产生晃动,影响了检测精度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能够较好的实现设备检测端的稳定,提高设备的检测精度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包括壳体、上叶轮、侧叶轮、滑轮、第一连接杆、摄像头、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探伤仪测头和探伤仪本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上叶轮,所述壳体的一侧端设置有侧叶轮,所述壳体内部上侧固定有第一叶轮舵机,第一叶轮舵机的驱动端伸出到壳体的顶端后与上叶轮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叶轮舵机,第二叶轮舵机的驱动端伸出到壳体的侧端后与侧叶轮连接,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端安装有滑轮,滑轮与侧叶轮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的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水平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探伤仪测头固定在第三连接杆的前端;所述探伤仪测头与探伤仪本体之间通过探伤仪导线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杆包括外杆、弹簧和内杆,所述外杆固定在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所述外杆为中央空心的圆柱形,所述内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插设在外杆内,所述内杆的后端与外杆的后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旋钮连接有摄像头连接杆,通过旋钮能够调节摄像头连接杆的倾斜角度,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摄像头连接杆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探伤仪导线的下部分通过线扣固定在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固定有处理器和蓄电池,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叶轮舵机、第一叶轮舵机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摄像头、第二叶轮舵机、第一叶轮舵机连接为其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至少有四个,对称设置在壳体的外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通过第一叶轮舵机与第二叶轮舵机配合工作实现设备的运行,侧叶轮旋转使得壳体紧贴在被检测的海底管道外侧,利用滑轮与海底管道外壁接触,上叶轮旋转实现壳体的运动,利用四个滑轮带动设备在海底管道外壁上滑动,带动探伤仪测头的运动,能够使得探伤仪测头较为稳固的与海底管道外壁接触,提高海底管道的裂纹检测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在弹簧的弹力下内杆与外杆间的位置能够自动调节,探伤仪测头能够较好的保持与海底管道保持接触,更好的实现对海底管道的裂纹检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海底管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中电气元件的连接框图。

  图中:4、探伤仪测头;5、探伤仪本体;6、线扣;7、探伤仪导线;8、处理器;9、监测端;10、海底管道;11、壳体;12、上叶轮;13、侧叶轮;14、滑轮;15、蓄电池;21、第一连接杆;22、旋钮;23、摄像头连接杆;24、摄像头;31、第二连接杆;32、外杆;33、弹簧;34、内杆;131、第一叶轮舵机;121、第二叶轮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1、上叶轮12、侧叶轮13、滑轮14、第一连接杆21、摄像头24、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探伤仪测头4和探伤仪本体5,壳体11的顶端设置有上叶轮12,壳体11的一侧端设置有侧叶轮13,壳体11内部上侧固定有第一叶轮舵机131,第一叶轮舵机131的驱动端伸出到壳体11的顶端后与上叶轮12连接,壳体11的内部一侧固定有第二叶轮舵机121,第二叶轮舵机121的驱动端伸出到壳体11的侧端后与侧叶轮13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叶轮舵机131、第二叶轮舵机121均使用厘机品牌的795型号直流电机,其扭力大,噪音低,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分别驱动侧叶轮13、上叶轮12旋转,用于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的运动。位于壳体11的另一侧端安装有滑轮14,滑轮14与侧叶轮13分别位于壳体11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的滑轮14有四个,对称设置在壳体11的外侧,当然也可多于四个。本实施例中利用该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在海底对海底管道10进行检测,检测时第一叶轮舵机131与第二叶轮舵机121配合工作实现设备的运行,其中侧叶轮13旋转使得壳体11紧贴在被检测的海底管道10外侧,利用四个滑轮14与海底管道10外壁接触,上叶轮12旋转实现壳体11的运动,利用四个滑轮14带动设备在海底管道10外壁上滑动,带动探伤仪测头4的运动,对海底管道10进行裂纹检测。

  壳体11的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31,摄像头24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1的前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15使用哈克思特品牌的HK08F型号水下视频摄像机,利用摄像机15采集到海底管道的管况,监测探伤仪测头4的接触情况和工作状态。第二连接杆31的下端水平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探伤仪测头4固定在第三连接杆的前端。探伤仪测头4与探伤仪本体5之间通过探伤仪导线7进行连接,探伤仪导线7的下部分通过线扣6固定在壳体1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的探伤仪测头4与探伤仪本体5分别使用超声波管道探伤仪测头和超声波管道探伤仪本体,为现有超声波管道探伤仪的组成部件,本实施例中的超声波管道探伤仪使用博德高品牌的CT-920型号超声波管道探伤仪,其防护等级高,使用便捷,适合海底检测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1的内部还固定有处理器8和蓄电池15,处理器8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叶轮舵机121、第一叶轮舵机13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8使用西门子品牌的6ES7288型号PLC工控机,用于控制第二叶轮舵机121、第一叶轮舵机131、摄像机15的工作。蓄电池15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8、摄像头24、第二叶轮舵机121、第一叶轮舵机131连接为其供电,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15使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德力普品牌的24v锂电池,其容量不小于50AH,能够满足设备较长时间的供电需求。处理器8通过一根长线缆与设备的监测端相连接,用于与监测端保持通讯,设备的监测端、探伤仪本体5均放置在位于水面上的检测母船上,用于实时监测和调控设备的运行情况。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1中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中的第三连接杆包括外杆32、弹簧33和内杆34,外杆32固定在第二连接杆31的下端,外杆32为中央空心的圆柱形,内杆34通过轴孔间隙配合插设在外杆32内,内杆34的后端与外杆32的后部之间设置有弹簧33。使得探伤仪测头4在进行检测时,在弹簧33的弹力下内杆34与外杆32间的位置能够自动调节,探伤仪测头4能够较好的保持与海底管道10保持接触,更好的实现对海底管道10的裂纹检测功能。在第一连接杆21的下端通过旋钮22连接有摄像头连接杆23,通过旋钮22能够调节摄像头连接杆23的倾斜角度,摄像头24固定在摄像头连接杆23前端,能够在水面上根据需求通过旋钮22调节摄像头连接杆23的倾斜角度,更好的采集海底管道的管况及监测探伤仪测头4的工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水下微裂纹检测设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